对优化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
2020-10-20刘海娟
刘海娟
摘 要:美术作为一门可以塑造学生性格和品位的学科,早就已经深入到各个地区的学校当中,但是由于城市和农村发展水平不同以及资源分布不均,美术课的推展情况不尽相同。在以应试教育为主和农村条件的大环境下,美术在农村的落实困难重重,本文将重点探讨农村美术教育都面临哪些限制,应该如何应对,如何让人们正确认识和看待农村美术教育。
关键词:美术教育;农村学校;教学优化;小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905(2020)16-00-02
一、农村美术教育处处受限的原因
(一)对于美术的看法陈旧
涉及大环境的影响,农村消息闭塞思想观念较为落后,人们普遍认为美术课的作用就是画画,是用来学生玩的,而学生上学的主要目的就是好好学习考一个好的成绩,上一个好的大学,不是去学校玩的,一切都应该以学习为目的,而美术显然对于成绩的影响并不大,也不在老师的范围内,人们衡量一个孩子的标准往往是学习的好坏,兴趣爱好完全是耽误时间,在这样的一个大环境下,家长们往往习惯性忽略了对于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也忽视了一些兴趣爱好对于学生人格的塑造,心态的改变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二)条件限制
从大体上讲,一项工作的执行和落实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依托,农村小学的美术教育受物质条件的影响也很大,美术是一门利用色彩的搭配结合巧妙的构图和个人的风格形成作品的一个过程,其中颜料的购买,纸张的选择在农村都很难实现,同样老师的教学工具单一,很难给学生展示传输美术作品表达作者的观念和想法。而农村小学学生密度大,学生多,对于美术这种依赖动手能力的课程实施起来更是难上加难,教师就会选择相对需要材料较少的课程去上,这样课堂更好掌控,也导致了课堂的无聊枯燥,学生不爱学习。
(三)学校内部影响
从学校内部来讲,学生上学对于主课的学习尚且忙的头昏脑涨,更不要提多学习一门课程,只要是学习就很煎熬,学习什么对于他们来说都煎熬,无论什么课程,而很多学校的美术教师都并不专业,对于线条的掌控,美术的理解也停留在一个稍微高于常人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美术课缺少底蕴,缺少铺垫,教师没有办法通过美术背景来很好的导入课堂,不能很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同时也让美术课缺少了塑造学生文化底蕴和个人品格的功能。而美术教师的能力直接决定了上课课堂的效果,本身较于其他地域农村的教学条件就要相对于落后再加上教师对于美术的理解不够又缺乏资料,上课只能按照书上的教学体系按部就班照猫画虎,课堂就变得死气沉沉偏离了原本设立美术班的目标和作用。
在应试教育下就算有些地方设立了美术课往往也是挂羊头卖狗肉,美术课堂上往往变成了其他主课的战场,美术老师最后沦为和音乐老师体育老师一样常年“身体抱恙”,美术课的断断续续导致学生并没有接受一个完整的教学体系,对于美术毫无概念[1]。
二、如何改善美术教育的窘境
(一)提高学科威信
美术教育不能完全很好的落实的原因是人们并没有意识到美术对于学生的正向的积极的作用,作为一门贯穿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艺术,绘画的底蕴是不可估量的,人们通过绘画所悟出的道理也不胜枚举,绘画作为一门艺术,流传久远,说明它对于人的影响是正向的、积极的,在学生小的时候学习美术可以更好地陶冶学生的情操,磨炼学生的性格,画一幅画需要很长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学生的耐心,专注力,思维和条理性都得到了很大的锻炼,通过对绘画的学习在不知不觉中塑造了学生的品质。同时学会线条的设计,色彩的搭配对于学生的审美也有一定的锻炼和提升,可以说美术这门学科对于学生总体成绩起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对于学生的品质和个人人格的塑造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一个人能爬得多高走的多远,其知识储备量和知识运用能力是重要因素,同样个人的品质和性格也相当重要,美术既然开设在学校,就说明对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来讲美术同样有着重要的影响,存在即合理,对于国家来讲,学生是社会的未来和可能性的代表,在学校的每一个课程,每一个变化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合适的落实学生才能更好地成长[2]。
作为农村的小学美术教师,提高学生心中的学科威信让学生正确地认识到学习绘画的作用和影响尤为重要,同时教师确立自己的学科优势,充分利用美术的特点争取在学校多开展一些文化活动,让美术的作用凸显出来,例如教师节,植树节,带领学生动手做板报,进行作品展览,对作品进行评价然后让学生获得礼物,即增加了学校的节日气氛,也让学生们认识到绘画的用处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極性,学科的威信树立了,学生才会认识到美术的用处,端正对于绘画的学习态度。
(二)因地制宜发挥主观能动性
农村的经济条件和交通条件大大限制了美术教育的开展,同时农村学校经费紧张教师辅助教学的材料少之又少,传统美术课的教学目标可能未必适用于农村的现状,教师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断地创新和更正让美术课更适应于当地的情况,发挥当地的优势,结合当地人们的特色教授孩子们相应的艺术手法,美术课可以不局限于画画,只要能够让学生的耐心得到锻炼,审美得到提升,任何形式和方法都是可以的,老师可以根据当地的民间艺术和小学课本结合进行创新,在课堂上进行传授,一方面让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保证了地域的特色,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得到塑造和提升,民间艺术是当地的传承,是人们在长期劳动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艺术形式,所以无论从取材还是从学习上都可以让课程很好的推进和发展,每一种民间艺术都是文化和精神的载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继承文化和精神。
(三)转变教学观念
在一切以成绩为中心的应试教育模式中,美术学科的教育作用似乎看起来微乎其微,转变教学观念尤为重要,美术对于人的塑造性格的培养都有很高的作用,才为德之资,德为才之帅,因此在提高学生的成绩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素质的培养,网络上常说要想维护一个世界和平稳定的发展需要所有人共同的努力和进步,但是如果破坏社会的稳定只需要几个人努力就够了,才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造福社会,用得不好破坏力也相当巨大,如何在培养学生出色的能力的同时让学生不偏离轨道也是教育的一大重点,转变固有思维,所有人都应该意识到在创作过程中对于学生的思维条理性,对于审美的锻炼,对于心性的磨炼都是一种很好的提升[3]。
加强美育工作,很有必要。做好美育工作,要坚持立德树人,扎根时代生活,遵循美育特点,弘扬中华美育精神,让祖国青年一代身心都健康成长。
美术是一门创作的艺术,把自己脑海中想象的世界慢慢地从笔尖表达出来,学生学习到绘画的技巧的同时也在不断锻炼创新的能力,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法往往比成年人还要奇幻玄妙,长着兔耳朵的猫,带着六只翅膀的鹿,会游泳的鸟,会飞的鱼,学生在表述世界也在创造另一个世界,绘画可以提高学生的创造力,而创造力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至关重要的,注重学生创造力的培养,也是美术教育的一个重点。
三、结束语
美术教育在农村受到大环境的影响变得困难重重,观念的落后,条件的限制,应试教育的观念,都让美术教育陷入了窘境,教师面对窘境应该结合当地的状况,提升学科威信,让人们意识到绘画对于人的品性、人的审美还有人的创新能力都有很大的帮助,同样教师本身也应该不断创新,让美术课更加适应于当地的状况,因地制宜的改进课程,不局限于书本,让美术课在锻炼学生的品质同时也可以传递地域的文化和精神,让人们逐渐意识到美术对于学生的作用和影响,为国家输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邵美萍.对优化农村小学美术教育的几点思考[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15(01):71-72.
[2]赵俊.优化农村环境资源创建特色校本课程——浅谈农村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的构建[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6,5(09):8-10.
[3]徐静京.浅析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6(27):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