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

2020-10-20于雪

砖瓦世界·下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应用

于雪

摘 要: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可以提升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城市水资源污染问题。并且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用于市政道路建设是对于城市径流总量、峰值、污染控制的较大贡献。所以探讨如何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于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海绵城市理念;市政道路设计;应用

近年,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加剧。水资源作为人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其污染情况也不容乐观。海绵城市是指将城市打造成像海绵一样,可以优化城市水资源利用的设计理念。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市政道路设计当中,不仅可以改善城市水资源供给问题,而且可以减少水资源浪费,促进城市经济的稳定发展。

一、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性

(一)充分利用地下水资源

城市发展中水资源属于紧缺的资源,利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满足城市生产以及人们生活中对水资源的需求,进而更好的促进城市各项建设的开展。海绵城市对于建筑行业来说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它的主要作用就是海绵效应,能够全面优化城市当前排水问题,改善城市基础设计体系,从而解决洪涝灾害发生时对城市造成的各种影响。在改善城市洪涝的同时,还能够实现对雨水回收处理,充分发挥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总体上在市政道路设计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在改善环境的同时,从根本上解决城市排水问题,实现对雨水资源回收利用。

(二)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将海绵城市运用到市政道路设计当中,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城市洪涝,还能进一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社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行各业在生产建设的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污染源,这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对人们生活的质量和健康也造成了影响,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资源匮乏已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生态环保建设已经成为各城市建设的重要理念。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可以有效实现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促进人们生活环境质量的提升。

二、海绵城市理念的定义以及特点分析

(一)海绵城市理念的定义分析

海绵城市是将城市的水资源利用变的具有“海绵”的特点,在雨季“吸水、净水、储水”,对城市的水资源进行有效利用,正向调节城市的环境适应性,进而可以有效抵抗干旱、水涝等自然灾害。传统意义的城市设计会将城市下部土地尽可能硬化,而海绵城市理念讲究尽可能保留原有城市下垫面的原有属性,或者利用人工手段模仿下垫面的原有材料性质,保证城市可以保持自然意义的水文循环。

(二)海绵城市特点分析

海绵城市设计本质是如何将城市的水资源发展顺应自然生态环境特点。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排水设计重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保留城市原有的自然资源,减少在建设排水系统过程中对自然的破坏。传统城市的排水系统进行构建时,往往会将城市的排水效率作为设计的重点,使得在实际建设过程中会对城市的水环境造成或多或少的破坏,而基于海绵城市理念城市排水将城市的水环境作为保护重点;传统城市排水系统不论是构建模式还是构建方法显得较为粗犷,而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城市排水构建强调设计精细,合理;传统的城市开发是尽可能提高城市的土地利用效率,而海绵城市强调将土地、居民以及自然环境做到和谐共处;传统的城市排水系统建设完毕后会明显增加地表径流,而海绵城市会保持原有的地表径流,实现城市排水系统的长久发展。

三、“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设计

(一)绿化带设计中的应用

①在储存雨水时,绿化带必须正确合理地进行设计,必须要超过道路的高度,且绿化带的总高度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标准和要求,也不能太高。此外,必须合理设计山沟分布以确保山沟的均匀分布,进而使得来自绿化带的雨水的收集率可以得到改善。②相关人员必须从主要解决方案入手,即考虑如何建设绿色城区,并间接逐步实现关于水资源过滤渗透管道的安装和其他方面,综合性地来解决这个问题,从而改进和完善绿色城市区域的过滤功能。这不仅使水资源比以前更快地渗透,而且还提高了水的清洁度。③必须采取正确合理的措施。使自然水体的排放速度减慢,贮存能力放缓。针对这个问题,相关的工作人员需全方位的考虑其所处结构,从当地的地势环境着手进行,制定一个合理的布局。举个例子来说,可以在雨水口处设计明溝,将其进行引流。通过这种方式,在相应的大雨期间,水域就可以充分地被储存在绿色城市区域中,比如,在下雨过后,可以用水管来合理排水,这样不仅避免了雨水的无法还排放,还提高了水的回收利用。此外,渗透水装置可以设计成允许雨水深入地层。④为了使城市排水比以前更快,设计师可以将雨水直接连接到排水沟。

(二)人行道设计

人行道必须始终被视为城市街道设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它们对人们的正常活动有重大影响。“海绵城市”的概念也应遵循路缘设计,充分利用人行道的社会和生态效益。对于以前的人行道设计,多雨的人行道非常滑,而且积水往往是一个问题,因为人行道的排水功能没有得到设计师的重视。这会影响人们的正常行为,并会在之后的建设阶段留下一些安全问题。为此,在这种建设理念的实践中,设计师需要重新考虑上述问题,例如,设计具有良好排水性能的管道,以避免出现积水问题,进而提高和改善人行道的安全性。

(三)车行道的设计

首先,道路和人行道的设计并没有太大变化。然而,车行道比人行道表面大得多。如果路面不透水,则在长时间下雨后将会把热岛效应施加到路面上。因此,在实施道路设计中的“海绵城市”原则时,设计者不仅要考虑道路的功能要求,还要考虑道路的结构特征。在这方面,可以就道路建设提出以下建议:①必须适当选择合理材料以促进雨水的快速渗透并防止大量的水积聚在路面上。②选择具有良好透水性的施工材料以及高水平的施工技术对于车行道的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由于施工组织设计等因素,单元将按施工图设计和施工。③必须合理控制排水通道的高度和深度,使排水通道附近和周围的水完全流入排水通道。

(四)铺装设计

城市现代化的建设中,传统的硬面铺装破坏了原有的水文环境。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可以利用低影响的措施替代传统的硬化路面,从而达到渗透的目的,将雨水有效渗透地下补充地下水。海绵城市理念下的执政道路建设应用的是透水铺装,起到优化透水效果,改进路面结构层的作用,能够加强路面去除径流物污染物的能力,如透水水泥混凝土、透水沥青、碎石等等都是常用的透水铺装材料。透水水泥与沥青一般用于人行道或者车流量小的地方。透水沥青混凝土一般用在机动车道的铺装上,能够提高路面的承载能力。透水混凝土是道路施工中较为常用的材料,其具备质量轻、内部多孔等特点,渗透能力强。

四、结语

市政道路设计中涵盖了多方面的内容,不仅需要对路面设计还需要对机动车道、人行道、绿化带等设计工作。将海绵城市设计理念融入到市政道路设计当中,可以更好的缓解环境污染问题,降低洪涝等灾害对城市的影响,改善城市地下水不足等情况。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传统的市政道路设计已经满足不了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结合城市实际发展需要和情况,不断的进行创新,为促进城市更好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鹏.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9(17):107.

[2]赵建伟.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9,9(02):209-210.

[3]刘意.“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8(11):188-189.

[4]杨显.“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建设科技,2016(13):96-97.

猜你喜欢

海绵城市理念海绵城市应用
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实践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下沉式绿地优化设计
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城市建筑设计方法分析
“海绵城市”理念下,构建低影响雨水开发系统的研究综述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
中国为何要建“海绵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