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儒家孝文化
2020-10-20张夏
摘要:“百善孝为先”。在中国古代社会,儒家的孝文化起到了维系骨肉亲情、保持社会秩序的重要作用。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充分挖掘儒家孝文化的历史内涵,推陈出新,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儒家;孝文化;意义
一、孝文化的产生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中孝文化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家庭的出现,孝文化随之产生。卜辞中已经存在有关孝的记载,这说明在殷商时期,已经有了孝文化。殷商的统治者以孝为教,希望达到两个目的。一是在殷人内部人人孝敬自己的父母、祭祀自己的祖先。由此人们会加深对祖先和血统概念的认识,从而起到维系血亲关系,维系殷人种族的作用;二是殷统治者奉行孝道,那么被殷人奴役的民族也会受到感化,趋于纯厚,不会犯上作乱。总之,殷商时期的统治者以孝为教进而来巩固自己统治。周取代殷商的统治后,继承了殷人的孝文化。但随着社会的分化,孝文化开始动摇。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禮乐征伐由自天子出到自诸侯出,靠孝来维护的统治已经无法维系。面对礼崩乐坏的时代大背景,孔子希望恢复周礼来维护社会秩序。“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1他认为孝道是人的一切品行中最根本的品行,并进一步把孝系统化理论化。“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2孔子甚至把孝顺父母、敬爱兄长看作是仁的基础。
二、孝文化的内涵
1、养亲敬亲
孔子认为孝应该做到奉养父母、敬爱父母。他认为奉养父母仅仅是最基本的要求,更重要的是尊敬父母,对自己的父母怀有敬爱之心。如果仅能做到养亲而不敬亲,养活父母和饲养犬马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当子夏向孔子请教孝道时。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1孔子认为赡养父母晚辈做到服侍父母、让父母有酒饭食是容易的,但难在做到和颜悦色。由此,可以看出孔子认为孝不仅体现在奉养双亲、在物质上满足父母,更重要的是做到常怀对父母的敬爱之心,从心底里孝敬父母。
2、保全身体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2这是《孝经?开宗明义》一章中对孝的解释,其认为保全自己的身体是孝道的开始。孟武伯向孔子请教孝。孟子认为父母主要担心孩子的疾病,要对父母尽孝,就应该保重自己,爱惜自己的身体,做到不让父母担心就是最基本的孝道。
3、继承父志
“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3当父亲去世后,如果子女能够做到言行一致,长期坚守父亲在世时的做人准则并不违背,那么就可以称得上孝了。“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4继承父志称得上孝,那么把父亲的遗志发扬光大,立身扬名,建功立业,光耀门楣,则可以算是孝的终了。
4、兄友弟恭
对父母尽孝不仅体现在对父母的态度,还体现在对自己兄弟的态度,做到兄友弟恭。孔子对孝悌评价很高,他认为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可以称得上是仁的基础。在家中能做到对父母恭敬顺从,出门对兄长友爱。如此一来长幼有序,兄友弟恭,互敬互爱,那么家庭就会和睦友爱,很少产生矛盾,即使有矛盾也会及时解决,父母就不会为这些事烦恼忧愁。时常使父母保持心情愉悦,这也可以称得上对父母尽孝了。
5、行丧葬祭祀之礼
对父母尽孝就应该遵守丧葬祭祀之礼。孟懿子向孔子请教孝。孔子认为应该无违,所谓无违,就应该做到当父母在世时,遵照礼节来服侍他们,当父母去世时,应该按照礼节来埋葬他们,之后还要依照礼节对以亡故的父母进行祭祀,如此才算对父母尽孝。孔子十分重视丧葬祭祀之礼。当宰予问道:“三年守孝之礼也太久了,守孝一年就可以了。”孔子训斥道:“父母死后不到三年,你怎么能安心锦衣玉食呢?”宰予回答安心,孔子十分生气。孔子认为君子在为父母守孝时吃美味佳肴也不会觉得好吃,听美妙的音乐也不会觉得动听,对父母尽孝就应该按照礼节守孝三年。事后,孔子认为宰予不仁,因为他没有遵守丧葬祭祀之礼对父母尽孝。“生事爱敬,死事哀戚,生民之本尽矣,死生之义备矣。”5父母在世时,对父母常怀敬爱之心,父母去世后,以哀情料理后事。这就算子女做到了尽孝的本分。“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6对待父母的去世慎重,追念先祖,依照丧葬祭祀之礼行事,对父母恪守孝道,那么民风也会趋于纯厚。
6、孝始于事亲
“父子之道,天性也……父母生之,续莫大焉……故不爱其亲而爱他人者,谓之悖德;不敬其亲而敬他人者,谓之悖礼。”7没有什么关系能够超过父子关系,孝敬父母是基本的德行和礼节。孝始于事亲,奉养双亲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孝道的开始。子女只有以敬爱之心侍奉自己的双亲才能推己及人,做到对他人怀有敬爱之心。
7、移孝作忠
孔子认为能够做到孝顺爹娘,敬爱兄长的人犯上作乱的可能性很小,“孝悌者,其为人之本也。”8《孝经》中把孝分为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庶人五个层次,他们各有自己的孝道。“一人有庆,兆民赖之”,9天子做到敬爱自己的父母,以德行感化民众,那么国家便会长治久安。诸侯身居高位而不骄纵,慎守法度;卿大夫遵守礼法道德;士忠诚顺从;庶民勤俭节约,供养父母,他们都算尽到了各自的本分,恪守孝道。“夫孝,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10尽孝就应该从孝敬父母双亲开始,然后转孝为忠,忠于君主,报效国家,最后成就一番大事业,得以扬名立身,父母也会以此荣耀。
三、孝文化对后世影响
儒家的孝文化在汉朝得到了重视,汉朝统治者受孝文化影响很大,历代奉行以孝治天下,并且大部分皇帝的谥号都带有孝字,以彰显汉朝以孝治天下的基本国策。二十四孝的故事在中国家喻户晓。其中有一则关于汉文帝刘恒的故事:汉文帝刘恒素来以仁孝著称,尽心服侍自己的母亲薄姬。当薄太后病重时,文帝衣不解带,寸步不离母亲身旁,并且亲自为母亲试尝汤药。汉文帝的仁孝之举可以说在全国起到了表率的作用。汉武帝时,设立了举孝廉的制度,规定郡国每年推举孝廉一人,把孝作为选官的重要标准。宋代统治者也十分重视孝道对国家的维系作用,强调修身治国齐家平天下。及至清代,统治者继续重视孝道,组织官员为《孝经》作注。
儒家的孝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今社会我们也不能忽视孝文化。首先,孝是为人之本。“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11做人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敬爱兄弟,由此推己及人,仁者爱人,孝悌可以称得上仁的基础。其次,孝有利于家庭和睦。父母健在时好好奉养,对父母讲话要和颜悦色,时常对父母保持敬爱之心。最后,孝是有利于社会和谐。如果人人都能做到孝敬自己的父母,那么社會便会和谐温暖,形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但是,我们对儒家的孝文化不能一味的全盘继承,应该对孝文化加以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合理的吸收利用。如儒家主张不仅要赡养父母,还要对父母怀有敬爱之心,提倡珍惜自己的生命避免父母担心,对父母的志向要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成就一番事业,光耀门楣……这些都属于孝文化的积极方面,我们应该加以继承,并发扬光大。但是儒家孝文化中也存在一些糟粕,二十四孝故事中晋人郭巨因家境贫寒,为了更好的奉养自己的老母亲,竟然要牺牲自己的孩子。埋儿奉母的故事可以说是儒家孝文化糟粕中最典型的代表,对于这类糟粕我们要加以剔除。在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要批判继承儒家孝文化,吸收其合理内容,为构建和谐社会汲取力量。
参考文献:
[1] 《孝经》,第6页。
[2]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页。
[3]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15页。
[4] 《孝经》,第1页。
[5]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7页。
[6] 《孝经》,第1页。
[7] 《孝经》,第19页。
[8]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6页。
[9] 《孝经》,第9页。
[10]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页。
[11] 《孝经》,第2页。
[12] 《孝经》,第1页。
[13] 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5页。
作者简介:张夏(1994.11—),女,山东济宁人,聊城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中国史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古代史。
(作者单位:聊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