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

2020-10-20邰海鹏

数码设计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研究

邰海鹏

摘要:伴随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要求提高,以及教学标准的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正追求更高的有效性,对教学方法做出了积极调整。对于教学方法的研究是永不能止步的,教师不能满足于现状,必须树立更高的教学目标。本文结合一些新的教学理念及技术设备,将介绍几种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8-0266-01引言:信息技术课程如今已经受到了充分关注,但是,它长期以来存在的教学问题也逐渐暴露。为了追求更高的教学实效,教师必须对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深入、彻底、全面的改革,并且积极响应新课标提出的理念,利用国内外优秀的教学方法。

1 微课教学,促进自学

微课这种从国外引入的教学方法目前已经在我国推广,并且在信息技术课程中尤其获得了大力的应用。因为微课能够弥补信息技术课程的许多不足,并且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突出特点与我国的教育理念相契合。但是,由于广大教师的微课教学实践经验还不够丰富,因此不同教师取得的成果有很大差异,部分教师还不能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故而,在初中信息技术课程中应用微课,还有很大的探索空间。

想要有效的利用微课,我们首先要了解它的特点。它的存在主要是为了帮助学生化解学习难题,因此,教师在筛选资料设计微视频时要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并且有效的引导他们自学。比如,学生在学习的网站站点的建立时陷入了瓶颈,由于这节课的内容难度较大,教师决定采用微课教学法帮助学生在课下消化重要知识点。通过测验和学生的反馈,教师发现学生主要在建立站点文件夹和主页上遇到了问题,于是针对这一要点将具体的操作步骤录制下来,制作了一个时常3分钟的微视频,将视频发送到他们的邮箱中,供课下自学,模仿练习[1]。如此一来,不必占用过多的课上时间去解决问题,本课难点被快速突破,学生也得到了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应用微课教学法,要求教师关注学生的需求,了解他们的学情,针对重点问题制作微课,并且还需要拥有制作多种多样视频的能力,是有一定门槛的。需要注意的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难点不宜过多,否则他们完成起来会十分吃力。如果一堂课下来,学生产生了非常多的问题,那么说明教学设计出现了问题,应该重新利用一堂课的时间讲课,而不是完全依赖微课来解决问题。

2 小组学习,分工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目前也是在课堂上应用较多的一种模式,它对于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以及培养自学能力也具有显著的效果。但是,合作学习如果应用不善就会使课堂秩序混乱,浪费时间却看不到效果,因此,对这种常用的教学模式同样要深入研究。首先,要认识到怎样的内容适合用于合作学习。一些简单的,学生自己学习就能掌握的操作显然没有必要大费周章的组织合作,应该在一些难度较大的系统性任务中布置合作学习任务。为了保证合作的有效性,避免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浑水摸鱼,教师应该为组员布置任务细则,并设立最终的展示、评价环节。比如,在学习演示文稿的制作时,教师设计以“保护动物”为主题的演示文稿设计任务,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每组三至四人。一名同学负责上网搜集文字、图片等制作文稿的材料,一名学生负责对材料进行筛选、编辑和修改,一名学生负责设计幻灯片的板式[2]。每组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而不是等待他们完成任务教师才叫停,以提高课堂时间的利用率。最后,各个小组呈现作品,由教师和其他小組共同点评、打分,评出前三名。这样的合作学习任务分工明确,有时间限制,有激励和鞭策,因而能将学生的学习潜能最大程度的开发,提升合作学习的效率及有效性,学生们相互之间的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3 精讲多练,突显主体

学生是课堂上的主体,这一点是不容否认的。对于信息技术这样一门实践性的学科来说,在课上始终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尤为关键。如果教师的讲解和演示占用了过多的时间,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教师不能再以传统的思想认为自己讲的越多,越仔细,学生就能学的越好。只有增加课堂上练习的时间,信息技术教学才有进一步提升实效的可能。在一节45分钟的课堂上,教师的讲解时间应该控制在15至20分钟以内,其余时间给学生练习。课程的后半部分,可以随机选择一些学生,让他们在电脑上演示操作,并利用广播软件呈现在所有学生的计算机屏幕上,教师也能借此机会发现他们普遍存在的问题,再对接下来的授课进行调整[3]。这样,以学生实际学情为基准的教学设计才是真正为他们而服务的。

4 优化作业,强化实践

要知道,信息技术教学是为了培养出社会需要的实践型、专业型人才,教师在布置任务时应该与实践相联系,避免让学生重复进行机械性的操作,而是将前后知识综合起来运用。比如,在学习了Word模块的内容后,教师可以设计一个综合性的学习任务:为班级制作班刊。要求主题新颖,富有创意,内容中包含艺术字、图案、图形、表格,尽可能将有关Word的操作知识点全部体现出来。

结语: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有效教学方法不胜枚举,以上只是“冰山一角”,相信不同教师有不同的看法和属于自己的教学特色。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我们还需要在进一步体现学生自主、合作、实践等方面加强研究,促进教学创新的同时,使学生真正在信息技术课堂上有所收获。

参考文献:

[1]林晓峰.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J].软件:电子版,2014(11):127-127.

[2]王云驰.关于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的研究[J].新课程(中学),2014(11):127-127.

[3]黄莲.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有效教学方法研究[J].软件:电子版,2019, 000(006):57.

猜你喜欢

教学方法信息技术研究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基于gitee的皮肤科教学方法研究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计算方法》关于插值法的教学方法研讨
小学语文字理教学方法探析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