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议创新管理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
2020-10-20张爱华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建筑工程的发展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建筑行业已经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高速发展,已经基本形成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管理模式,传统观念已经根深蒂固。然而这种管理模式在如今已经不能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跟不上高速发展的社会形势,管理效率明显跟不上生产的进度,不仅影响了施工效率、增加了施工成本、不利于施工质量和安全的控制,而且管理成本也非常之高,必须要进行改革创新。本文就建筑行业在工程管理中的创新思维和举措展开讨论,首先说明创新管理的现实意义,在揭露现阶段工程管理中的实质问题之后,提出一些具体的创新管理办法,希望可以有效解决现阶段在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推动建筑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创新管理措施;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应用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逐渐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变革,社会对各行各业有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同时也提升了人们的审美水平,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提升了对建筑施工的要求,从各个方面对建筑施工提出要求,例如:质量水平、外观、舒适度等等,人们的高要求也促使建筑行业在不断的寻求更多的变革技术和管理方法,更进一步的提高施工的整体质量,因此,当前建筑施工单位应不断的创新管理措施和方法,进一步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
1 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创新的重要意义
1.1 有效控制施工进度
建筑工程施工环节众多,涉及大量的人力和物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在不同的环境中进行交叉施工,作业复杂性较强。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如果某一环节发生问题,都会对工程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使工程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顺利完工。并且,绝大多数的工程都需要在露天环境中进行,自然因素会对其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天气情况比较恶劣,这将使该项目无法进行正常的施工工作。通过建设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创新,可以有效整合不同时期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时间,综合利用施工技术,使项目在规定时间内顺利完成,避免其他因素影响施工。
1.2 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目前,市场环境多变,行业竞争更加激烈。如果建筑企业想在建筑市场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将施工技术管理创新作为发展的重点,才能在提升工程质量的基础上,使企业经济效益得到显著的提升。为了保证建筑工程不同施工环节可以正常开展,必须对施工技术进行合理的管理,为工程的顺利开展提供稳定的基础。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管理,全面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从根本上提升资源的利用效率,发挥施工技术的作用,对施工过程中安全事故进行规避。这些都与施工企业利益具有紧密的联系。从中可以看出,加强施工技术创新管理是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方式。
2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管理思维老旧,组织结构不太完善
当前,许多企业存在一些管理方面的问题,主要表现在管理方式的滞后。部分企业在管理思想上、管理办法上和管理效率上存在较多问题。由于管理思想的落后,导致管理方式缺乏现代化,进而导致管理效率的下降,不利于工程质量的提高。同时,许多建设单位管理结构相对不够完善,造成了工程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目前,许多单位还没有成立单独的质量监管部门,通常是由其他部门监管,职责分配不明确,一旦出现问题之后无法追究责任,各部门互相推卸责任,这就造成无法保证工程质量,不利于工程进度的推进和整体工程质量的提高,进而会导致企业整体经济效益的降低。
2.2 施工人员对工程建设质量控制不到位
目前,工程管理的另一个重要问题是企业的管理者和相关工作人员对这项工作不够重视,对工程质量的监管不到位,这就不利于工程质量的保证。主要表现在工程设计的技术规范上和工程图纸的设计上,如果没有经过反复的核查比对,就无法保证在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不会导致施工周期的延误,也不能保证施工的效率,更无法为企业减轻经济负担。与此同时,由于施工过程中对工程的质量没有进行监督,一些工程的质量会出现不合格的情况,部分环节的不合格会导致整体施工质量的完成。一旦工程彻底完成,这种局部的环节会影响整体的工程交接,而此时进行改进难度会大大增加,也会造成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的不必要浪费。同时,在工程的竣工阶段,对工程的质量如果不进行考察,在安全和功能上也不进行排查,极容易出现施工误差安全隐患问题。
3 创新管理措施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应用
3.1 完善施工质量和造价成本的控制
完善质量控制,首先要强化员工的质量意识,从项目设计、施工、验收的每一个阶段都要严格控制。项目的施工计划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前提,施工图纸设计及审核,施工组织设计,经济能力审核,技术力量评估等等,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有后期的顺利施工而言,质量建设才有可行性。另外在实施阶段,做好施工环节的把控,包括设备、人员的状态、施工进度、安全、动态成本的把控等等。建筑工程施工存在阶段性、季节性特征,施工组织、资源调配是否合理是影响造价成本的一个大的管理因素,尤其是对人工和设备的合理调配,还有就是材料的计算。BIM技术,不仅在图纸设计上有很好的表现,其在动态成本控制、造价预算、进度管理上同样具有强大的功能,应该加强其在工程施工管理的中的推广运用。
3.2 加强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建筑是指建筑过程中所使用的材料和产品的性质,都是节能环保的,在这样的建筑中部分或全部使用可再生能源。绿色建筑是国家能源在实施绿色建筑管理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企业首先要有贯穿于整个建设项目的绿色管理理念,不仅要节约能源,而且要慎重考虑关于环境友好型和环境友好型能源的选择。同时,要减少能源消费过程中的环境污染,才能基本实现绿色建设。其次,要对建筑材料进行绿色管理,企业在选择建筑材料时,要注意使用低碳环保材料,并注意其性能,特别是水的使用。废水应按要求及时处理,合理选择水源,避免废水资源化。
3.3 控制企业成本,深化成本创新管理
在市场竞争环境不断严峻的情况下,企业如果想要在市场竞争中获得绝对性的优势,必须从根本提升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才能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对成本进行创新管理已经成为企业提升竞争力的关键。在新的发展背景下,过去的成本管理方法存在很多問题,不能有效控制成本。企业必须创新管理理念,深刻认识成本管理的重要性。在施工过程中,对成本进行有效的管理,使施工成本可以逐渐减少,为深化成本创新管理提供准确的依据。例如,针对施工材料使用情况,可以制定科学合理的计划,使施工过程中可以对材料消耗进行有效的控制。企业还需要对市场环境进行及时的了解,在提升生产效率的基础上,对人员、物资进行合理的配置,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资源浪费问题。企业还需要从整体方面进行分析,根据实际施工情况制定符合实际需要的成本控制计划,在固定的时间对成本计划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实现对企业成本管理的有效控制。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中国建筑业取得巨大经济成就的同时,相应的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企业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和规范,并积极投入使用,以便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地提高建设项目管理水平和施工质量。这样,中国的建筑业才能更好地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勇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影响因素及解决对策[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62-163.
[2]田志远.影响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因素及对策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9(6):222.
作者简介:张爱华(1964~),湖南祁阳人,国家一级注册建造师,从事医疗项目及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