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机械设备管理与维护分析

2020-10-20王智成

数码设计 2020年8期
关键词:机械设备维护有效策略

王智成

摘要:机械设备作为工业生产领域的动力装备,对提高工业产能与生产效率起到决定性作用,同时,也是工业生产行业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标志。但是,由于机械设备长时间处于高负荷运转状态,磨损量大,能量消耗高,导致运行故障频发,如何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与维护保养工作,降低故障发生频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已经成为机械设备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因此,本文将围绕机械设备的管理要点以及维护保养策略展开论述。

关键词:机械设备;管理;维护;有效策略

中图分类号:TH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8-0115-01

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受到运行环境、操作方法、运行负荷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极易发生跑、冒、滴、漏等现象或者出现零部件损毁、动力性下降等运行故障,使生产进度受到严重影响。尤其在自动化、智能化的时代背景下,机械设备的故障类型也表现出多样性特点,这就给管理与维护工作增加难度。

1 机械设备管理要点分析

1.1建章建制,明确职责。虽然管理制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在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中,完善的制度体系能够进一步优化管理格局,增强管理效力,提升管理绩效,进而构建一个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因此,对于生产型企业来说,应当高度重视管理制度的重要性,从机械设备的采购源头到设备的后期维护与保养工作,都需要制订精细化的制度条款,以规避人为失误给机械设备造成的损害。结合企业经营规模以及拥有机械设备的数量,管理制度应当涵盖《机械设备操作规程》、《监督检查制度》、《维修保养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比如在《监督检查制度》中应当明确规定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并详细载明日常巡检频次以及检查内容,一旦在检查过程中发现问题与漏洞,需要及时予以纠正,确保机械设备能够正常运转[1]。

1.2风险评估,减少损失。当机械设备发生运行故障时,不仅影响生产效率,同时,也极易发生各类安全事故,进而威胁现场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机械设备管理部门应当未雨绸缪,事先制订机械设备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将机械设备风险降到最低点。比如机械设备在运转过程中,由于螺丝等零部件松动而极易发生机械打击事故,如果事先对这一安全风险进行准确评估,增强现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配备相应的安全防护装置,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巡检工作,都会有效避免这一事故的发生。

1.3培训教育,注重实践。机械设备管理工作专业性强,对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因此,在日常工作当中,企业应当结合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权限,制订一个针对性强、适用性强的教育培训计划,将机械设备原理、结构组成等专业知识、个人职业素养等内容纳入到教育培训计划当中,并且每年对管理人员至少进行两次以上的专业培训,如果管理人员工作繁忙,也可以采用远程线上教学的方式,保证管理人员的培训率达到100%。另外,为了验证培训效果,提高管理人员的实践应用能力,企业可以利用实践考核与跟踪监督的方法,对管理人员的实践水平进行考核评定,根据考核结果,遵循“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原则,给专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人才提供一个广阔的发展平台。

2 机械设备维护策略

2.1现场排查故障,及时予以处理。由于机械设备故障具有突发性特点,因此,对于维护人员来说,在日常工作当中,应进一步加大巡视检查力度,为了不影响生产进度,需要对机械设备的实时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监控,一旦发生故障,或者查找出故障隐患,必须及时采取排障措施,以恢复机械设备的正常运转状态。由于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工业生产设备当中得到普遍应用,尤其是PLC技术的出现取代了传统的继电器功能,使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得到大幅提升,设备维护人员可以借助于PLC系统中传感器的故障反馈功能,及时获取设备故障信息,并第一时间制订针对性的维修方案,以减少由机械故障造成的损失[2]。

2.2制订定期检修计划,延长设备使用寿命。机械设备在出厂之后,明确规定了维修与保养时间,但是,由于机械设备的持续运转时间存在较大差异,根据生产任务的需要,有些设备需要提前进行维修保养,一旦错过最佳的维保时间,机械设备故障频率就会显著增加,甚至丧失动力性。因此,设备维护人员应当事先制订出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保养计划,比如月检计划、季检计划、年检计划,根据检修期限的不同,检修内容也存在较大区别。月检计划以常规保养为主,比如添加润滑油、紧扣螺丝等零部件、清除机体内的杂质等,季检计划以排除隐患为主,比如机械设备的异常響动、部件磨损严重、动力性下降等故障。而年检计划以设备大修为主,针对设备故障类型,采取更换零部件、调试发动机装置或者由生产厂家指派专人进行现场维修等,通过制订一系列定期检修计划,能够有效延长机械设备的使用寿命。

2.3制订故障预防措施,建立设备运行档案。与定期检修计划不同,预防性检修计划是针对机械设备的日常运行状态进行常规性监测与检查,并预测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类型与时间节点,然后制订预防性检修计划,防患于未然,提前将设备的故障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与此同时,为了获取设备运行的准确数据参数,设备管理人员应当对日常巡检工作中检查出的问题以及设备的实时运转状态参数进行记录,并建立一个完善的设备运行档案,这样,能够为设备的后续检修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有利于生产效率的提高。

3 结语

机械设备管理质量与维护效果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勾,因此,为了确保机械设备能够安全稳定运行,为企业生产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保障,机械设备管理人员应进一步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及时分析和查找出机械设备的故障根源,并采取可行性高的检修措施切断故障链,为企业生产效率与经济效益的提升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吕伟.机械设备管理中机械修理维护的意义分析[J].数码世界,2020(5):195-196.

[2]韩景伟,周晶.浅析机械设备管理及维护保养技术[J].中国设备工程,2019(19):65-66.

猜你喜欢

机械设备维护有效策略
食品机械设备的维修管理策略
装卸机械设备的维修和保养问题浅谈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有效开展幼儿游戏课程教学的策略探究
发射台中央控制系统典型故障分析及维护
浅析建筑安装企业中机械设备管理
1938年法入侵西沙 日军积极“维护”中国主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