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策略探讨
2020-10-20周之伟
周之伟
摘要:火电厂的集控运行是气工作管理的重要部分,良好的集控运行管理,能保证火电厂安全的工作和科学的运行,有效的利用有限能源,更好的预控其运行中的危险点,保障火电厂运行的安全,指导其电力生产、管理工作。基于此,本文在探究火电厂集控运行常见的危险点类型及原因的基础上,针对性的探讨如何预控其集控运行中的危险点。
关键词:火电厂;集控运行;危险点预控
中图分类号: 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0)08-0114-01
如今火电厂在日常运行中,主要采用单控、集中控制两种运行控制方式,单独控制中电、炉、机等部分相互独立,一定程度增加了资源的浪费,也不利于进行系统、高效的运行管理,而集控中由于系统繁杂,可能存在许多难以预防和管理的危险点。因此,为提升各操作的统一性和整个系统的运行稳定性,因此通过各种手段积极的控制集控运行中的危险因素。
1 火电厂集控运行危险点类型及原因
1.1人为因素。火电厂各项作业、管理工作都具有一定危险性,要求相关技术员不仅由较强的专业技术,还要其其在集控运行操作内容、流程的基础上,有极强的操作安全意识、良好的沟等协作等综合素质和责任感与职业道德,否则可能因为操作随意、稳定性差等原因,导致因人员操作问题出现运行事故。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是多样的,首先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培养出的人才数量不足、专业应用能力一般等问题,而由于当前电力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扩大,导致许多火电厂不得不放低相关技术人员招聘的标准,而在其前期上岗期间缺少强力的专业再培训和严格的管理,导致一些专业技术一般、责任感不强的员工进入集控操作岗位。
1.2设备因素。发电等设备是火电厂生产运行的关键,其运行稳定性直接关系到电力生产和相关管理工作的质量。而各类设备在使用阶段,有较高且多元的危险因素,首先发电设备可能因自身性能缺陷或某些性能一般,发电设备在长期使用中,更容易因燃料特性等因素,在运行中出现老化或部件损伤;其次,火电厂发电高温等特性对设备耐高温、高压等特性要求很高,而在实际生产中一些设备容易因这些因素出现暂时性失灵等设备故障问题,影响集控运行中的安全性。另外,发电设备及集控操作十分复杂、繁琐,人为因素也很可能引发设备故障。
1.3内部管理和日常维护因素。因市场电力需求扩增,导致火电厂建设规模、资金投入不断增加,对外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火电厂内部管理也是集控工作中的一大危险点,内部管理涉及对设备、人员等因素的管理,若管理流程不健全或管理操作不规范,将直接或间接导致集控运行问题。当前,许多现代化技术逐渐引入电力领域,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型的管理方法尚未有系统的规范,因此造成当前集控管理工作十分复杂,导致许多具体的危险点难以被预测和控制。
2 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措施
2.1完善安全责任体系。为强化对人员等危险点因素的管理,应建设系统、完善的安全责任管理体系及具体制度。首先,在重视集控安全预控的基础上,强化相关管理部门硬件、人力等方面的建设,加大对管理工作者安全预控意识等方面的培训和监管;其次,优化和完善相关的管理制度,对集控操作及相关运行业务进行统一、系统的规划管理,强化各工作衔接等过程中的安全、有效性,并在管理工作中引进绩效考核等方法,结合绩效奖惩等制度强化各部门人员对生产安全性的重视程度。
2.2强化对集控系统及设备的管理。首先,完善硬件装置,并强化对相关工作室、控制室的管理,做好相关硬件及控制室的湿度、温度等调控工作,如安装空调、重视湿度调节,以保证相关电子仪器能够正常运行,防止出现腐蚀、静电等情况。
其次,应强化设备的日常管理,在完善的系统管理制度的引导下,应用现代化的维护手段,结合自动化养护、监控技术和人工养护,以全面的保障设备运行的安全、稳定性。另外,应制定安全性高的设备使用规则,如明确锅炉运行中不同人员的职责和操作范围,避免不规范性操作引起设备故障。
2.3落实轮岗制度,标准化操作。首先,针对集控的具体操作、管理工作及流程,科学的分析现有轮岗制度,系统的规划整个集控轮岗操作制度和流程,以符合相关的电力工作要求和集控安全预控要求,以更好的监测和管理危险点。其次,标准化的实施合理的轮岗制度,保证各值班员有能力、安全的执行繁杂的监控等工作,并进行标准化的记录和管理,使相关工作有据可依,并科学地通过标准化数据进一步分析和完善輪岗体系。
2.4强化技术人员的培训和防护工作。在建立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的同时,必须对技术人员进行较系统或针对性强的培训,保障上岗人员的技术能力和责任心等素质符合企业管理要求,并执行试岗等层次化的上岗方式,逐步提升技术人员的相关能力,扩大其操作范围和职责,使其通过能力、绩效等方面的提升,更好的完成工作、坚守岗位。
2.5应用现代化设备,强化监控与管理。现代化技术能提升集控危险点预控工作的效率和有效性,通过智遥感、智能监控等技术,更好的监控火电厂人员操作、设备性能等危险点,提升监控的范围、力度及信息真实性和传输效率,从而更好的排查和分析潜在危险因素。
结语:综上,火电厂集控过程中,可能遭遇因人为、设备、管理等因素产生的危险点,给火电厂的生产运行带来许多安全隐患、运行故障,将危机工作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也会给火电厂的生产经营带来巨大负面影响。因此需要强化对于火电厂集控过程中危险点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通过信息化监管、落实轮岗制、完善责任制、强化培训等策略,更好的预空火电厂运行可能出现的安全故障,以提前制定和执行解决对策,更好的预防和消除出现的安全隐患。
参考文献:
[1]王力强.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措施探讨[J].民营科技,2018(5):8.
[2]李成海.火电厂集控运行的危险点预控[J].品牌研究,2018,17(5):15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