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绘本告诉我们,好的教育方式
2020-10-20陈裕华
陈裕华
孩子出生那一天,大人成为父母。从此,孩子学习成为更好的孩子,成人学习成为更好的父母。他们相爱、争吵,一起长大——是的,成人也需要长大。有人说电影《天才少女》是“对望子成龙的一次温柔提醒”,那绘本中的亲子关系就是对成人的教育方式乃至生活態度的温柔提醒,它让我们看到了亲子之间最好的相处方式。
美好与冲突都是真相
与孩子相处,甜是真,苦也是真。但父母秉持不同的育儿基调,培养出来的孩子是不一样的。一个情绪稳定、自信乐观的孩子,大概率拥有“家庭的温暖”和“细水长流的肯定”。一个被温暖照拂、滋养着长大的孩子,仿佛穿着一件抵御“刀剑”的盔甲,会有信心抵御更多的困难,也有能量把温暖回馈给世界,就好像绘本《奥拉夫国王的小水坑》中的小男孩。
《奥拉夫国王的小水坑》向我们展示了与孩子相处可以多美好。透过其乐融融的画面,我们可以思考:奥拉夫为什么如此幸福?因为他的成长环境是温暖的,他始终被满足,被肯定。温暖来自大自然,太阳让奥拉夫堆的小雪人“融化成一个小水坑”;温暖更来自家庭和社会:它来自“妈妈抱着我的时候”,来自“爸爸亲吻我的时候”,来自“爷爷抚摸我的时候”,来自“奶奶给我讲故事的时候”,来自“楼下的行人向我问好的时候”,来自“朋友们祝我生日快乐的时候”……这种温暖能让奥拉夫这个“小雪人”融化。我们可以想象,当穿着明晃晃黄雨衣的奥拉夫喊着“欢迎大家都来我的小水坑里玩!这是属于奥拉夫国王的小水坑”欢快玩耍时,他背后那一波温暖的注视。正是长辈们的拥抱、陪伴……让“奥拉夫小雪人”愿意温柔地对待世界。不,我们甚至不用想象,下一页画家就会让大家就走进画面,和奥拉夫一起尽情欢乐;也让正在读这本书的你我,感受美好。
但美好只是“一半”,必须承认,冲突常存于和孩子的相处时光。绘本《不管怎样》就给我们展示了一场亲子间的冲突,并且给出了实用的解决方案。
小狐狸(孩子)心情郁闷,脸色阴沉。他扔东西,摔东西,翻东西;大声嚎叫,尖声喊叫,砰砰乱撞,猛敲,乱抓,狂砸……总之,他竭尽全力拿出了一只小狐狸(一个小孩子)撒泼的所有本事——就像所有的小孩子对大人干的一样。这个时候,大人应该怎么办呢?置之不理?还是向他咆哮?或者是被气得想哭?
处理过这件事情的大人都知道,小孩子的那些事儿其实并不是那么好摆平。不是所有的大人都能像《逃家小兔》里的兔子妈妈那样,用变幻无穷的想象力“征服”孩子;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能像《猜猜我有多爱你》里的小兔子那样,用主动表达对大兔子的爱;不是所有的大人都能像《我爱你,小猴子》里的大猴子那样,可以跟小猴子玩那么高难度的游戏。一个普通的大人,一个像大狐狸那样只会说“我可没那么聪明”的大人,面对撒泼的孩子,究竟该怎么办?
他把孩子搂进怀里,耐着性子听孩子抱怨、发脾气,等待孩子说出心里话,等待孩子平静……他未必像育儿专家那样,理解得了小狐狸(孩子)所做的一切是基于什么样的年龄特点,但在孩子激烈的情绪面前,他懂得接纳“冲突”。这个平凡的家长不断聆听,及时回应,尽管画面告诉我们这个过程很漫长:三根蜡烛已经熄灭了两根,第三根也即将燃尽;墙壁上的蛋壳已经孵出了小鸡……这个“没那么聪明”的家长,用接纳解决了冲突。这种接纳,就像闪耀的星光,照进孩子的内心。
陪伴是教育的“千金方”
不知你有没有意识到:发现美好,发生冲突,都是基于和孩子共处。试想,如果你和孩子都见不着面,自然也就没有这些甜蜜与苦恼了。对孩子来说,你自然也不是最“知心”的父母、 朋友。
经常带孩子的大人都知道,小孩子不仅仅是“永动机”,更是“十万个为什么”。正是在“应付”孩子的过程中,大多数父母尽管说不出育儿理论,却习得了实用的育儿经,比如《为什么呢?》这本绘本里的爸爸。
今天轮到青蛙爸爸带孩子,小青蛙是个爱问“为什么”的孩子。在育儿信息铺天盖地的今天,都知道孩子爱问“为什么”是件好事。可面对层出不穷的“为什么”,青蛙爸爸有点招架不住了,他的心路历程是这样的(请注意青蛙爸爸的表情变化“四部曲”):
这样的“四部曲”每天都在世界上发生。曾经看过这样一个案例:
孩子:为什么云会飞来飞去?
爸爸:因为风吹了云。
孩子:为什么风会吹云?
爸爸:因为气流在运动。
孩子:什么是气流?
爸爸:气流就是流动的空气。
孩子:空气是什么样子的?
爸爸: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孩子:为什么空气看不见摸不着?
爸爸:……
爸爸答不下去了,正要脱口而出“哪有这么多为什么,自己玩去”时,妈妈来了。她对孩子说:“你觉得是为什么呢?”于是孩子开始思考,试着回答。妈妈的一句话化解了一场原本立刻要发生的冲突。而妈妈的经验,正是来自无数次的陪伴。
幸运的是,青蛙爸爸在经历不耐烦之后也找到了“正确答案”:
“喂,为什么你的嘴巴这么大呢?”小青蛙问。
“哈哈,这是为了吃掉那些爱问问题的小青蛙!”青蛙爸爸回答。
陪伴收获的不仅是了解,还有相处的默契。这种默契让我们面对孩子的问题时游刃有余。很多时候,孩子问一个问题,并不只是想得到一个标准答案。经常陪伴的家长就有经验准确把握什么是孩子此刻想要的。
有的家长陪了也伴了,但还是身心俱累,这又是为什么呢?那么我们就要说一说陪伴的“打开方式”了。放假的时候,有的父母会带着孩子捡树叶、打板栗,甚至在草地上打滚……这样的假期算不得高大上,孩子却格外喜欢。仅仅是因为好玩吗?比玩什么重要的是“我们一起玩”,颇有点“形式大于内容”的味道,用专业一点的话来说就是“有效陪伴”。
绘本《和爸爸一起爬山》很好地传达了什么是“有效陪伴”。爸爸带女儿爬山,但不是爸爸“拖”着孩子去爬山锻炼身体,也不是孩子“拉”着爸爸去爬山,是爸爸和孩子“一起”爬山。有效陪伴的核心是“一起”。
什么是“一起”?“一起”就是双方都乐在其中,双方有互动,双方都不敷衍,不委屈,不将就;不是谁陪伴了谁,而是相互陪伴。有时候父母明明陪在孩子身边(只是同时忙着自己的事情),孩子却发起了脾气,就是因为父母的心不在焉伤害了孩子。
有效陪伴的意义是什么呢?仅仅是表示尊重抑或重视吗?当然不是。“有效陪伴”让一次普通的爬山之旅熠熠生辉,充满惊喜。整个过程中,爸爸和孩子看到了小松鼠,模仿了小动物,制造了一场“树叶雪”,玩了卖东西、射箭、找山雀……这个过程中有探索,有发现,有坚持。如果把这些玩法“拔到一个高度”,那可以归类到表演游戏、美术游戏、角色游戏、体育游戏……
平视孩子,在陪伴中理解和认识对方,探索出“相处之道”,方是陪伴的意义。
和孩子一起慢慢长大
最好的教育是言传身教,细水长流。孩子会通过观察、学习以及收集他人的反馈,确定自己做得对不对,好不好,进而决定要不要这么做,应该怎么做,但成长需要慢慢来。
以绘本《我的名字叫波特》为例,故事借助小狗波特的故事,展现了孩子在认识自我、肯定自我方面的成长过程。波特的同伴们都有远大志向,比如“要保护我的主人,赶走坏人和小偷”。波特还没有想明白自己可以做什么,但是他迫切想讓马丁发现自己是有用的。
就像这个世界不会主动告诉孩子你该成为什么样,马丁也没有。波特不明白马丁希望他做什么,他很茫然,只能参照别人的远大志向上蹿下跳:又是让牛儿排队,又是逮母鸡,又是冲着马儿大叫。他这么做的时候,只想着能够帮助马丁、保护马丁,从而得到马丁的肯定。但事与愿违,马丁很不高兴,这让波特委屈又害怕。
这个时候你可能恨不得跑进书里告诉马丁:“嘿,别这样,波特是好心的!”可如果你变成了马丁,波特变成了你的孩子呢?当他在尝试变成一个“有用”的人时候,却不小心帮了倒忙,你是不是也会像马丁那样态度越来越严厉,火气越来越大呢?多半会的。幸好,孜孜不倦探索的波特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和位置。
努力认识自己,寻找明天当然是好的,也是父母希望看到的。但更重要的是,在教育孩子努力的同时,成人应该允许甚至引导孩子活在当下,享受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幼稚也好,天真也好,淘气也好。就像《就像你一样》里的克劳德那样,小象芬利想像克劳德一样大,可是克劳德说:“会有那么一天的,你会长成地球上最大的动物之一。不过,你不用那么急着长大呀,根本不用着急!”很快,芬利就发现了,确实不用着急。现在的他——刚刚好!
既要和孩子一起长大,又要引导孩子发现“刚刚好的现在”,不用那么急着长大,这是不是很矛盾?其实一点也不矛盾。不用着急是心态,慢慢是过程,长大是结果。
好的教育是润物细无声,是四两拨千斤;好的教育考验孩子,更考验父母——我们需要动用见识、方法、智慧……总之,所有的才华。当一个好家长不易,但如果我们能记住:孩子不仅仅是我们的孩子,也是我们的朋友,不少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父母应该在床头常备几本这样的绘本,每每心中的怪兽要冲出来,想想书里那些“孩子”和父母之间的故事,便会想起要给予“温暖”,要多多“肯定”,要学会“接纳”,要有效“陪伴”;父母也应该让孩子读读这样的绘本,让孩子知道,小孩子确实可以和父母谈天说地做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