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动画中传统故事的现代化之路
2020-10-20刘川
刘川
摘 要:我国有着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华民族经过了几千年的历史沉淀,形成了极具特色的民族风格,也留下了大量的适合进行动画创作、改编的故事素材。我国的动画行业在近几年迅猛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优质作品,绝大多数的作品都融合了传统故事。国产动画通过对这些故事进行改编创作,向全世界的观众呈现出极具东方魅力的动画影视作品。
关键词:国产动画;传统文化故事;现代化叙述方式
国产动画《哪吒之魔童降世》于2019年正式上映,上映之后在社会上引发了强烈的反响,票房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该动画改编于中国传统故事,各种动画制作技术的广泛应用,让国产动画重新焕发出了光辉。虽然这部动画扎根于中国传统故事,但是在视觉设计、故事表达等方面进行了多种形式的改编,改编设计之后动画的呈现更符合现代审美的需求。
一、多元化的角色设计
当前大多数的动画作品会使用创造新角色的方法来进行多元化的角色设计,一般来说所创造的角色既可以担当作品故事当中的主角,也可以根据故事剧情的发展或故事需求作为故事的次要角色。第一种方式是动画创作团队在进行角色创造时会赋予角色一定的人格特征,无论剧情所需求的角色是人还是动物甚至是物品,都通过拟人化的手段来进行人格创造,这些角色在进行创造之后可以使用人的语言、人的行为以及人的思想,不同类型的形象有着不同的作用。例如,动画当中的拂尘,通常情况下会以长者、智者的形象出现,在剧中其他角色遇到困难时会对其进行帮助,进而推动故事剧情的合理发展。再比如,绝大多数动画当中的动物角色会根据动物自身特点来进行人格赋予,由于乌龟寿命较长,通常情况下会以长者或者管家的身份出现在动画中。动画作品在创作过程当中对不同形象的角色进行人格赋予,进而增添影视作品的趣味性,同时可以利用这些角色来确保作品故事剧情的合理性。
第二种方式是对故事当中的原有角色进行二次创作,主要创作方法是对原有角色进行深入研究,探寻在原故事当中角色未曾展露出的特征或对展露并不明显的特征进行放大,甚至可以在保障剧情和人物总体特征合理性的情况下创作出与角色原先特征具有反差的人物设定。例如,国产动画作品《西游记之大圣歸来》当中的孙悟空形象就被创作团队进行了深入的反差形象设定创作,在原著当中孙悟空所表现出来的形象一直都是无惧天地、刚强勇猛,但是在作品当中则进行了故事剧情的创新创作。在这一段故事剧情当中,赋予了孙悟空新的人物设定,进而向观众展现出来一位绝世强者通过一段历练而表现出来的成长。
二、东方传统的含蓄与西方情感的融合
纵观中国早期动画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大多数都是善恶分明的英雄,带有典型的民族化特征,属于纯粹意义上的英雄形象。《哪吒之魔童降世》影片中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哪吒”与“敖丙”,也被称为“魔丸”与“灵珠”,代表了善与恶,但是善与恶在两者之间并没有明显的界限,反而随着剧情的发展相互转换,说明了善与恶并不是绝对的,挑战了传统的世界观。部分学者在研究中明确指出,东方和西方文化中都塑造了英雄的形象,东方的英雄主要是用内心的力量来保护心中想要保护的对象;西方的英雄主要是通过丰功伟绩来彰显自己的力量。从性质上来看,前者属于社会英雄,往往通过自我牺牲来保护心中想要保护的对象,是一种悲剧英雄。后者属于一种个人英雄。
身处在高科技产品随处可见的现代社会中的观众,通过此部影片,切身感受到了古老故事的魅力,领略了男耕女织的古代生活,在一种轻松活泼的氛围之中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虽然从古代人的角度来看,现代文明不可想象,但是从现代人的角度来看,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也是难以企及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在一个新的古老故事中交汇融合,引发了众多观众的心灵共鸣。
三、叙述视角变化多样
原著中的太乙真人骑鹤仙游、仙风道骨,何其潇洒,但是在影片中却成为一个骑猪飞翔的胖子,目测有两百多斤,没了仙风道骨,多了很多烟火气息,就如同凡人一样爱喝酒、会误事,用一种憨态可掬的形象彰显了人物的善良与诚恳。电影塑造的太乙真人形象相对于传统形象来说,非常“新潮”,特别是一口四川口音普通话,真让人怀疑是不是真的太乙真人。哪吒之母在传统故事中是慈母的形象,但是在影片中,她扯过披风踏门而出,带着巾帼英雄的风姿,融入了新时代女性的特点。影片在传统故事的基础上融入了很多时代元素,添加了无数诙谐色彩,特别是山河社稷图的奇思妙想,让人赞叹不已。在山河社稷图展示的过程中,观众时时都能感受到来自现代游乐园的各种游玩项目,比如激流勇进、海底世界等等。特别是敖丙与申公豹在打斗的时候,甩出了一系列的当代金句,比如“细节决定成败”等,无一不是将视角多样化、视觉多样化的典型处理方式。
四、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相交融
(一)小场景映射现代社会
在《哪吒之魔童降世》这一部影视作品当中,不仅很好地凸显出哪吒这一角色自身的成长,同时也反映出了现代社会当中的一些不符合积极向上价值观念的现象。最为明显的便是作品当中的村民,创作团队利用这些村民的形象来映射现实社会当中的“吃瓜群众”。村民在遇到事情和问题时不去对事情和问题进行分辨,特别是作品当中拄着拐杖的老人,从未认识到自己连方向都无法分辨,但是仍然会因为舆论的推动而站在道德的制高点对一些事情进行谴责和攻击,对应的是现实当中的大量网络看客,自己严重缺乏对消息真实性的判断能力,在遇到网络舆论事件时会受到网络舆论的错误影响而是非不分,不经过思考便进行斥责和攻击。从这方面来看,《哪吒之魔童降世》这部作品同样也有着一定程度的讽刺意味。但是动画作品同样遵循着影视创作的基本原则,即“存在即合理”,正是由于有着大量的愚昧村民,才让哪吒在之后的几年生活当中逐渐变成了“混世魔王”,可以说村民角色形象正是为了保障哪吒角色形象的合理性而存在。而作品当中哪吒、哪吒的父母等多名角色的形象都可以在现代社会当中找到对应,哪吒象征着社会当中一定数量的独生子女,在小时候因思想不成熟惹出许多祸端,不被他人理解;哪吒的母亲象征着社会当中的全体母亲,对孩子无限包容,无论孩子闯出的祸事多么严重也会选择疼爱和原谅;哪吒的父亲象征着社会当中绝大多数的父亲,表面上对孩子十分严厉,由于不会与孩子进行更好的沟通交流而只能在孩子背后默默付出自己的一切,动画片中哪吒的父亲对哪吒进行大量的限制和约束,但愿意用自己的生命来换取哪吒的生命。动画中出现的这些现象在现代社会中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作品正是通过小场景来一一反映现代社会的种种现象和矛盾。
(二)现代社会价值观的体现
《哪吒之魔童降世》中,无论是人物形象的塑造,还是叙事结构的设计,从本质上看,其基本的原则仍然是中国当代家庭结构和伦理关系,其价值观集中体现在“我命由我不由天”。从风格上看,此部影片对传统故事进行了彻底颠覆,但是其精神内核依然存在,因为哪吒真正的魅力来自于不屈与反叛的精神,所以很容易引发观众的心灵共鸣。在现代社会价值观上,此部影片虽然进行了大幅度的改编,但最终仍然保持了其精神内核。这表明国产动画要找准经典与现代之间的契合点,才能够震撼人心。
综上所述,国产动画讲述属于中国的传统故事,在创作过程中要融入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如何在创作实践中成功地融入这些传统文化元素,实现传统本土文化元素和现代动画艺术两者之间的有效结合,是国产动画创作者所必须考虑的问题。《哪吒之魔童降世》之所以能够获得前所未有的成功,引起国人的心灵共鸣,关键在于其能够让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技术实现有效融合,设计出符合现代价值观念的创新型作品,迎合了受众的思想,从而赢得了大量受众的认同与支持。动画制作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国产动画增添了无穷魅力,成为吸引受众的关键。因此应该对中国传统文化和神话故事进行深度解读,并把时代精神、现代社会价值观注入其中,这样才能创作出更加优秀的作品,推动国产动画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成凤.国产系列动漫电影中的传统文化元素[J].电影文学,2015(15):115-117.
[2]李朝阳.论国产动画片传统文化元素的开发[J].电影文学,2010(6):39-41.
[3]周著.《大圣归来》对传统的时代重构与创新[J].电影文学,2015(21):109-111.
[4]卢晓红.新媒体时代我国网络动画传承传统文化的趋势[J].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9(3):167-170.
作者单位:
湖南艺术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