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2020-10-20付刚
付刚
摘 要:住宅建筑公共空间是住户日常交往、进行各类休闲活动的开放性空间。在住宅中对于入口大厅、垂直交通核、标准层公共空间、屋顶等公共空间精心设计,对满足人们精神文化需求,创造和谐的邻里关系,促进人居环境建设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应当纳入建筑整体设计中,提高公开空间设计感,增强宜居性,满足建筑可持续发展要求,同时还需要充分保护住户隐私。尽可能为住户提供具有独特景观环境的公共空间,从多方面满足住户居住需求。本文对于小区内部单独设置的住宅楼公共空间设计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住宅建筑;公共空间设计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城镇化率已经接近60%,人口流动方向为由乡到城、由中小城市到大城市。越来越多的人们入住高层,公共空间作为住户邻里交往、日常休闲的场所,对于协调邻里关系,创造舒適宜人的宜居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在住宅设计中,过分注重居住空间,忽略公共空间设计,轻视公共空间对于居民生活品质的影响,淡化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容易导致邻里关系冷漠,不利于社会和谐发展。
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
1 标准层公共空间设计
在住宅建筑内部公共空间中,标准层公共空间是联系楼层居民的关键场所,是居民出入私人领域的必经之地,同时也是住户发生交往概率最大的空间。因此,标准层公共空间品质直接影响居住质量。标准层公共空间包括入户空间、廊道以及楼梯厅等。在标准层公共空间设计中,坚持可持续发展观念,为住户提供和谐的人居环境,所需要遵循的一项重要原则就是为住户提供更为便利的交往空间,满足其在住宅建筑内部的交往需求。因此,在标注层公共空间设计中,针对交往需求,要更加关注空间内灯光、材质以及导视系统等内容的设计,提高设计的合理性。第一,交通核设计。楼梯和电梯是住宅垂直交通的必要设施,楼梯间同时也是消防安全通道,而电梯厅是人们日常生活必经之处,为邻里交往提供了最便捷的空间。第二,通廊设计。在连廊式住宅设计中,通廊是满足多个住户入户需求的重要空间。在当前住宅建筑通廊设计中,既要满足邻里之间的相互交往,又要充分保护住户隐私。因此,可以在建筑物与通廊之间设置天井,通廊配合入户厅按需求添加活动场所,天井隔离居室与通廊,从而更好地满足住户需求。通廊加天井的设计增加了建筑面积,提高了造价,需要得到开发商的认可,也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
2 垂直交通空间设计
当前住宅建筑出于节地目的,多为高层建筑,其垂直交通空间俗称交通核。对于垂直交通空间来说,不光有剪刀楼梯间,还有消防电梯与普通客梯,以及与之相配套的前室,此外还有各种设备井道、入户门等要素,共同构成了交通核。根据建设部2001年颁布的《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18条规定:商品房建筑面积为套内面积与分摊的公共面积之和。对于开发商与住户来说,需要设计人员在满足防火规范的前提下,设计节约面积又布局合理的垂直交通空间。
对于高层住宅,交通核的各个要素之间,组合方式多种多样,对于单元户型组合影响甚大,是住宅设计的核心部位。实际工作中,常常出现浪费面积,管井布置不合理等现象,为消费者所诟病。具体来说,前室外窗开启面积大于3平方米,能够自然采光通风,则可以取消通风竖井,设备管井如果能借助过道作为检修空间,也能起到节约面积的作用。消火栓的设置不应影响户门开启,也不应减少通道疏散宽度。适当调整入户门的位置,可以有效避免居室内部出现黑房间的情况。合理的交通核对于建筑节能也至关重要,因其可能影响建筑物体型系数,而体型系数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建筑能耗高低。总之,交通核设计需要建筑与设备专业相互配合,反复推敲,才能最终定案。
3 入口大厅设计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居住建筑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居住建筑入口大厅是彰显建筑品味的重要场所,入口大厅设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入口大厅根据建筑的规模、档次、在小区中的位置等会有面积大小的不同,其空间形态也会有所变化。在对称型空间的大厅周边布置大型盆栽,墙地面装饰也采用对称布置,强调建筑入口,在大厅内部可以布置壁画或者喷泉,使内部空间环境与建筑档次相匹配。在非对称的大厅,沿行进路线单边布置绿植与墙地面装饰,形成导向,引导人们从建筑入口通向电梯厅。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要注重提升环境品质,把关材质的可观赏性,同时追求环保节能,做到动态设计与静态设计完美融合。
4 屋顶空间设计
屋顶同样是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其具有天然良好的采光与日照条件,但其在当前住宅建筑中的开发应用并不多见。因此,合理利用屋顶空间,就需要加强对屋顶活动空间的设计。屋顶活动空间的设计首先要对交通进行设计,每单元的疏散楼梯和电梯都应当能够达到屋顶,为居住者提供便利。同时,可以采用架空屋面,在架空屋面下部利用架空层对于通气孔及通风道口进行改向,使其在靠近女儿墙处出屋面,如此,则架空屋面就没有障碍物,便于人们在上面进行各种活动。架空屋面不仅能够缓解建筑顶层房间夏季日晒,还能避免屋面防水层被破坏、屋顶漏水对住户的不利影响,同时也起到了隔音降噪的效果,人们在屋顶活动时,对于顶层居民生活休息不至于造成太大的影响。在架空屋面的设计中,尚需注意凌空处女儿墙高度的控制,当人们临空眺远时,不至于产生心里恐慌。
当前,年轻人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需要经常进行各类锻炼。在屋顶设置健身器材,提供健身活动区域,使之在工作之余,能够有效的提高身体素质。也可以在屋顶设置儿童活动场所,方便儿童嬉戏玩耍。老人与年轻人的作息时间不同,空置的屋顶还是老年人休闲去处,吹拉弹唱、练习广场舞、太极拳、下棋等等。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居住建筑处于隔离状态时,可以以户为单位分时间到屋顶进行室外活动,有效的避免了人员聚集,对于住户的身心健康是有益的。
在屋顶种植小型植物,形成景观小品,可以改善屋顶环境,为居民提供养花种草的空间,便于人们亲近自然、陶冶情操,同时也能减少太阳日晒影响。
5 室内公共空间与小区空间的交融渗透
在对住宅建筑的公共空间进行设计时,要关注小区的整体环境构成,提高环境的适宜度,使其满足不同时节的观赏及实用需求。以夏季为例,在进行环境设计与布置时,要确保有遮阴树木。对于小区居民而言,需要安静的居住环境,在对小区空间进行设计时,做到动静适宜,尽量降噪。在对住宅建筑的步道空间进行设计时,要强化其中的宅间小路、组团道路和小区道路等的设计,要确保道路系统之间的连续性,还要做好小区台阶坡道的高差控制,要在小区公共空间内设置座椅等休息设施,同时要预留绿地,作为紧急情况下的疏散或避难空间。在对住宅建筑公共空间的出入口进行设计时,要考虑到不同人群的通行需求,采用台阶及坡道连接小区道路。小区内住宅单体以及配套公共建筑之间应便捷连通,以方便居民的出行。
6 结语
在现阶段城市建设发展过程中,对于住宅公共空间设计而言,要满足居民的物质和精神的双向要求。这就需要在设计过程中,要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另外,还应满足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外,设计出更适合于居民活动的公共空间,为居民带来更优雅的环境和更舒适的体验。
参考文献:
[1]戴晓.浅析住宅空间光环境的情感化设计[J].工业设计,2019(08):101-102.
[2]杨杰.城市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9(19):101-102.
[3]成双.高层住宅建筑空间设计原则与要点探讨[J].地产,2019(12):75+157.
[4]郭锐.住宅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与户型配置解析[J].门窗,2019(10):89+92.
[5]孟存向.论住宅建筑设计中的公共空间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