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造林绿化对促进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有效途径

2020-10-20李振忠

种子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造林绿化生态建设重要意义

李振忠

摘   要:生态环境是实现全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生态建设实践作为维持生态平衡和保护自然环境的关键举措,造林绿化旨在增加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分析了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旨在推动我国生态建设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造林绿化;生态建设;重要意义;途径

为了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事业的发展,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当前的重要工作就是生态建设。造林绿化旨在缓解当前我国存在的林业资源缺乏和破坏严重的问题,全面提升生态建设工作的力度,但是部分地区在造林绿化工作上影响不足,生态文化建设事业发展依然受到多元因素阻碍。

绿化造林作为系统工程需要长期规划,以实现资源整合的目标。在实际工作中,应该密切结合国家政策的要求部署工作,确立明确的建设目标,为实践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造林绿化工程建设在部分区域已经取得了良好效果,对区域自然环境改善和水土流失控制有积极影响,有突出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目前的造林绿化工作主要坚持问题导向,寻找突出问题针对性解决,逐步提升造林绿化工作的质量。

1   合理应用技术手段

1.1   退耕还林

绿化造林工作应该结合区域林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强化应用技术手段辅助生态建设,充分利用退耕还林方式保证造林绿化的工作效果。退耕还林技术主要针对粮食产量低、无保障,以及水土流失严重的区域,在原本的耕地上种植树苗,促进当地森林植被的恢复,有效解决当前面临的生态问题。规划工作中要结合地区的情况编制方案,实现区域内的合理布局,确定建设资金、区域范围以及建设时间等要素,合理确定经济林、生态林的种植比例,结合地区气候、地形以及土壤等要素,选择适合其生长的植被类型及植被搭配方式,提升植被抗虫害的能力,合理应用苗木管理技术和造林技术[1]。

1.2   封山育林

当前的造林绿化工作中常见封山育林技术的应用,在促进植被恢复以及提升森林覆盖率上作用显著,生态环境保护效益突出,比较符合植被的恢复需求。以遵循自然生长规律作为前提和基础,通过封山育林可以提升生态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对于区域植被生长有保护作用。封山育林技术的应用成效在短时间内就可以看到,且投资少,病虫害问题少。整个封山育林期间,需要合理控制人为活动,严禁放牧、垦荒,创设植被恢复和生长的最佳条件。主管部门应该重视管理工作,在封山育林期间严格执行管理制度,做好幼林抚育以及纯林改造工作,在苗种选择上综合考虑经济性和生态适应性。

2   增强群众环保绿化意识

造林绿化和群众的切身利益直接相关,生态建设本身作为公益项目,其建设范围比较广、规模比较大,对于林业管理人员来说,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加之目前基层林业管理工作队伍人数不足,要想提升造林绿化工作的效果,不仅需要主管部门负责,更要求群众树立环保意识,真正重视起林业资源建设事业,配合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2]。为了全面提升造林绿化工作的效果,要进行现场技术的指导,使部门之间形成协作关系,在造林绿化工作中更新环保理念和技术手段,使造林技术一直处于先进水平。基层林业部门要积极开展群众宣传工作,以张贴标语和发放宣传手册等方式提升群众认知,动员全民参与造林绿化项目建设实践。

3   林业生态建设要重视树种的选择

首先,要结合地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植物生长需要一定的气候带,这关系着树种的存活率和长势。乡土树种经历了自然环境的优胜劣汰,因此在树种选择过程中以乡土树种为主。

其次,选择水土保持树种。水土保持树种根系发达、笼络土壤的能力比较强,尤其是对于地表土疏松以及受侵蚀严重的区域可以种植根蘖性强的树种;选择树冠浓密、落叶多且易分解、改良土壤能力强的树种,对土地的保护能力比较强,生长速度快。

最后,坚持乔-灌-草结合的原则。工程林要体现因地制宜的特点,结合区域气候、水文特征以及土地类型条件,科学地规划林木搭配方案,例如乔-灌-草配合、农-林-牧结合。如比较干旱的荒山荒坡可以选择栽种耐旱灌木;存在严重水土流失问题且坡度大于25°的区域或者江河源头、湖库周围等可以营造生态林。

4   提升栽培、养护管理技术水平

提升种苗栽培技术和养护管理技术水平,是保证造林绿化工程效益的关键。当前的造林绿化工作中,栽培和养护管理技术的应用要注意:第一,合理应用栽培技术,提升造林绿化效果[3]。第二,实现优化组合,要求技术和生产同步,以提升建设项目经济效益作为基础优化技术应用,推动林业建设发展。同时,建设基因工程,选择抗病虫能力强的树苗进行培育、栽种,提升苗木成活率。第三,重视養护管理工作。严密监测植被的病虫害状态,以生态环保作为原则,选择污染小的药物。第四,科学灌溉。结合地区降水情况以及植被生长需求,调整灌溉频率,提升灌溉效果。第五,合理施肥。分析不同土壤和植被类型对于施肥深度的要求,保证植被养分充足,提升植被生长力。第六,关注绿林管理。主管部门应科学规划管理任务,明确项目目标,建立岗位责任制度,加大巡查工作力度,建立动态监管机制,发现违法违规行为要严肃处理,提升林业执法工作的实效性,推动造林绿化工作的有效开展,助力社会主义生态建设事业发展。

5   结束语

在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影响下,造林绿化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尤其突出,有效开展造林绿化工作对于生态发展和环境保护具有积极意义。纵观当前我国造林绿化工作的实际情况,已初步取得了一些成效,但是如果以高标准衡量,实践工作中也存在很多不足,造林绿化工程建设模式依然需要更新和调整。这就要求在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中,要将该项工作提升到战略高度,关注生态建设思维发展,重点完成造林规划工作体系,全面落实造林绿化技术措施,打造生态强国,使造林绿化步入可持续轨道。本研究分析了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给行业工作者提供参考,全面落实社会主义生态建设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 1 ] 包海峰.关于做好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思考[J].农业与技术,2018,38(10):199-200.

[ 2 ] 马永高.利用造林绿化完成生态建设措施分析[J].南方农机,2019,50(5):130-131.

[ 3 ] 袁红梅.做好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思考[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20(8):134-135.

猜你喜欢

造林绿化生态建设重要意义
浅谈造林绿化工程中苗木移栽技术
造林绿化的意义和管理方法研究
探讨生态堤防的现状与建设思路
克拉玛依城市园林绿化与生态建设思考
地方高校对宿迁生态建设影响之研究
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全面提升党员素养
公路桥梁加固设计及其施工建议
浅谈少先队员荣誉感、 责任心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