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秆潜蝇的发生特点与防治分析

2020-10-20邓海波

种子科技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发生特点水稻

邓海波

摘   要:现如今,水稻在农作物中的地位越来越高,而成群的稻秆潜蝇对稻田有着非常大的为害,因此受到很多农业工作者的关注。通过对稻秆潜蝇的发生特点以及防治方法展开分析,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希望为关注稻秆潜蝇的人群带来帮助。

关键词:水稻;稻秆潜蝇;发生特点;防治方案

最初发现稻秆潜蝇时其为害相对较低,但若形成一定规模后,对稻田的为害会越来越大,因此要尽早防治稻秆潜蝇,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理,则会严重影响水稻产量。因此,有必要对稻秆潜蝇的发生特点与防治进行分析。

1   稻秆潜蝇的发生特点

1.1   稻秆潜蝇的为害特点

稻秆潜蝇会在幼年时期进入稻茎,对心叶、幼穗等造成伤害。通常情况下,当幼蝇进入稻茎后7 d左右便会出现损伤的情况,幼蝇在进入生长点后,通过吸食叶肉,在苗期心叶上留下孔洞,一旦孔洞扩大到一定程度,便会导致叶片破碎。如果在水稻孕穗期受到了稻秆潜蝇的侵害,就会导致水稻的光合作用下降,影响水稻产量[1]。而在水稻穗期受到侵害时,稻秆潜蝇会进入叶鞘中,严重时会导致稻穗变白,与螟虫白穗为害类似。若幼蝇在抽穗后进入水稻,便只能吸食叶鞘,对水稻影响比较小。

1.2   稻秆潜蝇的发生规律

因稻秆潜蝇喜好阴凉且耐寒性较好,所以在高海拔地区为害相对较大,稻秆潜蝇的高发期大多在雨季,通常多雨季节更容易出现稻秆潜蝇。根据调查,由于苗期叶片营养充足且柔嫩,因此更加有利于幼蝇的吸食,苗期的被害蔸率通常可达70%以上,而穗期则相对较低,约在30%。

在进行水稻种植时,由于山区环境等原因,缺少阳光照射,因此湿度相较于平地会更大,更加有利于稻秆潜蝇的生存,若同一品种的水稻同时进行山区和平地种植,山区的被害蔸率会高出15%。通常水稻在沙质稻田种植时,前期发育会比较快,而水稻在黄泥稻田种植时,前期发育比较慢,因此相较于沙质稻田而言,黄泥稻田受到幼蝇为害会较轻。结合以上条件可以发现,稻秆潜蝇最容易发生在高海拔山区的多雨季节,且水稻苗期更容易出现稻秆潜蝇,因此,需要提前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稻秆潜蝇的发生,保证水稻的产值达到预期目标。

2   稻秆潜蝇的防治措施

2.1   农业防治

2.1.1   消灭越冬虫源

防治稻秆潜蝇时,首先要清除越冬虫源,有效减少稻秆潜蝇的发生。在清除越冬虫源时,可以在冬季进行化学除草,显著降低越冬虫的数量。对空置闲田以及绿肥田,可在稻秆潜蝇的化蛹初期结合灌水、翻耕等方式达到清除虫蛹的目的。

2.1.2   改善育秧技术

通常情况下,1代稻秆潜蝇会聚集在早稻秧苗上产卵,为稻田带来伤害,因此,可以通过改善育秧技术来降低稻秆潜蝇对秧苗的破坏。在实际育秧时,可以选择使用地膜打洞方法,规避掉1代稻秆潜蝇的产卵期,保证早稻的正常发育。在进行地膜打孔育秧时,需要将地膜卷在木板上面,卷完后将厚纸放在地膜之上,按照4 cm×4 cm的间距进行打洞,地膜边缘的15 cm处不需要进行打洞处理。秧田需要按照旱育秧的方式做好秧畦,保证边缘光滑且有一定倾斜角度,并施足基肥。在秧苗播种完成后,需要将紫云英切段加入秧畦中进行地膜覆盖,地膜边缘必须贴紧秧畦边缘。在进行育秧管理时,使用膜棚架的方式育秧即可。

2.1.3   选择合适的水稻品种

根据水稻种植区域的不同,选择更加适合的水稻品种进行种植。优先选择抗虫性良好的水稻品种,还需要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根据水稻品种合理调节播种时期,可减少稻秆潜蝇对水稻的为害。

2.1.4   改善农耕制度

如果在单、双季水稻混栽地区进行水稻种植,可以尽量减少单季稻的种植,从而降低稻秆潜蝇的为害。在冬季以及春季,需要及时进行杂草处理,通过田间管理也能够减少大量的越冬虫源。同时,排水晒田也能够有效地降低虫害发生。

2.2   化学防治

稻秆潜蝇的为害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因此对其进行防治时越早越好,通过狠治1代潜蝇,能够显著地降低后续潜蝇数量,更好地保证水稻产量。稻秆潜蝇的不同生长时期具有不同的防治方法,想要采取内吸性药物来进行稻秆潜蝇幼虫的防治,就需要在成虫高发期到幼虫初孵期进行用药;如果使用茎叶喷雾,就需要在初孵期至成虫高发期进行药剂喷洒。在防治稻秆潜蝇成虫时,可选择使用浓度在80%左右的敌敌畏乳油,或者采用浓度在90%左右的晶体敌百虫,稻田施用量为2 000 mL/hm2,2种药剂都需要加水喷雾。而防治稻秆潜蝇幼虫,可以采用浓度40%左右的乐果乳油,以及浓度50%左右的螟硫磷乳油,稻田施用量皆为1 300 mL/hm2,施药时加水喷雾[2]。在使用药剂防治时,需要保持变更药剂的观念,不要在使用同一种药剂后,发现药效不理想时增加药剂用量,这样对于稻秆潜蝇的防治没有任何好处,可以在药剂效果下降后选择使用其他农药来进行稻秆潜蝇的防治,避免稻秆潜蝇产生抗药性。

3   結论

综上所述,稻秆潜蝇的防治非常关键,通过良好的稻秆潜蝇防治,能够更好地保证水稻产量。在实际防治过程中,需要根据当地水稻的实际种植情况,采用不同的防治措施,通过农业防治与化学防治的结合,能够对稻秆潜蝇的防治起到更好的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 1 ] 薛智平,丁朝晖,韩永强,等.桃江县稻秆潜蝇大发生原因及防控对策[J].湖南农业科学,2018(1):75-77.

[ 2 ] 马海平.豆秆黑潜蝇的发生特点与防治措施[J].种业导刊,2018(1):27-28.

猜你喜欢

发生特点水稻
中国水稻栽培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水稻种子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水稻栽培现状与高产栽培技术建议
黔北山乡水稻飘香
2016年阜阳市小麦赤霉病的发生特点及重发原因分析
建湖县白背飞虱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