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2020-10-20刘付益云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0年91期
关键词:美育渗透小学数学教学

刘付益云

【摘要】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美也是来源于生活,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重视渗透美育。如何渗透美育呢?从如下几方面进行:一、良好习惯的美;二、数中隐含的美;三、几何形体的美;四、多媒体引领的美;五、创造思维的美。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美育渗透

本文就小学数学谈谈如何进行美育渗透教学,谈谈几点做法。

一、良好习惯的美

人们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养成了正确的、良好的习惯,就会自觉地去参与学习活动,感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儿童进入小学,他们都带着无限向往、无限崇敬的心情跨入校门,此时的学生最听老师的话,是学习习惯养成的重要时期,教师可抓住这一时机介绍有关科学家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刻苦读书的事迹,给学生树立榜样。然后及时地提出具体要求,从而让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渐养成。这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开展:

1.培养学生用心听课,认真思考,敢于质疑,大胆发言的习惯。

2.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书写端正、格式正确和保持簿本整洁的习惯。

3.培养学生仔细检查,验算及不抄错数的习惯。

4.培养学生爱惜学具,正确操作及摆放的习惯。

通过以上良好习惯的培养,以及教师的及时鼓励和表扬,使学生一开始就感到学习的乐趣。

二、数中隐含的美

1.数字象形的美

数字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物形状相似,使得儿童初学数字,能较快地记下它们的形状特征,产生对数字学科的亲切感,为便于学生记忆,把数字的象形性编成歌诀:

0是一个小鸭蛋,1是小棒靠墙站。

2象小鸭水中漂,3象耳朵听声音。

4象一面小红旗迎风飘,5象称钩来卖菜。

6象哨子咧嘴笑,7象镰刀割青草。

8象一个宝葫芦,9和6字颠倒放。

10象铅笔加鸡蛋。

2.数字规律出现的美

数学式题中能得寻找出一些数字之间有规律地出现的算式,这种现象赋于了算式本身的形式美,给人一种新颖舒适的感受,使人一看即产生想知其奥妙的驱动力。如:

(1)观察:

1+2+1=22=4

1+2+3+2+I=33=9

1+2+3+4+3+2+1=42=16

1+2+2+4+5+4+3+2+1=52=25

试求:

1+2+3+…+99+100+99+…+3+2+1=(    )

(2)已知:

1+2+3+…+10=55

1+2+3+…+100=5050

1+2+3+…+1000=500500

猜想:

1+2+3+…+102=(    )

(3)下列各题不同的汉字代表不同的数字,每一个汉字代表一个数字,当他们各代表什么数字时,各算式成立。

3.数学与年份巧合的美

数学游戏及数学竞赛的编题者往往编出正好与当年年份数相吻合的试题,既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又增添了趣味性。

三、几何形体的美

1.图形与实物的相似美

数学中的几何图形虽比不上美术绘画那么逼真,但几何图形(特别是立体图形)已构画出了物体的大致形状,赋于了它艺术欣赏的朴美,加之结合数据的计算,能唤起学生与实物的联想,可引导学生思想的高度专注,使之更加形象具体,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这种图形与实物的相似美,是几何教学所独有的有利条件,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切莫随手乱面图形,损害图形与实物相似美,导致学生视觉的错位、美感的丧失,以致对几何学习厌烦情绪的产生。

2.图形对称的和谐美

对称的物体能给人一种和谐的美感,如,蝴蝶、飞机、五角星等,教师在低年级教学“图形的认识”时,可相应编拟一些计数图形个数的“机器人”“小飞机”“小熊猫”等形状的对称图形,让学生去欣赏计数,从面初步感知对称图形的特征,学习对称图形概念时,可先让学生自已说说实际生活中所遇到的对称图形的例子,从中揭示出对称图形和本质特征,再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剪出各种学过的简单几何图形,折折看,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加深对称图形的记忆和理解。为发展学生能力,还可编拟一些组合图形让学生现察判断是否对称,并画出其对称轴,如:

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可说明图形的对称性在日常生活实际中应用很广泛,设计们应用对称图形的美现性设计出许许多多对称性的物件,尽可能多地给人们以美的享受。

四、多媒体引领的美

探索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是数学。数学既没有缤纷的色彩,也没有美妙的旋律,一些概念、法则或公式等形象笼统的形成,需要执教者创设情形渲染课堂氛围,巧用各种媒体,使静态画面动作把教学内容制成动画课件,充分利用它的形、声、色、动、静、等功能,形象、笼统知识简单化,创设学习情形渲染氛围,让哪些枯燥的文字趣味化,枯燥文字的内在美在这动漫课件中,学生自然而然地领会了其内在的美。例如,在教学生学习“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把两个三角形通过旋转、平移等一系列动感的画面拼成了一个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显示了图剪拼、旋转、平移的过程,活跃了课堂气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创设了美的情形。学生们的思维在交流探讨中形成,强烈的求知欲和创新意识已洒在学生的脸上。

五、创造思维的美

在学习操作活动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能促进创思维能力的发展。大家学了各种平面图形之后,教师让学生拿出前天准备好的图形、正方形、三角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想怎么摆就怎么摆,反正是自已喜欢的图形就OK,并要求学生说明是用哪几种图形组成的。如出现:

这些图形的出现,立即能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争先恐后将自己的创造公布于众,以便得到大家的承认而自豪,得到美感教育。创造思维是思维能力的最高境界,学生能不按一般思路而用新颗、简洁的方法解题则是创造思维的表现,教师应给予表扬和鼓励,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愉悦”。如:

某校绿化校园,买来树苗的株数是原来校内树木株数的,第一天种植买来树苗的后,校内原有树木比剩下的树苗多180株,问校内原有树木多少株?

一般解法,根据分数除法的思路,找出校内原有树木株数比剩下的树苗多几分之几,即可求出校内原有树木多少株。

巧妙解法:将原来校内树木平均分成12份,买来的相当于7份,第一天种了1份,还剩6份,正好是原来树木的一半,即校内原有树木是180的2倍。

180×2=360(株)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以美育為已任,充分利用教材以及多媒体教学手段,充分地展示数学美,激发学生审美情趣,既让枯燥乏味的数学课变得生动具体、愉快,又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让学生养成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良好习惯,并在美的气氛中体验美的乐趣,享受美的快乐,在美的陶冶中活泼、生动、主动地发展。

猜你喜欢

美育渗透小学数学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古诗词教学的美育渗透策略
小学美术教育不要脱离美育轨道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浅析数学教学中的美育渗透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