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约化模式”在中小学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2020-10-20杨梦曦
杨梦曦
摘 要 为了解决各种城市问题,各类建筑的实际建设中诞生了“空间集约化”的概念。与此同时,“集约化模式”理念的产生,也为我国广大中小学校园设计带来全新的刺激点,对此文章将其在具体设计中的应有方式加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 中小学设计;集约化模式;应用
引言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育资源存在着密度相对较高、分布不均衡等问题,若想实现教育资源方面的变革离不开空间组织设计的支撑,因此,我国许多建筑师正在积极探索打造新型教学空间的可行性,力求在传统“行列式校园”的基础上实现新的突破,使教学空间更开放和具有弹性,促进公共空间的多元化和灵活化。针对相关规范中“25m间距”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校园对于多功能集约化的现实需求。
1基于“集约化模式”的相关空间组织类型
1.1 分层夹心型
分层夹心型集约式校园,是探讨校园空间怎样才能够具备与城市公共空间相类似的多样性问题的一项解决策略,即打破原有的仅留存于地表的公共活动层模式,让中小学校园中最具备活力的空间在垂直方向上拓展,通过架空、抬升等手段将公共场所置于教学区域与辅助区域之间,由此呈现的开放体系具有“三段式”的中部立体化特征:最上层的是相对安静的学校教学区,中间部分是具备开放性的公共活力区,底层为辅助功能区(如食堂、报告厅等)。我们以北京房山第四中学为例,园区的空间组织设计中引入了“垂直田园”的概念,在垂直方向上将公共活力区安排在教学区与辅助功能区之间,有相当一部分的空间充当了“屋顶”的形式,打造了校园的开放界面。这种设计的整体形象与植物的根茎相类似,通过角度的变化形成多元化的空间感,从而与下部开放空间形成呼应。
1.2 线性连续型
线性连续型的校园集约化模式,旨在打破传统教学楼“连廊+行列独栋”的设计限制,通过线性形体方式聚合各个功能空间。与传统的以功能、年级为划分依据的传统中小学校园楼群设计方案相比,这种形式的校园空间结构更为匀质[1]。我们以无锡蠡园中学为例,借助贯穿园区的河流天然地将基地划分成教学区域和后勤区域,通过“U”字形设计将功能串联起来,这种设计方法重点突出其中的中心大庭院,并设置了报告厅与下沉式图书馆等公共空间。现阶段,我国城市存在着密度较高的环境问题,很多中小学积极借鉴各类“综合体”所涉及的设计思路,实现功能的集中与资源的整合。从实际情况来看,线性连续型方案很大程度上与部分办公综合体所体现的设计思路十分相似,主要特征表现为匀质,尤其是在立面元素和空间排布这方面,这种校园建筑设计方案均尝试在上述两个层面中体现了和办公综合体之间的联系程度。此外,通过立面处理也能降低竖向分割水平,并通过出挑、层叠等手段突出横向线条,这和传统的基于模数制班级的校园立面展现方式是截然不同的。
2应用路径分析
2.1 高效复合的交通空间
传统中小学校园空间功能的设计比较注重 “单一功能单向使用”,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空间的灵活性应用。而集约化的设计,通过不同时间在相同空间重叠应用不同功能,不仅提高了空间应用率,又节约了用地面积,使有限的空间可以有机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在这些功能区域中,交通空间无疑是使用频率最高的,科学的交通空间布局能够使教学区域和非教学区域更好地展开互动。我们通过對城市中交通类综合体的分析,得出了交通空间不只是承载单一功能的结论,因为城市的多元化诉求让交通站点逐渐朝着复合化方向发展。在中小学校园的设计过程中,如何布局高效的交通空间十分重要,让交通空间变成承载非教学活动的“容器”,让其变成不只有一种功能价值的公共空间。德国柏林艾瑞卡曼小学的走廊设计,融合了休憩和展览等多种功能,辅以极具浪漫情怀的室内装修,从整体层面打造了浪漫和谐的空间环境。我国苏州市科技城小学的中庭设计,将休息平台融入了巨型台阶的同时加入了顶光设计,为学生提供了兼具活力和人文元素的交流场地。
2.2 布局的“多点”与“多中心”化
相比于“行列教学楼+连廊+图书馆”的布局模式,集约化模式的中小学校园具备更为有序的形体规划。校园中取消了“点式”的操场、食堂等形象,将类似的功能与总体建筑形象相融合,体现了“多节点多中心”的校园形态特征:学校的整体布局将各种功能模块以自由、均质的方式填入校园基地,完美组织了“图”和“底”之间的拓扑关系,使得空间核心更加多元化和空间层次的多样化。另外,也可以转变传统的校园布局中注重形象透视中心设计的方式,突破对称性教育建筑的庄重感,让校园空间具有“散点透视”的特征,如一卷瑰丽的古画向世人缓缓展开。我们依然以房山四中为例,其设计上借助枝状平面构建出许多不规则的院落,分散在整体布局的各个区域成为视觉点;又例如,合肥十中把原有的教学模块划分为形态各异的若干院落,与外部空间相互串联,构建了疏密精巧的空间层次;苏州市科技城小学以具备教学功能的尺度相对较大的院落作为主导,穿插类似于体育场等尺度较小的院落,呈现了“自由”与“秩序”的完美结合。总而言之,采取多核心的校园布局突破了以往校园设计中“对称美”的局限,从某种意义上展开了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竞争,在无形中吸引了更多设计者关注,提出了应以学生活动为中心的校园设计新模式[2]。
3结束语
城市和建筑属于同构物,所面对的问题在本质上存在相似性。因此,打造集约化校园也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元素,使其具备同城市空间相似的公共特征,撕下“教育建筑”标签的同时跳出固化刻板的设计思维模式。
参考文献
[1] 王扬,窦建奇.当代大学校园在城市层面聚落环境的集约化设计策略研究[J].南方建筑,2011(1):15-17.
[2] 蔡瑞定,戴叶子.“三重式”设计策略在南方校园建筑综合体的应用解析[J].城市建筑,2014(4):2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