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网络时代下的媒介异化

2020-10-20庄天琦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1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媒介

庄天琦

摘 要:媒介异化是指媒介违背了自己的本质,成为了与人们创造媒介时目的相对立的产品。在网络时代下,这种异化表现的更为明显,分别体现在媒介内容的异化、媒介受众的异化与媒介权力的异化三个方面。为了更好迎合大众的喜好,媒介的内容正在朝着微型化和直白化转换,这加深了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与沉溺,导致人的主体性地位逐步降低。而与此同时,人们对于社交平台的过度依赖造成了平台自身的异化,社交平台成为了一种全新的以获取流量为目的垄断机制。

关键词:网络时代;媒介;媒介异化

媒介异化,是指媒介违背了自己的本质,成为了与人们创造媒介时目的相对立的产品。媒介原本被当作获取信息传递文化的工具被发明,但随着科技的高度发达,媒介的内容以及媒介的功能开始背离其初衷,人们使用媒介不再是以获取信息为目的,反而成为了追求物质和功利,或者纯粹的满足娱乐的感官需要的手段。随着媒介越来越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的生活深深的依赖和沉溺于媒介,而作为工具的媒介逐步开始凌驾于使用者之上。

在互联网时代,媒介的功能越来越强大,它除了能够更全面地满足人们的各种感官之外,还与社会上的政治、经济、文化与人们日常生活的社交、工作、学习、消费等方面密不可分。因此人们在对于媒介的精神依赖性加强的基础上,在实用性的方面也逐步依赖于媒介。而精神性依赖与物质性依赖的共同作用,使得人的主体性地位越来越低,甚至被媒介所控制。网络时代下媒介的异化可以体现在媒介内容的异化、媒介受众的异化以及媒介权力的异化。

一、媒介内容的异化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更倾向于接受短平快的媒介内容,因此媒介的内容正在朝着微型化和直白化转换,而实际上人们在塑造着媒介的同时,媒介也在改变和潜移默化地塑造着人类本身,媒介传播的内容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

在互联网时代,大众传媒在最大程度上打破了时空的局限,帮助人们建立与周边世界的联系。随着信息的爆炸式增长,各种媒介都在争抢人的注意力和精力,而当人的生活节奏快起来后,人的时间也被分割成碎片化时间。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于速度的追求体现了人们对时间的忍耐程度降低,只想用最少的时间的投入获得最大量的信息,希望媒介能以最直白、最简短的方式传递信息。因此传统媒介开始顺应潮流而转型,媒介报道的方式更多的采用图文并茂或短视频的方式,力求简短易懂。但这种简短直白内容虽然满足了人们碎片化时间的需求,但是其呈现出的内容终究是片面与肤浅的,很少有因果和前后逻辑,难以使人们对于其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

表面上看是由于人的需求的变化导致了媒介的内容在不断转型,但媒介内容的变化也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当媒介逐步迎合人们的偏好将大量信息的呈现都改为碎片化、直白化的时候,人们便会越来越沉浸于这种短平快的内容中无法自拔,进而对这种短平快的内容产生更进一步的依赖,以至于当人们再去面对严肃的文字或长段落的时候难以接受。人们变得越来越急功近利和浮躁,沉迷于媒介所呈现出的这种持续不断的短暂的舒适感之中。

二、媒介受众的异化

从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各种媒介的不断发展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而随着人们对于媒介的依赖与沉溺,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也悄然发生了异化,人的主体性地位在降低。到了互联网时代,这种异化的表现更为明显,作为工具的媒介逐步开始凌驾于人之上,而作为主体的人开始沦为被控制物。而现在的媒介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同时,更加期待能够培养人对于媒介的使用习惯,进而期望人能够养成惰性,依赖媒介,从而谋取更多利益。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已达8.54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8.47亿,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比例占到了99.1% 。伴随着互联网浪潮,媒介技术在近些年得到迅速普及和发展,大众传媒成为人人触手可及的日常事物,人们依靠媒介来进行娱乐、学习、生活甚至参加政治活动。时至今日,大众传媒已不仅仅是麦克卢汉所说的“人的延伸”,更是成为了一种生活方式。互联网时代下人们的生活与媒介密不可分。试想一下一个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人们早上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手机,在上班的路上用手机刷刷新闻,在工作的时候需要对着电脑查阅资料,在休息的时候用电脑或手机看剧或玩游戏等。由此可见,媒介已经成为了人们的生活必需品,现代人已经养成了对媒介的普遍依赖。

当人们媒介运用自身的技术和海量信息建构起自己的权威性时,当媒介获得了人们的更多信任时,这使得人们越来越逐步依赖于媒介,以至于开始放弃自己的理性思考,去不假思索的将媒介媒介所展示出的带有包装色彩的内容当作是现实。正如波兹曼所提出的“媒介即隐喻”,媒介是我们了解生活的一种方式,但我们通过媒介来了解的各种事物却不是事物本身的真面目,只是事物的一种表现方式。媒介为大众营造出了一场经过精细处理过的世界,而人们却依赖、盲从甚至沉迷中,主动将媒介卷入到自己的生活中,并且心甘情愿的变成被支配的那一方。

三、媒介权力的异化

“在西方社会,媒介被看作是与立法、司法、行政并列的‘第四种权力,它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文化上的权力,即通过话语来影响和支配人。”大众传媒的权力体现在人们在大众传媒的影响下对其产生的深切的认同感。而在互联网时代,随着人们对于大众传媒的依赖性的增强,媒介的权力运作机制发生了异化,这种异化就表现在传统媒介将权力转让给社交平台,而社交平台则根据流量来决定内容的推广。

在传统媒介的时代,媒介与受众者的关系是不对等的,传统媒介单方面掌握着权力,比如像报刊、杂志等媒介展示出什么内容,受众者就接受什么内容。但如今,人们越来越依赖于大众传媒,比如微信、微博等应用, 在这样的趋势下,新闻媒体与各大报社等则开启了相应的微信公众号与微博账号等,通过这些平台来传播自己的内容。因此,传播的权力就交给了社交平台,新闻和报社的内容能否被呈现出来、被广泛的传播,全靠社交媒体是否将其呈现和推广。对于社交平台来说,更高的流量意味着该平台地位的提升,因此社交平台会根据曝光率、点击量等数据进行内容的考察。那么为了提高受众者的关注度,原本的新闻编辑等便不得不依靠大众的喜好去修改自身的内容,从而得到平台的广泛传播。依据当下人们的阅读习惯的偏好,长的严肃的文字很少能受到大量读者的青睐,为了迎合用户的习惯,严肃的内容需要便的简单化、直白化、碎片化、娱乐化。

人们对于社交平台的过度依赖造成了平台自身的异化,社交平台成为了一种全新的垄断机制,这种机制以获取流量为目的,通过过滤和筛选去构建一个被用户所认可的网络世界,而这种机制却未必符合内容本身的所表达的意思。在利益的驱使下,为了博人眼球,许多发布者会通过夸张的方式修改内容和标题从而获得大家的点击率,从而与原本的信息内容产生了扭曲。

四、小结

媒介不单是信息的载体,还是人类感官的延伸,隨着媒介内容的异化、受众的异化与权力的异化,对人的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产生了较为深刻的影响。因此,要全面辨证的看待网络时代下的媒介异化现象,更加清楚的认识自我,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减少对于媒介的依赖,同时要加强对于媒介内容的监管,营造健康的舆论空间,以积极的主流文化来引导大众。

参考文献:

[1]付冰倩. 新媒体时代的媒介异化[D]. 华东师范大学,2019. [2]赵瑞华. 媒介文化与休闲异化[D]. 暨南大学,2011.

[3]王菲. 被媒介异化的人的单向度生存[D].陕西师范大学,2013.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媒介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浅析新媒介文学中媒介的影响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网络时代
书,最优雅的媒介
社交网络时代的“新青年”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网络时代
反思媒介呈现中的弱势群体排斥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