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探讨
2020-10-20贾丽霞
摘要: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资产管理取得很大成效,资产效益不断提升。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具有数量多、总量大、位置分散、种类多样等特点,受历史因素影响,由于管理体制和管理方法等方面明显存在一些薄弱环节,使公路资产管理水平、使用效率不够高效。本文针对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存在问题、特点及对策进行分析和探讨,以期更好的实现国有资产的高效规范管理。
关键词: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探讨
一、引言
公路事业单位受过去“投资多、发展快、计划经济色彩浓”等历史因素影响,资产管理存在“管理不善、家底不清、产权不明、职责不清、账实不符、闲置浪费、配置不科学、制度不细化、方法落后、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因此,如何管好用好国有资产,满足公路事业发展需要是目前公路事业单位亟待解决的问题。
二、存在问题分析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衔接不够
公路事业单位存在存量资产统筹以及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衔接不够,资产管理和预算管理统筹协调的基础不扎实的问题。该问题直接导致并衍生资产购置预算分配不合理,预算编制不科学,预算编制内容不全,漏编预算和超预算等问题的产生。
(二)土地及房屋存在确权问题
公路事业单位部分在修建公路时随公路工程一并建设、移交的公路养护站、服务区及已停止收费的原公路收费站无法办理产权证。这些站房所占土地都是在公路建設时征用的农村耕地或集体用地,征用时只是依据当地政府临时设立的征地指挥部、工程项目部、与征地所在的乡、镇政府及村委会签订的征地补偿协议书进行补偿征收。如果当时没有进行权属登记,过后则难以补办土地所有权证或房屋产权证,因此容易造成土地确权的纠纷问题。虽然很多单位都曾前往当地相关政府部门补办理产权证,但因各地政府办理规定不同以及涉及补交的土地收益金金额较大,除少部分单位于早年能够补办产权证外,大部分公路事业单位的该类土地及房屋没有办理产权证书。
(三)管理职责有待进一步明晰,制度落实有待进一步强化
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相关配套制度不断完善。资产的采购、运行与维护与财务管理关系紧密,但大部分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对资产管理职责分工不够明晰,导致目前因职责不清或因实际执行不到位而造成了资产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脱节,如年底财务时间紧张未能按相关内控要求及时新增资产账,资产部门未能及时更新入库资产台账而造成账实不符的问题。
(四)公路事业单位存在资产配置不科学、部分专用资产闲置浪费的问题
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因资产配置标准体系不健全,特定类型国有资产的性质定位、政策目标不够明确而造成的资产配置不科学、闲置浪费的问题。由于大部分公路事业单位未制定国有资产配置标准及建立动态调整机制,导致采购到的部分专用设备配置落后、使用效率低和使用寿命缩短、闲置浪费等问题。专用资产配置标准体系建设进展缓慢,使用单位、审批部门、审计部门等都缺乏相应依据,配置的科学性和经济性较难保证。
(五)资产管理方法落后,资产报表编报等工作亟待完善
由于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报表编报还不够科学、完善,对国有资产配置及其管理情况的反映不够全面,存在事业性国有资产的定量、定性指标不足,对优化国有资产配置布局、充分发挥国有资产效能缺乏有效数据支撑,对决策者进行决策的贡献不大等问题,导致公路事业单位仍沿用过去落后的资产管理模式,难以开拓创新。
(六)资产管理人员总体素质不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资产管理在公路事业单位往往不属于重要业务,导致在人员配备和队伍建设时基本排在最末位。资产管理人员还同时兼任其他工作,无法将精力专注于资产管理工作,直接导致工作质量和效率难以提高。尽管近年来公路事业单位领导已逐渐认识到国有资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但基层单位限于地域等原因难以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方式招到或留住业务水平高、学习能力强、责任心强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基层各单位长期以来存在资产管理人员素质不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问题。
二、新形势下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对策
(一)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
摸清家底,理清通用设备及专用设备的存量资产及使用状况,并结合职工数量、公路养护业务量进行关联考虑,依照优先保障、统筹兼顾、优化结构、科学合理的原则,建立专用设备数据库,将专业设备纳入存量资产统筹范围,并将短期预算和长期规划相结合,结合存量资产统筹管理对通用及专用设备采购进行预算管理。
(二)加强闲置土地、房屋的巡视,开展三年期土地、房屋确权规划
针对该问题,建议各公路事业单位开展养护站情况调查工作,对本单位的养护站权属登记情况、养护站使用维护等状况进行了分组现场调查,摸清了所有在用、出租、闲置养护站的权属登记情况、使用情况以及养护站现状。结合资产、养护、安全等管理部门意见出台加强养护生产场站使用管理的相关办法,加强对管辖的所有养护站、服务区、原收费站进行巡查管理,避免国有资产因闲置、缺养、被侵占而造成的国有资产流失风险。同时,推动公路事业单位开展三年期土地及房屋的确权规划,补办土地及房屋产权证书,即使一时无法补办也尽可能收集有关资料完成权属的登记或确权工作。
(三)进一步明晰国有资产管理职责,细化内控制度,强化落实到位
强化和完善公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内控制度的细节问题,兼顾效率原则,增强内控制度的可操作性和落实到位。加强资产管理与资产采购及财务管理关系的协调,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提升部门沟通效率。
(四)建立适用于公路事业单位的专用设备配置标准及动态调整机制各公路事业单位应尽早建立适用于公路事业单位的专用设备配置标准及动态调整机制。结合专用设备数据库,明确公路事业单位发展规划,充分进行市场调查,了解专用设备市场价格,及时掌握专用设备的运行状态,以期达到盘活闲置资产,科学配置资产的目标。公路事业单位的专用设备主要服务于公路养护业务,其配置的科学性和经济性需结合一线的公路养护部门以及业务主管部门来研究制定。
(五)改进资产管理方法,增加资产管理报表定量和定性指标分析
公路事业单位应联合资产管理、财务管理等业务部门进行研究讨论,并制定出国有资产管理报表编报的各项定量和定性指标,优化资产管理报告及会计报表的可利用价值,为决策者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改进资产管理方法,联合各部门协同管理,让所有职工参与到资产管理体系中,减轻资产管理部门压力,提升资产管理效率。
(六)放宽社会公开招聘的限制条件,配备资产管理专职人员,优化资产管理业务培训效果
根据各公路事业单位人员配备的实际情况放宽社会公开招聘的限制条件,比如对业务能力强、有工作经验的应聘者放宽年龄限制条件,对学习能力强、工作认真的应聘者放宽专业及学历的限制条件等。各单位应配备专职资产管理人员,避免因同时兼职过多而影响资产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提升。同时加强资产管理人员的业务培训,优化培训效果。可增加网络培训、业务实操、政策把握、制度熟悉、细节关注等方面的培训和考核,从多方面、多角度来提升资产管理人员素质。
参考文献:
[1] 李扬.探究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会计师,2016(14):21-23.
[2] 王志勇.新常态下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优化策略研究[J].中国总会计师,2018(5).
作者简介:
贾丽霞,性别:女,民族:汉,籍贯:天津市,学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