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印度尼西亚铜鼓文化礼俗与功能
2020-10-20李富强卫彦雄吕洁唐根基
李富强 卫彦雄 吕洁 唐根基
【摘 要】印度尼西亚的铜鼓文化源远流长,发源于中国的铜鼓通过越南很早就传到了印尼,而后催生了一个本土化的铜鼓系统。这两个系统长期并存,薪火相传。历史悠久的印尼铜鼓文化至今存活于现代印尼。在印尼某些族群的社会生活中,铜鼓文化礼俗依然常见,铜鼓依然作为一种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器而在社会中发挥着多样的功能。这让人们看到了作为印度尼西亚民族传统文化的古老铜鼓文化的顽强生命力。
【关键词】印度尼西亚;铜鼓;文化礼俗;功能
【作 者】李富强,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卫彦雄,广西民族大学东南亚语言文化学院博士,副教授;吕洁,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广西南宁,530006。唐根基,印度尼西亚世界大学博士,教育长。
【中图分类号】K893(3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20)04-0075-005
印度尼西亚是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圈中的重要部分。印度尼西亚的铜鼓文化源远流长,发源于中国的铜鼓通过越南很早就传到了印尼,而后催生了一个本土化的铜鼓系统。这两个系统长期并存,薪火相传。在2017年8月21日至27日和2019年4月间,广西民族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与印度尼西亚世界大学(Universal University,Batam,Indonesia)合作进行了印尼铜鼓文化的调查,调查范围包括苏门答腊岛的占碑省、明古鲁省、苏南省、南榜省,爪哇岛的万登省、雅加达、万隆、三宝垄、梭罗、日惹、泗水,巴厘岛,加里曼岛的坤甸,苏拉威西的锡江和斯拉雅儿岛,西努萨登呷拉群岛的隆目岛,东努萨登呷拉群岛的古邦岛、阿洛岛、弗洛勒斯岛、班达尔岛等27个城市。调查发现,历史悠久的印尼铜鼓文化至今依然存活于现代印尼一些族群的社会生活中。
一、现代印尼铜鼓文化礼俗
在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阿洛岛、古邦等地,一些族群中至今依然尊崇和使用铜鼓。如在巴厘岛,有一面据说是1705年发现于巴厘岛吉安雅儿镇(Gianyar)贝静村(DesaPejeng)的大铜鼓,一直被置于皮纳塔仑·萨斯(PenataranSasih)寺庙中的一个高台上作为“月娘神”祭拜至今。传说此铜鼓是月亮的车轮之一,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它曾被小偷偷走作为尿壶,结果小偷死了,鼓面的月亮就不见了。现在民众每天早上烧香进行祭拜,这是日常的小祭拜。此外,还每年举行一次大祭,称票达兰(Piodalan)或奥达兰(Odalan)。根据巴厘历法,大祭在普纳米·奇散格(PurnameKesange)月的第9个月圆日举行,融入了一些婆罗门教的元素。仪式由婆罗门教的皮丹达(Pedanda)主持,有供品、有舞蹈。第一晚跳的舞蹈叫巴厘斯(Baris)、图崩(topeng)、热赞格(rejang);第二晚跳的舞蹈叫巴隆(barong);第三、四晚跳一种叫斯特·萨皮安(SiatSampian)的舞蹈。最重要的一种舞蹈叫尚央雅仑(Shang hyangjaran),是50年才跳一次的。这种舞蹈只有神选定的人才能跳,跳舞者在跳舞时完全不知道自己是谁,失去了神智。
在阿洛(Alor)群岛(共15座岛,其中9座有人居住,现共有20多万人,13种语言),人们普遍将铜鼓分为纳伽拉(Nekara)和莫科(Moko)两类。前者是指黑格尔型的铜鼓,后者则是指非黑格尔型的铜鼓。他们认为,两类铜鼓都很有灵魂,都通神,但纳伽拉比较古老、比较稀少,因而比较神圣。珪(Kui)国是阿洛岛历史上的4个古国之一1,其有4个族群:阿布依(Abui)族最大,有5~6万人;珪族(Kui)有1.3万人;科龙(kelon)族有1.2~1.3万人;哈默(Hamap)族有1.2~1.3万人。珪国所有族群都有莫科鼓,但只有阿布依族才有纳伽拉。纳伽拉是身份高贵的象征。从前,珪国纳伽拉也不可以随便用于日常世俗之事,只在有比较大的、神圣的事件发生时才能使用。比如发生了瘟疫、地震、旱灾等灾害时,要举行祭拜铜鼓仪式:到森林里找红色的野猪,用它的血倒在铜鼓上。族长是仪式主持人,他举起蛇形刀,对着太阳(白天对着太阳,如果是晚上,则对着月亮)口中念着咒语,各家族族长、男子(女人不能参加,如果女人参加,就可能生不了孩子)到祭台上跪地。仪式的意思是跟上天沟通,消除灾难。莫科则比较普遍和常用。至今阿洛岛上阿布依族、卡波拉(Kabola)族和班达尔(Pantar)族三个族群,几乎每家每户都有莫科鼓,阿布依族和卡波拉族的鼓叫莫科·玛勒(MokoMaley);班达尔族的鼓叫莫科·蹦(MokoPung)。平时,铜鼓有的放在山上的一个房子里,族人通过与祖先沟通,选择一个血液适合做铜鼓守护者的人守护。要成为铜鼓守护者,必须通过整个家族为之举行的一种仪式,整个家族围绕放在祭台上的铜鼓跳叻咯-叻咯(lego-lego)舞。有的人家则将铜鼓藏在树洞中。之所以要藏起来,通常是由于家里人发生矛盾,要争铜鼓。之所以要藏在树洞里,是由于树洞有标志,不容易忘记。为避免铜鼓被人偷去,有人会施一种黑巫术来保护铜鼓。这些人相信,施过黑巫术的铜鼓,只有懂黑巫术的人才看得见,普通人如果看见了,就会死;如果偷了铜鼓,更会死。铜鼓被认为是祖先灵魂的载体,只有铜鼓守护者可与祖先沟通。比如收割前,要由铜鼓守护者在房间里打坐7天,跟祖先沟通,祖先说可以收割后,才开始收割。收割时,族人要把铜鼓摆出来举行仪式。
二、铜鼓在现代印尼社会中的功能
据我们的初步调查,如今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阿洛岛、古邦等地的人们依然相信铜鼓具有灵魂和神力,在结婚、建房、求雨、收割、男子成年割包皮等仪式中都使用铜鼓。在当地人们的社会生活中,铜鼓除了是乐器(常与锣等组成一个共有9种乐器的组合)之外,依然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
(一)象征权力和地位
阿洛岛人相信,他们的祖先从外地漂洋过海来到阿洛岛,是他们带来尊贵的铜鼓,从此铜鼓变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现如今阿洛岛每个族群都有自己的铜鼓,通常存放在族屋里被视为族宝,不可售卖,亦不可以随便使用。人们可以通过铜鼓判定他家族的身份和来源:拥有光鼓的,是班达尔族人;拥有莫科鼓的人是阿布依族人;若一个家族拥有七箭莫科·蹦铜鼓,说明此家族的身份很高,至少是族长;若一个家族拥有怡蒂基拉(Istikira)莫科鼓,说明此家族的身份很高;若一个家族拥有纳伽拉Ⅲ型铜鼓或VIII型铜鼓,则有可能他们的祖先是国王,或者他们有国王家族的血脉。因而,自古以来,铜鼓就是表达尊敬和尊重之情的重礼。古时,在阿洛岛、古邦岛、潘塔尔岛,铜鼓是价值最高的贡品,献给国王铜鼓表示高的尊重与忠孝,而国王以铜鼓赠予臣民则体现了一种体恤、嘉许和尊重。据阿洛古王国珪(Kui)国的第9代国王纳什鲁丁·肯南基(NasarudinKinanggi)1说,荷兰殖民地时期时,珪国宫殿曾被荷蘭军队炸毁,只好迁都至墨鲁(Moru)村,想在此地重建宫殿。由于此地是阿布依族的土地,于是珪国国王与阿布依族族长进行谈判磋商。为顺利重建宫殿,珪国国王用铜鼓进行交换,结果皆大欢喜,宫殿顺利建设,虽然珪国家族信仰伊斯兰教,而阿布依族多数信仰基督教,但他们一直和睦共处。
(二)承载祖先灵魂,庇护子孙后代幸福安康
在冷邦镇(Rembang)巴拉王安村(Plawangan)、拉蒙安村(Lamongan)[1]和邦理镇(Bangli)锦达玛尼县(Kintamani)玛尼科利优村(Manikliyu)[2]39~53的坟墓中,曾发现将铜鼓(黑格尔Ⅰ型、黑格尔Ⅲ型和贝静型铜鼓)作为棺材安葬尸体的现象,说明印度尼西亚人很早就将铜鼓视为安放祖先灵魂之器。直至如今,阿洛岛、班达尔岛、弗洛勒斯岛、阿杜娜拉岛、索洛尔岛和冷巴达岛百姓依然视铜鼓为祖先灵魂之载体。他们相信,祖先逝世之后,还在他们的身边,继续保佑他们。所以,祖先过世之后,为了尊敬与感恩祖先,人们通过宗教仪式,把附有祖先灵魂的铜鼓尊放于一间位于高处的、名为Para-Para(巴拉-巴拉)的房屋内,每年举行一次隆重的仪式将铜鼓请出来祭拜,意即祭拜祖先,祈求祖先庇佑子孙后代幸福安康。
(三)保佑风调雨顺、农业丰收
阿洛岛的阿布依族、卡波拉等族群至今仍将铜鼓作为求雨神器。久旱成灾时,他们会举行宗教仪式,族长会请各家族的代表一起祭神,然后,将此鼓放在神台中间,他们围着此鼓一起念经、祈祷、唱歌、跳叻咯-叻咯舞(Lego-lego)等,祈求风调雨顺。
而每临收获季节,阿洛岛、弗洛勒斯岛(Flores)、阿杜娜拉岛(Adonara)、班达尔岛和巴厘岛上的一些族群就会举行收割仪式,以祈求收割顺利、庄稼丰收。阿洛岛东南部的依芒族(Imang)只有族长才能拥有莫科鼓,他们相信,如果照顾不好莫科鼓,灾祸就会降临。依芒族在种田、收割前要做一个仪式:准备1只红公鸡,族长将鸡烤好后,把鸡心放在莫科鼓面边上,等有动物来吃掉它。如果有动物来吃掉了,表示是这个莫科鼓吃掉了鸡心,意味着可以进行播种或收割了。剩下的烤鸡由人们分吃掉。然后,敲莫科鼓(收割时敲莫科鼓,如果鼓声大,预示收成不好,如果鼓声小,预示收成好)。敲完后,将莫科鼓放在原地。人们第二天开始种田或收割。烤鸡、敲鼓时都要念经。
阿杜娜拉岛和索洛尔岛(Solor)的百姓会平时将铜鼓(主要是纳伽拉X型铜鼓)尊放于高处祭台,将它尊为神,收割季节,他们会举行隆重的收割仪式。举行仪式前,族长或长辈会庄严地恭请铜鼓下凡,将铜鼓取下来之后,先用椰油擦洗,然后抬着铜鼓游街,而后将其尊放于族屋祭台上,在祭台下摆上五谷杂粮、家畜和其他食物等贡品。仪式开始,族长和长辈手拉手围着铜鼓一起唱歌、跳舞和祈祷。仪式结束之后,主持人先将食物送给族长表示尊敬,然后人们才开始一起吃贡品。他们期望通过此仪式,保证今年收割顺利,庄稼有好收成,百姓安居乐业,幸福快乐。
(四)平息纷争,凝聚共识
在阿洛等地,一直存在利用铜鼓做“神判”的传统:如果族群或家族之间发生矛盾,产生冲突,若长期得不到解决,族长会请铜鼓神灵下凡,通过宗教仪式,请神灵来解决问题,而百姓自然会遵从铜鼓神灵的决定。这一传统至今仍然依稀可见。比如,每有选举举行,包括选镇长、县长、省长甚至选总统,偶有阿洛各族群的族长将铜鼓请下来,通过举行宗教仪式,由铜鼓的神灵来确定支持对象,所有的族员就必然遵从铜鼓的意志。这种传统习俗体现了铜鼓的凝聚族群的功能。
(五)交换、支付和赔偿
在阿洛岛等地,十七世纪之前,铜鼓有支付功能,百姓可以使用铜鼓交换东西,特别是贝静型铜鼓或莫科鼓(纳伽拉Ⅸ型与纳伽拉X型),不仅可以物易物,而且可像钱币一样,用来买船、布料、五谷杂粮、蜡烛、买鸡、蜜蜂等物品,甚至有的百姓用铜鼓来纳税。[3]354十八世纪时,荷兰政府禁止阿洛百姓使用铜鼓来做支付物,要求百姓必须使用荷兰盾进行支付,违者将被严惩。为了更快地消除以铜鼓进行交换的状况,荷兰政府曾回收并熔化了大批铜鼓,1913年至1916年荷兰与印尼学者统计发现,约有2164面铜鼓被荷兰政府熔毁。[3]现如今,铜鼓的交换、支付功能已荡然无存,但与之密切相关的赔偿功能却依然存在。在阿洛岛,若有族员杀人、偷东西、乱族规、不遵守国法等,必受惩罚。受罚者可用铜鼓(莫科鼓)赔偿、付罚以减轻罪罚,甚至免罪。至于要用多少面銅鼓或哪种类型的铜鼓来赔偿、付罚,必须按照族规,由族长来决定。轻者可使用价值低的少量铜鼓,重者则要使用价值高的多面铜鼓。甚至犯了死罪,都可以用铜鼓来换命,纳伽拉Ⅲ、Ⅷ、Ⅸ和Ⅹ型铜鼓有换命功能。按照阿洛岛和班达尔岛的传统族规,杀人要偿命,但杀人者或其家族可以送一些价值高的铜鼓给被杀家族来抵消偿命的罪罚,因为,当地人相信,铜鼓象征着神仙,有了铜鼓,神灵会保佑家族,铜鼓比生命还要高贵,特别是价值高的莫科鼓、光鼓和纳伽拉Ⅲ型和Ⅷ型铜鼓。至今阿洛岛和班达尔岛部分族群还保存着此传统。
(六)定亲联姻
自古以来,铜鼓在印度尼西亚很多族群通婚联姻时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铜鼓(莫科鼓)是重要的定亲物。一般来说,娶亲之前,男方与女方先商量定亲物,除了羊、猪、五谷杂粮、布匹、首饰、铜锣之外,铜鼓必不可少,男方必须送给女方合适的铜鼓。所谓合适的铜鼓,要按照女方的要求,身份地位高的女主人必须使用价值高的铜鼓,身份地位一般的女主人就使用价值一般的铜鼓。在阿洛岛、班达尔岛、古邦岛,此种定亲物被称为“贝丽丝”(Belis)。对于铜鼓的价值,不同族群有不同的标准。比如:阿布依族认为莫科鼓(纳伽拉Ⅹ型铜鼓)是价值最高的铜鼓,而班达尔族的光鼓(纳伽拉Ⅸ型铜鼓)是价值最低的铜鼓,提亲时阿布依族要的是莫科鼓;相反,班达尔族认为,光鼓是价值最高的铜鼓,而莫科鼓是价值最低的铜鼓,所以提亲时他们要的是光鼓。特别要注意的是,提亲时不可使用纳伽拉Ⅲ型铜鼓和纳伽拉Ⅷ型铜鼓作为定亲物,因为这两类鼓的神灵比光鼓和莫科鼓高,只有国王或族长才可用之。如果百姓使用此鼓作为定亲物,那么会带给女方倒霉和不幸,比如生不了孩子,等。
发源于班达尔岛的纳克拉斯(Nacrasi)族与阿布依族、班达尔族一样,男女定亲时要送铜鼓。莫科鼓有有蹦鼓(MokoPung)和玛勒鼓(MokoMaley)两种,蹦鼓有7箭、5箭、3箭、1箭和无箭5个等级,在鼓面或鼓胸部以粗短竖线标记。男女恋爱并确定要结婚之后,男方送玛勒鼓给女方作为定亲礼物,没规定多少个,并在女方家跳贡侬(Gnong)舞。此舞原是战争舞蹈,男女围成一个双层同心圆(女内男外)而集体起舞,古时由战胜者将敌人首领的头带回来,放在鼓上,置于圆圈中央,人们围绕它跳一个晚上,但现在这种舞主要是定亲时跳,可能跳一个星期,直至女方答应亲事。正式结婚时,男方要送女方蹦鼓。从前,根据女方家的地位分等级决定送蹦鼓的数量。国王的女儿需送25面,国王以下,按女方家庭地位和女方家族要求分等级送7、6、5、4、3、2、1面莫科鼓。如果没有蹦鼓,就由两个家族换亲。现在一般来说,男方送女方5个蹦鼓。女方回礼为1个蹦鼓,但回礼送的蹦鼓不一定是7箭(最高7箭)的,也可能是5箭、3箭的。回礼时,人们还会聚集到女方家跳舞。
阿洛岛卡波拉族现在娶亲要送6个莫科鼓(因为女方回礼1个,实际送出5个)、2个锣。这6个莫科鼓是在娶亲的不同阶段送的,有不同名称:
第一个叫斯比尼安(Sibiniang)莫科。
第二个叫塔玛哈塔(Tamahata,一种兰花)莫科,意为开族门鼓。
第三个叫尤尔塔(Ulta弯月亮之意)莫科,意为舅舅莫科。
第四个叫女人房子空(姑娘出嫁了,她的闺房就空了)莫科——艾玛拉嘿(Eimalahei)莫科,别称Anirilow(一厘米边缘之意)莫科。
第五个叫阿塔噢莫科呵(Ataomkoho)莫科。
第六个叫女方母亲椅子莫科(因为母亲生儿育女时有个椅子)。
除了莫科鼓和锣(叫Auang)之外,男方还要送女方纱笼(给母亲)、被子(给父亲)、衣服和裤子(给父亲)、长布葛巴雅服(给母亲)、2个锣(族长、镇长各1个)、1头猪。
女方舅舅用箭射猪,猪大声叫,声音通传给上天的龙,猪血流到地下通传给祖先的灵魂,这表示婚礼成立了。之后,男女双方到基督教堂举行仪式。仪式结束后,送女方到男家,女方要送男方一个莫科鼓,叫塔玛哈塔(Tamahata,名称与前面所说第2种一样,但纹饰不同),在男方家举行一个仪式后,男方回送一个阿塔果罕(Ataguohand)莫科鼓。结婚仪式宣告结束。
阿布依族人定亲时送铜鼓的仪式过程,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人鼓合一”的观念。据对阿洛岛一个原称塔拉朗(Talalang)、现称塔科帕拉(Takpala,无限之意)的阿布依族村子的调查,阿布依族男子往女方家送定亲的铜鼓时,女方家要跳舞迎接。舞蹈有3个组成部分:
一是卡卡叻叻(Cakalele)舞,意为迎宾。
二是欢迎莫科舞。男方把莫科鼓送到女方家,女方家族的人用箭射鼓,表示把鼓射死了,属于自己了,然后,飞舞刀喊这是我的了。舞蹈中有2个鼓,一个是本族迎客的,一个是男方送来的。两个鼓碰4下,表示老鼓欢迎新鼓。然后,一个老妈妈抱过新来的鼓,用歌声诉说这个鼓不简单,得来不容易,现在是我们的了。
三是叻咯-叻咯(Lego-lego)舞。把新老铜鼓放在祭坛上,众人围绕铜鼓跳舞。此舞表示感恩,意即新来的铜鼓已经来到了新家,是这个家的一员了。
三、结语
尽管印度尼西亚古老的铜鼓文化至今依然存活于一些地方和族群,但综而观之,随着全球化的迅猛发展,这些地方和族群的铜鼓文化也饱受冲击,逐渐式微,越来越呈现出边缘性特征。这种情况已引起当地一些有识之士的关注和重视。近年来,当地一些知识分子、退休官员和族群头人等已行动起来,或著书立说,或收藏铜鼓建收藏馆,或举办旅游项目,等,为保护和弘扬铜鼓文化不懈努力。这不仅让人们看到了作为印度尼西亚民族传统文化的古老铜鼓文化的顽强生命力,更让人们从中深思民族传统文化如何在现代社会中传承发展的普遍问题。
(本文系广西壮族自治区八桂学者“中国—东南亚铜鼓文化研究”岗成果)
参考文献:
[1] Bintarti,D.D. PERTEMUAN ILMIAH ARKEOLOGI V (1)[M]. Jakarta:KementerianPendidikandanKebudayaan,1989.
[2] I Dewa Kompiang Gede. “MAKNA PERAHU MASA PRASEJARAH DAN KELANJUTANNYA MASA KINI DALAM MASYARAKAT BALI[M]. Bali:Forum Arkeologi,1997.
[3] Tim Nasional. Sejarah Indonesia[M]. Jakarta:BalaiPustaka,2011.
Abstract:The culture of bronze drum in Indonesia has a long history. Bronze drums, originated in China, spread quite early to Indonesia through Vietnam, and later produce a localized bronze drum culture system. These two systems coexist for a long time and pass dow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The long-history Indonesian bronze drum culture still exists in modern Indonesia. In the social lives of certainIndonesian ethnic groups, the culturaletiquettes of bronze drum are still commonly seen, and the bronze drum,as a kind of sacred artifact with supernatural power, still plays various functions in these societies. This shows the tenacious vitality of bronze drum culture as the traditional culture of Indonesia.
key words:Indonesia; bronze drum; cultural etiquette; function
〔責任编辑:陆 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