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鼻腔内窥镜合并鼻中隔矫正术与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治疗慢性鼻-鼻窦炎(CRS)的临床疗效分析
2020-10-20王洋洋
王洋洋
【摘 要】目的:分析在慢性鼻-鼻窦炎患者治疗中采用经鼻腔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应用FESS手术治疗,观察组则联合运用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与FESS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83.78%,且P<0.05;观察组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率为2.70%,对照组为18.92%,且P<0.05。结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FESS的手术方案可获得满意疗效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鼻腔内窥镜;鼻中隔矫正术;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
【中图分类号】R76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20)10--02
慢性鼻-鼻窦炎(CRS)属于比较常见的耳鼻喉科疾病,主要症状为鼻塞、黏脓性鼻漏以及嗅觉减退等,对于患者身心健康产生较大影响。现阶段经鼻腔内镜手术是对于此类患者治疗的主要措施,然而有研究发现[1],在该手术基础上联合运用鼻中隔矫治术可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和预后,鉴于此以下将探究在CRS患者治疗中运用经鼻腔内窥镜下鼻中隔矫正术联合功能性鼻内窥镜鼻窦手术(FESS)的治疗价值。
1 资料以及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取2017年6月~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74例CRS病例,依据手术方案差异性分组,即观察组:37例,男/女:18/19;年龄22~65岁,均值为(42.3±0.5)岁。对照组:37例,男/女:20/17;年龄21~67岁,均值为(43.2±0.4)岁。2组临床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两组CRS患者均在手术前采取抗生素静脉滴注、强的松口服、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的方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FESS手术治疗,术中保持仰卧体位,术中为常规全麻,即咪达唑仑(0.03~0.05mg/kg)+芬太尼(3.0~5.0ug/kg)+丙泊酚(1.5mg/kg)行全麻诱导,气管插管,1%肾上腺素8.0ml+生理盐水20ml局部注射。手术中给予丙泊酚(4.0mg/kg)行持续泵注,同时给予1%七氟烷吸入。监测患者术中麻醉深度,并结合需要给予芬太尼(2.0ug/kg)、维库溴铵(0.03mg/kg)行间断注射,并于术毕前10分停用药物。术中运用鼻内窺镜设备,选择鼻腔钩突的前下缘侧做一手术切口,对钩突进行缓缓剥离并进行切除,使筛泡充分开放,病变窦口需要实施鼻窦开放术操作,针对病变组织充分清理,进行通畅引流。在手术后使用吸收性的明胶海绵与油纱条对术腔进行填塞,针对局部出血点进行止血处理。
观察组则联合运用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与FESS手术治疗,其中麻醉方案同期对照组。于鼻内镜辅助下,结合病人鼻中隔具体状况,选择偏曲侧的前方大约3mm位置做手术切口。对软骨膜进行充分剥离,对于偏曲部分进行分离,并使其充分显露。再以咬骨钳对偏曲骨性部分进行咬除,同时偏曲软骨处通过划痕法进行处理。患者鼻中隔得到充分矫正后方可实施FESS手术,具体操作方法同对照组。
1.3 评价标准
(1)组手术后均随访6个月,并对其手术疗效进行评价,显效:即各症状完全或大部分消退,同时复查鼻内镜提示鼻腔黏膜已经完全上皮化,并且未见黏性分泌物;有效:即症状得到好转,复查鼻内镜提示少量的肉芽组织,或者鼻腔黏膜仍存在少量水肿及肥厚等情况,患者鼻腔内存在少量的脓性分泌物;无效:即术后随访期间症状仍未改善,复查鼻内镜提示鼻腔黏膜仍存在严重的粘连情况,同时鼻窦口存在狭窄/锁闭等情况,以及存在大量脓性分泌物[2]。(2)2组术后随访期间观察其出现的窦口狭窄/闭锁、术腔黏连以及鼻甲后端肥大等相关并发症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涉及数据以SPSS 19.0分析,数据标准差以()描述,组间数据t、检验,P<0.05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对比
观察组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83.78%,且P<0.05。
2.2 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率对比
观察组术后随访期间并发症率为2.70%,对照组为18.92%,且P<0.05。
3 讨论
人体鼻腔和鼻窦实现通气引流需要依赖于鼻腔外侧壁的相关组织结构,与此同时鼻腔当中的分泌物会通过鼻窦纤毛来源源不断的输送到窦口,再通过鼻腔纤毛排出体外。如若窦口鼻道复合体出现病变,或者由于鼻腔纤毛功能发生异常,则容易造成通气引流受阻,与此同时鼻腔和鼻窦当中的大量分泌物无法排出而不断蓄积最终诱发炎症,使得患者出现鼻漏、头痛以及鼻塞等一系列症状,最终诱发CRS疾病[3]。并且CRS患者常常存在鼻中隔偏曲的情况,容易对鼻甲产生压迫,并促使其不断向外发生位移使得中鼻道发生狭窄,进一步增大了鼻气管受阻。并且鼻中隔偏曲现象还容易对骨性结构产生影响,并对窦口鼻道复合体生理功能产生影响,导致CRS疾病进一步加重[4]。患者的偏曲情况也会对鼻窦手术操作产生较大影响,对于手术后患者术腔恢复以及清理等也具有较大影响,所以对于CRS患者存在的鼻中隔偏曲情况,在治疗中首先需要实施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之后,再通过FESS手术治疗。本次研究中发现,针对CRS患者联合运用鼻内镜鼻中隔矫治术与FESS手术治疗和同期单纯应用FESS手术治疗的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体疗效得到显著提升。
在FESS手术中运用鼻内镜并通过对其位置进行调整,可获取理想的手术视野,有利于对局部病变进行充分清除,同时也能尽量保留患者鼻窦和鼻腔等相关结构,有助于减少对患者鼻咽部产生的损伤,同时手术后可迅速实现鼻窦引流和通气功能的恢复[5]。在FESS手术治疗前,首先实施鼻中隔矫治术治疗,能够扩大患者的鼻腔操作视野以及空间,所以更有助于进行鼻窦手术的相关操作,可对病变组织进行充分彻底清除,特别是对于中鼻甲息肉可实现彻底清理,有利于进行术后的换药,也可降低术后发生鼻腔黏连等并发症。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并发症率低于对照组。提示对于CRS患者,运用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FESS的治疗方案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用鼻内镜鼻中隔矫正术+FESS的手术方案,可获得满意疗效并有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率。
参考文献
郑颖洁,范钰,范金鲁.鼻腔内窥镜下鼻泪管造孔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短期效果[J].眼科,2017,26(06):381-383.
纪风涛,李永蓉,宁进,孙文娟.鼻腔内窥镜辅助下鼻泪管支架植入治疗鼻泪管阻塞[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05):984-986.
徐凌.鼻腔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孔术的疗效观察[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5,37(S2):27-29.
杨国栋,张解忠,查敦传,纪枫.鼻腔内窥镜下鼻腔泪囊造瘘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体会[J].临床眼科杂志,2013,21(06):545-546.
李朝标,李劲松,虎良艳,陈锦.控制性降压在鼻腔内窥镜手术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3,10(0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