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公益性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活动
2020-10-20钟声维曹婧孙亚林莫凯迪陈天琴
钟声维 曹婧 孙亚林 莫凯迪 陈天琴
摘 要:科技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创新是名族进步的灵魂。于此,青少年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以机器人制作为载体,重在培养青少年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的机器人教育对青少年综合能力的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文章分析了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的基本情况,分析了关于大学生开展公益性的机器人科普教育活动的益处。
关键词:教育形式;竞赛
1. 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概况
我国开展青少年教育活动的时间和水平要落后于一些发达的国家。近年来,国家出台多个政策,将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我国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之一,培养具有高素养的复合型创新人才2019年3月14日,国家教育部公布了《2019年教育信息化和网络安全工作要点》,其中强调推动在中小学阶段开设人工智能相关课程,还将编制《中国智能教育发展方案》。在大背景的推动下,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开始呈上升趋势。但是我国的机器人教育,是完全脱胎于机器人竞赛,也就是说:先有竞赛,后有教育,并且普及率不高,地区差异明显。
2. 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形式
目前国内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活动形式主流上是教育机构,相比于其他类型的教育机构,数量上虽不算多,但是总体发展趋势还是较为乐观的。2017年国务院发布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到小学时期就要了解编程知识。北京一家中学还把机器人课程列为期末考试课程。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公布2019年度面向中小学生的全国性竞赛活动的通知》一共29项竞赛,科创类竞赛就有12项。为了引导素质教育的实施,教育部对高级中等教育阶段的应届毕业生获得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发明创造、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在国际科学与工程大赛获奖者,给予高考加分政策。
除了市面上的教育机构,部分中小学也开设了有关机器人教育的课程,但大多是以第二课堂的形式来开展,并且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的辅导员多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兼任。这就意味着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缺少师资力量以及参与的青少年只是部分。城乡、地区教育资源的差异一直都是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同样也存在于青少年机器人教育之中。缩小青少年机器人教育资源的差距不仅是我国社会、文化和经济长远发展的需求,也是目前建设和谐社会的一个非常现实的课题,在理论及实践上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3. 青少年机器人竞赛现状
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在机器人竞赛的助推下 正在逐渐步入发展轨道, 成为了我国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依旧存在许多问题亟需解决。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类机器人竞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些比赛的举办很大程度上助推了青少年机器人教育事业,也是一个很好的平台让青少年接触并且学习智能领域的知识,为今后的人才培养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机器人竞赛有着一个典型的特点就是需要较大的经费来运作。若是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此类竞赛,是需要不少教育经费来支持的,当然有经济条件的家长也会带孩子参加校外的教育机构做赛前的培训,所以受益的青少年只是一小部分。现今,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不仅是青少年之间的竞赛,更成为了比赛道具厂家和老师们之间的战场。在一些比赛的现场,我们可以看到选手手中的机器人外形都一样,有些甚至直接拿着老师或者厂家制作的机器人来参赛。如此竞赛就失去了意义,原本以兴趣为导向的机器人教育也变成了应试教育。
4. 大学生公益性教育团队
正如我国在机器人教育领域有代表性的研究者钟柏昌(南京师范大学)提出,机器人教育最重要的不是教会学生哪些具体的机器人知识,而是是否培养了学生在新时代所需要的能力。社会真正需要的不是商业性的极强的教育机构,而是旨在扩大受益青少年数量的公益性团队。大学生自然成为了团队的主流,这不仅培养了大学生解决社会问题的技能,更是为一些因为各种因素不能接触到智能科技的青少年提供了学习的机会。
4.1 网络平台的建设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获取知识的途径越来越多。网上学习有的特点就是我们可以不受时间和位置的限制,充分的利用自己的时间,去完成学习任务。目前,虽然各个厂商基本都有自己的公众号,但其作用大都不明显。这些公众号其内容更新不及时,以推销产品为目的,并且具有局限性内容仅包括自家产品的使用说明。由于不同的厂商存在竞争关系,又不愿将自己的东西公开,这使得用户获取的内容不详。
大学生公益教育团队可以通过建设微信公众号、网站、小程序等模式来构建线上的学习平台。通过互联网平台让更多的学生、家长和教师了解机器人教育的目标、形式和内容,推送相关赛事的安排通知。大学生可以通过平台分享自己参与公益教育时的照片、心得、经验,同时吸引更多热爱公益事业的人员加入,并且在校学生可以充分利用自己的空余时间制作教案和录制微课,网上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公益事业的可持续性发展。用户可以在网络平台上下载相关软件和优秀的教案,通过互联网便可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为后续的学习提供保障。用户也可以收到线下公益教育活动的安排通知,进行有选择的参加。
4.2 项目式的趣味性课程
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情景化学习方式使学生通过应用知识、动手操作的方式来学习知识,进而加深学生对学习材料的理解,强调积极建构、合作学习。项目式的学习整个教学的中心的青少年,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大学生公益教育团队应该充分利用自己年龄上的优势。由于大学生年龄更贴近青少年更能了解青少年内心的想法,并制定富有趣味性的课程,使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更加生动形象。
4.3 实现双赢
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竞赛活动商业化严重、教育部门不够重视、资金设施严重不足等问题,开展公益性的教育社会意义重大,而大学生从事公益教育的优势是十分显著的。公益教育给在校的大学生提供了锻炼综合素质的平台,公益教育的过程可以促使大学生肩负社会责任不断地进行自我学习,充分发挥把所学知识用于实践的平台,有利于大学生提高专业知识和自身综合素质。同时,大学生公益教育成本低、门槛低,大学生可以申请各类比赛和项目的资助来作为项目运作的资本。大学生在公益教育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真实社会关系,探索企业项目运作的财务、发展目标、人力资源、社会资源整合的实践途径,對大学生自身成长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平台。于此,以大学生为主的公益性青少年机器人教育团队对于社会的整体的发展是一个双赢的举措。
5. 结束语
科技的日新月异实施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是必然的趋势,虽然社会各界已经意识到其重要性,但是还需推广、落实发展。让大学生主办的公益教育活动,提升了大学生的综合素养,提前让大学生适应社会环境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大学生的就业压力。并且项目式的趣味性课程和网络平台的建设,实现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教育模式,促进了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的广泛发展,缓解地区不平衡和商业化严重等问题。
参考文献:
[1] 江铁炜.基于创客理念的青少年机器人教育模式[J].课程教育研究,2020(10):245.
[2] 刘宝瑞. 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小学机器人课程设计与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9.
[3] 薛清平. 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的误区 [J]. 价值工程,2012,31(07):147-148.
[4] 苏文泉.论机器人竞赛对青少年机器人教育的影响[J].天津科技,2014,41(05):39-40+43.
[5] 陈明东.公益性教育培训的社会效益价值浅析——以青少年宫为典例[J].东方企业文化,2015(09):260+2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