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汽车内轮差和右转盲区的道路交通安全防治
2020-10-20王启楠
王启楠
摘 要:本文对汽车内轮差可能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出有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内轮差;右转盲区;大型车;交通安全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road traffic safety accidents caused by vehicle difference of radius between inner wheels, and summarizes the relevant prevention measures.
Key words:difference of radius between inner wheels,right turn dead zone, large car, traffic safety
引言:我们在转弯路口经常能看到信号灯、树木等有被车辆刮蹭过的痕迹。大型车(拖挂车、大型客车、公交车、水泥混凝土运输车等)转弯时由于前后轮转弯半径不同,前后轮的运行轨迹没有重合从而产生内轮差, 内轮差形成的面积即为大货车转弯视觉盲区。当行人或非机动车处于视觉盲区内, 同时驾驶员也因没有良好的行车视线而无法察觉,就极易引发交通事故,导致人员伤亡和货物损失。内轮差具有易被驾驶员忽略,发生迅速,后果严重的特点。为减少此类交通事故,现如今对大型车的内轮差及右转安全问题的研究已经日渐迫切且富有意义。
一、内轮差的含义及有关规范
内轮差,即车辆转弯时转向轴和末轴的内轮印迹中心在车辆支承平面上的轨迹圆半径之差。由于内轮差的存在,车辆转弯时,前、后车轮的运动轨迹不重合。在行车中如果只注意前轮能够通过而忘记内轮差,就可能造成后内轮驶出路面或与其他物体碰撞的事故。一般而言,小型车最大程度上会产生接近1米的内轮差,较为安全,大型车会产生2米多的内轮差。公交车、泥头车等大型车本身车身比较长,在车头转过去、但长车身没有转过来时,“内轮差”的盲区就会成为“死亡地带”。
GB7258《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规定,机动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以前轮轨迹中心为基线,测量其值不得大于24m。当转弯直径为24m 时, 前转向轴和末轴的内轮差(以两内轮轨迹中心计)不得大于3.5m。
二、内轮差导致交通安全事故的原因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保有量增加,路况日益复杂,车辆混行的场面经常发生,各类交通事故也日益增多,其中又以大型货车造成的交通事故最为严重。(大型货车通常指重型或中型载货汽车,其中重型载货汽车车长大于等于6米,总质量大于12吨,中型载货汽车车长大于等于6米,总质量大于4.5吨小于12吨)
大货车因盲区大、盲区多、车身长等缺点经常为其他驾驶员所诟病,由于车辆自身的体积,转弯时其前后轮的运行轨迹并不相同。内后轮的轨迹半径要小于内前轮的轨迹半径,这意味着车辆转弯过程中会向着圆心的方向不断靠近,转弯时车辆内前轮的转弯半径与内后轮的转弯半径之差,通常被称为内轮差。
由于内轮差的存在,前后内车轮轨迹之间会形成一个危险区域,在一些较大型货车驾驶的过程中,由于驾驶员本身在车头位置,往往会下意识将整辆车看成一个整体进行驾驶,在拐弯过程中很难注意到内轮差的存在。在驾驶员进行相关运输道路转弯的过程中,如果采取不考虑内轮差根据车头的角度进行相关转弯,这种内轮差可能造成驾驶员对运输车辆的把控产生一定的误差。同时,由于内轮差区域是驾驶员的视野盲区,两种原因的综合作用就极易导致驾驶员在转弯过程中,出现一些交通碰撞,进入这个区域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很容易被车身后半部卷入,甚至出现一些较为严重的交通事故,威胁人们的生命,且造成大量经济损失,对人们的安全出行形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汽车转弯时,车轮的运动轨迹所包围的区域可以划分为三部分,区域一为安全区域,转弯汽车不会对人造成伤害。区域三为汽车通过区域,行人存在被车辆伤害的危险,但是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在区域三中都很容易判别到危险的存在,可以很容易地避免危险的发生。区域二与区域三一样,都是车辆通过的区域,即危险区域。但是与区域三不同的是,处于区域二的行人在车头所指的方向之外,这很容易给行人和司机造成没有危险的错觉,但是, 随着汽车的转弯运动, 汽车的后部将会与行人发生接触,从而造成交通事故。正是由于错觉的干扰,导致了区域二中发生事故的概率较高。
此外,由于我国汽车驾驶员位置在车辆左侧,车身右前侧、右侧后视镜下方是驾驶员的视线盲区,同时大卡车的驾驶室相对于路面的行人又很高,仅凭后视镜观察,可视范围有限,驾驶员不容易注意到危险区域内的行人和非机动车。如果内轮差现象被汽车司机、行人和非机动车忽视, 右转弯时就会带來严重的交通事故。同时,大型货车车身比小型轿车更长,驾驶座位更高,所以盲区问题更加突出,即使有后视镜的存在也未必能完全观察车辆周围情况。目前大部分大型货车未配备相应的辅助驾驶设备,在行车时凭借司机的经验为主。
三、与内轮差有关交通事故的防治措施
1、对于驾驶员:首先要全面观察周边弯道区域内行人、障碍物、车辆等的情况,确保转弯过程中的安全性;其次,在转弯时应该注重对车辆的减速,保证转弯过程中速度的缓慢,给一些突发意外情况留下一定的反应时间,保证驾驶安全;最后,货车在进行转弯的过程中,应采用尽可能大的转弯半径 R,确保给后轮的转弯留下一定的空间,确保其整体转弯的安全性。
2、对于行人:首先,行人在相关地带要遵守相关交通规则,行走在人行道上;其次,行人和非机动车需要保持和转弯汽车的安全距离,不与正在右转弯的货车抢行。为了避免类似交通事故的发生,行人应尽量远离转弯车辆,特别对大型车辆和小路口转弯的车辆要更加远离。
3、对于车辆本身:首先是优化后视镜,在镜子中适当增加菱形镜面,以减少视觉盲区。当前的大型客车和半挂车的倒后镜,有些已经考虑了缩小视觉盲区的因素,比如有些车辆倒后镜由多块不同角度的镜子组成,斜向下方的倒后镜,可以起到缩小视觉盲区的作用;其次,在不降低货车整体性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减少轴距和后轮距,从而有效减小或消除内轮差现象,确保车辆运行时的安全性及稳定性;最后,基于驾驶员通过后视镜可以获得的视野范围,安装超声波监测和视觉辅助组合的大型车后视镜盲区的预警系统,可有效消除因驾驶员未发现行人和非机动车而发生的事故。如今,少数高端的轿车,已经配备了围绕车身的倒车雷达,若周围物体、行人或车辆与本车距离过近,会自动报警。这些主动控制方案,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驾驶员避免内轮差产生的交通事故。对于大货车而言,更应配备上此类设备,这样不仅能减少社会财产损失,更能保证行人与驾驶员的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 李逸良,邱信明.车辆转弯时内轮差的运动学理论模型[J].力学与实践,2017,39(01):94-99.
[2] 武宏姗,肖长桢,卢毅,欧清,宋衍达,刘雪.机动车辅助驾驶系统[J].内燃机与配件,2018(13):23-25.
[3] 邓欣涛,邱信明,李逸良.半挂货车内轮差问题改善设想[J].力学与实践,2018,40(05):533-537.
[4] 包套图.基于道路交通安全运输车辆转弯内轮差的探讨[J].时代农机,2018,45(10):248.
[5] 陈思嘉,巫宇霞,杨平.汽车转弯时由内轮差引发的交通事故原因建模与分析[J].数学通报,2013,52(12):5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