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着名著学写作之社会环境描写

2020-10-20

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 2020年39期
关键词:环境

社会环境描写,指人物活动、事件发生、情节展开的社会背景、历史条件、地方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等状况的描写。它包括的范围很广,小至房间住所,大至城区地区。它涉及的内容很多,可以是室内的布局、陈设,可以是住宅内外的装饰、布置,也可以是当地的风土人情、时代风貌、社会关系、政治经济状况等。

品味文中的社会环境描写,要与文章的中心联系起来,要和人物的个性、命运联系起来,要与故事的背景、情感基调联系起来,要多从不同的角度思考。

【左读名家经典】

1.酒行数巡,王允忽然掩面大哭。众官惊问曰:“司徒贵诞,何故发悲?”允曰:“今日并非贱降,因欲与众位一叙,恐董卓见疑,故托言耳。董卓欺主弄权,社稷旦夕难保。想高皇诛秦灭楚,奄有天下;谁想传至今日,乃丧于董卓之手:此吾所以哭也。”于是众官皆哭。坐中一人抚掌大笑曰:“满朝公卿,夜哭到明,明哭到夜,还能哭死董卓否?”允视之,乃骁骑校尉曹操也。

(节选自罗贯中《三国演义》)

2.且说黛玉自那日弃舟登岸时,便有荣国府打发了轿子并拉行李的车辆久候了。这林黛玉常听得母亲说过,他外祖母家与别家不同。他近日所见的这几个三等仆妇,吃穿用度,已是不凡了,何况今至其家。因此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又行了半日,忽见街北蹲着两个大石狮子,三间兽头大门,门前列坐着十来个华冠丽服之人。正门却不开,只有东西两角门有人出入。正门之上有一匾,匾上大书“敕造宁国府”五个大字。黛玉想道:这必是外祖之长房了。想着,又往西行,不多远,照样也是三间大门,方是荣国府了。却不进正门,只进了西边角门。那轿夫抬进去,走了一射之地,将转弯时,便歇下退出去了。后面的婆子们已都下了轿,赶上前来。另换了三四个衣帽周全十七八岁的小厮上来,复抬起轿子。众婆子步下尾随至一垂花门前落下。众小厮退出,众婆子上来打起轿帘,扶黛玉下轿。林黛玉扶着婆子的手,进了垂花门,两边是抄手游廊,当中是穿堂,当地放着一个紫檀架子大理石的大插屏。转过插屏,小小的三间厅,厅后就是后面的正房大院。正面五间上房,皆雕梁画栋,两边穿山游廊厢房,挂着各色鹦鹉、画眉等鸟雀。台矶之上,坐着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一见他们来了,便忙都笑迎上来,说:“刚才老太太还念呢,可巧就来了。”于是三四人争着打起帘笼,一面听得人回话:“林姑娘到了。”

(节选自曹雪芹《红楼梦》)

3.世上的漂亮动人的女子,每每像是由于命运的差错似的,出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我们现在要说的这一个正是这样。她没有陪嫁的资产,没有希望,没有任何方法使得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到末了,她将将就就和教育部的一个小科员结了婚。

不能够讲求装饰,她是朴素的,但是不幸得像是一个降了等的女人;因为妇女们本没有阶级,没有门第之分,她们的美,她们的丰韵和她们的诱惑力就是供她们做出身和家世之用的。她们的天生的机警,出众的本能,柔顺的心灵,构成了她们唯一的等级,而且可以把民间的女子提得和最高的贵妇人一样高。

(节选自莫泊桑《项链》)

读有所思

一篇文章中,社會环境描写就是将人物置身于真实的形成人物思想性格的特定环境下,这个环境对人生价值的形成会产生长久的作用。换句话说,有无完整的社会环境描写以及它能否充分展示历史真实和民俗真实,是区分小说艺术的试金石。

如片段一,作者就借王允之口,向读者传达了“曹操献刀”的时代背景:董卓废少帝为弘农王,立留王刘协为皇帝,即汉献帝,引得朝野震怒。乱世出英雄,为曹操的出场提供了社会环境。

片段二,作者对贾府的环境描写,既交代了之后一段纷繁复杂的故事发生的地点,也揭示了贾府的社会背景深远和政治地位显赫。一个根深蒂固的封建大家族的外部形象就这样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预示着主人公不平凡的命运。

片段三,作者通过交代主人公玛蒂尔德的身份、地位和境况来表明当时的社会环境。这里,社会等级分明,上等社会贵族阶层地位高贵,养尊处优,安逸享乐;许多女性贪图富贵,爱慕虚荣,附庸风雅。这样的社会环境,既是产生玛蒂尔德虚荣心和享乐思想的根本原因,同时也预示着故事最后悲剧的必然性。

思有所悟

进行社会环境描写时,希望同学们注意以下三个方面:

1.描写应力求抓住时代背景的特征,或简笔勾勒,或细致描绘。

2.描写应力求为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故事情节、揭示文章主题而服务。

3.描写应力求语言生动,可与自然环境相结合来展示社会环境特征。换句话说,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不必截然分开,只是社会环境描写较为侧重于对“背景”的介绍。

【右写典范片段】

1.五月下旬,骄阳似火,烘烤着大地。麦子黄了,田野里呈现出一派丰收的景象。

成熟的麦子谦虚地低着头,等待着收割机把它带回家。又是丰收的一年,空气里充满了麦秸秆的清香。农民伯伯挥舞着镰刀,驾驶收割机,在劳累中享受收获的喜悦。树下坐满了大人、孩子,吹着南风,“把酒话桑麻”。

经过农民伯伯不分昼夜的辛勤劳作,家家户户的粮仓都是满满的。人们揣着安心,揣着喜悦,脸上露出了幸福、欣慰的笑容……

(安徽固镇县宋店中学七·1班 堵慧玲 《亲爱的麦子》)

解读:小作者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描写了五六月麦子丰收的情景。恰到好处的社会环境描写,体现了人们割麦的热闹气氛。

2.面对汉室的悲剧,唯有你盈盈站起,远离故土,和番出塞,从此一去三千里。又是谁在篱笆外的古道上,弹奏了一首《出塞曲》?在历史的迷雾中,这声音回响了多少年、多少代?一个美丽女子的青春就此在迷雾中黯淡、消逝,从而使一个朝代得以在迷雾中稳定下来。

虽然和亲女子自古以来就很多见。古有细君和亲乌孙、文成入番西藏;然而,没有谁能如你般,在历史上留下如此闪耀的光芒。因为你的思想与灵魂,震撼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昭君啊,在出塞的那条路上,草尖可曾闪烁你坚毅的泪水?那马蹄下的滚滚烟尘,可曾托满你无尽的辛酸?

(江苏南通一考生 《倾听昭君》)

解读:选段扣题准确巧妙,联想丰富自然,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对王昭君所处的社会环境娓娓道来,小作者对王昭君的倾慕之情溢于言表。

【课后训练】

有一首歌叫《明天,你好》,其中的歌词引人思考:“长大以后,我只能奔跑;我多害怕,黑暗中跌倒;明天你好,含着泪微笑;越美好,越害怕得到。每一次哭,又笑着奔跑;一边失去,一边在寻找;明天你好,声音多渺小;却提醒我,勇敢是什么……”

这首歌勾起了你的哪些回忆?引发了你的哪些思考?请围绕这首歌,自拟标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立意自定,角度自选,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能够恰当地运用环境描写来渲染人物的活动;(3)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猜你喜欢

环境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不能改变环境,那就改变心境
环境与保护
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高等院校环境类公选课的实践和探讨
掌握“三个三” 兜底环境信访百分百
环境信访应当回应民众的环境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