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新型网络暴力形成一门生意
2020-10-20
半月谈记者
随着互联网对现实社会的介入和冲击,作为不正当竞争的手段,升级版新型网暴日益呈现出组织化、群体化、利益化、产业化、规模化等苗头,不仅网暴时间大幅拉长,而且已很难“网络事网络毕”。
当下,网暴施行者往往不能受到应有制裁,气焰日趋嚣张傲慢,不仅导致网络戾气蔓延,更给青少年群体带来严重不良示范,对旁观网民“三观”造成巨大冲击。
1.文、图、弹幕、视频,“武器库”日益充实
依托新的媒介平台和传播方式,新型网络暴力花样翻新,已从过去狭义的语言暴力,发展为文、图、视频等全方位攻击,危害日益严重。
“出殡”“暴毙而亡”“你全家死了”……在一些视频网站上,常常能看到大面积带有辱骂字眼的弹幕将整个视频画面填得满满当当,发布者不堪其扰,普通观众观感极差。弹幕本是视频网站用以增加用户参与度的工具,但当弹幕缺失管理时,弹幕的“想说就说”就变成了“啥都能说”,没有底线的脏话和攻击性话语抢占“弹幕”,使其变成新的网暴阵地。
前不久,B站清理“锤人视频”引发关注。所谓“锤人视频”,即视频创作者发布针对某个特定知名博主的声讨,向公众展示其“失德或违背法律”等相关行为。由于缺乏监管,锤人视频往往内容夸张,煽动性强,充斥着对他人的道德、法律指控,且真实性存疑。部分声讨者为流量制造争议,让视频内容戾气十足。被“误伤”的当事人往往很难消除负面影响,继而长期蒙受不白之冤。
据一位B站UP主介绍,他曾公开称赞某影视作品并发表个人意见,随后就收到大量带有辱骂、侮辱内容的私信。“他们通过关联账号找到我的微博账号,并通过技术手段搜寻到我上网的IP地址,警告我如果再做点评,就将‘加大力度骚扰我。”该UP主说,网络暴力已经持续了数月,导致其正常的工作生活受到很大影响。
2.有组织、有策划,网暴形成产业链
过去的网络暴力大多事发偶然,多数集中于社会领域。但近年来,网络暴力正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商业竞争领域,呈现出了有组织、有策划、有产业链条的倾向。
——利益化,网暴成为不公平竞争新手段。
擅长操纵舆论、绑架民意的职业化黑手,越来越多地通过网络制造假舆情,绑架真民意,达到抹黑竞争对手、抹黑名人及特定群体的目的,以替雇佣者占据竞争优势,实现商业获利。
——职业化,“心病”做引,定向引爆“跟风黑”。
業内专家分析,频发的“跟风黑”背后,有组织的职业团队是幕后真凶。例如,利用高考等特殊时间节点,刻意指责某些被选定的“被黑者”学历或工作履历问题,逼迫其通过信息泄露进行自证,如泄露就可组织大规模人肉,如选择保全个人信息则会被指责刻意造假。
此外,多起亚文化圈的内斗背后,也都不乏专业人士身影。这些“职黑团队”利用小众文化圈的“心病”做引子,提前数月“测敏”埋线、左右“下套”、布局“挖坑”,舆情多重走向全在其预案掌控中。在恶意策划煽动下,圈层内的“小火星”会发酵、点燃、引爆至圈外,最初的小争议、小谣言也能轻易被激化为网暴大事件。
——组织化,分工明确效率高。
一些有影响力的大V通过QQ群、豆瓣小组、百度贴吧、微博社区、微信群、知乎圈子、B站动态等将粉丝聚集起来,抛出挑唆性语言乃至仇恨言论,更使网暴得以迅速发酵。粉丝群或水军的存在让大V有能力通过后台动员鼓动普通“信徒”做急先锋,而策划者则会提前制作各种煽动性和冲击性极强的文案进行分发。
“围绕一个或者数个目的,结成看似松散,实则分工明确、很有效率的网暴群体。这样有组织的网暴,影响力、辐射范围大大强化。”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孙佳山说。
——连坐化,污名从个人上升至群体。
过去的网暴往往针对个体,但通过“扒坟”“披皮”和刻意上纲上线等手段,新型网暴有扫射泛化制造群体对立的趋势,个体的言行会被无限度连坐上升,教师、记者、医护、警察等群体纷纷成为受害者。
与此同时,施暴者会包装美化其目的,如反对资本、寻求创作自由等,将网络暴力“崇高化”,进而把毫无社会经验的青少年绑上网络暴力的战车,凭借毫无权威性可言的截图,歪曲事实、虚构罪名、污名化特定群体,兴风作浪进而达到其目的。
3.打击为黑而黑,网暴亟待精准治理
一拥有2万粉丝的博主惊讶地发现,2019年11月他开通了微博上的创作者广告收益共享计划后,将近半年时间一共收入七八百元,其中一半来自一场网络骂战。“我的经验是骂得越狠、吵得越凶、流量越大,因为广告共享计划是按照互动量、阅读量两个维度加权计算的结果。”导演毕志飞曾经晒过自己的争议微博收益截图,几条微博获得2亿阅读量,收入3万元人民币。
互联网的流量逻辑使得“互黑互撕”成为平台喜闻乐见的现象,以致平台漠视甚至纵容“网暴”群体的所作所为。而有的利益方不仅乐见网暴发生,甚至亲自推波助澜,通过大数据推送、设置引战话题、限流谣言澄清等手段掩盖真相,进而挑拨不同群体不断参战、相互施暴。
客观来看,网络暴力日渐泛滥,网络平台难辞其咎。不过,平台确实背不动网暴所有的“锅”。法律专家表示,到底哪些不当互联网行为属于网络暴力,到现在也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界定。这一方面让网暴者有恃无恐,另一方面助长了网络不良风气,形成集体无意识。网暴屡禁不止,且新变种不断,凸显法治建设跟上互联网发展的紧迫性。
此外,近年来舆情处置“按闹分配”倾向也在加剧网暴。一些主管部门常常畏惧舆情出现,遇事不是调查事实,据实处置,而是谁闹得凶就按谁的诉求迅速“灭火”“减压”。
有关人士建议,“按闹分配”与构建法治社会的现代治理原则南辕北辙,是一种掩耳盗铃式的低效治理模式。
(摘自微信公众号“半月谈”2020年7月21日,已获官方授权,版面原因有删节)
链接
北京市首例网络“软暴力”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一审宣判
2020年7月29日,北京市昌平法院集中公开宣判被告人赵波等42人寻衅滋事案,以寻衅滋事罪判处被告人赵波有期徒刑七年,并处罚金人民币一百万元。该案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关于办理实施“软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问题的意见》实施以来,北京市首例网络“软暴力”恶势力犯罪集团案件。
2015年4月以来,赵波先后成立并控制多家公司,为智融时代公司用钱宝、第三方网贷公司催收欠款,下设催收部、质检部、招聘部等工作部门。催收部根据债务人欠款时间成立30余个催收组,共计雇佣300余名业务员,催收过程中,催收员采用辱骂、恐吓等“软暴力”方式,滋扰欠款人及其紧急联系人、通讯录联系人,形成恶势力集团。被害人涉及全国大部分省份,侦查机关已取证的被害人达700余人。上述行为造成广州市某公安分局办公电话及辖区派出所接报警电话、湖北省某医院办公电话及120急救电话等众多单位、个人无法正常工作,众多被骚扰人工作、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国家网信办:开展为期3个月的“自媒体”专项治理行动
2020年7月28日,国家网信办召开专项部署会,全面部署加强“自媒体”规范管理工作,决定自7月29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3个月的进一步加强“自媒体”基础管理专项治理行动,夯实管理基础,促进“自媒体”健康有序发展。
國家网信办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国家网信办会同有关部门坚持依法治网,大力开展“自媒体”专项整治行动,依法处置违法违规账号和信息,严格内容生态治理,行业生态得到初步改善,“自媒体”乱象得到初步遏制。但“自媒体”散布虚假信息、歪曲党史国史、宣扬错误价值观、恶意营销、敲诈勒索等现象屡禁不止,公众账号信息服务质量与广大网民期盼还有不小差距,“自媒体”平台基础管理能力亟待进一步提高。针对突出问题,必须从基础管理这一关键环节入手,坚持依法治理、标本兼治、管建并举,动员各方力量,有效根治“自媒体”领域的痼疾顽症。
(整理自新华网、中国网信网)
美文小品
得 到
□张 正
“我要球!”3岁的大宝一手搀着我,一手指着前方不远处路口的几只大石球说。这是在小区附近城河边的小游园里,晚饭后我带大宝出来散步,那几只在路灯下亮闪闪的大理石球,是用来阻止机动车进入小游园驶上健身步道的,卧在那里,岿然不动。
“好吧,那些球‘属于你了。”我松开大宝的手,任他奔跑过去,摸摸这只,看看那只。
平常,在街上,大宝的许多心愿,只要不过分,我都尽量满足他。满足他,不等于让他占有,有时体验一下就可以了。这也是一门生存学问:许多事与物,我们看一下,体验一下,就十分满足了。可以放在心里,与人同享,没有必要据为己有。如果我们一定要把自己喜欢的所有东西都纳入囊中,会活得很累。
就像大宝此刻,我答应把石球“给”他了,他能像气球一样把石球举回家吗?不能。但石球就在家附近,他随时可以过去观看、拥抱,石球是大宝的,也是我们所有人的。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已经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了。
有一位做生意的朋友,人很豁达,他爱说一句话:我活着,地球是我的;我死了,我是地球的。
只要健康快乐、心胸豁达,世界都可以是我们的。
(离萧天摘自《辽沈晚报》2020年7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