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信息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2020-10-20匡忠辉徐超徐操喜何吴腾
匡忠辉 徐超 徐操喜 何吴腾
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主要任务是“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基本特征是“产教融合、校企合作”。[1]中职教育是培养技能型专门人才,主要培养简单技能操作工,适合于劳动力密集型崗位;高职教育是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主要培养岗位群适应性强,适合于技术型岗位。[2-4]电子信息类专业作为培养相关技术技能型人才的主干专业,主要分布在中职学校和高职院校。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电子信息类专业职业教育为行业发展培养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但是从教育和职业的角度来看,中高职在培养电子信息类技术人才过程中,存在“培养目标定位不准、教学目标有重叠、教学内容有重复、毕业生离职率高”等问题,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明显不足,重要的原因是专业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中高职各自独立,没有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
中高职衔接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实现中职学校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针对中高职衔接中出现的培养目标定位不清和毕业生离职率高等问题,本文调研分析了电子行业企业、中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和相关文献资料,结合电子信息产业链中典型岗位群,从职业发展阶段、职业发展年限和学历层次三个维度研究了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职业发展路径,分析了典型岗位职业能力、素质和知识的要求,基于建构主义理论,构建了基于职业能力的中高职衔接一体化课程体系。
一、电子信息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现状分析
目前,中高职衔接模式主要是三二分段的衔接模式,即在中职学段学习3年,然后通过转段考核升入高职再学习2年。由于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分别由不同层次职业教育机构实施,对中、高职两个学段的培养目标、学习内容理解不一致,课程标准不统一,中、高职肚子进行课程设置,容易造成人才培养规格存在较大差异、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断档、重复、文化素质要求脱节、技能实训与职业资格考证不衔接等问题。[5]
1.各同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存在较大差异
通过院校调研了解到,由于各对口中职学校专业办学模式、条件、师资存在较大差异,加上没有统一的专业教学标准做指导,不同中职学校的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及培养目标存在较大差异;中等职业教育本应从以面向“就业”的培育方式向面向就业和升学的双重培育方式转变,但73%的学校人才培养方案与以前的三年中职、三年高职并没有多大区别。对高职来说,中职人才培养方案的差异性导致生源理论知识与技能水平参差不齐,课程学习的需求也不一致。同一门专业课程,一部分学生在中职阶段学习过,一部分学生则没有接触过。致使高职院校很难兼顾各类生源素质差异。
2.课程体系各自为政,缺少衔接,课程内容高度重复
通过调研发现,一方面中高职课程各成体系,未有衔接点,中高职衔接缺乏内涵支撑。对口中职学校直接沿用原来以就业为唯一目的的课程体系,没有根据三二分段“就业+升学”导向调整课程体系。高职院校理论上讲应在中职课程设置的基础上,按照“课程有所对应,内容有所区分,知识与技能由浅入深”的原则来设计课程体系,但因各对口中职学校开设的课程以及课程的先后顺序、课程内容等不同,中高职课程体系无法有效衔接。另一方面课程重复内容比重较大。近几年很多高职院校的三二分段人才培养方案所设置的课程中没有兼顾各中职生源的素质差异,以零基础或者某一个中职学校为依据设置课程内容,实行单一性设置,忽略了中职毕业生的整体基本情况。通过访谈中职对口招生的学生,部分学生反映高职的专业课程中大多是重复、或者虽然课程名称不同,但课程内容几乎是一样的,深浅也几乎相同,只有2~4门专业课程在中职学段完全没有学过。[7]
3.高职与中职文化素质要求存在脱节现象
许多中职学校重技能、轻文化素质,在设计专业课程体系时,加强了技能课程教学,却削弱了必要的文化基础课、人文通识课的教学,没有认识到中职教育的就业+升学打基础的双重任务。[8]通过对近两届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三二分段学生进行问卷访谈,65%的学生反映英语、数学、物理课时严重不足,全省57%的学校不开设物理课或者只开很浅的物理课,数学、英语也仅仅是教授些基础知识。因此,很多中职学生进入高职后,知识基础差,尤其是高职阶段专业课程或者衔接基础课需要的基础严重缺乏。在访谈过程中,很多学生反映高等数学、英语等易出现大面积不及格,学习与数学、物理联系较多的电路分析、电子技术等相关课程时,困难较大,上课听不懂,课后作业不会做。
二、电子信息类专业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构建
课程体系建构是教学标准研制的一个环节,广东省电子信息类专业教学标准研制的思路[9]如图1所示。
1.主要就业岗位群和职业发展路径
(1)典型就业岗位群分析
经过调研、统计分析,在电子信息类毕业生初次就业岗位中,中职毕业生主要面向技能工(学徒工)岗位,占80%,高职毕业生主要面向技术员(占30%)、班组长(占20%)、检验员(占18%)、物料员(占15%)等岗位;在毕业后3至5年,中职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岗位为技术员(占35%)、班组长(占22%)、检验员(占20%)和物料员(占11%)等,高职毕业生主要从事的岗位为高级检验员(占23%)、工艺员(占22%)、线长(占21%)、跟单员(占14%)和助理工程师(占13%)等,就业岗位分布如图2所示。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分布于电子信息产业链中“产品开发”“过程开发”“测调校验”“生产管理”和“运营管控”等五个环节。
(2)职业生涯发展路径
项目组通过对岗位的汇总分析,以及企业专家的修订,最终得出了本专业的职业生涯发展路径,如表1所示,本专业培养的就业领域主要包括产品开发、过程开发、测调校验、运营管控、生产管理等5个领域,其中,中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毕业生在各岗位分布不同,职位越高,高职生分布所占比重越大。运营管控、生产管理两个岗位中职生占绝大部分,而对技能要求较高的产品开发、过程开发则高职生所占比例较大,测调校验中高职生重叠比较大。
2.建立基于职业能力分级的人才培养目标衔接
针对不同层次电子信息类专业学生,以企业调研的分析结果为基础,参照相关职业资格证书规格,以职业核心能力分级为主线,科学定位中高职的培养目标。表2为中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界定。
3.职业能力分析
以电子信息类专业“岗位定位——工作领域——工作任务——职业能力分析”为主线,召开由行业企业专家组成的职业能力分析会,利用头脑风暴法,通过研讨、书面填写、分项讨论、整理等过程,对电子信息类专业进行了任务领域、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要求的探讨和系统梳理,最终确立涵盖产品开发、过程开发、测调校验、运营管控、生产管理5大工作领域15个岗位的42个工作项目133项工作任务共计527条职业能力,另外,还分析确定了各岗位所共同需要的18项54条关键能力(职业通用能力),分别为机械知识、创新能力、质量管理、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独立工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分析能力、沟通交流、计划能力、外语能力等。通过层级对照,形成了电子信息类专业岗位群职业能力分布表3,部分职业能力分析样表如表4所示。
4.一体化课程体系构建
(1)課程体系衔接架构
三二分段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在顶层设计上要求中高职一体化,但实质上中职和高职教育相互独立,没有形成一体化课程体系,尤其是目前基本是一个高职院校对接多个中职院校相近专业,许多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出现重复或者脱节现象。[10]本研究以建构主义为理论基础,以职业能力分级和三个衔接为主线进行五年一体化中高职课程体系的研究。图3是中高职电子信息类专业群课程体系衔接架构。
(2)“能力分级、岗证课融合”构建专业各岗位各层级课程
对于每一个岗位领域,按照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综合等方式,对能力进行分级,设计能力发展顺序,并以此为课程展开依据,融合各层级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形成“岗、证、课”融于一体的各阶层课程。以产品开发领域为例,具体如图4所示。
(3)整体课程体系构建
根据图4构建的对应关系,确立各个领域形成的专业群(专业)平台课程、核心课程、方向课程以及需要的通识课程,遵循对应性、整合性、整体性、独立性、相关性原则,研制出了电子信息类专业群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
专业群平台课程主要体现在中职阶段,主要包括电子技能训练、电工技能训练等专业群重要基础课程;专业群核心课程中职和高职主要在深度上进行衔接,是针对专业群岗位共同需要的职业能力所设置的课程,如单片机技术应用、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电子产品生产与管理等;专业群方向课程中职和高职主要在广度上进行衔接,主要是针对特定专业方向设置的方向课程,在课程的设置中要注重宽基础原则,即在中职阶段可以实现泛而粗的专业方向课程设置,在高职阶段是在其基础上的少而专,这就给中高职衔接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
对于通识课程,重在培养学生的文化基础知识和人文素养。通过将职业能力分级中相应等级所需要的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整合,参照教育部的中职、高职的公共基础课程教学大纲及有关规定,综合创新创业理论,最终确定中职学段通识课程与高职学段通识课程,此部分课程主要是要融入专业课程,在深度和广度上同时进行衔接,也是课程体系的重要衔接之一。
三、结束语
课程体系的构建没有止境,永远是一个闭环研制的过程,唯有合理构建人才培养方案动态调整机制,才能满足社会对电子信息类人才培养的需求,才能为粤港奥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撑。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2014.
[2]刘越琪,孟国强,郭海龙.能力核心的汽车运用技术专业现代职教课程体系的构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76-100.
[3]温福军等.中高职汽车专业职业教育课程衔接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14(5):25-28.
[4]丁金昌.关于高职教育体现“高教性”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研究,2011(6):68-72.
[5]荀莉.中高职课程衔接研究现状综述[J].职教论坛,2012(13):47-49.
[6]张甜甜.中高职衔接的关键问题与对策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14):47-49.
[7]董佩燕.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建设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5(7):18-20.
[8]李宗宝.中高职课程体系有效衔接的实践探索[J].教育探索,2015(1):54-55.
[9]广东省教育厅,广东省教育研究院.广东中高职衔接专业教学标准研制:调查与分析[M].广州:广东省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12-50.
[10]安阳.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建设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