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2020-10-20董如合

财会学习 2020年27期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思考

董如合

摘要:《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以下简称“新规定”)实施后,本文结合新规定内容,从经济责任的定义与特征、学习新规定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内容等方面提出了见解,并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新时代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思考

引言

2019年7月15日,中办、国办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从2019年7月7日开始实施。认真学习新规定的内容,准确把握其精髓,并在今后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认真贯彻实施,是当前审计人员的当务之急。

一、经济责任的定义与特征

新规定将经济责任定义为:是指领导干部在任职期间,对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通过定义可以看出,经济责任具有四点特征:第一,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在特定的社会生活中所负有的特定的职责或义务。第二,经济责任是与领导干部担任职务相关的职责或义务。第三,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与经济相关的职责或义务。第四,经济责任是领导干部应当承担或履行的职责或义务。

二、学习新规定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内容

(一)突出了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

第一,新规定开篇就提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明确提出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第二,明确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对经济责任审计的领导地位,强调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在同级审计委员会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第三,加强了经济责任审计全过程管理,建立健全了情況通报、责任追究、整改落实、结果公告等制度,并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和审计整改报告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档案等。

(二)重新界定了审计内容,使经济责任审计内容更全面、更具体

第一,新规定根据不同审计对象的经济责任特点,分别规定了详细、具体的审计内容,使经济责任审计有章可循,更具有可操作性。第二,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是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管理、分配和使用,落脚点是守法、守纪、守规、尽责。第三,明确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点是领导干部权力运行和责任落实,要将推动党中央重大经济政策措施贯彻落实作为审计工作的重中之重,要将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作为经济责任审计的首要内容。

(三)转变审计方式,强化了任中经济责任审计

新规定增加了“以任职期间审计为主”内容。第一,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思想是推动领导干部履职尽责,而任中审计相比离任审计,更有利于实现这一目标。第二,任中审计有利于审计部门安排审计计划,实现干部任期内审计全覆盖目标。第三,任中审计更加有利于风险防范,提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第四,任中审计更加有利于审计整改,避免出现“新官不理旧账”局面。第五,任中审计更加有利于干部管理规范化、科学化,避免带病提拔任用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审计监督与干部管理相结合的重要制度安排,由于离任审计的滞后性,当审计评价做出时,往往领导干部已完成调动,审计监督作用发挥受到限制。第六,任中审计与离任审计相比,审计人员更容易受到干扰,对审计人员能力要求更高。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增强“独立性”意识,提高抗干扰的能力。

(四)进一步优化了责任界定

责任界定是经济责任审计的一个重要内容。新规定对原有的责任界定进行了优化,重新界定为直接责任、领导责任,取消了主管责任,并对这两种责任行为的界定进行了详细、具体的规定,使责任界定更加有据可依、有章可循。第一,新规定直接明确了六条需要承担直接责任的行为,取消了原来不好把握的“其他应当承担直接责任的行为”内容,新增加了两条妨碍党中央令行禁止的直接责任界定内容,使直接责任界定更加清晰。第二,新规定对领导干部“不担当、不作为,做老好人”行为进行了责任界定。对没有发表明确反对意见的行为界定为领导责任。第三,在进行责任界定时,明确要求要充分贯彻“三个区分开来”,要保护领导干部干事创业、大胆探索、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积极性。第四,在进行责任界定时,要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综合考虑问题产生的历史背景、当时情况、决策过程、性质后果和领导干部实际所起的作用,科学合理准确的界定责任。

(五)从制度上解决了重审计、轻整改问题,进一步强化了审计结果的应用

审计的目的是为了解决问题。新规定更加注重审计整改和审计结果的运用。第一,将审计结果运用与审计评价分开,单独作为一章内容,进一步凸显了审计结果运用的重要性。第二,增加了“将审计整改情况作为考核、任免、惩罚被审计领导干部的重要参考”,以及“审计整改报告应当归入被审计领导干部本人档案”内容,从干部管理制度上保证了审计整改的落实到位。第三,在审计内容上,增加了“以往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情况”内容,在审计内容设计上保证了审计整改工作的贯彻实施。第四,明确规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应当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运用审计结果,在制度设计上形成审计整改合力,共同督促被审计单位整改落实到位。第五,将经济责任审计结果及审计整改情况纳入所在单位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检查考核内容,从党规党纪上保证了审计实施与整改的落实。

三、加强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正确理解经济责任审计

目前,很多领导干部将经济责任审计等同于财务收支审计,一些审计人员对二者的区别把握的也不到位。第一,经济责任审计是一种综合审计,包括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三重一大”执行情况、党风廉政建设等内容,财务收支只是其中的一项审计内容。第二,经济责任审计聚焦的是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强化的是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落脚点是领导干部履职尽责、担当作为。这一点与财务收支审计明显不同。第三,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人,是各级主要领导干部。而财务收支审计的对象是事,是单位内部财务收入、支出。第四,责任界定与处理结果不同,经济责任审计要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评价,并对其承担的责任进行认定,对相关人员进行处理,起到惩罚警戒作用。

(二)注重破解同级审计效果不佳的难题

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分为上级对下级的审计和同级审计。如果对单位内部同级部门进行审计,则审计效果不理想。而很大部分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同级审计。要解决这一难题,第一,建立同级审计制度保障。单位要从内部审计制度、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制度等规章制度方面明确同级审计的合法性,使同级审计“师出有名”,“有法可依”。第二,树立内部审计权威性。如成立内部审计委员会,单位主要领导分管审计,设立总审计师,提高内部审计地位等。第三,制定单独的审计部门、审计人员内部考评制度,考核部门对被审计对象对审计人员的考核打分要单独规定,区别对待。第四、加强内部审计独立性。新规定赋予审计人员依法依规独立实施审计的权力要得到保障与实施。审计人员要敢于有所作为,只要依法作为、主动作为、有效作为,就能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第五,适当引进外部审计。对于一些比较困难的同级经济责任审计,可以适当考虑引进外部审计。但内部审计部门要对审计结果负责,审计方案也要由内部审计部门制定。

(三)科学评价被审计对象

经济责任审计要求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审计评价。这是当前审计工作的一个难点。第一,要建立一套科学、完善的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体系即要借鉴党纪党规、内部审计准则、行业和其他单位的经验,又要充分考虑本单位特点,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同时指标体系还要根据单位内部不同的岗位职责进行适当的调整。可以考虑建立通用评价指标体系和专用评价指标体系。第二,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评价时应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办法,同时尽量多用定量分析,减少人为产生的差异。但在采用定量分析时,也要充分考虑评价对象实际情况,对不同选择方案的赋值分值尽量科学合理。第三,在进行审计评价时,审计人员要认真贯彻“三个区分开来”原则,要充分考虑当时的经济社会环境、在决策中所起的作用等多方面因素,对被审计对象进行科学、合理、准确的评价。第四,在进行审计评价时,要充分听取经济责任联席会议各方的意见,特别是利益不相关方的建议,还要听取被审计对象个人的申辩。第五,审计评价要有充分的审计证据支持,要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对于缺乏证据支持的问题,不能匆忙下结论。第六,在进行审计评价时,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判断能力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审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掌握辩证思维方法,自觉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四)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的责任分别界定

新规定提出了同一单位党政领导干部同步审计的内容,但每个领导干部具体职责不同,这就要求我们在审计内容和审计评价上有所区别、有所侧重。这就对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审计判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一,在进行责任界定时,要充分考虑其岗位职责和单位分工情况。一般来说,对党委主要领导的责任界定主要侧重决策方面的内容。对行政主要领导的责任界定主要侧重执行能力方面的内容。第二,在分别进行责任界定时,还要综合考虑两位主要领导干部在决策中所起的作用。第三,在进行责任界定时,可充分借鉴《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相关内容。

(五)注重审计报告的质量

经济责任审计的最终成果就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因为经济责任审计的对象是人,因此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不同于其他审计报告,主要包括被审计人员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责任的总体评价、主要工作业绩、审计发现的主要问题和责任认定、审计建议等几部分内容。第一,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要逻辑清晰、条理清楚、结构合理、事实准确,防止出现常规性错误和基础性错误。第二,经济责任审计报告语言要通俗易懂,对一些专业性的问题描述尽量用科普化、简单化的语言,使普通人能够读懂。第三,经济责任审计报告文字要精炼,对审计资料要进行深加工,对问题的归纳和提炼要准确,不能出现似是而非的模糊性语言。第四,审计评价要客观,责任要明确,要有充分的审计证据做支撑。提出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对问题的定性要有定性和定量分析。没查清的问题、无证据支撑的问题不能出现在审计报告中。

(六)高度重视审计整改工作

审计整改是为了堵塞漏洞,提高单位内部治理水平。经济责任审计整改应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解决审计发现的问题,如发生经济损失还要追回。二是进行责任追究,根据责任大小处理相关责任人员。三是建立长期防范机制。对一些典型性、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要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第一,单位内部要建立审计整改制度,明确被审计单位是审计整改的责任部门。第二,建立审计整改问题台账,整改一项,销账一项。第三,建立审计整改联合工作机制,经济责任审计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要各司其职,在其职责范围内做好被审计部门审计整改的监督检查工作。

结语

新规定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坚持党对审计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聚焦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即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又贯彻“三个区分开来”,是今后指导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审计人员只有真正学懂弄通新规定,才能做好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参考文献

[1]束国辉.对高校内部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9(20):175+177.

[2]沈国瑾.新时代高校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几点思考[J].金融经济,2019(14):225–227.

[3]彭军岚.关于进一步发挥高校审计监督作用的几点思考[J].教育观察(上半月),2017(01):43–44.

猜你喜欢

经济责任审计思考
浅谈经济责任审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内部审计:基于监督的增值功能
深化经济责任审计结果运用再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谈工程结算审计的方法与实践经验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
从国家治理看审计反腐倡廉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