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老师的草坪婚礼

2020-10-20姜佳佳

幼儿教育·教育教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喜糖伴娘活动室

姜佳佳

南京市鹤琴幼儿园的一则课程故事“田老师的草坪婚礼”曾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为什么这个故事能触动那么多人的心,点燃幼教人的工作热情呢?从中,我们感受到了幼儿的天真烂漫,也看到了教师的课程意识。在教师节来临之际,让我们透过这个故事来领略教师与幼儿“共同生活、共同成长”的活教育文化,体验教师教育生活的美好和职业幸福感。

“结婚”是一个充满幸福的词语。陪伴新人结婚的通常是家人和朋友,而在我们鹤琴幼儿园里,田老师班里的孩子要为他们最爱的田老师筹办婚礼。

从偶然得知田老师要结婚,到和爸爸妈妈一起了解“结婚”是什么、讨论结婚需要准备的物品、布置婚礼现场,到最终送田老师出嫁,孩子们的这些温暖而大胆的念头是怎么来的?教师和孩子是怎么一步步推进“婚礼”主题活动开展的?孩子在其中获得了哪些方面的发展?

一、活动起源

(一)田老师去拍婚纱照了

2019年5月5日,小三班的田老师没有像往常一样来上班,有孩子问我田老师去哪里了,我告诉他们:“今天田老师请假,去拍婚纱照了。”于是,孩子们叽叽喳喳地聊起来:“什么是婚纱照?”“是去拍照片了吗?”“我见过新娘子穿婚纱,田老师是新娘子吗?”……

我静静地听着孩子们讨论,在微信上把孩子们的话传给了田老师。很快,田老师给我发来一张自拍照。照片中田老师穿着婚纱、戴着皇冠,旁边是穿着西装的新郎。这是小三班孩子第一次见到穿着婚纱的田老师。“我覺得田老师就像公主一样美,因为她穿着白色的裙子,还戴着皇冠。”女孩子讨论的话题集中在婚纱上。而男孩子则关注到田老师身边的人:“这个男的是谁?他穿的衣服是西装,我爸爸也有。”“田老师要和这个男生结婚吗?”“他们已经结婚了吗?在哪里结婚的?”……

就这样,“结婚”成了小三班孩子常常聊起的话题,这促使我和田老师思考:这是课程生成的契机吗?小班孩子对“结婚”能理解多少?在一番讨论之后,我和田老师达成了共识:“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幼儿园的一日生活是教师和孩子共同建构的,真实的生活更能给孩子提供真实的教育情境。既然田老师要结婚的消息引起了孩子们的关注,他们就可以围绕这个话题去探索。可是,小班的孩子社会交往能力较弱,和“结婚”有关的生活经验匮乏,加上田老师的婚礼安排在10月,中间隔了长长的暑假,“结婚”的话题似乎要就此夭折。但我们转念一想,暑假后,孩子升入中班,处于认识自我的关键期,同时,社会交往的欲望越来越强烈,对同伴交往的需求增强,对生活中事物的观察能力也在提高,这也是活动可以开展的关键原因。田老师作为关键人物和课程资源,和新郎协商并得到了新郎的支持,他们愿意投入时间、精力,与孩子们共享幸福。而国庆节期间恰好是举办婚礼的旺季,可以为孩子们谈论“结婚”话题、在班级开展“婚礼”主题活动提供更多的生活经验和课程资源。

有了这些前期的思考,在暑假来临之际,我和田老师分别用西装和婚纱的造型制作了给男孩子和女孩子的甜甜话评语卡,孩子会经常翻看卡片,并扫码聆听老师的甜甜话。我们希望这张卡片引导孩子在暑假期间保持对“结婚”话题的关注,并在一定程度上推动暑假结束后“婚礼”主题活动的生成和发展。

(二)我想参加田老师的婚礼

暑假过后,孩子们升入了中三班。在创设班级环境时,我和田老师提供了孩子们比较熟悉的绘本《天生一对》。故事中长颈鹿小姐和鳄鱼先生是相亲相爱的一对,为了生活在一起,克服了各种各样的困难,也用自己的长处帮助了他人,并得到了大家的祝福。绘本故事非常契合“结婚”的话题,我们期待孩子们延续对“结婚”话题的关注。

9月16日这一天,田老师又请假了,很多孩子猜想“田老师是不是又去拍结婚照了”。9月17日,田老师带着两本结婚证来上班了,可是孩子们并不认识结婚证。他们一边翻看一边讨论。“结婚证是做什么用的呢?”“结婚证表示田老师结婚了。”“结婚是要办婚礼的,要穿上很美的婚纱。”“我参加过婚礼,当过小花童。”“我也参加过婚礼,我想参加田老师的婚礼。”接着,很多孩子都表示想参加田老师的婚礼。

有了前期对活动适宜性的讨论,孩子们的愿望引发了我和田老师的进一步思考:对于婚礼,中班孩子的已有经验是什么?还可以从中获得哪些经验?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有哪些?

每个孩子的生活环境不同,对“结婚”的已有经验和关注点也是不同的。国庆假期正值举办婚礼的旺季,我们准备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围绕“结婚”的话题,完成一次“结婚经验调查”。在布置任务时,我们考虑到,如果提前预设好调查的问题和内容,孩子和家长发挥的空间就小,调查的最终结果就较为集中,并不一定能体现孩子个体的已有经验;而如果孩子可以围绕“结婚”话题自由调查,家长就可以引导孩子根据自己感兴趣的点自主地进行探究和呈现,这样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会调查得更深入,集体分享时更容易拓展经验。

在讨论“婚礼”主题活动可以利用的课程资源时,有个难题摆在我们面前:年轻教师没有结过婚,对婚礼的了解较少,同时在课程指导用书中也缺少可供参考的资源,所以活动的开展、教学资源的收集都有困难。既然没有参考资料,那我们就跟着孩子一起去探索。在课程资源方面,我们找到了很多和“结婚”相关的绘本,如《蚯蚓要结婚》《老鼠嫁女》等。这些绘本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孩子拓展经验。另外,虽然教师没有结过婚,但是家长们都结过婚,这是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充分利用的资源。

二、活动开展

(一)经验调查

为了帮助孩子丰富关于结婚的经验,进一步挖掘课程资源,爸爸妈妈利用国庆假期,和孩子一起做了“结婚经验调查”。在调查表中,很多孩子呈现了爸爸妈妈结婚典礼的流程,有的孩子呈现了与家长一起走进婚俗博物馆感受到的传统婚礼习俗,有的孩子呈现的是国庆期间参加婚礼时关注到的婚礼现场的布置。

在和爸爸妈妈一起做了“结婚经验调查”之后,孩子们关于结婚的经验越来越丰富了。在集体分享后,我们将调查表布置在活动室的墙面上。我们注意到婚纱、喜糖、婚礼是孩子们频繁提到的,看来这是孩子们普遍具有的经验,因此,我们引导孩子们围绕这些内容进行深入研究。

孩子们拿着请柬一个班一个班地去邀请,希望全园的教师和小朋友都来参加田老师的草坪婚礼,共同感受这份幸福和快乐。

5.装喜糖

对于一个盒子装几颗喜糖,孩子们也进行了一番讨论。欣欣提出“里面要装两颗两颗的喜糖”“因为结婚是一男一女两个人,喜糖也要两颗两颗的”。可见她已经初步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中双数的美好寓意,对单双数的概念也有了初步的感知。在装2颗还是装8颗的讨论中,孩子们说:“2颗太少不够吃,8颗太多不够分,那就6颗吧。”这正好是孩子们感知数量多少的机会。

在确定装6颗喜糖后,睿睿采用一个一个点数的方式装喜糖,而乐乐则是先把喜糖一颗一颗数到自己的手心里,最后一起放入盒子里。孩子们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数学。

6.其他

在绘本《蚯蚓要结婚》里,不同的动物担任了不同的角色,那田老师的婚礼需要哪些人来帮助呢?在提到伴郎伴娘时,孩子们说:“伴郎伴娘就是陪着新郎新娘结婚的。”辰辰说:“我做过花童,还没做过伴郎,我想做伴郎。”这时,其他孩子也提出了这个想法。于是,大家决定伴郎由所有中三班的男孩子担任,而伴娘由所有中三班的女孩子担任,送戒指的花童由小二班的小妹妹担任,“因为她比我们小,花童就是小孩子”。

此时,濛濛提到,“男孩子跟着新郎来接新娘,要给红包才能进来哟;新娘的婚鞋要藏起来,让新郎自己找,这样才开心”。对于红包里面装什么,孩子们有争论,他们在不断讨论、协调后决定红包里装糖。

证婚人应该由谁来当呢?蓁蓁说:“证婚人要证明田老师结婚了,要由一个很厉害的人来当。”而之前孩子们提到的“挽着新娘出场的人是新娘的爸爸”,可是田老师的爸爸不在南京,那新娘的“爸爸”请谁代替呢?田老师说:“因为这两个人对我都很重要,所以我想自己去邀请。”

参加婚礼的客人要签名。可是,孩子们才刚刚进入中班,不会写名字,怎么办呢?观察仔细的孩子在田老师带来的签到板上看到了一个由两个大拇指印拼成的小爱心,田老师介绍说:“这是新郎和新娘的大拇指印拼成的一个爱心。”于是,孩子们说:“我们也用按手印的方式来签到吧,表示我们都来参加婚礼了。”

在婚礼举行的前两天,孩子们拿着婚礼现场设计图,从门卫室的迎亲车队聚集点开始,一起练习车队的骑行顺序,熟悉路线等。看着孩子们认真的样子,我们相信正式举行婚礼时一定能非常顺利,孩子们一定可以办成一场幸福的婚礼。

四、婚礼现场

随着活动一步一步地推进,孩子们的婚礼筹备工作逐渐完成,终于迎来了举办草坪婚礼这一天!受到孩子们的感染,不仅仅是幼儿园其他教师来帮忙,很多妈妈也自发前来参与婚礼现场的布置。大家按照设计图进行布置,共同期待着婚礼的开始。

举办婚礼的当天下午2:08,新郎和伴郎们在幼儿园的大门口集中,带着孩子们自制的捧花朝着中三班活动室出发了;在活动室里,新娘和伴娘们则悄悄地将婚鞋藏了起来,趴在活动室的玻璃门上,等待迎亲队伍的到来。活动室、楼梯、走廊……在幼儿园的角角落落都能听到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伴娘们堵在活动室门口问:“你们来干什么?”门外的伴郎们说:“我们来接新娘子田老师呀!”伴娘们齐声说:“不给红包不让进!”伴郎们则迫不及待地把装着喜糖的红包递给伴娘们,这才顺利地通过了第一道关卡,见到了美丽的新娘子田老师。

伴娘们设置的第二道关卡是新郎要找到婚鞋才能接走田老师。新郎一走进活动室,米米就激动地拉着新郎冲到了语言区桌子下面,说:“我告诉你,婚鞋藏在这里!快去给田老师穿上!”原本找婚鞋的环节,变成了伴娘们主动送婚鞋。就这样,新郎给新娘穿上了婚鞋,接亲车队准备出发了!此时,草坪上已坐满了收到请柬的小朋友和教师,大家一起等待着这场幸福的婚礼正式开始。

在众人的瞩目下,新娘挽着园长的手臂缓缓地从活动室走出来,那一刻大家都觉得田老师像公主一样美丽。有孩子说:“新娘挽着出场的人是新娘的爸爸妈妈,因为他们生了新娘。在幼儿园,园长伯伯就像是田老师的爸爸。”

《蚯蚓要结婚》里的蟋蟀是蚯蚯和蚓蚓的证婚人,田老师的证婚人也应该是对田老师来说很重要的人,所以田老师邀请了她的大学老师作为证婚人。新郎新娘交换戒指、发喜糖,全园孩子都来给田老师送祝福。到了扔捧花的环节,濛濛说“谁接到谁就是下一个幸福的人”,而田老师却当场将手上的捧花一朵一朵拆开送给了中三班的每一个孩子,田老师说:“这份幸福源于每一个孩子,也希望能继续让每一个孩子都幸福。”

前来围观的孩子也给田老师送上了甜甜的祝福,并吃到了甜甜的喜糖。热热闹闹的草坪婚礼结束了,中三班的孩子们终于把最爱的田老师嫁出去了。

小宝在婚礼结束后说:“我要把田老师结婚的事情画下来,让更多的人看到田老师结婚。”孩子们在小宝的提议下开始画田老师的婚礼,努力把自己印象深刻的婚礼场景画下来。在分享绘画作品时,孩子们说:“田老师的婚礼是在幼儿园的草坪上举行的,那里有气球大拱门和田老师的结婚照。田老师的婚纱是白色的,头纱好长好长,一直拖到脚底。田老师和她的新郎手牵着手相亲相爱,真幸福呀!新郎对田老师说,我会一直保护着你,一直爱着你,我们相亲相爱。我们都感动得流眼泪了。”

田老师在婚礼结束之后写道:“和孩子们一起从准备婚礼开始,我每天都在思考怎样把这个美好的事情带给你们。可爱的你们呀,把我放在了心上……当我穿着婚纱出现在你们面前,看到你们小眼睛里闪烁着星星,每个小宝贝都围在我身边,抬头看着我,我差点要流下眼泪;女孩子们轻轻摸着我的婚纱,懵懵懂懂的男孩子们不知所措地在我面前傻傻地笑,美好的你们呀,田老师的心都要化了。”

从事非学前教育专业工作的新郎在经历这样一次特殊的结婚体验后,也是感慨颇多,他说:“其实一开始我也是很好奇的,感觉有点不可思议,真的可以在幼儿园举办婚礼吗?但是,随着幼儿园工作的不断推进,我开始期待这场婚礼。当婚礼开始时,面对那么多天真无邪的孩子,我感受到了他们的热情……我和孩子们一起骑小车,一起接新娘,看似和正常婚礼的流程一样,但在和孩子们一起经历时却有着非常奇妙的感觉。”

五、思考

婚礼结束了,但我们的思考没有结束。“婚礼”主题活动让我们对如何生成和实施幼儿园课程有了很多感悟。

1.良好的师幼关系

孩子是在一日生活和游戏中学习和发展的,孩子在园的活动就是在和教师共同生活中进行的。婚礼源于真实的生活,源于孩子和教师共同生活中的一个真实事件。“婚礼”之所以可以生成为主题活动,是因为真实的生活能够给孩子提供真实的教育情境,更是因为孩子感兴趣,教师愿意付出时间和精力去陪伴孩子,共同研究“结婚”这件事。教师参与孩子的生活,也最大程度地接纳孩子参与自己的生活,这是良好师幼关系的体现。教师和孩子共享生活、共同成长。

2.较强的课程意识

“活”的课程源于生活,源于孩子的好奇心和创造力。陈鹤琴的“活教育”就是倡导在现实生活中发现有价值的课程资源,让课程变得鲜活、有趣、生动,切实让儿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教师较强的课程意识是“婚礼”主题活动生成并开展的重要推动因素,因为教师抓住了孩子的問题“田老师请假去哪里了”,听到了孩子的呼声“我想参加田老师的婚礼”。这是教师善于捕捉教育契机的体现,也促进了教师专业能力的提高。

3.细致的观察分析能力

在“活教育”的理念下,教师要足够大胆,大胆地和孩子一起尝试新事物;要足够细致,细致地思考课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细致地思考孩子的年龄特点和需要,细致地思考课程资源的收集和有效利用。教师相信孩子可以自己为田老师办一场婚礼,尊重孩子的想法,在孩子遇到难题时与孩子共同解决和进步……教师细致的观察分析能力同样是“婚礼”主题活动开展中不可或缺的。

一场由孩子策划的婚礼,唤起了孩子对家庭生活、爸爸妈妈的爱和对亲子关系的亲身体验,同时在孩子的内心播撒下爱的种子。多年之后,当这些孩子长大,他们对爱有向往,对生活有追求,心存满满的正能量,这便是教育价值的实现。

猜你喜欢

喜糖伴娘活动室
不能太美也不能丑 伴娘租赁成新兴行业
地板滑雪
喜糖礼盒包装设计
喜糖
心灵鸡汤活动室
“闹婚”时常过火催生“职业伴娘”
“抢”喜糖
并非喧宾夺主的伴娘美甲
你的幸福我参与
“党员活动室”因何灰尘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