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FDI与劳动价格扭曲:机理与实证

2020-10-20安孟张诚

商业研究 2020年6期

安孟 张诚

内容提要:OFDI对于母国与东道国的影响是广泛的,本文将研究进一步深入到其对母国劳动价格扭曲影响的层面,分析其作用机理,并进行测算与检验。研究表明:(1)OFDI加剧了我国劳动价格向下扭曲的程度并有显著的趋势性,且与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负相关。(2)OFDI促进了技术、劳动效率、工资的全面提升,但其中出现了结构性不协调。一是劳动价格增长与劳动边际产出增长出现明显背离,二是高人力资本价格与一般人力资本价格明显背离。基于上述情况,应该肯定OFDI对经济发展积极作用,同时关注劳动工资制度与机制调整,实现利益的协调分配。

关键词:OFDI;劳动价格扭曲;要素市场

中图分类号:F125;F2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148X(2020)06-0040-06

一、引言

由于劳动市场的分割、要素市场改革的长期滞后以及政府对要素的配置和定价等不当干预导致劳动者的工资收入低于其边际产出贡献,从短期来看,依靠较低的劳动成本优势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但长期来看,较低的收入,严重制约了消费能力的上升,导致产能过剩,降低了企业的投资意愿,造成经济失衡。随着人口红利的逐渐消逝,劳资冲突的加剧以及收入差距的拉大,提高劳动者的实际收入是促进经济的长期稳定发展的必要保障,劳动价格扭曲问题亟待解决①。随着中国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企业OFDI流量从2002年的不足30亿美元迅速增加到2016年的1830亿美元,跃居世界第二。企业通过OFDI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并获得发达国家先进的技术和制度经验,对于提高母国的技术和工资水平、提升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促进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发达国家OFDI的动因主要是为了寻求廉价的生产要素降低成本,而发展中国家OFDI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开拓市场、寻求技术,当前对OFDI的研究,主要围绕其与母国的技术进步、产业结构升级、收入等方面展开的。其中从OFDI与收入关系的研究来看,Brainard和Riker(1997)认为OFDI会流失一部分母国的工作机会到东道国,对母国工资的影响因东道国的工资水平的差异而不同,高工资的跨国公司到低工资的发展中国家雇佣劳动力降低了母国劳动者的工资;Cuyvers等(2011)通过对比利时的跨国公司研究发现到高收入国家的投资会提高母国的工资水平;毛其淋和许家云(2014)认为企业的OFDI显著地提高了平均工资水平,但拉大了企业内部的工资差距;贾妮莎和雷宏振(2017)认为母公司的劳动收入份额与OFDI负相关;江小敏等(2018)认为OFDI促进了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但是扩大了技能和性别收入差距,且拉大作用逐年增强。

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几乎没有研究触及OFDI对工资扭曲产生的影响。因此,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对OFDI的研究推进到劳动价格扭曲层面,分析其作用机理,并进行测算与实证检验。

二、OFDI对劳动价格扭曲的作用机制

在完全竞争的劳动市场上,劳动者的边际产出等于实际工资,即:mpl=w/p,但是由于现存的市场分割、工会力量的薄弱、户籍制度的存在,导致劳动者的应得和所得不一致,两者之间的缺口即劳动价格扭曲。因此,本文将从劳动的边际产出和实际工资两个方面探讨OFDI对劳动价格扭曲的作用机理。

(一)OFDI对边际产出的影响

劳动的边际产出主要受技术水平的影响,OFDI主要是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效应对母国的技术水平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劳动生产率。由于OFDI对国内技术的影响主要分为对外直接投资、吸纳技术和技术传回母国、在国内扩散两个阶段,因此从这两个阶段分析对生产率的影响。

从OFDI吸纳国外技术的阶段来看,主要有先进研发要素的吸纳、学习模仿、前后向关联和人员流动等四个方面(刘东丽和刘宏,2017)。发达国家一般具有政策制度、社会保障体系和专业技术人才的优势,已成为先进技术的研发创造园区,中国通过到发达国家投资和并购获得国外相关企业的技术、研发团队、专业人才以及国外企业的生产流程和工艺。OFDI可以通过合资或者联盟的方式,利用合资者的资源,降低自身的费用投入,将节省下来的费用从事其他项目的研发。通过OFDI可以接触到水平较高的技术,通过对新技术和工艺的学习模仿,提升自身的技术,从而提高跨国企业的生产率;而发达国家先进的管理和组织,可以通过与当地企业的合作在干中学中获得。通过OFDI建立与东道国的供应链和上下游之间的合作,并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技术达标等,得到相关企业指导和帮助,在这一过程中,跨国公司获得了大量的实用技术以及领先技术。跨国公司可以直接雇佣当地的高素质专业人才,通过研发和分享技术,还可以通过派出员工与当地的科研单位交流学习,获得技术信息等,为企业具体的技术研发提供支持。

从先进技术的获得到母国吸收再创新,主要有企业、产业和国家三个层面(王杨,2016)。企业层面的技术溢出主要是指海外的投资机构将所获得研发技术以内部化的方式向母公司转移,提高母公司的技术研发能力,有三种方式:一是由海外公司直接将先进的技术转移到国内,这是目前绝大部分技术外溢的有效方式;二是随着母公司与海外公司之间的人员流动,由人员变动带来的技术,提高了母国企业的科研水平和技术人员的能力,增强了母公司的技术研发实力;三是从母公司与国外贸易伙伴的合作中获得。母公司在新技术的使用管理中,通过向国内子公司的空间扩散、向同行业的扩散、向关联企业的扩散,逐渐外溢至整个产业。随着母公司新技术的扩散,也会给行业带来竞争效应、学习效应、模仿效应,促进整个产业内的各企业积极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生产率;进一步地通过不同产业之间的合作,逐步将技术扩散到所有产业,最终提高了国家的技术水平和生产率。

(二)OFDI对实际工资的影响

OFDI对实际工资的影响主要是通过租金共享和工资溢出来实现的。租金共享主要是指通过OFDI充分利用国内外巨大的市场规模,实现规模生产,提升了企业的利润水平,进而通过租金共享提高了母国的工资(葛顺奇和罗伟,2013)。从风险规避的角度来看,由于东道国和母国之间制度的差异,尤其是劳工制度的差异,OFDI企业会尽量降低由此产生的经营风险。如果企业是风险厌恶型的,会选择在财务较好的时候提高工资(蒋冠宏和蒋殿春,2012)。OFDI企业相对较高的盈利决定了更高的分享意愿,因此会通过租金共享促進工资水平的提升(袁其刚等,2015)。

从工资溢出的角度来看,OFDI在国外建立公司的工资水平取决于东道国的劳动市场状况,随着高级技术人员流动的便利化,企业对高技术员工的需求可以通过国内外两个市场来满足,当东道国子公司和母公司之间相同人力资本的员工工资水平差别较大时,企业会出于成本和风险控制的考虑,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最终会对母公司的企业和产业层面的工资产生溢出作用(张幼文和薛安伟,2013)。

三、劳动价格扭曲的测度

(一)劳动价格扭曲的测算

根据对工资扭曲概念的界定,即劳动者的边际报酬和实际工资之间的差距,由于实际工资数据可以直接得到,因此关键是对边际产出的度量。考虑到生产过程中的效率损失,以及要素之间的可替代性,参照安孟和张诚(2019)的做法,使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SFA)对劳动的边际产出进行计算,具体公式为:

lnYit=α0+α1t+12α2t2+α3lnKit+α4lnLit+α5t×lnKit+α6t×lnLit+12α7lnKit×lnLit+12α8lnKit2+12α9lnLit2+vit-uit(1)

那么勞动的边际产出MPL为:

MPL=YL=YLlnYlnL=YLα4+α6t+12α7lnK+α9lnL(2)

劳动价格扭曲为:

distl=MPLw-1(3)

其中,i表示地区;t表示时间;Y表示各地区的产出,用GDP(2003年不变价)表示;K为资本投入,用永续盘存法计算,折旧率取9.6%;L为劳动投入数量,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表示;w为实际工资,用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的平均工资表示,并使用各地区的CPI指数进行平减,得到实际工资。distl表示的工资扭曲,大于0表示向下扭曲,小于0表示向上扭曲,等于0不存在扭曲。样本区间为2003-2017年中国大陆30省级行政区(西藏、港、澳、台除外),数据来源于各省历年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

(二)劳动价格扭曲的测算结果及分析

由于测算的样本较大,本文直接给出中国30省2017年的工资扭曲指数测算结果,见图1。2017年几乎所有的省份都出现了工资的向下扭曲,30省的工资扭曲均值为4.0842,仅有不到一半的省市低于均值,这表明中国工资扭曲西程度总体较高。工资扭曲在地区之间差异明显,且北上广、浙江都在排名前十,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聚集了大量的高技术人员,劳动的边际产出较高,同时工资水平较高,两者之间的差距较小,扭曲程度较低;但是云南、贵州、甘肃、青海也在前十,主要是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不高,技术水平落后,工资较低,导致的劳动的边际产出和工资之间的差距较小,因此,扭曲程度较低;排名后十位的除了山东和天津外,基本都在中西部地区,这也反映出中国不同地区之间的工资扭曲差异较大。

从2003-2017年各省市工资扭曲的时间走势来看,工资扭曲呈现下降趋势,例如,北京从2.4476下降到1.5853,山东从7.4790下降到5.4178,这可能是由于随着经济的发展,工资得到了提高,以及要素市场的改革取得成效;不同地区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例如江苏和上海之间的差距从3.5425缩小到2.2157,山东和河南之间的差距从1.9629下降到1.1113,这说明地区之间工资扭曲差异逐渐减小。随着劳动市场的改革,劳动力的流动更加自由,工资更加接近市场的均衡工资,地区之间工资的差距逐渐减小;随着高技术人员的流动,以及各地区的人才战略的实施,对研发的重视,工资水平和生产率之间的差距也在减小,因此工资扭曲在地区之间的差距缩小。

四、模型、变量和数据

(一)模型的设定

根据前文OFDI对工资扭曲影响的机制分析,设定如下的基本模型:

distlit=α+βOFDIit+δXit+εit(4)

其中,distl表示的劳动价格扭曲指数;OFDI表示的对外直接投资;X表示的是控制变量,考虑到对劳动价格扭曲的影响,以及借鉴相关研究,选取人力资本(hu)、外商直接投资(fdi)、政府支持(gov)、研发投入(rd)、国企比重(mon)、融资能力(finance);ε表示随机扰动项。

考虑到实际工资和技术在短期内都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因此,工资扭曲具有趋势性,引入其滞后项,模型改写为:

distlit=α+λdistlit-1+βOFDIit+δXit+εit(5)

(二)变量与数据说明

1.被解释变量:劳动价格扭曲(distl)。用上文的计算结果来反映劳动价格扭曲。

2.核心解释变量及控制变量:对外直接投资(OFDI)用对外直接投资在GDP中的占比来表示,并根据当年的汇率将OFDI折算成人民币;人力资本(hu)用劳动者的平均受教育年限的对数值来表示;外商直接投资(fdi)用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额在GDP中的比重来表示;政府支持(gov)用政府的财政支出在GDP中的比重来表;研发投入(rd)用R&D经费内部支出在各省域GDP中的比重来表示;国企比重(mon)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值在GDP中的占比表示;融资能力(finance)用金融机构本外币年末贷款余额在GDP中的比重来表示。

本文的原始数据来源于中国30省的统计年鉴、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EPS数据库以及中经网数据库。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如表1。

五、实证结果及分析

(一)基准回归

表2汇报了基准回归的结果。其中为了减少未控制的省级层面的特征对结果的影响,控制了省级层面的聚类稳健标准误,(1)-(3)列表示的是基本OLS估计依次控制了省份、时间固定效应后的回归结果。表中R2值逐渐增大,OFDI的系数显著为正,说明OFDI加剧了工资扭曲。考虑到技术水平在短期内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工资具有黏性在短期内也不会迅速调整,工资扭曲具有一定的趋势性;已有研究表明劳动市场的扭曲导致劳动者得不到合理的回报,抑制了国内的消费,加剧了产能过剩,迫使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寻求国际市场(阚大学和吕连菊,2016)。考虑到劳动价格扭曲与OFDI之间的互为因果关系,基本模型可能存在内生性问题以及工资扭曲具有趋势性,因此引入工资扭曲的滞后一期重新进行估计。

(二)动态回归

根据表3,滞后一期的工资扭曲系数显著为正且大于0.9,说明工资扭曲具有很强的趋势性,上一期的工资扭曲会对当期产生重要的影响。无论是静态回归还是动态回归,OFDI的系数都显著为正,即OFDI显著的恶化了工资扭曲,且OFDI每降低一个百分点,工资扭曲将下降5.4549个百分点②。其中的主要原因通过前文对工资扭曲的分解可知,劳动生产率的上升幅度较大,实际工资上升缓慢;从实证的结果来看,OFDI加剧了工资扭曲,也说明了随着企业OFDI的不断增加,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增长速度快于工资,逐渐扩大了劳动生产率和工资之间的差距,加剧了工资扭曲。除此,从控制变量看:人力资本的系数显著为负,说明随着人力资本的增加,工资谈判议价能力也提高,工资扭曲得到缓解。外商直接投资的系数为负但不显著,可能的原因是外资企业工资水平较高,通过示范和工资溢出作用促进了国内企业工资的提高,而且外资的進入增加了国内市场上对劳动力的需求,也有利于工资的提高;但是由于地方政府在引资过程中,可能会压低劳动的价格,以较低的劳动成本优势吸引外资,导致外资在缓解工资扭曲中的作用不明显。政府的支持显著的缓解了工资扭曲,转型时期中国的市场制度还不完善,政府的支持在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公开就业信息、提高最低工资标准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发支出对工资扭曲的作用为负但不显著,研发支出的增加促进了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提高了劳动生产率,给企业带来利润,工资因利润分享提高,因此研发支出对工资扭曲的作用并不显著。国企比重越高表明市场化程度较低,不能及时的传递要素市场的价格信息,不利于劳动力的配置;国企代表的垄断性较强,对要素的支配作用也较强,得到的政策红利较多,劳动者的议价能力较低,因此工资扭曲严重。较高的融资能力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充足的资金,更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和劳动者工资待遇的提升,但是随着融资的增加改变了资本劳动比,导致资本强势,降低了劳动者的议价能力,因此,作用并不显著。

(三)稳健性检验

为了保证本文核心结论的可靠性,采用两种方法进行稳健性检验。

1.异常点的删除。由于所得的核心结论可能受到工资扭曲异常高低值的影响,因此,将样本区间内高于工资扭曲均值97%或者低于3%的分位数删除,用剩下的样本重新估计得到的结果如表4(1)列所示,OFDI的系数为6.2286且显著,这支持本文的核心结论,OFDI显著的加剧了工资扭曲。

2.劳动价格扭曲的再度量。考虑到由于劳动价格扭曲计算方法的不同可能会影响本文的结论,因此使用C-D函数对工资扭曲指数再次进行计算,然后利用新得到的工资扭曲指数进行估计,结果如表4(2)列所示,两种方法都表明本文的核心结论是稳健的,即OFDI加剧了工资扭曲。

六、结论和建议

本文分析OFDI对工资扭曲作用机制的基础上,使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对2003-2017年中国大陆31省(市、自治区)的工资扭曲指数进行了测算,然后实证检验了OFDI对工资扭曲的影响。研究发现:

工资扭曲具有显著的趋势性,前期的工资扭曲会对当期的工资扭曲产生重要的影响,工资具有黏性在短期内也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而OFDI显著地加剧了工资扭曲。首先,OFDI通过逆向技术溢出提高了母国的技术,从而促进了劳动边际产出的提高。其次,OFDI通过租金分享和工资溢出对实际工资产生影响。随着企业盈利能力的上升,通过租金分享提高了母国的工资水平;随着人员流动的便利化,企业发展所需的人员可以从国内外两个市场得到,当东道国和母国相同人力资本的人员工资相差过大时,考虑到成本和风险的控制,企业会提高母国的工资水平,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最终母国的工资水平得到提高。但其中受此影响工资水平提升较大的是关键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最后,从对工资扭曲的分解来看,劳动生产率的增速快于工资,表现出工资扭曲不断恶化;从实证的结果来看,OFDI加剧了工资扭曲,主要是由于OFDI导致了劳动边际产出的增速快于实际工资,两者之间的差距逐渐拉大,表现出工资扭曲加剧。

从影响工资扭曲的其他因素来看,较高的人力资本代表的技能水平较高,议价能力也较强,外资的进入通过示范作用和工资溢出作用明显提高了东道国较高水平人力资本的工资水平,但由于地方政府在引资的过程中,可能会压低劳动的价格,以较低的劳动成本优势吸引外资,导致外资对整体工资扭曲的缓解作用不明显。另外,国企比重越高,垄断性越强,市场化程度较低,对劳动要素的支配作用强,劳动者的议价能力低,因此工资扭曲严重。

以上的分析对外直接投资对母国的工资扭曲现象有一定的解释力度。虽然OFDI加剧了工资扭曲水平,但这是在OFDI促进技术、效率及工资全面提升基础上的结构性不协调的问题,重点还是母国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机制及相关工资政策问题。所以,必对OFDI给予积极的价值肯定,同时重点是建立相应的劳动工资机制,实现利益的协调分配。

注释:

①根据后文的计算,绝大部分省份的工资存在向下扭曲,因此本文所指的工资扭曲为向下扭曲。

②此处为标准化的结果,即OFDI的系数乘其标准差,除工资扭曲的标准差。

参考文献:

[1]刘东丽,刘宏.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基于供给侧结构改革视角[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7(6):98-108.

[2]王杨.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逆向溢出和吸收能力研究[J].宏观经济研究,2016(4):97-105.

[3]葛顺奇,罗伟.中国制造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母公司竞争优势[J].管理世界,2013(6):28-42.

[4]蒋冠宏,蒋殿春.中国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东道国制度重要吗?[J].管理世界,2012(11):45-56.

[5]McdonaldIM.SolowRM.WageBargainingandEmployment[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1(5):896-908.

[6]袁其刚,商辉,张伟.对外直接投资影响工资水平的机制探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5(11):80-89,128-129.

[7]张幼文,薛安伟.要素流动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影响机理[J].世界经济研究,2013(2):3-8.

[8]安孟,张诚.外资进入能改善中国的工资扭曲吗?——基于中国省级动态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9(8):63-75.

[9]阚大学,吕连菊.要素市场扭曲抑制了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吗——基于Heckman模型的实证分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110-121.

[10]邵敏,包群.外资进入是否加剧中国国内工资扭曲:以国有工业企业为例[J].世界经济,2012(10):3-24.

OFDIandLaborPriceDistortion:MechanismandEmpiricalStudy

ANMeng,ZHANGCheng

(SchoolofEconomics,NankaiUniversity,Tianjin300071,China)

Abstract:OFDIhasawiderangeofimpactsonthehomecountryandthehostcountry.ThispaperwillfurtherstudytheeffectofOFDIonlaborpricedistortioninthehomecountry,analyzeitsmechanism,measureandtestit.Theresultsshowthat:(1)OFDIaggravatesthedownwarddistortionoflaborpriceinChinaandhasasignificanttrend,andisnegativelycorrelatedwiththelevelofregionaleconomicdevelopment.(2)OFDIpromotestheoverallimprovementoftechnology,laborefficiencyandwages,butthereisstructuraldisharmony.Thefirstisthattheincreaseoflaborpricedeviatesfromtheincreaseoflabormarginaloutput;theotheristhatthepriceofhighhumancapitaldeviatesfromthatofgeneralhumancapital.Basedontheabovesituation,weshouldaffirmthepositiveroleofOFDIineconomicdevelopment,payattentiontotheadjustmentoflaborwagesystemandmechanism,andrealizethecoordinateddistributionofinterests.

Keywords:OFDI;laborpricedistortion;factormarket

(責任编辑:李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