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砂花器“木言”唱响生命的赞歌
——论紫砂花器创作中的生命塑造

2020-10-20周志和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花器迎春花紫砂

周志和

紫砂花器是来自生命的艺术,其题材与造型设计取材于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生命物体,比如动物、植物以及山、水等自然景观,它是将各种自然界的形象或物象的形态,以美学结构为造型设计理念,以独特的紫砂技艺手法制作而成,所以紫砂花器是赋予器物“生命感”的最直观、最生动、最丰富的体现。

一件好的紫砂花器作品,是极具生命感的,它所呈现的生命力是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的,这样的紫砂花器的制作要满足四个要素:立意深刻、造型巧妙、手艺精湛、意境高远。首先,立意是作者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的思想感情,立意的深浅是创作者对自然、对人生、对生命的认知与理解的水平高低的体现,是创作者自身灵魂深度的体现。立意深刻奠定了作品的思想高度,决定了碰撞受众心灵情感的力度。其次,造型是题材的艺术表现,也是作者美学结构构建能力的集中呈现,造型设计可以帮助作者更清晰准确地表达主题,帮助受众更有带入感地理解作品,也能丰富立意的表达与层次。然后,紫砂花器的全手工制作作为传统的手工艺术,手艺本身就是一种艺术,同时也是紫砂艺术表达的手段。花器制作涉及了紫砂制作的多种技艺,包括光器的拍打成型技艺;花器的贴花、雕塑技艺;泥料颜色的调配等。花器是三大器型中最为直观的表现手艺水平的器型,对于光器和筋纹器,外行人看不出功底,而花器的基本功 “像不像”,却是受众极易识别的第一印象。最后,意境是作者通过立意、造型、技法的共同作用营造出来的艺术感染力,对于作者来说,是立意的升华,对于受众来说是情感的共鸣。立意、造型、手艺、意境这四者相辅相成,相随相生,缺一不可成形,缺一不可达其意。

以下我们以紫砂花器作品“木言”为例,以花器制作四要素剖析“木言”的创作过程及效果呈现,进而更深层次地理解 “木言”的生命塑造,领略枯木逢春的生命力量和生活态度。在大家的认知里,木头是没有语言的,枯木是没有生命的,而作者不但赋予了枯木生命,还赠以赞歌。虽已成朽木,但它抓住每一缕阳光的照耀,每一滴雨水的滋润,它积攒着力量,挣扎着,努力向上。木言的立意是深刻而多层次的,其一,尊重每一个生命,倾听每一种声音,生命是美好的,生活是美丽的,大自然的生生不息,这是生命的奇妙;其二,生命走向垂暮之前的挣扎,这种生命力是掷地有声的,似夕阳,即使西下,它也在最后照亮了整个苍穹,这是生命的力量;其三,永不言弃,守得云开见月明,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是生活的态度。立意的深刻必须配以造型的准确而丰富地表达, “木言”的造型设计巧妙别致,它不是完全的花器化,也不是简单地在光器的局部做一些花器的贴花装饰,它保留了光器的器型基础,在光器的壶身、壶嘴、壶把的中部开始过渡成花器,这是生命的成长过程,青春年少时期的皮肤光洁可人,心里天真无邪,随着年龄的增长,皮肤的皱纹、斑点,心理上有了思考与枷锁,这是生命的厚重。这种造型的层次性设计是契合立意的深度的。壶身上半部梯形呈上收的形态,打造努力向上、破土而出的昂扬姿态,并且旋转的造型设计,增加了律动美,让这件作品活了起来,像在迎风舞动。壶盖盖面贴饰迎春花,迎春花这种具有新生的象征意义的元素的应用丰富了整件作品的生命感,壶钮巧妙采用了紫砂雕塑技法设计成小树桩形态,与迎春花一起构成了一株完整的迎春树。整把壶选用原矿老紫泥,花瓣搭配黄金段泥。整体造型结构合理,比例严谨,整体形态古拙却苍劲,庄重也明亮俏皮。 “木言”无论是壶身斑驳的老树树皮布满树樱、壶钮的小木桩还是盖面上灿烂绽放的迎春花,都惟妙惟肖,形意俱佳。“木言”通过造型的层次性、技法制作的精准性,准确、完整并丰富地表达了作者的立意,从而自然地营造了丰厚而深远的意境。

总结: “木言”是来自生命的感动,它努力不放弃,斗志昂扬向上,它随风舞动,享受生命。它等风来,等春到,厚积薄发,迎春花开,把春来报。木言,唱响的是四季交替,生命轮回,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生命赞歌。

猜你喜欢

花器迎春花紫砂
穿花系列竹编花器
无相
刘少白
置胆插花馨 尊觚花器与簪花内胆
蘅皋掇菁藻 毡室伴清嘉 宋代占景盘与管瓶花器再议
瓶花佳趣 古代花器与花事
顾景舟洋桶紫砂提梁壶
迎春花开( 连载一)
迎春花
迎春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