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密度下夏播红小豆抗倒伏能力变化规律的研究
2020-10-20王乐政华方静曹鹏鹏高凤菊王士岭高祺
王乐政,华方静,曹鹏鹏,高凤菊,王士岭,高祺
(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 德州 253000)
作物倒伏易造成通风透光差、光合作用减弱,进而降低单产,影响产品品质;同时倒伏可造成植株损伤,为病害传播提供条件,加重病害[1];此外,倒伏还会增加收获难度和成本,制约机械化生产进程,影响收获效率[2]。可见倒伏是影响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的重要限制因素。已有研究表明作物的抗倒伏能力与形态性状密切相关[3-6]。形态性状又受种植密度的直接影响,当种植密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会影响玉米的茎秆性状,如株高和穗位变高、茎粗变细、茎秆强度降低等,最终导致玉米茎秆抗倒伏能力降低,进而影响玉米产量[7,8];大豆的抗倒伏系数随着株高、鲜重的增加而减小,随茎粗的增加而增大[9]。这说明选择适宜的密度对于调控植株形态、增强抗倒伏能力从而确保高产、高效具有重要实践意义。
近年来,关于不同种植密度下植株抗倒特性的研究逐渐增加。陈喜凤等[10]研究发现,种植密度改变了大豆的群体结构,随着密度增加,倒伏逐渐加重且与低密度差异显著。刘唐兴等[11]研究发现,油菜终花期后,播种密度显著影响油菜的抗倒伏能力,且随密度增大越易倒伏。李金才等[12]研究认为,小麦生长发育后期,随播种密度的加大,茎秆贮藏物质向穗部转运率增加,茎秆抗倒能力随之下降。本课题组前期研究表明,与红小豆抗倒伏能力相关的性状主要包括茎粗、根鲜重、茎秆强度、株高、地上鲜重和分枝数等,抗倒指数[(茎粗×根鲜重×茎秆强度)/(株高×地上鲜重×(1+分枝数)]是这些性状的综合体现,虽然与产量不直接相关,但其任何一个性状发生变化,都会影响植株的抗倒伏性,能较为系统地体现红小豆田间的抗倒伏能力[13];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红小豆的形态性状发生变化,如随着密度的增大,株高降低,分枝数减少,主茎节数下降,单株结荚数和单株粒数降低等[14]。在以前的基础上,本试验以红小豆品种中红7号(V1)、冀红15号(V2)为材料,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研究不同密度下夏播红小豆抗倒伏性状、抗倒指数和产量的变化,阐明群体结构与抗倒伏性状变化的规律,为实现夏播红小豆抗倒伏、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年6—9月在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现代农业科技园试验基地(37°27′N,116°18′E)进行。试验地为黄潮土,0~20 cm土壤基础理化性状:有机质含量12.37 g/kg、全氮1.31 g/kg、速效氮62.01 mg/kg、速效磷57.11 mg/kg、速效钾102.57 mg/kg,含盐量0.10%,pH值7.87。前茬作物为冬小麦,麦收后秸秆还田。
1.2 试验材料与设计
供试红小豆品种中红7号,由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提供;冀红15号,由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提供。试验采用两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设计,设V1(中红7号)、V2(冀红15号)2个品种处理和d1(每公顷10.0万株)、d2(每公顷12.0万株)、d3(每公顷14.0万株)、d4(每公顷16.0万株)和d5(每公顷18.0万株)5个种植密度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24 m2(4 m×6 m),区内种12行,行距0.5 m,株距根据密度相应调整,重复间设1 m调查道,四周设2 m保护行。依据当地生产管理水平进行生育期内的田间管理,各小区田间操作保持一致。
1.3 测定项目与方法
性状测定:于红小豆成熟期收获前取各小区中间2行任一行的连续10株,进行性状测定。按照《小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15]测定株高、茎粗、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重、每荚粒数和百粒重。
地上鲜重(g/株):子叶节以上部分的鲜生物量。
根鲜重(g/株):子叶节以下部分的鲜生物量。
茎秆强度(N):以植株单茎的最大抗折力衡量茎秆机械强度。用数字茎秆强度仪(YYD-1型,浙江托普仪器有限公司产品)进行测定。取主茎子叶节上10 cm茎秆分别放于支撑架凹槽内,两支撑点的距离为5 cm,然后缓慢下压,直到茎秆折断为止,此时读出的数值即为茎秆强度。
抗倒指数[13]:抗倒指数=(茎粗×根鲜重×茎秆强度)/(株高×地上鲜重×(1+分枝数)。
测产:取小区中间4行(面积12 m2)收获,脱粒后自然晒干,称重计产(kg/hm2)。
1.4 数据处理
用Microsoft Excel 2007进行数据处理和作图,用DPS 7.05数据处理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用新复极差法标定5%差异显著水平。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密度下红小豆抗倒伏性状的变化
2.1.1 株高变化 红小豆V1、V2的株高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增高,变异系数分别为7.37%、12.99%。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F=557.495**)、密度间(F=118.437**)、品种与密度互作(F=4.822**)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回归分析(图1)表明,株高与密度表现出极显著直线正相关关系(r1=0.9944**,r2=0.9906**),可用方程y1=1.0457x+30.466(R2=0.9888**)、y2=1.5143x+16.013(R2=0.9813**)表示。从图1可以看出,V1株高显著大于V2,且株高在不同密度下具有显著变化,受密度影响的程度V2大于V1,品种与密度间具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
图1 不同密度下株高变化
2.1.2 茎粗变化 红小豆V1、V2的茎粗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小,变异系数分别为8.90%、5.43%。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F=0.482)、品种与密度互作(F=1.186)差异均不显著,密度间(F=16.299**)具有极显著差异。回归分析(图2)表明,茎粗与密度表现出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1=-0.9691**,r2=-0.9879**),可用方程y1=-0.1911x+9.6775(R2=0.9400**)、y2=-0.1183x+8.5789(R2=0.9764**)表示。从图2可以看出,V1、V2的茎粗差异较小,但茎粗在不同密度下具有显著变化,V1受密度影响的程度大于V2,品种与密度间的互作效应较小。
2.1.3 分枝数变化 红小豆V1、V2的分枝数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变异系数分别为45.63%、36.13%。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F=150.028**)、密度间(F=47.781**)具有极显著差异,品种与密度互作(F=2.356)差异不显著。回归分析(图3)表明,分枝数与密度表现出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1=-0.9900**,r2=-0.9972**),可用方程y1=-0.1567x+3.2867(R2=0.9809**)、y2=-0.2367x+5.3933(R2=0.9947**)表示,说明V2分枝数显著大于V1,分枝数在不同密度下变化显著,V2受密度影响的程度大于V1,品种与密度间的互作效应较小。
图2 不同密度下茎粗变化
图3 不同密度下分枝数变化
2.1.4 地上鲜重变化 红小豆V1、V2的地上鲜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变异系数分别为27.3%、20.91%。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F=516.851**)、密度间(F=724.692**)、品种与密度互作(F=47.509**)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回归分析(图4)表明,地上鲜重与密度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1=-0.9778**,r2=-0.981**)。2个品种地上鲜重随种植密度增加呈逐渐减少的趋势,在d1、d2、d3处理间下降较快,在d4、d5处理间较为缓和。地上鲜重随种植密度的变化可用方程y1=0.4392x2-18.045x+231.14(R2=0.9875*)、y2=0.2057x2-9.4373x+146.85(R2=0.9791*)表示,说明V1地上鲜重显著大于V2,不同密度下变化显著;地上鲜重在每公顷14万株以下时随密度增加快速减少,超过14万株则缓慢减少,即受影响程度变小,其中V1受密度影响的程度大于V2。
图4 不同密度下地上鲜重变化
2.1.5 根鲜重变化 红小豆V1、V2的根鲜重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变异系数分别为18.22%、19.19%。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F=16.268**)、密度间(F=83.963**)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品种与密度互作(F=1.586)差异不显著。回归分析(图5)表明,根鲜重与密度表现出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r1=-0.9593**,r2=-0.9793**)。2个品种根鲜重在d1、d2处理间下降较快,在d3、d4、d5处理间下降缓慢。根鲜重随种植密度的变化可用方程y1=0.0212x2-0.7927x+10.376(R2=0.9783*)、y2=0.0138x2-0.5853x+8.7255(R2=0.9843*)表示,说明V1的根鲜重显著大于V2,不同密度下变化显著;根鲜重在每公顷12万株以下时随密度增加快速下降,超过12万株以后缓慢下降,即受影响程度变小,其中V1受密度影响程度大于V2。2.1.6 茎秆强度变化 红小豆V1、V2的茎秆强度随种植密度的增加而逐渐降低,变异系数分别为17.62%、13.78%。方差分析表明,品种间(F=601.423**)、密度间(F=1188.019**)、品种与密度互作(F=37.728**)均具有极显著差异。回归分析(图6)表明,茎秆强度与密度表现出极显著的直线负相关关系(r1=-0.9944**,r2=-0.9988**),可用方程y1=-6.4587x+207.0(R2=0.9887**)、y2=-4.5883x+169.67(R2=0.9976**)表示。由图6可以看出,V1茎秆强度显著大于V2,且在不同密度下具有显著变化,密度对V1的影响大于V2,品种与密度间具有极显著的互作效应。
图5 不同密度下根鲜重变化
图6 不同密度下茎秆强度变化
2.2 不同密度下红小豆抗倒伏指数的变化
对不同密度下2个红小豆品种的抗倒伏指数进行方差分析表明,各作用因子对抗倒伏指数影响的大小顺序为品种(F=1680.934**)>品种×密度(F=138.286**)>密度(F=42.161**)。如表1所示,V1的抗倒伏指数显著高于V2,V1各密度下平均抗倒伏指数是V2的1.2倍,说明选择抗倒伏品种是提高夏播红小豆田间抗倒伏能力的关键措施。不同密度下,V1抗倒伏指数的大小顺序为d4>d1>d5>d2>d3,除d4、d1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密度间差异显著;V2抗倒伏指数的大小顺序为d1>d3>d2>d5>d4,除d1、d3差异不显著外,其它各密度间差异显著。可以看出,d4、d1是V1具有较高抗倒伏能力的适宜密度,d1、d3则是V2具有较高抗倒伏能力的适宜密度。说明提高夏播红小豆田间抗倒伏能力,除选择抗倒伏品种外,适宜的种植密度也是重要措施之一。
表1 不同密度下红小豆抗倒伏指数的变化
2.3 不同密度下红小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变化
由表2可知,不同密度下2个小豆品种产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均随着密度加大先逐渐增加后降低,均以d4最高、d1最低,密度间产量差异显著。各密度下,V1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d4>d5>d3>d2>d1,d5、d3间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均显著低于d4而高于d2、d1,d2、d1间产量差异不显著;V2产量从大到小依次为:d4>d3>d5>d2>d1,d3与d5差异不显著,显著低于d4而高于d2、d1,d5与d2差异不显著,显著高于d1。
表2 不同密度下红小豆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变化
从不同品种产量的变异系数来看,V2受密度影响的程度大于V1,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V1>V2,品种与密度对产量的影响表现出显著的互作效应。各产量构成因素受密度的影响程度不同,单株荚数和单株粒重变异系数较大,即受密度影响较大;每荚粒数和百粒重变异系数较小,即受密度影响较小。与V2相比,V1单株粒重和百粒重受影响程度较大,单株荚数和每荚粒数则较小,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V1品种,首先受影响的是单株粒重,其次是单株荚数,再次是百粒重,最后是每荚粒数;V2品种则表现为单株荚数首先受影响,其次是单株粒重,再次是每荚粒数,最后是百粒重。可以看出,2个红小豆品种密度在每公顷14万~18万株间均能获得较高产量,其中每公顷16万株时产量最高,V1为2 785.4 kg/hm2,V2为2 514.8 kg/hm2。
3 讨论与结论
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植株地上部群体结构发生变化,红小豆的株高增高,分枝数、主茎节数逐渐减少,地上部生物量逐渐降低;同时地下部也受到极大影响,根生物量和侧根数减少[16]。本试验中,随密度增加,2个红小豆品种的株高逐渐增高,茎粗逐渐减小,分枝数、地上鲜重和根鲜重逐渐减少,密度间差异显著,与先前的研究结果一致。研究还发现,不同红小豆品种形态性状的变化受种植密度的影响程度不同,株高、分枝数的变化,V2大于V1;而茎粗、地上鲜重和根鲜重的变化,V1大于V2,不同品种间差异显著,这与华方静等[13]的研究结果一致。
植株地上部茎秆和地下部根系性状是影响倒伏的两大因素[17]。郑亭等[18]研究认为,随着株高和重心高度的降低,单茎干物质积累量增多,节间缩短增粗,机械强度提高,田间不易发生倒伏。李金才等[12]研究发现,植株较矮和植株重心较低,茎秆基部节间粗、短、茎壁厚且干重大,以及较高的茎秆机械组织强度是茎秆抗倒株型的形态特征。本研究表明,2个红小豆品种的抗倒伏指数差异显著,V1大于V2,说明提高夏播红小豆的抗倒伏能力,品种应是首选;V1的抗倒伏指数在d4、d1密度下较高,而V2的抗倒伏指数在d1、d3密度下较高,这是由于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是基部茎秆和根系性状相互作用的结果[19]。抗倒伏指数是茎粗、根鲜重、茎秆强度、株高、地上鲜重和分枝数等性状的综合体现,任何一个形状的变化,都会影响抗倒性。低密度下,“茎粗×根鲜重×茎秆强度”较大,抗倒指数较大;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大,茎粗、根鲜重、茎秆强度、地上鲜重和分枝数而降低,但降低的速度不同,致使V1、V2的抗倒指数[(茎粗×根鲜重×茎秆强度)/(株高×地上鲜重×(1+分枝数)]分别在d4、d1密度下最高。
红小豆V2产量受密度影响的程度大于V1,品种间产量差异极显著,V1>V2;不同密度下2个红小豆品种产量的变化规律一致,均随着密度加大先增加后降低,密度间差异极显著。2个品种密度在每公顷14万~18万株间均能获得较高产量,16万株时产量最高,V1为2 785.4 kg/hm2,V2为2 514.8 kg/hm2;密度为每公顷16万株时V1的抗倒指数最高,14万株时V2的抗倒指数最高,可以看出,V1最佳密度为每公顷16万株,而V2为14万株。因此本研究认为,选用红小豆品种中红7号、采用每公顷16万株种植,是实现夏播红小豆抗倒伏、高产高效栽培的有效措施。由于夏播红小豆产量和抗倒伏能力还受生态环境、土壤肥力及其它栽培条件的影响,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