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头颈部CTA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的诊断价值分析

2020-10-20唐辉军陈文宽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20期
关键词:头颈部正确率颈动脉

唐辉军,陈文宽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射科 广东 广州 510630)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里常见的一种,约占所有脑卒中的八成[1-2]。常由于脑的供血动脉,即颈动脉和椎动脉狭窄、阻塞,导致脑供血不足,脑组织缺血坏死,故又称为急性脑梗死[3]。急性脑梗死的病死率高,且容易复发,对于它的处理需要讲究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再发[4]。故多年来临床研究者们在不断更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技术,从传统的头颅CT扫描到CTA、MRA、及ce-MRA等[5],其诊断准确率的提高与对病情评估的及时了解使急性脑梗的后续相关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病死率,提高了治愈率。本研究主要探究头颈部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时的诊断价值,旨在帮助临床了解病情及病因,以期对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2019年6月—2020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6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其纳入标准为:①已确诊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且处于早期阶段;②排除不适合参与此次实验的患者;③患者或家属均同意参与此次实验,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60例实验者的一般情况为: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52~73岁,平均年龄62.36±2.97岁,其中患有糖尿病者16例,高血压者20例。

1.2 检查方法

对照组采用CT平扫方法,使用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CT进行头部平扫,扫描范围从患者T3水平至颅顶,扫描参数管电压120kVp,管电流250mA,层厚3mm,层间距3mm。

实验组采用相同设备(东芝Aquilion One 320排CT)进行头颈部CTA联合扫描,先行平扫,再行头颈部CTA增强扫描,范围从升主动脉处至颅顶,使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普罗胺(浓度370mgI/ml),将之以4.0ml/s的流率注射进肘前静脉约80ml,然后以相同流率注入30ml生理盐水进行冲管。CTA增强扫描模式采用SureStart造影剂示踪术,ROI触发点为升主动脉,触发阈值为200Hu[6]。管电压120kVp,管电流250mA,层厚/层间距:3mm/3mm。在最后使用超声波来对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狭窄程度情况进行对比。

1.2.1 图像后处理

将所需图像传至副台后处理工作站,利用动脉期与平扫期图像剪影后得到剪影图,再进行图像重建,重建方法包括: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技术(VR)、曲面重建(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其中、VR及MIP血管重建以三维模式呈现[7]。

1.3 观察指标

1.3.1 两组的诊断正确率

诊断正确率计算公式为:诊断正确率=该组诊断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人数/总人数×100%。通过比较两组的诊断正确率来衡量CTA相对CT平扫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可信度。

1.3.2 头颈部CTA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狭窄程度情况

通过头颈部CTA扫描查找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情况以及对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种,若患者的血管堵塞程度大于或等于70%为重度狭窄,在30%与70%之间为中度狭窄,阻塞程度为30%以下为轻度狭窄。通过比较头颈部CTA与超声波检查情况来探究头颈部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血管病变检查里的作用。

诊断准确率计算公式为:诊断准确率=CTA诊断出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颈动脉狭窄人数/超声波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颈动脉狭窄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得到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22.0软件对其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率表示,原始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t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诊断正确率(见表1)。根据实验可知,实验组行头颈部CTA诊断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进行常规CT平扫检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的诊断正确率对比

2.2 头颈部CTA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情况(见表2)。可知使用头颈部CTA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诊断准确率为84.62%,轻度、中度颈动脉狭窄程度诊断准确率也在80%以上,重度颈动脉狭窄诊断准确率略低于其他,为76.92%。总的来说,使用头颈部CTA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情况的诊断准确率较高,有助于了解病情以及病因,对治疗方案有指导作用。

表2 头颈部CTA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情况

3 论讨

脑卒中有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两组类型,两者有着致病因素上的不同,出血性脑卒中多由高血压以及其他突发因素引起的,缺血性脑卒中常是由患者脑部供血不足引起。但在实际临床应用中,不能仅仅根据病史以及体征来断定病因,还需要更为准确的诊断检查,传统上常用CT平扫来诊断,但CT平扫虽然可以帮助准确识别绝大多数颅内出血,排除非血管性病变,但它对病变更详细的情况难以捕捉,容易出现错诊、漏诊等情况[1,3,8]。根据文献[1-5,8-13]以及此次实验研究,发现使用头颈部CTA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时,有以下几点优势:

(1)CTA可进行准确的显像分析,查看血管异常情况[8-9]。血管造影是CT扫描中的一种,通过造影剂在患者血管中流动,因为X光无法穿透造影剂,所以当设备呈现的为明显的块状、团状等阴影时,可能患有的为缺血性脑卒中。这样的诊断方式可提高诊断正确率。

(2)可有效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以及颈动脉狭窄程度情况,了解病因以及病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是引起脑卒中的常见原因之一,如果可以尽早发现硬化斑块以及确定其性质,从而进行一定的干预,对降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及病死率有良好的效果。除此之外,CTA技术可以对颈动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了解颈动脉狭窄程度情况可帮助医生了解病人病情严重程度,从而制定相关处理方案[10]。

(3)CTA检查具有无创、快速等优点。现代医学诊断技术中,DSA检查可以作为缺血性脑卒中诊断的一个金标准,可是DSA检查是有创检查,且有着一定的风险性。MRI不需要造影剂,没有电离辐射,但需要很长的检查时间,费用高,有着很大的局限性[11]。综合上看,CTA检查具有的无创、快速等优点十分适用于临床上,有很大的诊断价值。

(4)对治疗方案有一定指导作用,对疗效评估也有帮助。CTA检查可查看颅内、颅外的血管病变,从而使医生能了解病人的发病机制和病因,进而制定适合病人的治疗方案,并且在进行治疗以后,还可以通过CTA检查来评估治疗效果,从而指导医生调整治疗方案[12-13]。

综上所述,将头颈部CTA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早期时,可以提高脑卒中的诊断正确率,同时可对颅内、颅外的血管病变情况进行探查,了解患者病情与病因,指导治疗方案,评估治疗效果,还拥有无创、快速等优点,拥有着很大的诊断价值。

猜你喜欢

头颈部正确率颈动脉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提高住院患者留取痰标本正确率的影响
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颈动脉狭窄及其侧支循环形成的关系
课程设置对大学生近视认知的影响
基于深度学习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成分识别
超声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支架贴壁不良的价值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不同坐姿的6岁儿童乘员在MPDB碰撞测试中头颈部损伤评价
超声对颈动脉蹼的识别意义探讨
生意
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