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血通络清脑方合阿司匹林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症
2020-10-19赵海峰
赵海峰
(河南省浚县善堂中心卫生院内科 浚县456250)
短暂性脑缺血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且多发群体越来越趋于年轻化,主要症状为眩晕,可能是脑梗死的前兆,多因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起[1]。据研究显示,有8.0%~10.5%的患者或在7 d之内发生脑梗死,严重影响患者身心健康[2]。西医治疗主要使用阿司匹林,可达到扩张脑血管、降低血液黏稠度、控制血压的目的,但部分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3]。大量临床实践发现中医治疗该病可取得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性高。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症患者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4月~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36~63岁,平均(47.29±2.03)岁;患病时长2~15年,平均(7.85±1.51)年。对照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35~65岁,平均(47.51±1.96)岁;患病时长2~15年,平均(7.91±1.45)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2 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符合《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4]内相关诊断标准。中医诊断: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辨证为痰瘀受阻、气血不足型。主症:恶心呕吐、阵发性眩晕等;次症:健忘、手指麻木、神情呆滞等;舌脉:舌质呈紫暗或淡紫,舌下静脉迂曲。
1.3 入组标准 (1)纳入标准: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史;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临床与影像学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合并肝、肾功能衰竭;合并脑部恶性肿瘤;合并高血压、糖尿病。
1.4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国药准字H37023270)口服治疗,100 mg/次,1次/d;在此基础上,观察组给予活血通络清脑方治疗,药方组成:黄芪30 g,地龙20 g,桃仁15 g,石菖蒲15 g,赤芍15 g,当归15 g,川芎25 g,银杏叶15 g,胆南星10 g,红花10 g,人工牛黄0.2 g,水蛭3 g,加水煎煮,弃渣留汁浓缩至300 ml,分2次口服,150 ml/次,1剂/d。两组均于连续治疗2周后评估疗效。
1.5 观察指标(1)两组临床症状评分。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根据《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5]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评分,包括眩晕及中风先兆症状。0分为无症状,1分为轻微症状,2分为中度症状,3分为重度症状,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2)两组脑部血液循环情况。治疗前与治疗2周后,采用南京贝登医疗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经颅多普勒超声仪(TCD)检查两组患者基底动脉(BA)、左椎动脉(LVA)、右椎动脉(RVA)血流速度;抽取两组患者空腹时的静脉血,测定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水平。(3)两组疗效。疗效判定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显效:症状显著减轻,实验室检查均正常,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无影响;有效:症状基本减轻,实验室检查部分恢复正常,对患者日常生活与工作无明显影响;无效:症状未改变。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用非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例(%)]
2.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治疗2周后,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临床症状评分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分,±s)
表2 两组临床症状评分对比(分,±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2.3 两组脑部血液循环情况对比 治疗2周后,观察组BA、LVA、RVA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FIB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脑部血液循环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脑部血液循环情况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
3 讨论
短暂性脑缺血为脑血管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之一,发病急骤,且预后较差,若未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发展为脑梗死的风险较高[6]。眩晕为该病的主要临床症状,患者常伴有恶性、呕吐、平衡失调等,主要是由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椎-基地动脉痉挛及血栓形成导致血管腔狭窄引起。据研究显示,目前西医对该病主要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阿司匹林为常用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物,可通过消除血小板环氧合酶,进而有效抑制血栓素A2合成,阻断血栓素A2引诱的血小板聚集,从而达到降低血液黏稠度目的,并改善血管微循环[7]。虽然阿司匹林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但由于部分患者抵抗该药物,所以导致阿司匹林疗效不理想。
短暂性脑缺血在中医学中被归于“眩晕”范畴,认为其发病原因是患者肝肾阴虚、气血不足、痰浊瘀血导致脑髓失养,进而引起眩晕[8]。因此,治疗该疾病应以化痰通络、活血化瘀为主。活血通络清脑方中的当归可起活血通络作用;黄芪起补益元气作用;赤芍、红花、川芎、桃仁及银杏叶可活血化瘀;胆南星、石菖蒲及人工牛黄可祛湿、化痰,地龙可通经活络。诸药合用可祛瘀通络、补气活血[9]。且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对人体脑部具有很好的保护作用[10];当归对脑缺血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同时还能够增强免疫力、抗血小板聚集等[11];赤芍具有扩张血管、抗凝、抗动脉粥样化、保护心脏与肝脏等作用,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12]。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观察组BA、LVA、RVA血流速度较对照组高,FIB水平及临床症状评分较对照组低,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性眩晕症效果明显,可有效提高临床有效率,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减轻患者临床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