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依达拉奉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
2020-10-19郭文正
郭文正
(河南省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郑州450006)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临床常见神经系统疾病,可造成脑部神经功能障碍,发病率较高,其发病群体以老年患者居多,>80岁的患者可占全部患者的80%,具有突发性、反复性等特点,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1]。脑供血不足发病机制尚未有权威论证,其病理本质为动脉粥样硬化、血管狭窄或痉挛、椎动脉管受压等所致,其致病因素与血流动力学障碍、血液黏稠度过高相关[2],常规治疗以改善脑供血、扩张脑血管为主。从中医学角度分析,脑供血不足是由于瘀血阻络所致,临床治疗宜化瘀活血、通络行气。本研究选取我院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进行分组对比,旨在分析丹参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依达拉奉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3月~2020年2月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119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59例和试验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6例;年龄59~83岁,平均(70.88±5.37)岁;病程13~35个月,平均(23.91±5.06)个月;体质量52~77 kg,平均(64.47±5.94)kg;合并高血压12例,高脂血症21例。试验组男32例,女28例;年龄58~85岁,平均(71.42±5.49)岁;病程12~37个月,平均(24.33±5.16)个月;体质量51~79 kg,平均(65.02±6.11)kg;合并高血压14例,高脂血症20例。两组基线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合并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取标准(1)纳入标准:根据脑电图检查、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为慢性脑供血不足;意识清晰,可正常交流;年龄>50岁;患者知情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脑缺血急性发作;合并局灶性运动性癫痫、内耳眩晕症、晕厥发作;合并脑梗死、肝肾功能障碍。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对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患者给予常规降压、调脂治疗,进行饮食运动干预,忌烟酒,保持良好生活习惯。
1.3.1 对照组 给予胞磷胆碱钠(国药准字H22025457)静脉滴注,0.25 g/次(0.5%葡萄糖溶液250 ml进行稀释),1次/d;依达拉奉(国药准字H20050280)静脉滴注,30 mg/次(0.9%生理盐水100 ml进行稀释),2次/d。连续治疗14 d。
1.3.3 试验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73022)静脉滴注,10~20 ml/次(以0.5%葡萄糖溶液稀释后使用),1次/d。连续治疗14 d。
1.4 疗效评估标准 治愈:多普勒超声检查显核对用药剂量示脑供血恢复正常,眩晕、呕吐、耳鸣、头痛等症状基本消失;有效: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脑供血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所缓解;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改善不明显。总有效为治愈、有效之和。
1.5 观察指标(1)治疗效果。(2)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检测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进行评估。(3)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包括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
1.6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22.0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血流速度、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以(±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总有效率)以%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标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84.75%(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2.2 两组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 治疗后两组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均有所提高,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表2 两组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比较(cm/s,±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
2.3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 治疗后两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均有所降低,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s)
表3 两组凝血功能比较(±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
?
3 讨论
慢性脑供血不足是常见脑血管疾病,病程较长,易反复发作,且患者以老年人居多,多伴有其他基础疾病,从而易出现并发症,临床治疗要求较高。慢性脑供血不足致病原因复杂,一般认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可减慢血流速度,促使血小板积聚,增加血液黏稠度;同时椎基底动脉受机械性压迫后可导致动脉狭窄;基底动脉舒缩功能障碍同样为脑供血不足发病的常见诱因[3]。临床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目的在于改善临床症状、抑制疾病进展。胞磷胆碱钠是细胞膜磷脂合成时神经递质乙酰胆碱重要来源,可促进磷脂合成,修复神经细胞膜,有助于调节脑能力代谢,对促进血液循环有积极作用[4]。依达拉奉是临床常用脑保护剂,可扩张脑血管,预防脑水肿及脑梗死,同时对神经系统损伤有修复作用[5]。
中医理论认为,慢性脑供血不足病证本虚标实,是由于肾脾亏虚、血运无力致使瘀血阻络,发为本病,治宜化瘀活血、通络行气。丹参注射液是以丹参为主要成分的中药制剂,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心包、肝经,可活血祛瘀、凉血消痈。现代药理学表明,丹参注射液可改善微循环,调节血流状态,提高血液流速,有助于改善凝血功能[6]。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原因在于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异常,致使大小脑、脑干及相关组织供血不足而产生神经功能障碍,而血流动力学是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治疗后试验组基底动脉、椎动脉血流速度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丹参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依达拉奉可提高慢性脑供血不足治疗效果,加快动脉血流速度。丹参注射液可扩张动脉,减少生成氧化低密度脂蛋白,抑制合成内源性胆固醇,解除脑血管痉挛,对改善脑部血流状态有积极作用[7~8]。同时本研究发现,治疗后试验组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红细胞聚集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丹参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依达拉奉能改善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凝血功能。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多伴有血液黏度上升,丹参注射液可降低环核苷酸磷酸二酯酶活性,抗血小板聚集,对降低血液黏稠度有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丹参注射液联合胞磷胆碱钠、依达拉奉治疗慢性脑供血不足患者效果确切,可有效调节血流动力学,改善凝血功能,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