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晕缘弧形与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治疗乳腺纤维瘤疗效对照
2020-10-19林良远
林良远
(广东省吴川市人民医院普外一区 吴川524500)
乳腺纤维瘤是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青年女性是好发人群,且随着人们不良饮食习惯的增多,生活压力的加大,环境污染的加重,患病人数逐年增多。乳腺纤维瘤患者若未能及时予以有效治疗,乳腺纤维瘤转变成恶性病变的风险会增加[1]。手术是临床治疗乳腺纤维瘤的常用手段,但会对机体组织造成一定的创伤,且易导致瘢痕出现,不仅对女性胸部的美观造成一定影响,还会降低患者生活质量[2]。相关研究报道指出,乳头乳晕复合体感觉功能在女性性生活、乳腺分泌乳汁、乳头勃起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正确选择乳晕手术切口对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尤为重要[3]。本研究探讨了采用乳晕缘弧形、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3月收治的乳腺纤维瘤患者86例(142侧)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入路切口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71侧)。对照组年龄22~46岁,平均(34.13±2.89)岁;乳晕直径2.7~3.6 cm,平均(3.15±0.12)cm;肿瘤位于内上象限6例(10侧),内下象限4例(6侧),外上象限26例(43侧),外下象限7例(12侧)。观察组年龄23~48岁,平均(35.07±2.42)岁;乳晕直径2.6~3.5 cm,平均(3.21±0.11)cm;肿瘤位于内上象限7例(11侧),内下象限6例(9侧),外上象限25例(44侧),外下象限5例(7侧)。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乳腺纤维瘤相关诊断标准[4],经彩超等影像学检查确诊者;符合手术指征者;肿瘤局部皮肤不存在异常情况,淋巴结未发生肿大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者。排除标准:乳晕区域较小,不可对手术切口进行设计者;肿块存在恶性病变者;患侧乳房存在外科手术治疗史者;术后无法随访者。
1.3 手术方法 手术治疗前,根据患者纤维瘤部位、大小等对手术切口进行定位与设计。对照组于乳晕边缘作2~4 cm弧形切口,观察组于乳晕内侧约4 mm作2~4 cm弧形切口,进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采用仰卧位,常规消毒、铺巾,予以肿胀麻醉,之后将皮肤与皮下组织切开,于皮下组织与腺体之间将肿块游离;将腺体组织采用血管钳夹住,并向乳头方向牵拉,充分显露肿块,牵向手术切口处,同时沿着乳腺导管方向将乳腺组织切开,游离、切除肿块。对于直径小于5 mm的肿瘤,采用触摸方式对其进行定位,并进行标识、切除,同时一并切除肿瘤附近少量的组织;若肿块直径较大,应实施碎解切除。手术残腔电凝止血,皮肤真皮层利用可吸收线进行间断缝合处理,切口皮内予以连续缝合处理,采用医用胶水维持切口处皮肤对合状态,之后采用弹性绷带对切口实施加压包扎处理。手术结束后予以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术后2 d拆除包扎,7 d后可对局部进行适当按摩,以利于血液循环,促进切口的恢复。两组术后均随访1年。
1.4 观察指标 (1)手术相关指标: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2)瘢痕程度[5]:采用温哥华瘢痕评定量表评估,由血管分布、柔软度、厚度、色泽4个方面组成,满分15分,分值与瘢痕程度呈正相关。(3)统计两组术后1年疾病复发情况。
1.5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24.0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瘢痕程度评分对比 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瘢痕程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瘢痕程度评分对比(±s)
表1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及瘢痕程度评分对比(±s)
?
2.2 两组复发情况比较 术后1年,对照组复发8例,复发率为18.60%;观察组复发1例,复发率为2.33%。观察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468,P=0.014)。
3 讨论
乳腺纤维瘤是临床常见的妇科疾病,患者体内性激素水平异常与该病发生关系密切。乳腺纤维瘤本质上是一种良性肿瘤,但存在发展成恶性的可能,故需尽早对疾病进行诊断与治疗,改善患者预后[6~7]。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患者对手术切除美观效果需求的提升,微创、美观已成为乳房纤维瘤切除术发展的方向。临床研究表明,乳晕存在较多的皮脂腺,具有较深的皮肤颜色,较多的皱褶,以乳晕作为手术切口,瘢痕较小,且位置较为隐蔽,与患者的审美要求相符。但不同手术入路方式,手术效果、患者预后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8]。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较少,且瘢痕程度较轻,复发率较低,表明乳腺纤维瘤患者采用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切除术,可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减少住院时间,且改善瘢痕程度,减少疾病复发,加速康复进程。分析原因在于,本研究采用肿胀麻醉,可有效区分剥离平面,以利于将皮下隧道进行剥离,充分暴露术野;电凝止血可降低残腔渗血,并消除淋巴漏。乳房乳晕经肿胀麻醉后,平滑肌较为松弛,予以牵拉后切口会向外进行伸展,加之乳房皮肤、皮下组织弹性程度较好,两者与乳腺及乳腺与乳大肌之间的组织间隙较为疏松,有利于分离及手术切除。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手术瘢痕的大小与皮肤厚度关系较为密切,将手术切口选择在乳晕区,可有效降低对乳腺导管、腺体造成的损伤,且手术不受到肿块部位的影响,即使患者存在较多的病灶,也可通过同一切口将其切除。该术式不需要额外的特殊器械与耗材,可有效降低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具有较好的美学效果,进而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预后效果[9]。此外,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切除术对机体组织造成的创伤较少,患者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切口愈合时间较短,复发情况较少,可有效避免患者再次接受治疗的风险。但患者若为乳腺恶性肿瘤,需将肿瘤及其临近组织全部切除,采用该入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任乐华[10]的研究结果指出,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应用于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不仅治疗效果较好,且外形较为美观,这与本研究结果相似。但本研究也存在一定不足之处,如样本量较少等,故需提高样本量进一步证实。
综上所述,采用乳晕内弧形切口入路切除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患者的效果显著优于采用乳晕缘弧形切口入路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加速切口愈合,降低瘢痕程度,减少疾病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