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产圈模式对哺乳仔猪生长性能、健康状况及应激水平的影响

2020-10-19张校军顾宪红

中国畜牧杂志 2020年10期
关键词:限位哺乳血浆

张校军,郝 月,顾宪红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动物营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极大满足了消费者对畜禽产品的需求,但集约化的养殖环境使得动物活动空间变小、运动量不足,有可能导致动物抵抗力下降、发病率升高、产品品质变差[1-2]。有研究表明,猪只所处的生活环境对其生产性能、行为、健康及应激水平都会产生影响[3-4]。产圈环境对母猪及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及生理状况也会产生一定影响。目前,母猪产圈一般分为限位栏产圈和自由产圈2 种模式,而规模化猪场产房多采用限位栏饲养模式。与自由产圈相比,生活在限位栏产圈中的母猪做窝、探究等正常行为的表达得不到满足,异常行为增加[5-6],应激激素含量升高,产生生理应激[7],母猪机体应激激素可能会通过乳汁传递给仔猪,造成哺乳仔猪的应激。顾招兵等[8]研究发现,自由产圈仔猪能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性能,但仔猪压死率明显高于限位栏仔猪。泌乳母猪在自由产圈中活动范围扩大,运动量增加,可能会导致仔猪压死率升高[9]。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产圈模式对仔猪生产性能、健康状况及应激水平的影响,以期探究一种能在实际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哺乳仔猪福利饲养模式。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与动物饲养管理 本试验在北京延庆县一家规模化猪场进行。试验选取3 胎、预产期接近及体况相近的二元杂交母猪(大白×长白)24 头,随机分配至限位栏产圈+高床、自由产圈+高床、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3 组,每组8 个重复。在预产期前7 d 将妊娠母猪转入试验产圈。仔猪原窝哺乳直至21 日龄断奶,并于10 日龄开始补饲开口料。根据出生次序、出生体重,每圈挑选出强(出生时间靠前,体重大)、中(出生时间居中,体重一般)、弱(出生时间靠后,体重小)仔猪各1 头,即每组选出的各类仔猪8 头,公母各半,用油性记号笔在头部做好标记,并确保标记在整个试验期能清晰辨认。试验仔猪自由采食,自由饮水。免疫程序参照该公司的哺乳仔猪免疫制度。自由产圈+高床组和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各有1 头母猪分娩出的仔猪均为木乃伊,故这2 组只有7 窝仔猪进入后续试验。

1.2 产圈设计 限位栏产圈+高床组的产圈长×宽×高为2.35 m×1.75 m×0.9 m,限位栏长×宽×高为2.3 m×0.6 m×1.1 m,仔猪保温箱长×宽×高为1.15 m×0.6 m×0.9 m(图1)。

自由产圈+高床组的产圈长×宽×高为2.35 m×1.75 m×0.9 m,仔猪保温箱长×宽×高为1.15 m×0.6 m×0.9 m(图2),产圈内壁周围安置有仔猪防压架,防压架距围栏侧壁0.2 m、距地面高0.3 m。

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的产圈(除发酵床以外的地面)长× 宽× 高为1.75 m×1.75 m×0.9 m,仔猪保温箱长×宽×高为1.15 m×0.6 m×0.9 m,发酵床长×宽×深为0.6 m×1.75 m×0.6 m(图3)。发酵床垫料主要由稻壳、麸皮、米糠发酵菌种组成,试验中发现猪只在发酵床集中排便,则需及时清理,确保床面干爽;产圈内壁周围安置有仔猪防压架,防压架距围栏侧壁0.2 m、距地面高0.3 m,母猪分娩当天至分娩后的第5 天,在发酵床上方横置一根钢管,不让母猪在发酵床上躺卧。

1.3 测定指标及方法

1.3.1 生产性能 在母猪分娩当天,记录初生活仔猪数、仔猪初生重及初生窝重。在断奶当天,记录断奶仔猪数、仔猪断奶重及断奶窝重。从分娩当天至仔猪断奶当天,每天记录仔猪死亡数,计算仔猪死亡率。在出生后第10~21 天,每天记录仔猪采食量。仔猪平均日增重为仔猪出生当天至断奶当天的平均日增重。

1.3.2 健康状况

1.3.2.1 皮肤损伤程度 在仔猪出生后第2、3、7、14、21 天16:00 对各圈标记的中仔猪体表皮肤损伤程度进行评分[10](表1)。

1.3.2.2 体表温度 在仔猪生后第2、7、14、21 天9:00 左右及15:00左右用红外测温仪对标记的强、中、弱仔猪背部(肩胛处)进行体表温度测定(每次重复测3 次,取平均值)。仪器测定端距仔猪体表测定位置的距离为15~20 cm。

表1 仔猪皮肤损伤程度评分标准

1.3.3 血浆指标 在仔猪出生后第7 天、第21 天7:00,采集标记的中仔猪前腔静脉血液。采血时将血液收集于5 mL 肝素钠抗凝管中。采完后将抗凝管置于低速离心机内3 000 r/ min 离心10 min,将分离出的血浆-20℃冷冻保存,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ΙSA)检测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含量(上海鑫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试剂盒)、放射免疫法检测皮质醇(Cortisol,COR)和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PR)含量(华英生物技术研究所试剂盒)、碘—淀粉比色法检测α-淀粉酶(α-amylase,AMY)活性(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试剂盒)。

1.4 统计分析 数据经Excel 整理后,采用SPSS 17.0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邓肯氏多重比较或t 检验、单因子相关分析,P<0.05 表示差异显著,0.05<P<0.1 表示有升高或降低的趋势。

2 结果

2.1 不同产圈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由表2 可知,各组间初生活仔猪数、断奶仔猪数、仔猪死亡率、平均初生重、平均初生窝重、平均断奶重、平均断奶窝重、平均日采食量差异均不显著;但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平均断奶重较其他2 组有升高的趋势,且该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限位栏产圈+高床组。

2.2 不同产圈对哺乳仔猪健康状况的影响 由表3可知,在出生后第2、3、7、21 天,各组间仔猪皮肤损伤程度差异不显著。在出生后第14 天,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仔猪皮肤损伤程度显著低于限位栏产圈+高床组。

表2 产圈对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表3 产圈对仔猪皮肤损伤的影响

由表4 可知,在出生后第2 天,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强、中、弱仔猪体表温度均显著低于其他2 组。在出生后第7 天,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强、中仔猪体表温度有降低的趋势,各组间弱仔猪体表温度差异不显著。在出生后第14 天,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强仔猪体表温度有降低的趋势,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中仔猪体表温度显著低于其他2 组,各组间弱仔猪体表温度差异不显著。在出生后第21 天,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中仔猪体表温度有降低的趋势,各组间强、弱仔猪体表温度差异不显著。综合强、中、弱3 种类型仔猪的平均体表温度,在出生后第2、7、14、21 天,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所测仔猪平均体表温度显著低于其他2 组。

2.3 不同产圈对哺乳仔猪生长激素和应激水平的影响 由表5 可知,在出生后第7 天,限位栏产圈+高床组、自由产圈+高床组、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仔猪血浆GH含量依次显著降低,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血浆COR 含量显著高于限位栏产圈+高床组,各组间血浆CPR 含量、AMY 活性差异不显著。在出生后第21 天,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血浆GH 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 组,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血浆AMY 活性显著低于其他2 组,各组间血浆COR、CPR 含量差异不显著。

由表5 可知,仔猪出生后第21 天与出生后第7 天相比,限位栏产圈+高床组血浆GH 含量显著降低,血浆COR、CPR 含量及AMY 活性无显著差异;自由产圈+高床组血浆COR 含量显著降低,血浆CPR 含量有降低的趋势,血浆GH 含量及AMY 活性无显著差异;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血浆GH、CPR 含量显著降低,血浆COR 含量有降低的趋势,血浆AMY 活性无显著差异。

3 讨论

3.1 不同产圈模式对哺乳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哺乳仔猪的生产性能一方面受母猪泌乳量及自身激素调控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环境因素的影响。良好的生长环境对猪的生长会产生积极的影响[11]。哺乳仔猪可能因产圈环境的差异而对其生产性能产生影响。虽然本试验未发现仔猪死亡率、平均日采食量有显著差异,但整个哺乳期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在哺乳前期,限位栏产圈+高床组仔猪GH 含量显著升高;而到哺乳后期,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GH 含量显著升高。其原因可能是由于分娩后1 周内,限位栏中的母猪活动量少[12],其仔猪能吃到更多乳汁,可能会刺激仔猪分泌更多的GH 进入血液;而到分娩1 周以后,自由产圈的母猪活动量增大,体况恢复快,可能会分泌更多的乳汁。Oliviero 等[13]研究发现,与限位栏产圈相比,自由产圈的母猪催产素含量显著升高,可能会使得泌乳能力增强,进而会对哺乳仔猪的生长性能产生积极影响。加之仔猪GH 分泌量升高,所以位于自由产圈+高床组的仔猪表现出更好的生长性能。这与顾招兵等[8]研究结果一致。此外,本试验发现,在出生后第7 天,中仔猪血浆GH、AMY 与其断奶重和体增重无显著的相关关系;而在出生后第21 天,中仔猪血浆GH、AMY 分别与其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542、0.566;r=0.471、0.485),说明在哺乳后期,较高的血浆GH 含量和AMY 活性可以使自由产圈的仔猪表现出更好的生长性能。

表4 产圈对仔猪体表温度的影响

表5 产圈对仔猪血浆生长激素和应激指标的影响

3.2 不同产圈模式对哺乳仔猪健康状况的影响 皮肤损伤是评价动物健康状况的一个重要因素,皮肤损伤可以反映动物福利健康水平的高低。Mouttotou 等[14]研究发现,水槽、猪栏等设备设计越合理,猪只受到的损伤越小。不同的产圈环境会影响母猪行为[6,8],Valros 等[12]研究发现,自由产圈中母猪躺卧-站立行为改变频次减少,仔猪接触母猪乳房的时间增加,由采食竞争而引起的皮肤损伤可能也会发生变化。因此,不同的产圈环境可能会影响哺乳仔猪的皮肤损伤程度。本试验发现,在出生后第3 天,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皮肤损伤程度有升高的趋势,可能由于自由产圈+高床组母猪起身站立等行为发生比较频繁,仔猪没有充分的时间哺乳,加剧了仔猪在哺乳时的打斗行为。在出生后第7 天,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仔猪皮肤损伤程度有降低的趋势;在出生后第14 天,该组仔猪皮肤损伤程度显著降低。可能是发酵床更容易满足仔猪的探究、玩耍等行为,其争斗行为减少[15],皮肤损伤程度也会明显降低,这表明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的仔猪具有更高的福利水平。

体温是反映动物健康与否的重要指标,与动物机体的代谢水平密切相关。当动物处于恐惧状态时,糖代谢加快,体温升高,摄入的能量用于抵抗外界环境刺激。一些研究表明,处于应激状态的动物,其体表温度会升高[16-17]。本试验结果显示,在整个哺乳期,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强、中仔猪及所测仔猪平均体表温度明显低于其他2 组。可能是由于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仔猪打斗现象少于其他组,推测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仔猪整体应激程度小于其他2 组,健康水平较高。

3.3 不同产圈模式对哺乳仔猪应激反应的影响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的活跃程度可以评价动物的应激水平[18]。当动物处于应激状态下,HPA 轴被激活,COR 含量升高[19-20]。对猪只进行短期空间限制时,会产生急性应激反应[21]。本试验发现,在出生后第7 天,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血浆COR 含量显著高于限位栏产圈+高床组,说明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应激程度高于限位栏产圈的仔猪。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自由产圈母猪站立和躺卧的变化频次高于限位栏产圈母猪[18],仔猪在躲避母猪躺卧的过程中产生了更大的应激。在出生后第21 天,各组间仔猪血浆COR 含量无显著差异,可能在哺乳后期,仔猪体格变强,母猪的躺卧行为对仔猪的影响减小;也有可能是因为自由产圈的母猪应激小于限位栏产圈,血浆COR 含量减低[22],通过乳汁等途径的传递,仔猪血浆COR 含量也会降低。本研究还发现,与出生后第7 天的相比,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出生后第21 天仔猪血浆COR 含量显著减少,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仔猪有减少的趋势,而限位栏组仔猪没有显著差异。以上表明,自由产圈组出生后仔猪应激的恢复更快,有助于改善仔猪的福利水平。

当动物处于应激或感染的状态下,机体血清CPR含量升高[23]。Вurger 等[24]报道,CRP 可以作为评价动物健康、免疫和应激水平的指标。本试验发现,在出生后的第7 天及21 天,各组间血浆CPR 含量差异不显著。用CPR 作为环境应激(不同产圈模式)对仔猪影响的指标还有待进一步研究。AMY 作为自主神经交感神经标记物,是反映动物心理应激状态的重要指标,同时也能间接反映交感-肾上腺髓质轴的活跃程度。有研究表明,心理应激或身体应激都能引起唾液AMY 活性的升高[25-26]。本试验发现,在出生后第7 天,各组间血浆AMY 活性差异不显著,表明在仔猪哺乳前期,产圈对仔猪的情绪状态产生的影响较小,没有引起心理应激的变化。在出生后第21 天,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血浆AMY 活性显著低于自由产圈+高床组,说明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哺乳后期仔猪的情绪状态好于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进一步分析可能是生活在发酵床的仔猪争斗行为减少,而更多地表现出探究、玩耍等行为[15],所产生的心理应激减少,与上述产圈对仔猪皮肤损伤程度及体表温度的影响所得结论一致。

4 小 结

本试验结果显示,自由产圈+高床组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增加,表现出良好的生长性能;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仔猪皮肤损伤程度、体表温度较低,表现出良好的健康状况;在哺乳后期,自由产圈+部分发酵床组仔猪AMY 活性降低,其精神状态得到改善,应激水平降低较大。综上所述,自由产圈饲养后期,哺乳仔猪更健康。

猜你喜欢

限位哺乳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塑料弹簧限位座断裂失效分析
会哺乳的树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控制玻璃钢型材固化收缩变形的装置
鱼雷型铁水罐限位控制系统的设计与研发
脑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相关血浆氨基酸筛选
汽车零件限位结构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