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党建三个着力点 推动国企改革大发展

2020-10-19/文

国防科技工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大局党组织国有企业

黄 临 /文

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归结到一点,就是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这进一步凸显了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和使命任务,为新时代改革发展形势下做好国企党建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2020 年是国资委党委确定的“中央企业党建巩固深化年”,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的关键期,要把“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作为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要着力点,坚持发挥企业党组织在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领导作用,深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大发展。“把方向”是前提和基础,“管大局”是根本和要求,“保落实”是目标和重点,三者缺一不可,统筹协调,相互促进,互为推动。如何学深悟透、融会贯通,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重大课题。

全面认识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确保改革的正确方向

充分认清国有企业是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方向明,则改革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力量,成为实施“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等重大战略的重要力量,成为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成为我们党赢得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胜利的重要力量。要坚持有利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利于提高国有经济竞争力、有利于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的方针,推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坚定不移地把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充分发挥“六种力量”和坚持“三个有利于”,阐明了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推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正确方向。

正确把握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现代化国有企业的本质特征。属性强,则固实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建工作始终是国有企业独特的政治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建立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本质特征。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新时代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必须勇于挑起重担,在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中充分发挥领导作用,才能保证改革方向不偏离。要明确党组织在决策、执行、监督各环节的权责和工作方式,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不断增强活力、影响力、抗风险能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要在发展理念上鲜明体现新发展理念的根本导向,推进结构调整、创新发展、布局优化,使国有企业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动作用;在改革方针上鲜明体现“三个有利于”的价值判断,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组织制度创新,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努力为企业改革的稳定发展当好“火车头”,确保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

着力夯实国有企业党组织在自身建设中的制度基础,保障国企根深叶茂

准确理解掌握夯实党建制度基础的根本内容。基础实,则根基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面从严治党要在国有企业落实落地,必须从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制度严起,突出了国有企业党建基础的三大核心要素。在深入推动国企改革发展的攻坚期,我们要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四个要”。要同步建立党的组织、动态调整组织设置;要把党员日常教育管理的基础性工作抓紧抓好;要让支部成为团结群众的核心、教育党员的学校、攻坚克难的堡垒;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企业党组织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来抓,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中打牢党组织的坚强堡垒。

准确把握以“三基”建设为核心的具体内容。根基牢,则内容实。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夯实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发挥“生命线”作用的制度基础。在健全基本组织方面,要坚决消除党建工作“盲区”和“空白点”,在企业构建落地生根的基层党建网络,将基层党组织建在工程项目上、建在研发团队中、建在派驻机构下,确保党的组织既“有形覆盖”又“有效覆盖”,做到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建强基本队伍方面,全面从严管理党员队伍,强化政治理论教育、党的宗旨教育、党章党规党纪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把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形成长效机制,努力为国有企业改革任务的完成提供坚强组织保障;在落实基本制度方面,着眼抓日常、抓经常,常态化推进主题教育学习,进一步加强基本规章制度建设,规范“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个人事项报告、民主评议党员等制度,健全职代会、职工董监事等民主管理制度,还要裁好考核评价制度这把“标准尺”,抓好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工作。还要强化工作保障,落实“一岗双责”,在夯基固本、补齐短板上持续用力,确保基层党建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留死角,不断强化党组织建设的丰富内容,为国企改革发展打下坚实稳固的事业根基。

总体把握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履职尽责中的内容要求,保持改革的强劲动力

深刻理解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的具体要求。认识清,则目标明。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的总要求是: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紧紧围绕全面解决党的领导和建设弱化、淡化、虚化、边缘化问题,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不动摇,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和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党和国家方针政策、重大部署在国有企业贯彻执行;坚持服务生产经营不偏离,把提高企业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作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企业改革发展成果检验党组织的工作和战斗力;坚持党组织对国有企业选人用人的领导和把关作用不能变,着力培养一支宏大的高素质企业领导人员队伍;坚持建强国有企业基层党组织不放松,确保企业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就体现在哪里,为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提供坚强组织保证——这是党和国家对国有企业党组织履职尽责工作作出的具体要求。

准确把握落实具体要求的核心关键方法。责任实,则方法准。国有企业党组织要通过不断提高政治站位、正确履行职责,牢牢坚持对党的领导负责职责、决定企业重大事项职责、把关企业选人用人职责、抓好全面从严治党职责、强化抓基层打基础职责和增强党的政治凝聚力职责。

坚持以提升员工幸福感、增强企业竞争实力、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改革发展进程中考虑员工切身利益,把解决思想问题同解决实际问题结合起来,既讲道理,又办实事,多做得人心、暖人心、稳人心的工作,以此不断激发员工积极性,增强国有企业生产力,才能使党组织始终保持引领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强劲动力。

正确遵循国有企业党组织嵌入法人治理中的特色路径,彰显改革的制度优势

两个“一以贯之”是国有企业党组织嵌入法人治理中的根本遵循。定位准,则特色明。改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生存发展之道。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当代中国的发展进步。全面深化改革,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前途命运,关系党的执政基础和执政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对国有企业深化改革作出明确指示,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如何做到“两个一以贯之”,要结合中国国有企业实际,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国企改革发展路径,建立把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各环节、把企业党组织嵌入法人治理结构之中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是国企党建工作融入中心、服务大局,实现国有企业作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凸显“根与魂”独特优势的必经之路。

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特色路径。路径对,则成效显。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一个国家的制度和制度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两者相辅相成。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就是将党组织和董事会、经理层和监事会等其他治理主体有机结合、深度融合,通过将党建工作要求写入公司章程,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落实“双向进入、交叉任职”领导体制,健全党组织议事决策机制,厘清党委(党组)和其他治理主体的权责边界;坚持党管干部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原则,确保党对国有企业政治领导、党组织的意图得到充分体现的同时,又能从国有企业作为市场竞争主体的经济属性出发,尊重其他治理主体依法行权,形成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现代治理效能。在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真正实现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最大化的同时,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彰显中国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的制度优势。

积极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三个着力点的关键作用,统揽改革的发展大局

站位高,则视野宽。党是治国理政中的最高政治力量,具有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地位。坚持党的领导是国企改革大发展的“主心骨”。《中国共产党党章》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党的领导作用一定要体现在推动企业发展上,如何推动?把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三个着力点是关键。

如何确保“方向”不偏离

把方向,怎么把?就是要坚定政治方向、把准工作方向、谋划发展方向,确保企业始终沿着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的方向发展壮大。要通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广大干部职工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精神上来,夯实企业内部和谐稳定的群众基础;通过完善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制度体系,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个有利于”标准,修订管理制度,建立融入渗透企业决策、执行和监督的机制,确保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方向符合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

如何确保“大局”管得好

管大局,何为大局?国有企业的使命和定位,决定了其大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努力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努力实现职工利益最大化。要自觉站在党和国家全局上想问题、办事情,坚定不移地维护好改革发展稳定大局。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领导人员是党在经济领域的执政骨干,是治国理政复合型人才的重要来源,肩负着经营管理国有资产、实现保值增值的重要责任。因此,管大局,首先要从领导干部人才队伍管理抓起,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强化作风建设,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增强驾驭引领企业改革发展的本领;同时完善领导干部监督机制,使国有企业领导干部的一切行为都能自觉纳入社会道德和党纪国法的范围中,打造忠诚、干净、有力的企业中坚力量;还要领导国有企业从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点出发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保证企业时刻以党和国家的大局为重,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重,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制度,在关系国家安全、企业发展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上加强领导,依法依规及时做出决定或向其他组织机构提出意见或建议。

如何确保“落实”落到位

保落实,以何为载体?就是要不断创新打造融入中心、服务大局的工作载体,把党建工作成效转化为发展成果,这是党组织“保落实”的重要抓手所在。要坚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从党的组织建设方面下重拳,构筑基层组织坚强堡垒,打造过硬的组织、完善的制度和创新的党建工作载体;要创新党建实践载体,着力形成与企业发展战略相一致、与企业发展模式相匹配、与企业经营管理方式相协调的党建工作机制;要领导广大干部职工坚决贯彻党和国家的决策部署,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和任务在企业得到不折不扣的落实;要发挥群团优势,督促各组织机构和群团组织切实执行党组织的决定,激发企业内生动力;要构建有效激励机制,将企业经营成果与职工利益结合、共享,促使职工更自觉地关心企业的经营决策,想方设法为企业排忧解难,为企业发展贡献力量。

历史和现实反复证明,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进入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是一项事关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改革,责任重大、任务艰巨。我们要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掌握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三个着力点,解放思想、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攻坚克难,理直气壮抓改革,一心一意谋发展,续写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猜你喜欢

大局党组织国有企业
胸怀大局
学党史和把握政治大局
品牌建设融入发展大局 务实创新打造有为统战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聚力文学创作 服务武功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