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以“概论课”为例
2020-10-17陈爱华
陈爱华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 广州 510300)
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存在感染力、说服力和践行力不足的问题,很难成为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这个问题又可以分成三种具体情况:一是感染力不足,教师的理论功底深厚,也精心安排了实践教学,但是忽略了“以情动人”,不重视调动学生的情感,师生之间没有情感互动,对这样的老师和课程,学生很难“真心喜欢”;二是说服力不足,为了提高学生的抬头率,教师大量采用播放视频、讲故事等教学方法,此种做法虽然赢得了学生真心喜欢,却很难让学生终生受益;三是践行力不足,不少老师将实践教学局限于社会实践,而社会实践又因为经费、学生安全等问题而导致学生参与度不广,社会实践过程也缺乏教师有力的理论指导而流于形式。针对这些问题,以思政课核心课程——“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期提高思政课的感染力、说服力和践行力。
1 “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理论依循
所谓“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就是在概论课教学中坚持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实践育人的统一。以情动人,即培养学生对伟大领袖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情感认同;以理服人,即讲授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强调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和穿透力;实践育人,即通过校内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对理论的践行力。情感、理论、实践三者侧重点不同,“情感”强调教学目标要增强情感认同,“理论”重视理论讲授的教学方法,“实践”则注重将学生的实践作为评价方式。其中,情感是催化剂,理论是核心,实践是关键。
1.1 在教学目标上,增强“情感认同”
所谓“情感认同,指在对一事物有了深刻和全面了解的基础上,从情感上对其产生肯定、喜爱、赞同、追求和积极的态度。”[1]概论课的情感认同目标,就是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以及对其主要理论创立者的积极情感。将情感认同作为概论课的教学目标,首先是由概论课的特点决定的。高校思政课的总体目标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青年大学生不但要识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基本理论,要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方法来理解、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要具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接班人和建设者的思想觉悟、思想素质和政治情感。概论课的主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其产生固然有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但是也离不开“人”的因素,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的个人因素。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分别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创立者。要学习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了解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领袖;要真正学好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就必须对毛泽东、邓小平、习近平等领袖有积极情感。因此,概论课不但要培养学生的理论思维和理论能力,也要培养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其次是由学生的特点决定的。人不仅有理性思维,也有感性思维。知、情、意、行相互联系,层层递进,“情”对于接收知识、坚定意志和付诸实践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情感”对理论知识的接纳,那么知、意、行都将步履维艰。而青年大学生长于感性思维而理性思维偏弱,情感丰富易偏激。他们对情感认同的事物往往一往情深,爱屋及乌,对于情感不认同的事物则产生强烈的抗拒排斥心理。只有让学生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创立者产生情感认同,才能更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和方法。因此,“概论课不仅在于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发展过程,更在于培养大学生对领袖和理论情感认同,如发自内心的对领袖的尊敬、理解、支持、拥护、捍卫,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和理论自觉,”[2]即“情感认同”。
1.2 在教学方法上,重视“理论为王”
理论是概论课的核心,理论讲授法应该是概论课最主要、最重要的教学方法。为了切实将思政课打造成为大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教师们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教学改革,强调以生为本,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将信息化技术和教学方式方法融合创新,形成了众多颇具特色的教学模式。然而,这些改革鲜有涉及理论教学问题,其认识论根源在于很多教师将概论课的“难上”归咎于其理论性强,甚至将理论视为洪水猛兽,“在教学实践中,这些教师排斥理论教学,少讲、不讲理论,对理论问题避而不谈或避重就轻”[3]。概论课教学如排斥理论教学而热衷于教学方式方法形式的创新,实际上是本末倒置、缘木求鱼,当时可能让学生“真心喜欢”,却绝对不可能让学生“终身受益”。“真心喜欢”和“终身受益”是考量思政课的两大标准,但是两者的重要程度不同,“真心喜欢”是学生即时的、浅层次的情感体验,“终身受益”却是学生长远的、深层次的成长获得感。“真心喜欢”是手段,“终身受益”才是终极目标。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分析中国社会、指明中国方向的科学理论武器,青年学生以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来武装自己才能真正“终身受益”。教师的主要责任就在于激发学生的理论需求和理论兴趣,着力培养学生的理论自觉、理论自信。而让学生爱上理论的方法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将书本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学生的思想困惑结合起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要坚持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注重启发性教育,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思考问题,在不断启发中让学生水到渠成得出结论”[4]。
1.3 在教学评价上,注重“实践教学”
近年来,思政课尤其强调实践教学,把实践教学作为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抓手。但是实践教学的意义远不在于此,它还是检验理论讲授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首先,课外实践教学是学生检验书本理论的重要途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书本理论能否有力解释社会现实问题?社会现实问题能否印证书本理论?学生受限于时间等现实因素,不能真正通过自己的实践去检验书本理论的真伪和效度,但是可以通过社会调查、问卷调查、随机采访、假期实地考察等课外实践教学来了解社会,了解人们的想法和需求,通过他人的实践来验证书本理论。其次,课堂实践教学是衡量教师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教师教学效果一般是通过学生的考试成绩体现出来的,即学生成绩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标准。然而,与注重技术性和操作性的专业课不同,思政课注重是价值性、实践性,其实际效果难以通过传统考试来检验和呈现,而应该通过学生思想行为素质的提高来体现。在课堂实践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内容,精心设计实践主题,引导学生开展自由辩论赛、情景剧表演、主题演讲、模拟法庭等课堂实践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理论思维能力和理论水平也得到锻炼和展示。因此,学生在课堂实践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素质恰好体现和检验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强调情感、理论、实践三者的有机融合和一体化,每一个专题都体现和融合了明确的情感目标、精要的理论讲授以及精心设计的实践教学。情感、理论、实践三者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切实解决思政课长期存在感染力、说服力和践行力不足的问题。
2 “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关键在教师,关键在发挥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5]实施“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关键在于教师。教师要重视并将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教师要理直气壮、切实有效地进行理论教学;教师要有效指导、有力组织学生的课外实践教学和课堂实践教学。下面以专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例,介绍“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过程,如图所示。
首先,通过丰富有趣的形式让学生了解习近平。习近平是教材的核心内容——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创立者,学生经常在电视上看到习近平总书记,但是并不一定了解他,因此,有必要补充介绍习近平。教师可以介绍习近平生平、从政经历,介绍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展示习近平不同时期的照片,播放微视频《青年榜样习近平》,赏析习近平词《念奴娇·追思焦裕禄》,欣赏《不知如何称呼您》《撸起袖子加油干》等音乐作品,让学生搜索和分享习近平的金句名言,让学生谈谈对习近平的印象,课后推荐学生阅读《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或者观看《习近平这五年》等纪录片并写读书笔记或观后感。其目的是让大学生们走近习近平,了解青年习近平的遭遇和选择并从中获取人生启迪,了解作为普通人的习近平的兴趣爱好并切实感受领袖魅力,了解大国领袖习近平的远大抱负。课后,学生们纷纷表示,感觉习近平离自己更近了,自己更尊敬更爱戴习近平了。这个教学步骤也可以设计成实践教学,以“习近平的生平”“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习近平的金句赏析”“习近平的故事”等为主题,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搜集资料并分享交流。教师收集、整理、挑选学生作品,同时在学院微信公众号、网页和学习平台上集中展示和宣传优秀作业,而这些又可以成为教师以后可利用的教育教学资源。这个教学环节重在激发学生对习近平的情感认同,为接下来的理论教学和理论认同做好铺垫。
其次,理论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述”。理论知识比较深奥枯燥,非常考验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能力。教师要简明概要地讲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来龙去脉,包括它和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理论的渊源,它的时代背景,要深入浅出地讲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和核心要义,还要详略得当地评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意义和当代价值。理论讲授就是要以书本理论回应当前国际国内热点、直击学生思想困惑,这就要求教师不回避矛盾,充分发挥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当然,理论讲授不是全部都靠教师的“三寸不烂之舌”,教师可以借助视频资料、国内外最新资讯以及习近平经典表述来阐释理论。这部分不仅仅是理论讲授,也包含情感认同目标和实践教学的环节,因为在“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中,情感、理论、实践三者不是分裂的,而是有机地、巧妙地融合。比如,教师在讲述十八大以来我国取得的历史性成就之时,在分析我国进入新时代之时,在点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和意义之时,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出来的自豪感、荣誉感,很能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很容易激发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让学生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强烈的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同理,理论内容也可以采用实践教学的形式,比如可以让学生讨论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来源,也可以让学生集体研读习近平的理论著作,教师针对学生的理论困惑进行答疑解惑。
再次,通过实践教学加深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实践教学的主题和具体形式丰富多彩,教师可以根据学情、时间等情况灵活采用不同的实践教学。笔者在课前预习调查发现,民生问题和扶贫现状是学生关注的焦点,在扶贫问题上盲目乐观和消极悲观并存。据此,教师组织学生利用五一假期开展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社会实践。学生们自组成队,深入城郊、农村,通过调查问卷、个人采访、座谈会、实地考察等形式了解“精准扶贫”政策落实情况,掌握扶贫现状,以视频、调查报告等形式汇报和分享交流小组成果。有学生在总结会上表示:“这次社会实践不但让自己切身感受到扶贫工作的艰巨,也感受到了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力度和效果。”教师引导大学生们进一步思考精准扶贫和传统扶贫的差别,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后还是否需要继续扶贫等问题,让大学生们更深刻理解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现实,更深刻理解我国面临的历史使命和艰巨任务。这次调研也增强了大学生们对习近平和习近平扶贫理论的情感认同和理论认同。可见,实践教学也蕴含着情感认同的目标,也有利于促进理论知识的学习与理解。
3 “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成效及反思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取得了积极成效,但也反映了一些问题,应加以关注及解决。
首先,“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成效明显,受到学生、督导和领导的充分肯定。例如,某学生在匿名评教中写道:“老师讲课很认真,教材内容很丰富,上课也很有意思,有感染力;喜欢在研练中心上课,实践教学真精彩!社会调查让我们走出象牙塔,走近社会……”督导也给予了高度评价:“通过自评反思,一是强调培养学生的政治情感,富有感染力和吸引力;二是改进教学方法,采取深入浅出的理论教学+生动活泼的课外实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深受学生好评,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学院教学管理者也表扬道:“教师理论功底深厚,师生深层次互动良好,非常好地契合了当前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兴趣方向,提升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学生的获得感。”此外,“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促进了师生的教研活动,课题组教师在教学方面获得了一系列奖励和成果,学生的作业作品也屡次获奖并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实现了教学相长、教研互促的良性循环。
其次,“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关键在于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必须要求教师要有情感认同,且擅长利用教学方法手段去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如果教师本身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持排斥、否定态度,必然在教学中不经意流露出来,即使他的理论功底深厚、语言表达流畅,也不能真正感染学生、打动学生。理论讲授法最能考验教师的教学能力,这不但要求教师熟练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原理、立场和方法,还要求他能恰当选择教学资源、教学方式方法来解决学生的理论困惑和思想矛盾。实践教学则要求教师精心设计实践主题,组织或带领学生深入社会调研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实事求是,不逃避尖锐的、敏感的问题。可见,“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高校教师尤其是思政课教师面临很大的科研压力,难于集中时间精力在教学改革上。所幸,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不再以论文课题作为评审的唯一考衡标准,而是更强调教师的教学能力,希望今后教师更有动力和时间精力开展“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
“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目前还处在探索阶段,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完善“情感·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必须坚持其基本理论依循,改进具体实施方法,比如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落实课外实践教学的政策支持等,才能切实将思政课打造成学生“真心喜欢,终生受益”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