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盐都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及对小麦种植的影响

2020-10-17胡雯

农村实用技术 2020年8期
关键词:干热风平均气温降水量

胡雯

(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气象局 江苏 盐城 224000)

盐都区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 1 9°4 0′4 9″~1 2 0°1 3′2 2″及北纬33°07′52″~33°25′22″之间,其东部靠近亭湖区,东南角连接大丰区,南部与兴化市隔兴盐界河相互张望,西北部毗邻建湖与宝应两县。盐都区总面积为1015km2,境内地势平坦、河网密布,整体呈东西宽、南北窄、自东向西逐渐倾斜的趋势。该地区位于季风气候区,表现出四季分明、春季冷暖干湿多变,夏季炎热且雨水较多,秋高气爽,冬季寒冷干燥等特点。据统计,2000—2019年盐都区年平均气温为15.3℃,年平均降水量为993.1mm,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996.6h,无霜期稳定在218d左右。小麦是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截止2020年盐都区小麦播种面积达到36万亩左右。但是气温升高、降水增多等均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到冬小麦的种植与生长。本文基于盐都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小麦种植的影响,以期能够为做好农业气象服务工作、促进小麦增产及农民增收等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本文主要采用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2000—2019年的月平均气温、月降水量统计资料,着重采用线性趋势分析法从年分布与季节分布等角度针对以上气温、降水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

2 盐都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2.1 平均气温的变化特征分析

2.1.1 年分布特征盐都区近2 0年(2 0 0 0—2 0 1 9年)的平均气温为15.3℃,且年平均气温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其中2000—2002年为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平均气温为15.5℃,均位于20a平均值以上;2003—2014年为第二阶段,这一时间段内的平均气温为15.0℃,大多数年份的年平均气温均低于20a平均值,表明这一阶段位于偏冷时期;2015—2019年为第三阶段,近5年的平均气温为15.8℃,比20a平均值偏高0.5℃,表明这一阶段位于偏暖时期。整体而言,盐都区近20年(2000—2019年)平均气温以0.313℃/10a的速率呈增温趋势,年平均气温最高为16.2℃,出现在2017年;而2003年的平均气温最低为14.5℃。

2.1.2 季节分布特征

表1 盐都区2000—2019年各季节平均气温及其变化趋势

结合上表1可见,盐都区2000—2019年夏季平均气温最高,为26.1℃;秋季次之,其平均气温为17.1℃,而冬季平均气温最低为3.5℃。由各季节平均气温的变化速率可见,近20年来盐都区各季节平均气温均呈升温趋势,与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保持一致。其中春季升温最为显著,其次为夏季,而冬季升温幅度最小。

2.2 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2.2.1 年分布特征盐都区近20年(2000—2019年)的平均降水量为993.1mm。由上图2可见,随着年份的递增,盐都区年平均降水量呈上升趋势,其上升速率为77.226mm/10a。其中2015年的年降水量为1603.1mm,为近20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而2004年降水量为553.2mm,为20a降水量最少的年份。

2.2.2 季节分布特征

表2 盐都区2000—2019年各季节降水量及其变化趋势

结合上表2可见,近20年(2000—2019年)盐都区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占到全年总降水量的54.4%,以7月份降水最为充沛,占到22.9%。对比各季节降水量的变化速率可见,随着年份的递增,盐都区春季、夏季与秋季降水量均呈增加趋势,而冬季降水量则有所减少。其中秋季降水增加趋势最为显著,春季次之,而冬季降水减少趋势最为平缓。

3 气候变化对小麦种植的影响

3.1 气候变化对小麦穗粒数的影响

每年的3月上至5月上旬正值盐都区小麦起身、拔节、孕穗、抽穗与扬花关键时期,这一阶段的气候条件将直接决定小麦穗粒数的多少。然而,3月上至5月上旬盐都区气候变化剧烈,气温不够稳定,导致年穗粒数的差异显著。再加上,近些年来,盐都区春旱灾害频发,也会对小麦穗粒数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当地民众必须强化育种,及时调整小穗、小花的原始体分化率,改善小麦穗型,以有效增加小穗数。

3.2 气候变化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

每年的5月上至6月上正值盐都区小麦扬花至成熟阶段,此时盐都区气候由春转入初夏,气温明显升高,湿度有所减少。小麦灌浆早期一旦出现低温或高温天气都将导致灌浆强度明显下降,在灌浆后期高温天气还极易导致小麦籽粒过早脱水,进而被迫停止灌浆,最终导致小麦籽粒干瘪,千粒重显著下降。另外,气候加剧变暖,导致弱冬性小麦品种在盐都区得到广泛使用,小麦的生长发育期有所缩短,而抽穗、扬花与灌浆期均有所提前。可以在5月上旬开始对小麦进行灌浆,以减少干热风等灾害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及危害。

3.3 干热风对小麦的影响

小麦干热风是小麦生长发育后期的一种高温低湿并伴有一定风力的农业气象灾害。小麦在干热风过程中,蒸腾强度增大,水分供需失调,正常的生理活动受到抑制或破坏,促使小麦灌浆期缩短,千粒重下降,严重时可使小麦青干逼熟。干热风可使小麦减产1到2成,严重的时候减产更多。干热风还会削弱小麦的光合作用, 缩短小麦的灌浆期,小麦中淀粉含量下降,籽粒不饱满,如果成熟期遭遇干热风,是危害籽粒灌浆最严重的灾害,是影响小麦粒重的最主要的灾害会导致小麦早熟,千粒重达不到标准要求,小麦在干热风过程中,植株内部生理变化主要表现在蒸腾强度增大,植株体含水量降低,水分代谢失去平衡;光合速率下降。而蒸腾作用是水分代谢的主要形式。是植物吸收水分和水分运输的主要动力。矿质元素亦随蒸腾液流输送各部。一般说来,在正常的气温、墒情情况下,蒸腾强度大,消耗水分多,物质积累多,产量高。但蒸腾强度大的植物抗旱力较弱,易受旱害。所以要加强防范措施,小麦开花后即进入小麦灌浆阶段,此时高温、干旱、强风迫使空气和土壤水分蒸发量增大,浇好灌浆水可以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增加空气湿度,起到延缓根系早衰,增强叶片光合作用,达到预防或减轻干热风的危害。注意有风停浇,无风抢浇。灌浆水宜在灌浆初期浇。在小麦成熟前十天左右,根据小麦群体、天气状况、土壤墒情,在干热风来到之前浇一次麦黄水,可以明显改善田间小气候条件,减轻干热风危害。麦黄水在乳熟盛期到蜡熟始期浇在小麦开花至灌浆初期,喷洒药物加速小麦后期的生长发育,预防或减轻干热风危害。

3.4 气象灾害对小麦的影响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加剧变暖,盐都区气候也发生异常变化,与此同时该地区干旱、暴雨等灾害频发,小麦播前降水充沛且底墒充足,但是春季干旱发生频率较高,导致种子无法正常出苗。另外,夏季盐都区暴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一旦出现持续性的暴雨天气过程将会导致麦田出现大量的积水,不仅会导致根部由于长期受涝而腐烂,还会导致病虫害滋生,最终严重影响小麦的品质与产量。除此之外,农民群众的灾害防御意识薄弱,未能及时防御各种气象灾害,也是导致小麦产量不高的一项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干热风平均气温降水量
成都市年降水量时空分布特征
立春
2020年新疆南部区域干热风精细化特征分析
阿勒泰地区干热风发生规律及防御研究
干热风对豫北小麦生产的危害及防御策略
1961—2018年高密市降水量变化特征分析
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看莱州市30a气温变化
1981—2010年拐子湖地区气温变化特征及趋势分析
近50年来全球背景下青藏高原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1956—2014年铁岭县降水变化趋势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