库车市土地利用现状与水土保持现状评价
2020-10-16程凡
程 凡
(新疆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新疆 乌鲁木齐830000)
1 概述
库车市位于天山南部中段,塔里木盆地北缘,全境南北最大长度193 km,东西最大宽度164 km,总面积1.52万km2。属大陆性暖温带干旱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气候干燥,日照充足,降水稀少,蒸发量大,温差大;无霜期长,夏季干热,冬季干冷,春天气候多变影响升温,秋季冷空气频频入侵降温较快,年内气候比较温和。
全市土壤和植被按地形地貌分布为:北部山区土壤与自然植被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垂直地带性规律,自北向南,海拔3 400 m以上的极高山区,以高山寒漠土为主,植被稀疏,有高山垫状植物分布。海拔1 800~3 400 m的山区,土壤以山地草甸土为主,植被为高山草甸、中山森林草原植物,在山地阴坡和半阴坡有雪岭云杉分布,沟谷中有山杨分布,植物以羊茅、针茅、苔草等为主。在海拔1 400~2 000 m分布的上壤为砾石棕漠土,植被以旱生荒漠植被为主,主要有锦鸡儿、琵琶柴、骆驼刺、甘草、芨芨草等。灌区土壤主要有潮土、灌淤土、棕漠土、各类盐土、草旬土等,在不同区域分布着早生、湿生、盐生植物,其中早生植物主要有骆驼刺、沙棘、怪柳、甘草、苦豆子等;湿生植物主要有牛毛毡、针茅、冰草、芦苇等。塔里木河两岸分布有胡杨、怪柳、盐穗木等;在沼泽地带分布着芦苇、水葫芦、水葱等。南部绿洲灌区周边地带为荒漠区,该区域土壤类型以灰钙土为主。植被覆盖率较低。此外还分布有风沙土、新积土等,荒漠区水分条件不足,植被稀疏,植被类型以耐旱的草本植物、灌木为主。
近年来,库车市不断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牢固树立“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加强生态保护建设,实施退牧还草,抓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落实。严守林地红线,落实森林资源保护责任,严厉查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行为。加大天然林和湿地保护,持续抓好盐水沟、二八台河、渭干河、塔里木河生态走廊和绿色屏障建设,加快推进“一河两湖”生态水系工程[1]。目前,库车市实施退耕还林22.67 km2、退牧还草15.33 km2;完成水土保持林30.42 km2;封山育林面积105.98 km2;封禁沙化土地保护区面积124.80 km2。
2 土地利用现状评价
2.1 土地利用结构现状
根据库车市2017年统计年鉴资料,2016年末,库车市土地总面积14 525.13 km2,其中农用地面积9 736.9 km2,占土地面积的67.0%;建设用地面积1 392.83 km2,占 土 地 面 积 的9.6%;其 他 用 地3 395.40 km2,占土地面积的23.4%。库车市土地利用结构详见图1。
图1库车市土地利用结构统计图
2.2 土地利用特点
2.2.1 农用地所占比例大,以牧草地为主
农用地面积9 736.90 km2,占土地面积的67.0%。其中耕地面积959.50 km2,占农用地面积的9.9%;园地面积274.3 km2,占农用地面积的2.8%;林地面积1 987.8 km2,占农用地面积的20.4%;牧草地面积6 515.3 km2,占农用地面积的66.9%。详见图2。
图2库车市农用地土地面积统计图
2.2.2 耕地面积偏小,且分布相对集中
全市土地垦殖率为6.6%(耕地与土地总面积的百分比),低于全国13%的土地垦殖率,耕地均为水浇地,主要集中分布在西南部渭干河灌区的玉奇吾斯塘乡、阿拉哈格镇、齐满镇、哈尼喀塔木乡、墩阔坦镇及比西巴格乡的大部地区,库车河灌区的乌恰镇、乌尊镇、伊西哈拉镇、牙哈镇及比西巴格乡的其乃巴格村。
2.2.3 后备土地资源较丰富,宜耕面积较小
全市其他用地3 395.40 km2,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达23.4%,多为荒漠戈壁,宜耕面积较小,而且开发难度相对较大。
2.3 土地利用方式引发水土流失的影响
草原牧区由于严重超载过牧,造成草地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农牧交错区,由于将原来以牧为主的交错区变为农区或以农为主的交错区,滥垦、滥牧、滥樵、滥采,造成土地大面积退化甚至沙化;在农区,由于不合理的耕作制度,造成部分土地在冬季和春季大面积深翻裸露,成为风蚀面源;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加,加大了人为因素造成的水土流失。山区,由于滥伐滥垦,造成林地退化[2]。
3 水土保持现状评价
3.1 水土流失消长评价
1999年和2001年完成了全国第二次和第三次土壤侵蚀遥感调查新疆片区的工作,初步建立了以县为单位的1∶10万水土流失数据库,汇编完成了《新疆水土保持土壤侵蚀图集》,根据以上成果,库车市水土流失面积9 445.17 km2;2011年在水利部指导下完成了“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水土保持专项调查”新疆片区的工作,获得了自治区水土流失与水土保持最新成果,根据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水土流失调查成果,库车市水土流失面积6 279.06 km2。库车市水土流失面积与比例见表1。2001年和2011年库车市水土流失消长对比情况见图3。
对比两次普查成果,从变化趋势上看,自2001年以来库车市水土流失面积呈递减趋势,10年间总面积减少了3 166.11 km2,水土流失面积减少了22%。
表1库车市水土流失面积与比例
图3库车市水土流失消长对比条状图
从总量上看,经过多年的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土地沙化治理等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减少22%;从侵蚀强度上,中度侵蚀面积减少最多,其次是强烈侵蚀和极剧烈侵蚀,均减缓至轻度侵蚀,轻度侵蚀面积增加较多,说明十几年来适宜或较易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逐渐减少,侵蚀等级也逐渐降低,后期治理的难度越来越大。
3.2 水土保持监测与监督管理评价
近年来,库车市水土保持行政许可管理全面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进一步规范,新建项目方案编报率和水土保持补偿费的征收率均达100%。从已验收的项目看,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投产使用,发挥防治水土流失的功效;乱挖、乱弃现象得到了较大改善,工程周边景观有了较好改善。
监督管理方面,库车市虽成立了专门的水土保持管理机构,但部门配合协调能力较弱;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县级财政除水行政部门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外,水土保持专项资金预算较少,县、乡财力和群众投入能力极其有限,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全市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开展。
监测方面,资金和技术力量薄弱,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尚未建立,既没有固定的监测点,也缺乏统一的数据共享平台,限制了已有监测数据的有效利用;仍有部分开发建设项目没有按相关规定开展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制约和影响了水土保持工作的正常开展。
4 结论
从水土流失态势变化上看,随着库车市政府和人民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逐渐重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逐步纳入法制化轨道,重点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成效显著,生态脆弱地区的自然植被得到了有效保护和修复,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逐年下降。但在局部地区水土流失问题依然存在,未来应加强全民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意识,完善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尤其是新建设项目的水土流失监管,提高水土流失治理工程速度、质量和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