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新如何帮助企业走出“创新者困境”
——基于腾讯微信的单案例研究

2020-10-16雪,杨

科技管理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创新者案例微信

丁 雪,杨 忠

(1.南京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江苏南京 210095;2.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江苏南京 210093)

1 研究背景

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迅速创新的能力决定了企业健康长久地生存与发展[1]。然而,目前的情况是,企业在进行创新时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时间等资源,但是创新成果往往存在较长时期的滞后性。实践界中常见的现象是,企业投入大量资源进行创新,却由于创新成果的滞后性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资金短缺,最终令企业难以为继[2]。因此,企业大都面临着“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的两难困境(以下简称“创新者困境”)。如何摆脱这一创新者的困境,成为企业界普遍关注的问题。

现有相关研究主要是基于资源基础观以及知识基础观视角探讨大型、成熟企业的技术并购对于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关系,从而试图解决企业的创新者困境问题[3-5]。技术并购的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创新的不确定性与风险,然而技术并购这一解决方案主要适用于具有一定规模与实力的大型企业,对于广大的中小型以及新创企业并不具有普适性。此外,技术并购主要是从外部视角切入,认为由外部引入的技术能力与知识增加了企业的资源,进而有利于降低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风险[2]。然而,由于技术并购的偶发性以及外向性,从这一外部视角并不能回答企业自主解决创新困境的问题。此外,国内的相关研究主要基于微创新视角,试图通过企业的微创新,从企业内部视角对创新者困境的问题进行探索,然而目前还处于基础阶段,大多关注于微创新的概念界定与特性层面的理论分析[6-7],缺少结合企业实践进行纵向深入分析,其中一些具体的问题尚未得到有效回答,例如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中,企业的微创新是否存在差异,即企业的微创新可以划分为几种类型?在快速变化的外部环境中,企业如何实施微创新以达到企业创新效能提高的目的?这一系列的问题表明,现有对于企业的微创新如何提高企业创新效能,进而从根本上解决创新者困境的研究尚不充分,需要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分析。

基于此,本研究采用单案例研究设计,聚焦移动互联网这一快速变化的行业,结合腾讯的案例进行纵向深入剖析,探索腾讯的微创新类型以及相应的驱动因素,并试图回答腾讯如何通过微创新的实施来提高创新效能,从而避免走入创新者的困境。对上述问题的探讨,不仅有助于进一步丰富微创新的现有研究,还有助于企业在动态的外部竞争中通过微创新策略的有效整合,维持自身竞争优势。

2 理论回顾

2.1 “微创新”概念

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微创新进行了探讨,但是不同学者对其内涵界定有所不同。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归纳梳理,本研究发现,对微创新内涵的界定主要是从创新方式、创新策略以及创新过程3 个角度展开的。首先,从创新方式角度对微创新的内涵界定,大多沿用西方对创新的分析框架,认为微创新是一种渐进式以及开放式的创新模式。例如,赵付春[7]在西方学者们提出的渐进式-颠覆式创新分类框架下研究指出,微创新是一种渐进式创新,它是组织基于主导创新平台或设计,以成员的自发创新为基础,以局部改善产品、服务或者流程为手段,强调相关主体(供应商或者用户等) 的参与及反馈 ;此外,Zhou 等[8]研究认为微创新是对技术过程、产品技术、服务以及商业模式进行微小改进,然后生成新的产品特征或识别新的用户的开放式创新模式。其次,尽管从创新策略角度对微创新进行界定的研究较少,但是从这一角度对微创新的界定跳出了渐进式-颠覆式创新这一西方学者的理论框架,赋予微创新以新的内涵。例如,罗仲伟等[6]研究认为,微创新既非颠覆性、革命性的激进式创新,又非持续性、积累性的渐进式创新,而是一种以新的市场分析及技术范式为基础,在关键技术上提供更加实用、多变、灵活的产品和服务的思路。最后,还有一些学者从创新过程角度对微创新进行审视。例如,Saariluoma 等[9]认为微创新是一种创新过程,主要包括核心创新者的创新思维、核心创新者输出的信息流以及其他关键信息流等等;吴隽等[10]研究认为,微创新是反复利用效果推理原则迭代改进,并与各相关主体不断进行社会交互的过程。

本研究关注于微创新如何帮助企业走出创新者困境这一问题,将微创新看作是解决创新者困境的一种策略,因此沿用罗仲伟等[6]对微创新的定义,将微创新视为一种创新策略,这种创新策略以新的市场分析范式与技术范式为基础,在关键技术上提供更加实用、多变、灵活的产品和服务的思路。

2.2 微创新的特性

基于对微创新的界定,还有学者对微创新的特性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观点:有学者认为微创新具有渐进性、开放性、草根性以及辅助性的特点[7]。渐进性指微创新强调以单点为突破点,通过不断试错对产品、服务等进行渐进式改进;开放性指微创新是基于相关主体的参与和反馈的开放式创新;草根性指微创新是一种以自组织形式展开的、自下而上的民主式创新;辅助性则是相对于关键性创新来说,微创新对关键性创新而言起到辅助作用。此外,还有一些学者通过将微创新与颠覆式-渐进式创新进行比较,得出微创新具有全面开放性、广泛渗透性、双重组合性、快速迭代性、不断试错性以及用户体验至上6 个特征[11]。全面开放性强调微创新参与主体的广泛性;广泛渗透性则是指微创新的创新范围较为广泛;双重组合性强调微创新既具有渐进式特点也具有颠覆式的特点;快速迭代性是指微创新速度快,能够进行持续迭代改进;不断试错性是指微创新对错误容忍度较高,允许通过不断试错进行产品或服务改进;用户体验至上则是指微创新以用户为中心。马晓苗[12]的研究结合了理论界与实践界对微创新的认识,将企业微创新的特征总结为五点:客户导向性、定点突破性、持续快速性、精微极致性以及系统开放性。客户导向性的内涵与周青等[11]提出的用户体验至上相同;定点突破性是指微创新强调单点突破;持续快速性是指企业的微创新需要有较快的速度;精微极致性则是从空间上强调了价值的累积性,强调对于细节之处的改进;系统开放性指微创新是一种强调全员参与的开放式创新。

本研究发现,现有关于微创新特性的总结主要可以分为单点突破、开放式、自下而上、客户导向、快速迭代5 个方面,但存在如下3 个方面的问题:一是微创新的特性归纳主要是依据颠覆式、渐进式、开放式等创新相关研究,对微创新本身的独有特征归纳不够;二是微创新的特性之间存在重合问题;三是现有对于微创新特性的归纳主要是从理论角度进行分析,缺乏基于企业界案例的归纳总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方法选择

案例研究是质性研究的一种,是基于对某个或者某些案例的收集、梳理以及分析,提取一些尚未被发现的新概念或者概念之间新的关系。案例研究善于构建新理论,或者通过挑战已有理论来进一步丰富现有理论[13-14]。基于对现有文献的总结梳理可以发现,学术界对于“微创新”这一概念的研究尚处于基础阶段,学者们大多关注于微创新的概念界定与特性层面的理论分析,而缺少结合企业实践进行纵向追踪并在此基础上展开深入分析,因此,本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方法对微创新的类别进行分析。此外,由于案例研究能够通过不同方法收集多种形式的数据(例如,企业档案、访谈、新闻等等),进而对研究对象进行厚实、全面的分析描述,特别是对研究对象的发展历程进行纵向回溯跟踪,因此,案例研究方法更适于探讨“为什么”以及“怎么样”的问题[15-16]。本研究主要聚焦企业如何通过微创新战略的实施来走出创新者困境这一核心问题,因此,案例研究是探讨这一问题比较合适的研究方法。基于上述两方面的原因,本研究选择案例研究方法,通过深入挖掘案例的背景,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案例研究的深度[17];通过对典型单一案例的纵向追踪研究,探索微创新的分类及相应的驱动要素,分析企业如何通过微创新的实施来走出创新者困境,并结合案例进一步归纳这一过程的保障机制。

3.2 案例选取

基于Eisenhardt[18]的理论性抽样标准,本研究选取的单案例是腾讯的微信业务。理论性抽样与定量研究的随机抽样不同,它是指选择典型或者极端的案例作为研究的样本[19]。本研究选择腾讯的微信业务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基于如下标准:(1)“微创新”概念最早源于互联网行业,腾讯自成立以来一直根植于互联网行业,而微创新也是腾讯一直以来所提倡与鼓励的;(2)案例企业在所处行业中应具有典型性,而腾讯的微创新在国内互联网行业中具有领先地位,且微信作为腾讯这一互联网企业的核心产品,相较于其他同类即时通信产品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因此基于对微信微创新的探讨对互联网行业中其他企业具有实践指导意义;(3)案例相关资料具有可获得性,而腾讯微信从2011 年诞生以来,历经产品发展的不同阶段,相关新闻、档案等历史数据较为丰富完整,且由于本研究团队与腾讯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使得团队成员对腾讯具有合法进入权,能够对腾讯内部的管理者与员工进行半结构化访谈。

3.3 数据收集

Glaser 等[20]研究认为,在案例研究数据收集过程中,使用多种数据来源可以提高案例研究的有效性。因此,本研究在数据收集中通过三角验证的方法来确保案例研究坚实有效,数据收集的方式主要有如下3 种:(1)半结构化访谈。本研究团队对包含微信在内的腾讯各部门员工进行了面对面的半结构化访谈,平均访谈时间为50 min,通过对访谈录音以及访谈记录进行整理,获得了10 万余字的文字记录。(2)直接观察。本研究团队在腾讯的公司经理及其他员工的陪同下,参观了位于深圳市的腾讯总部、深入腾讯员工的工作环境,感受并了解腾讯微创新的日常。(3)微信业务相关公开新闻报导、网络论坛等二手资料。基于对前两种数据收集方法的补充,本研究团队还收集了腾讯高管的公开讲话、腾讯大讲堂相关网页资讯和腾讯微信业务的新闻报导等。

4 案例分析与讨论

4.1 案例简介

2011 年1 月21 日,腾讯克服了传统图片传输费用较高的问题,推出了几乎免费的微信产品。微信可以通过移动互联网发送图片、文字以及语音,实现了多人群聊,因此这款产品面市后受到了用户的欢迎。但是,由于在同一时期的市场中还存在Kik、米聊等先行产品,因此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微信市场份额的扩张。在产品的发展过程中,微信研发团队在特性级功能方面不断创新,持续推出新的微信版本,极大地满足了互联网用户多媒体沟通以及新奇有趣的需求,截至2012 年月,微信的注册用户达到了5 000 万户。此后,微信进入了快速成长阶段,通过二维码、朋友圈、网页版界面、公众平台等功能不断实现技术在不同场景下的拓展,在2013 年1月15 日,微信用户超过3 亿户。公众平台、朋友圈等功能为微信发展成为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奠定了基础;而微信游戏、微信支付、微信红包功能的实现则进一步赋予微信这一移动互联网社交平台巨大的商业价值,帮助其向一个综合性平台产品进行转化,最终成为腾讯一个企业战略级的核心产品。

4.2 案例发展历程

微信产品的设计思路源于Kik 这款语音聊天产品,Kik 是由加拿大一家名叫Kik Interactive 的公司研发的。腾讯之所以决定开发微信这一移动互联网语音通信产品,是因为微信创始人张小龙嗅到了语音聊天的机会,当时国内的同类产品主要是个信与米聊,但是基本处于初级阶段。腾讯于2010 年11月18 日正式批准设立研发微信产品的项目,由广州研究中心的腾讯QQ 邮箱团队负责。短短两个月后,腾讯广州研究中心推出了微信iOS 版本,此后又接连推出Android 版本和Symbian 版本,自此,微信在原腾讯QQ 邮箱团队的主导下开始了微创新的实践之路。总体来看,依据Drazin 等[21]的研究,我们将微信产品从诞生至今划分为进入期、成长期以及成熟期3 个阶段(见表1)。

表1 微信发展历程

4.2.1 进入期:聚焦用户的需求

微信早期的核心功能是免费发图片,但是由于市场中同类先行产品的功能趋于同质化,因此微信在诞生初期并没有获得用户与市场的太多关注。此后,基于对微信后台数据以及用户反馈,微信研发团队(以下简称“研发团队”)从用户需求角度对微信产品的细节功能进行持续微小改进。2011 年5月10 日,微信2.0 版本推出,在已有产品架构上加载了语音聊天功能,增进了聊天的便利性,受到了广大用户的欢迎。微信的语音聊天功能并不是腾讯原创,而是对Talkbox 免费语音的微创新改进:语音聊天在增进聊天便利性的同时也产生了在公共场合聊天内容泄露的尴尬,因此,研发团队通过在微信中载入距离感应器,能够根据手机与耳朵之间的距离调整音量。随后,考虑到现有产品主要是基于熟人社交,没有办法满足陌生人交友需求,研发团队于2011 年8 月3 日发布了微信2.5 版本,基于地理定位技术(LBS)推出查看附近的人的功能,实现了微信在熟人社交与陌生人社交之间的转换,进而促进了微信用户的指数式增长。

4.2.2 成长期:关注技术的场景拓展

微信3.0 版本增加了摇一摇功能,通过随机匹配同时摇动手机的用户,进一步巩固了陌生人交友模式。而在2011 年12 月这段时间,腾讯先后推出具有二维码功能的微信3.5 版本以及微信国际版。微信国际版的问世标志着微信开始瞄准国际市场,实现国际化成长。二维码功能的实现,有利于帮助用户在熟人圈子内拓展微信好友,增进了微信产品的用户黏性。其实摇一摇、二维码功能也并非腾讯的原创,是张小龙在日本旅行中发现了日本的LINE产品具有这两个功能,他回国后带领研发团队在一定程度上引入相关技术并进行改进。朋友圈的推出是微信对Path 模式进行了精微极致的改进,将好友对朋友圈内容的评价锁定在强关系的范围内,在促进信息传播的同时也保证了交友的私密性。随后的视频聊天、企业公众平台、图文拜年微信以及多人实时语音聊天功能如同一套“组合拳”,不仅有利于腾讯微信在同类产品中脱颖而出,还有利于微信进入更大的价值区间,对移动、联通等电信运营商产生威胁。

4.2.3 成熟期:提升平台的商业价值

随着微信在同类产品以及互补性产品竞争中脱颖而出,腾讯不再将微信视为战略层面的核心产品,而是将微信定位为腾讯实现商业价值增长的平台。2013 年8 月9 日,腾讯发布了搭载表情商店、游戏中心以及微信支付功能的微信5.0 版本,使得微信正式走上商业化道路。基于QQ 的成功经验,微信通过表情商店、游戏中心找到了不损害用户利益同时满足商业化需求的平衡点,用户拥有是否使用付费表情以及付费游戏的选择权。表情商店、游戏中心以及微信支付这3 个微创新特性的组合,也降低了引导用户绑定银行卡的难度,对于那些选择付费表情及游戏的用户来说,绑定银行卡缩短了在支付阶段需要输入复杂信息的流程,同时也为商业交易提供便利性。而微信红包在2014 年1 月27 日的横空出世,引爆了微信用户的移动支付热情,通过频繁的发放拜年红包,广大用户拥有了绑定银行卡的需求,可以说微信红包是通过中国传统的红包习俗,以微信红包这个微小的特性点实现微信产品的巨大商业价值。此后,在2014 年3 月和2015 年5 月,微信先后开放微信支付功能以及打通线下支付,在线下等多个支付场景中进一步拓展自身的商业价值。

5 研究发现

为了深入探究微创新如何帮助企业走出创新者困境,本研究以扎根理论为基础,通过使用案例研究方法中的开放式编码与主轴编码的方式,对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提取出两种微创新概念及其相应的特性,并进一步探讨微创新组合策略是如何平衡创新风险与创新收益。

5.1 微创新类型及特性

通过对腾讯微信案例素材进行现象摘要及概念化,共获得与微创新相关的14 条概念条目;在此基础上,根据概念条目之间的关系,把相关的概念条目归纳成为一个概念范畴(见表2)。具体而言,得到了前摄性微创新与回应性微创新两个概念范畴,其下分别有8 个和6 个概念条目。

表2 案例研究的概念范畴、概念条目及证据事例

前摄性微创新是一种针对未来潜在需求的微创新。微信的前摄性微创新主要是为解决产品痛点、加强对产品功能认知、公司或研发团队领导具有前摄性思维、公司作出互联网金融布局,以及研发团队在分析和测试用户行为、考察用户习惯之后所导致的,是先于互联网用户以及竞争对手的意识,挖掘用户对于产品功能的隐性需求。由于先于竞争对手,前摄性微创新策略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但是由于微创新本身是针对某一功能的特性级创新,容易被跟随模仿,因此这一策略具有短期竞争优势的特点。而回应性微创新则是应对现有竞争者压力与用户压力的微创新。微信的回应性微创新主要是由用户对微信产品功能的建议、抱怨、反馈,以及产品的普遍顽疾、产品竞争的同质性、用户流失所引致的,是对已经出现的问题、威胁等负面结果的防御性策略。回应性微创新这一策略的针对性较强,而且为了保证时效,需要快速推出微创新,因此这一策略具有创新成效快、创新成本与风险低的特点。

5.2 微创新组合策略

本研究对微信发展历程中每一阶段更新的典型功能特性所属的微创新类型进行归类,可以发现在进入期,微信的策略是回应性微创新;在成长期,微信的策略是回应性与前摄性微创新相辅相成;而在成熟期,微信的策略则是前摄性微创新为主、回应性微创新为辅(见图1)。在进入期,相对于先行产品的存在,研发团队在语音通信方面缺乏市场经验,因此该时期在产品功能特性方面的创新主要是采用回应性微创新策略,通过回应用户针对微信功能所提出的建议反馈,改进移动互联网语音通信产品的普遍问题或者提高自身与同类产品的差异化,不断跟进并增加微信的基础特性,完成对微信的版本持续更新迭代,进而实现拓展市场、吸引活跃用户的目的。在成长期,微信对于用户需求与市场竞争情况具有更多的了解,研发团队不仅可以通过后台获取较多的用户数据,还能通过积累的经验形成一定的市场敏锐性,因此可以预先发现用户的潜在需求,在竞争对手与用户自身意识到之前进行特性或者功能的开发,带来较短时期的竞争优势。而在此阶段,微信相较于米聊等竞争产品并没有绝对优势,因而在某些新特性(例如二维码)方面还需要与进竞争者采取回应性微创新策略对有关特性加以改进或增加,一方面对竞争者进行反击,另一方面支撑自身的原创特性。在成熟期,微信占据主要的市场份额,腾讯对微信的定位也从产品转向平台,研发团队通过一系列前摄性微创新在互联网金融方面布局,基于此构建包含个体、企业在内的平台系统;由一系列递进相关的前摄性微创新所构建的平台引发了用户的更多需求,为了回应用户需求,微信团队还通过采取回应性微创新策略增加相应的特性。

图1 微信不同发展阶段的微创新策略组合

6 结论

微创新是在互联网行业中产生并兴起的,它不仅仅是一种创新方式,还是一种创新策略。作为一种速度快、成本低的创新策略,微创新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与竞争力,在企业面临“不创新等死,创新找死”的困境下,微创新为互联网企业乃至传统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新的路径。然而现有研究对于微创新策略的类型、企业如何通过微创新策略的实施跨越创新者困境这些问题仍缺乏探讨。基于此,本研究从现有的微创新理论出发,结合腾讯微信的案例,对其微创新的类别与特征进行归纳分析,并进一步结合微信的实践探讨如何组合微创新策略来走出创新成本高、见效慢的困境。在对腾讯微信案例素材进行编码整理后,本研究发现微创新可以分为前摄性微创新与回应性微创新两类,前摄性微创新具有短期竞争优势的特点,而回应性微创新具有创新成效快、创新成本与风险低的特点;此外,微信在产品的进入期、成长期与成熟期分别采用回应性微创新、回应性与前摄性微创新相辅相成以及前摄性微创新为主、回应性微创新为辅的策略组合,通过微创新组合来持续提高产品的进入壁垒,提高自身的竞争优势。

猜你喜欢

创新者案例微信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TWO VILLAS IN ONE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Bespoke Art Deco Media Room CEDIA 2020案例大赛获奖案例
创新成果展示——唯创新者强
微信
守正出奇话创新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稿卷
《创新者的培养》
微信
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