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学故宫的“网红”窍门

2020-10-15

作文周刊·七年级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紫禁城故宫网红

【美文一】

三天之内两场雪,京城在白色的装点下多了几分雅致。紫禁城内的美丽景致,激活了人们对文化与历史的情愫。不少人在第一时间顶着风雪奔赴故宫,一场“故宮雪景摄影大赛”在朋友圈中如火如荼地展开了。

雪后的故宫粉妆玉砌、静谧安详,网上的故宫鲜活亲切、妙趣横生。从每年的“紫禁城初雪”刷屏,到手办、彩妆等文创产品走进千家万户,从《上新了·故宫》《故宫回声》等文化类综艺节目接连上线,到还原紫禁城里过大年场景引发大家争相进宫“打卡”过年……如今的故宫,俨然已是“网红”姿态,总能“脑洞大开”,于古今交汇处为沉睡的文物找到新的可能。事实证明,故宫的守正创新,不仅实现了经济效益和文化效应的双赢,更闯出了文创产业的新路,得到了社会的认可与追捧。

如何让冰冷的文物鲜活起来,怎样在现代社会里重新认识和挖掘传统文化的价值,始终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据统计,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可移动文物达10815万件(套),不可移动文物766722处。这些国宝穿越千年时光,跨过沧海桑田,陈列在国内4800余座博物馆内,伫立在祖国的天南海北。浸润在如此悠久的文明长河中,“只取一瓢饮”便不难做出大文章来。但揆诸现实,不少文化机构却“抱着水缸喊渴”,有的任由文物沉睡而不去挖掘,有的搞起了开发却闯不出可行的路。而故宫近些年的积极探索,无疑为我们用好传统文化富矿提供了鲜活的样本。

搞好文创,离不开文化底蕴,更少不了创新创造。文物固然需要陈列在展台上、保存在地库中,但其所承载的历史与文化却可以通过创新的方式重新演绎。比如,故宫出版的《谜宫·如意琳琅图籍》就将文化知识与游戏过程融为一体,突破了传统纸质书的阅读方式;青岛勘测院推出的《漫游崂山》AR地图,把虚拟网游风格与现实结合在一起,促成了文化景观与现代科技的跨界“联姻”。相反,如果总是炒冷饭或者“踩着别人的脚印走路”,那么只会使文物沉睡在故纸堆里,其中蕴藏的文化也会被打入“冷宫”。正如美学家朱光潜所言,“老是那样四平八稳,没有一点精彩,不是‘庸就是‘俗,虽是天天在弄那些玩意,却到老没有进步。”

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曾不止一次强调,“故宫的文创要与人民群众的需求相结合”“文创应该关心社会,关注人民群众”。再珍贵的文物,也是为人而保存;再绚烂的文化,也是为人所创造。文创的最终落脚点,正是千千万万的今人与后人。正因如此,我们才不能只满足于简单的勾勾画画,而应意识到在商业价值之外,文创产品要满足公众的需求,要让传统文化抵达现代人的心田。无论是走出红墙、深入社区的“故宫讲坛”,还是为年轻人打造的连载漫画《故宫回声》,都不难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满满“人情味”。

朋友圈中的“白雪镶红墙,碎碎坠琼芳”,让人备感对历史和文化的温情与敬意。而要实现传统和当下的深度互动、彰显城市与文化的充分交融,都离不开这份温情和敬意。

(作者姜忠奇,选自《北京日报》2019年2月15日,有删改)

赏读品析

作为一座历史悠久的宫殿,故宫不断地焕发着活力,让人们大饱眼福。无论是白雪笼罩的宫墙楼宇,还是延伸出来的文创产品,故宫一改庄严的模样,变得“萌萌哒”。文中,作者不仅介绍了故宫成为“网红”的窍门,还凸显了它的文化魅力。这是厚重的历史文化带给我们的思考,也是时代发展带来的新面孔。

猜你喜欢

紫禁城故宫网红
紫禁城之旅
紫禁城365
雪中故宫
不要上“网红”的当
网红滚滚
«ВаНхУН»
故宫
How Long can Wanghong Survive?
紫禁城中嵌字联
故宫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