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防治策略研究
2020-10-15郑芹
郑芹
摘 要:以林区常见病虫害为研究对象,在阐述当前防治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成因进行了分析,进而提出了一系列防治策略,包括创建流程性防护经营机制、主动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加强幼林抚育工作和整枝修剪、做好森林监测和预报工作、做好生物与化学防治工作及优化病虫害预防控制技術等。
关键词:林区;病虫害;发生情况;防治策略
文章编号: 1005-2690(2020)16-0103-02 中图分类号: S763 文献标志码: A
1 我国林区常见病虫害防治现状
首先,病虫害面积有所扩大。由于我国缺乏有效的预防治理森林病虫害的措施,致使病虫害未能在森林中得到有效的控制,导致大面积的森林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一些具有季节性的病虫害往往会在森林中出现循环往复的情况。其次,高危性病虫害问题较突出。在高危性病虫害的早期预防和治理等方面仍然存在诸多困难,需要对其给予高度重视。最后,顽固性病虫害的问题暂未得到有效解决。如黄连尺蛾、松毛虫及天牛虫等,较易给森林带来严重的生态灾害。目前,现有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尚不能有效地监督、控制这类顽固性病虫害问题,难以及时地做好病虫害的预防和有效治理工作[1]。
2 林区常见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及成因
由于林业病虫害在早期暴发时所波及的范围广、蔓延的速度快,很容易使病虫害出现难以控制的尴尬局面。因此,对于病虫害的早期防治不能起到一个根本上的补救和控制作用[2]。
此外,我国目前在防治林业病虫害的领域里所掌握和采用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与防治管理手段,普遍存在落后于信息化时代林业发展的情况,很多人认为传统的林业病虫害技术和防治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信息化时代发展现状下的林业建设需求。林区防治病虫害手段的弱化,直接导致了目前人们在对病虫害的治理技术方面往往显得无能为力的尴尬情况,而长期工作于我国林业病虫害防治管理领域的工作人员,也普遍存在病虫害技术和知识方面薄弱的问题,林区防虫害的工作人员通常缺少实际性和具有针对性的病虫害课程与教学,即便他们是具有较高学历的病虫害从业人员,仍然普遍存在空有理论知识而缺少真正生活在病虫害林区的知识和经验,因此在病虫害治理上往往缺少灵活变通性,不能根据病虫害树木的实际生长情况而及时采取针对性和相应的方法与措施。然而矛盾的一点是,那些长期生活在林区的农民和经验丰富的林业技术人员,由于缺少科学、系统的专业知识教育,而在对于林业病虫害暴发问题的处理上往往出现一些严重的技术性错误和认识盲点。
在实际工作中,这也正是林业人才培养方面很容易被林区人们忽略的一个问题,由于人们对于当前林业病虫害的严重威胁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识,往往会带来整个林业技术中病虫害防治方面的缺陷和漏洞,就算仅仅是在林业技术上能够有很好的突破和发展,没有正确的环保意识也很难得到应用。同理,对于林区病虫害保护的预判和意识,在林业病虫害的早期防治方面起到的重要作用是远超想象的,而这也正是容易被林业工作者忽略的一点。
3 新形势下病虫害的防治策略
3.1 创建流程性防护经营机制
站在对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病虫害综合防治的角度看,林业部门资源管理受到技术、人力、资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通常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应该放在如何有效治理森林病虫害上,而非如何防控森林病虫害,这样就使得原有的林业部门在森林资源的管理工作中承受的压力较大,并且原有的林木防护资源的安全性和质量也很难及时得到有效保障。对此,为了更好地有效控制及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林业部门本身就需要在对防护经营林的管理机制构建的过程中,针对森林的选种选地、气候条件、育苗管理措施、造林防护经营、抚育森林采伐等各个环节给予高度重视,明确森林病虫害的主要诱因类型与来源,做好对原有的森林生态系统与森林气候条件生态环境的管控,协调森林与生物环境的关系,增强林木对资源的整体抗性,以便更有效地控制和降低病虫害在森林中发生的概率。另外,林业部门还认为人们需要始终站在对可持续经济发展理念的角度,确定一套稳定且可靠的防护经营林管理体系,将森林生态学的管理作为防护经营林管理工作的重要核心,这样才能有效地使森林病虫害的综合治理更加全面。
3.2 主动落实病虫害防治工作
首先,林业部门需要进一步转变陈旧的森防理念,以便整体管理林木的质量与数量及可控性得以增强,使得森林管理人员抵御病虫害风险的意识与能力进一步提升。其次,林业管理资金投入方面,应进一步明确管理林木和资源的主体权责与问题,秉承以谁经营、谁参与防治,谁受益、谁参与防治为主的林业经营管理对策,使得森林病虫害的问题得到更多的社会关注,以便于提供安全与质量更优的管控解决方案。最后,在对林木的资源管理与防治的机制上,当地的林业部门首先应将重点和精力放在林木资源技术协调与资源数据的管理方面,坚持将林木资源管理、监督、防治等资源管理工作有机融合,逐步地融入国民经济与土地及林木资源的利用与管理等元素。
3.3 加强幼林抚育工作和整枝修剪
为了有效提升幼林树木的成活率,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和侵害,还要进一步加强对幼林保护和抚育的工作。在对幼林保护和抚育的过程中,主要的工作内容有修剪不良的枝干,对幼林树木采取各种去劣存优的保护措施,规划和增加林木的密度,去除杂草、藤类及其他灌木丛,翻垦施肥等,深入调研分析,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加强宏观监测,使得林木生长的速度进一步加快。在春季进入5月中旬后,就要针对幼林开展松土和除草作业,让其能够获得更多的天然水分和充足光照。在7月和9月,至少需要定期开展1次幼林抚育管理工作,加强监测力度,通常针对幼林的抚育管理工作需要长期进行。在针对幼林松土和生长的过程中,容易受到杂草的生长影响,为此,需要长期做好松土和清除杂灌与杂草的工作。因为有些松土和杂草还可能直接引发各种病虫害,因此,要根据技术的实际情况,在针对幼林松土和抚育的过程中,及时松土和清理杂草,考虑到针对幼林人工的除草和机械化作业的效率低,可以大面积地推广机械化除草的方式,使其工作效率和安全性得到有效的提升[3]。
3.4 做好森林监测和预报工作
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系统是确保病虫害的防治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技术前提,也能在短时间内准确识别当地发生病虫害的风险,避免病虫害风险增加和影响范围进一步扩大的管控技术和基础要素。在设计和创建森林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系统时,林业部门首先需切实做好对临近地域内的气候、林木的类别、生长环境的状况、潜在的风险等相关数据的收集整合与分析工作,在病虫害临近的村镇或病虫害重点的区域内应设立森林检测与预报系统工作单位,以便通过影像与感应设备等与数据的交互,了解当地林木信息资源的确切生长状况。另外,在病虫害监测与预报系统项目创建的过程中,林业部门首先需架构一个跨省市与重点乡镇的病虫害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以便通过信息共享平台更迅速地了解各类病虫害数据中潜在的病虫害与风险,并由其上级管理单位提供相应防治病虫害的技术及其引导管理措施,使病虫害防治管理工作的技术效果与管理效率得到保障。
3.5 做好生物与化学防治工作
在森林进行化学防治和其他生物防治的过程中,需将两者有效地结合在一起,避免或者有效地减少这两者之间可能存在的矛盾,确保两种生物防治的方式之间能够互相协调和补充。一般成熟的森林病虫害结构已经建立了一个较稳定的种群生态结构,利用成熟的森林病虫害系统種群结构中的生物链,再辅助其他的生物急救和防治措施,就一定能够起到很好的森林害虫繁殖和防治效果,可以有效地采用急救和化学防治的措施。但是在对幼林进行急救和化学防治的过程中,要注意做到合理用药。
3.6 优化病虫害预防控制技术
现阶段,森林病虫害形势并不乐观,为了有效响应好党和国家的政策,实现森林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对森林病虫害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的森林建设过程中,要进一步提升森林病虫害预防和控制的技术含量,优化病虫害防治的手段和有效的方式。例如,在研究和使用先进的化学技术手段与农药进行病虫害防治时,要尽快研发出防治效果明显、毒性低的病虫害生物农药;积极引进并推广和倡导公众使用喷烟机等先进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机械设备。
综上所述,在对病虫害生物防治问题的成因和处理上不能一概而论,应该有所区分,科学应对。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最适合的生物防治措施,在林业种植病虫害树木的初期准备上进行了提前的防御,提高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人员的水平和专业技术素质,丰富他们的实际应对经验。在对病虫害林区治理的阶段,则大力提倡科学地采用病虫害生物防治的技术方法,以最好的符合林业生态环境保护自然法则的治理办法和方式对所有的病虫害林区进行治理,既最大限度地保护林业生态环境,又尽可能与其他保护自然和谐地共处。本文分析了病虫害的发生原因及生物防治技术,为了帮助林业更好地规范和发展,加强林区病虫害防治措施,促进林业生态保护工程和森林经济的共同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 1 ] 郭意明.基于森林保护的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J].农业开发与装备,2020(5):224,223.
[ 2 ] 刘然.森林病虫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种子科技,2020,38(9):80,82.
[ 3 ] 陈志宏.森林病虫害成因及防治对策[J].农家参谋,2020(16):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