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上市也疯狂
2020-10-15
如果有人问你,2020年卖得最好的东西是什么,你会怎么回答?
口罩?消毒液?还是大白菜?
都不对。
答案是——股票。
以成交金额来看,股票应该是今年最火的商品,没有之一。特斯拉这一家公司,一个晚上的成交额,是280亿美金,折算成一元钱一个的一次性口罩,中国14亿人每人可以分到140个。
前段时间农夫山泉在香港上市,70万人排队申购股票,冻结资金6777亿港元,成为香港IPO史上最大冻资王。无数人挤破了脑袋,只求买上一手农夫新股,有人同时开设20个港股账号,开着拖拉机去打新。
这个世界太疯狂。贫穷,终究还是限制了你的想象。
2020年,IPO大爆炸,股市大爆发。美股、港股、A股,同时迎来上市热潮,除了一堆看不懂的高科技公司,卖水的、卖盲盒的、卖洗衣液的,公司一个接一个上市。同时,经过3月疫情的短暂重创后,美股和港股迎来史上最快的大涨行情,很多公司的股价在短短半年内翻了上十倍。
炒股赚钱了,这是今年从年初至今,股民讨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美团王兴说,一支特斯拉股票造就了一大批野生股神。
但与此同时,泡沫正在滋生,风险正在酝酿,韭菜收割机开始启动。
特斯拉最大外部股东BG,在高点减持特斯拉股票套现,消息出来后特斯拉股价创五个月最大跌幅。海康威视第二大股东龚虹嘉,在过去4个月,减持套现超过30亿元。美的董事长方洪波,也通过大宗交易减持套现超过13亿元。亚光科技更是出现清仓式减持,控股股东计划减持比例高达25%。9月中旬,小米联合创始人、副董事长林斌出售3.5亿股小米股票,套现金额最高达10亿美元。
IPO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但散户正在跑步成为接盘侠。当实验室里的科学家都开始炒股,那说明市场已经极度狂热了。
对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而言,这是他们从未见过的光景。一面是尚未修复的疫情创伤,另一面是高歌猛进的IPO大潮,以及前所未有的赚钱机遇。
在这个黑天鹅频繁出没的2020年,对于有远见者,是他们翻身做主人的大好时机,对于投机者,现实会狠狠教育他们。荒诞之处在于,现实并非真实。
仿佛是一夜之间,蔡世新律师突然發现,身边的人好像全都在炒股。
从事英美资本市场法律工作十多年,蔡律师人脉深厚,但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朋友圈那些熟识的、以及素未谋面的人,都开始公开晒收益图。“有的是一只黄色的老虎,有的是一只红色的小牛。”那是两家证券公司的logo。大家都在赚钱。
这些人中,有人之前是蔡律师的客户,有人是做FA(融资顾问)业务的90后小伙,还有人是普通的上班族白领。直到有一天,一位美国弗吉尼亚大学的医学教授,也加入了晒图的阵营,蔡律师才彻底被震惊了,“感觉不可思议”。
教授是做癌症研究的,是很多人印象中清心寡欲的科研专家。教授告诉他,疫情期间,大学封闭,没法去学校做实验,“在家有大把的业余时间,于是开始炒股。”
这些人,都通过炒股赚了点钱。
今年3月到9月,美股四次熔断之后,股市从最低点开始反弹,美股纳斯达克指数上涨了63%,港股恒生指数上涨16%,A股上证指数上涨23%。具体到公司,特斯拉涨了6倍、蔚来汽车涨了7倍,美团涨了2倍、拼多多涨了近1.7倍。很多人在半年之内,账户里的钱翻了好几倍。
一夜暴富的赚钱效应,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这场游戏。
在跟深燃财经聊天时,蔡律师随手打开他的美股账户扫了一眼,他在上个月买了新上市的理想汽车股票。他很有信心:“美联储有无限兜底,印钞机是最大法宝,这是史无前例的,你赌谁也赌不过美联储。”
看到机会的,还有那些职业投资人。
投资人吴咏彰在今年9月初成立了一支基金,原计划是投资一级市场的创业项目,但如今他改变了主意,打算重点投那些中后期、Pre IPO的项目,因为“我到目前也没听说哪支新基金是愿意来投一级市场的,这些份额卖得非常好的大型机构,都是投二级。”
一级市场开始变得冷清,项目和热钱,都正在加速流向二级市场。投中研究院的数据很好地反映了这一趋势:
国内新型投行的头号玩家华兴资本,刚刚在过去两个月把投资的理想汽车和贝壳找房,在美国推上了市,转身就在9月10日宣布完成6亿美元的PE基金募集,投资成长期和后期的成熟项目。
“尽快把项目搞上市,到二级市场玩”,几乎成了目前投资圈的共识。相比一级市场,二级市场的钱更多,玩法更多,赚钱更快。为了选中优质潜力股,吴咏彰甚至开发了一套量化交易模型,变成了职业炒股玩家。
就连资本狂人孙正义,也开启了疯狂炒股模式。今年二季度,软银斥资约40亿美元,购买了特斯拉、亚马逊、谷歌、英伟达、奈飞、Zoom、拼多多等公司的股票,同时动用约40亿美元认购了这些公司的看涨期权。随着股市持续大涨,软银赚得盆满钵满。
除了不断刷新的股价和市值,中国富豪的排位也随之刷新。今年6月,拼多多市值突破千亿美元后,黄峥的身价超过马云,成为中国第二大富豪。9月农夫山泉上市,创始人钟睒睒身价一度超过马化腾,成为中国新晋首富。
吴咏彰感到这个世界变了。他过去瞧不起拼多多,从来没听说过钟睒睒,但如今这两家公司的老板,居然在挑战中国首富的位置。他顿时明白了一个道理:“做企业真正赚大钱,还是在股票市场。”
炒股,莫名其妙成了2020年最轻松的赚钱方式。而在火热行情的另一面,是下饺子一样的排队上市情景,以及越来越长的拟上市企业名单。过去两个月,很多创业者都收到了来自投资人的建议:“咱们搞个IPO吧。”
时隔多年,集体IPO的盛况再一次重现,这一次来得更加猛烈。
国泰君安投行部的一位员工,用“大爆炸”来形容这次IPO热潮。过去,他和接触的企业客户谈论更多的是并购重组,但现在,客户最关心的是上市。
不少刚刚拿完A轮甚至天使轮融资的企业,都有了直接上市的计划。一些只有一款产品、尚未获批的生物医药企业,都开始筹备上市。“大家的热情全在上市上面,即便它可能只是一家创业公司。”
长江证券承销保荐部的一位员工告诉深燃财经,为了应对今年的IPO火热行情,他们部门扩招了三分之一,且还在持续招人。
IPO业务多得做不完,券商都在连轴转。一位国际投行负责承销业务的高管,最近两个月的行程是这样的:“每天都在转城市,差不多一天一个城市,白天交通,晚上应酬。”
深燃财经最近一次联系上他,是在凌晨1点,他刚下飞机,交流的时间被浓缩到从机场到酒店的行车距离,“你只有十分钟。”其他大部分时间,他都处于失联状态。
IPO的热度已经彻底起来了。查看近几年的中资企业IPO数据会发现,今年的IPO,无论是企业数量还是募资额,都已经创下新高。A股今年已经有240家公司IPO,超过了去年全年的203家,IPO募集资金总额为3121.33亿元,已经创下过去10年新高。
尤其是港股,受益于新经济公司上市制度改革,以及中概股回港二次上市,港股正在迎来一大波上市公司。仅今年二季度,港股的IPO募资额,已经超过了去年前三个季度。
蔡律师调侃,香港在过去是吃喝玩乐之都,现在成了IPO之都,大家有钱没地方放,“就买点港股的股票、打打新,自己安慰自己”。
两年前新股IPO集体破发的惨状还历历在目,比如当年的明星项目小米,直到上个月才重回发行价,投资人被套了两年才解套。但如今,IPO的新股大部分都是大涨。
IPO的上涨行情,激活了另一门看似暴利的生意——打新。
打新就是在新股IPO正式发行前,通过券商按发行价认购股票份额,正式IPO后,股价高于发行价就赚,低于发行价就亏。对于受追捧的大牛股,IPO基本都是暴涨,打新稳赚不赔,但中签率往往极低。
一位热衷打新的散戶,看到港股火爆,同时开通20个账号打新。因为散户在港股打的是本地配售,市场有保障名额,中签概率是四分之一,于是有人就多账户操作,以提高中签率,业内俗称“开拖拉机”。
“小散要靠IPO致富,如果你没有券商投行的过硬资源,就只能开拖拉机去赚钱。搞拖拉机你可以赚到很好的百分比收益,但金额做不大,因为量上不去。”吴咏彰分析。真正的利益大头,都被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投行券商拿走了。
跟散户不同,机构打的是国际配售,拼的是人脉资源。
一个专攻港股打新的基金投资人告诉深燃财经,现在的IPO打新市场,买家不缺,就是看怎么神通广大的去弄这些额度,抢份额的情况非常严重。比如蚂蚁金服,几乎所有打新的FA都在想方设法拿份额。
正常情况下,认购方付给投行的费率是1%,但比如像蚂蚁集团这种特别火爆的IPO项目,除了1%的费率,认购方还要再多给投行5%。而且即便给了这5%,也不一定能挤得进去。
这位投资人告诉深燃财经,农夫山泉上市前,高瓴资本的确主动找过来要求做基石投资者,但被拒绝了。这对于几乎被神话的高瓴而言,是极其少见的情况。“今天的四大投行,谁可能不做高瓴的生意?但农夫山泉可以,因为有的是人认购,无论是机构还是散户。”
由于打新火爆,各种形形色色的打新课程出来了。国内最大的港美股互联网券商老虎证券和富途证券,手机App开屏页面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新股打新。
回顾中国互联网二十年,这样的集体上市潮一共也只出现过三次:第一波是20年前的互联网泡沫时期,以三大门户上市为代表;第二波是10年前的移动互联网浪潮,以优酷、当当为代表;第三波是两年前的新经济公司集体上市,以小米、美团为代表。现在我们正在经历的,可能是第四波上市潮。
按照以往经验,每一次上市热潮,在末期都会出现韭菜和鸡毛。那么这一次,韭菜会在什么时候出场?
种种迹象表明,散户已经跑步进场。
以美股为例,一直以来,美股是由机构投资者主宰,散户的交易量只占15%左右。但是据彭博资讯分析,散户目前在美国股票交易中所占比例,已经达到约20%,美国城堡证券的执行服务主管梅卡内称,散户今年的交易量是往年平均水平的两倍以上。
6月初,美国政府向普通民众寄出了1.59亿张支票,“现金补助”总额高达2670亿美元。但这些钱并没有都拿去购买柴米油盐,而是有部分进入了股市。
在港股,散户投资同样热情高涨。吴咏彰在他多年的投资生涯中,从来没见过港股有如此火爆的打新,他认为散户贡献了相当大的交易量。
在股价节节攀升之际,每股价格已经涨到2300美元的特斯拉,和500美元的苹果,默契地在8月底进行了拆股。分别一拆五和一拆四,特斯拉和苹果的股票价格降至400美元和100美元。于是,散户也买得起了。
在散户的力量下,股市的泡沫正越吹越大。“当科学家都开始炒股,你还有什么理由空仓?”有人问。
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些嗅觉敏锐的人,开始套现了。
特斯拉最大的外部股东、英国投资基金Baillie Giford,在8月底特斯拉股价达到历史最高点前,已经分批减持了该公司股份,持股比例从6月的6.32%下降到8月底的4.25%。消息出来后业内哗然,特斯拉股价盘中一度暴跌近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