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发展我做主
2020-10-15樊玲
樊玲
自主管理要充分注重人性和个人潛能的发挥。班级自主管理是指班主任对学生充分赋权,激励班委会和每个同学的自觉性和创造性的管理方式。本文就此探讨高中班主任构建班级自主管理模式的相关措施。
创新班级管理理念
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理念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班级管理的成效。班主任在日常教育和管理中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学生自主管理能力提升了,班主任的工作压力也就减轻了。事实证明,学生的学习、课下纪律、教室卫生等可以交给学生自己去管理,在不违反校纪校规的基础上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在实际的教育和管理中,如果没有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就不会有意识地对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进行培养。因此,班主任在日常的教育和管理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科学的引导让学生养成合理竞争、团结合作和自主管理的意识,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共同打造和谐、向上的班级氛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加强,班级的凝聚力也会因此得到提升,学生就会明白集体的利益和荣誉大于个人的利益和荣誉。
建立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
一个健全的班级管理制度有利于班级的日常管理。班主任要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和想法,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构建班级管理制度,保障班级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同时,要赏罚分明,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主遵守班级管理制度。在有分歧的时候,采取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让班级管理制度公开、透明化。
班级管理制度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遵循发展性原则,对新出现的情况进行研究和分析,不断完善班级管理制度。
提升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教师要通过科学的引导,让学生认识到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有助于自身发展,促使学生在实践中加强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教师要让学生通过体验不同管理角色,丰富管理经验,提升管理能力。
学生自主管理不但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还能提升班级管理的实效性,更对学生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班主任应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第一中学)
责任编辑 何欣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