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以S公司为例

2020-10-15熊学骏

福建质量管理 2020年18期
关键词:经常性损益盈余

熊学骏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湖北 武汉 430000)

一、引言

ST(Special Treatment)是我国资本市场上的一种特别处理公司的标识。ST标识和净利润密切相关,如果一个公司持续两年的净利润为负,那么该公司的股票名称前面会被挂上ST标识,以此来区分正常盈利的公司。盈余管理是在国内企业广泛运用的平滑利润、调整盈余的重要手段。面临着退市风险的ST公司对于盈余管理的运用更加频繁,其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公司报表上存在正的利润从而摘掉ST的帽子。

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方法很常见,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大致包括资产处置、债务重组、政府补助等。本文案例的研究对象S公司是一家ST公司,为了应对退市风险,其运用关联方交易、债务重组、政府补助等产生的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本文通过对S公司2017年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的实施的原因、操作的手段及产生的结果进行阐述和分析,希望对我国资本市场上ST公司度过财务困境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文献综述

(一)盈余管理的概念和动因

Healy、Wahlen(1999)认为盈余管理是企业决策者在不违背准则和相关法规的前提下,改变利润确认的时点来调理企业的利润盈余。使用者在获得被装饰的报表数据后,有可能做出有利于企业利益的投资决策。宁亚平(2004)在对盈余管理做出定义中指出盈余管理是企业把剩余利润在时间上的转移。一般而言,这种转移不会影响公司本身的价值。郭高乐(2019)指出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盈余管理覆盖的经济业务越来越广泛,新的盈余管理的手段也不断出现。

(二)非经常性损益

Bernstein(1972)在其作品中提出,非经常性损益具体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非日常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其具有偶然性且不易被企业的管理层控制。在业绩评价中,非经常性损益往往会被忽略。康进军(2018)认为企业在利用非经常性损益实现盈余管理可以在短期回实现虚增的原因,帮助企业暂时摆脱财务问题,但该行为不利于企业长期发展。

我国会计准则通过举例子和下定义来解释非经常性损益,但随着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交易事项复杂多变,非经常性损益覆盖的面愈来愈广。部分事项没有明确界定给了企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的机会。此外,非经常性项目可以从不同的层面调整企业的利润盈余,处于亏损的企业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调节盈余的可能性较大。

三、研究设计

本文采分析了S公司2014年至2017年的财务报表及相关交易、债务合同,考察了S公司为摘掉ST的帽子,利用非经常性损益的项目调整利润的盈余管理行为以及该行为产生的后果和影响。

(一)研究对象

本文选择S公司作为研究对象的原因如下:(1)S公司作为一家ST公司,面临着退市风险,其管理层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2)S公司的股价在2017年前三个季度处于持续下跌状态,在第四个季度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之后其股价出现了短暂回升趋势。但在其成功“脱星摘帽”之后S公司的股价又急转直下。(3)从结果上来看S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使其暂时的摆脱了退市风险,S公司的“保壳”行为有可能会给其他ST公司和相关管理部门一些启示。

(二)研究思路

首先,S公司2017年前三季度处于亏损状态,第四季度报表上出现了大额非经常性交易带来利润,推断其存在非经常性损益盈余管理行为并分析其盈余管理手段。其次,研读S公司2015-2017年报表,S公司在2015、2016年持续亏损被证监会挂上ST标识,判断其盈余管理至少存在“保壳”的动机。最后整理S公司2017年第四季度发生的重大交易事项分析其具体的盈余管理手段及结果。

四、案例分析:利用非经常性损益进行盈余管理

(一)公司概况

S上市公司是1995年成立的大型国有企业,主要生产机床设备及相关零部件。近年国家提倡传统制造行业去产能,再加上S公司股份过于集中、经营管理不善等问题,S公司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增长缓慢,甚至有倒退的趋势。

2012—2016年A公司盈利情况

如上表所示,S公司自2012年以来其主营业务收入呈逐年下降趋势,2015、2016两年的净利润持续为负,面临着退市危机。在公司营业状况不变的情况下,为避免被强制退市,其管理层在2017年势必要进行盈余管理来使得利润扭亏为赢。

(二)盈余管理手段

S公司近几年的主营业务没有给公司带来正利润,管理层把目光投向公司的非经常性交易上,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来进行利润的调控。

1.关联方交易。利用关联方交易进行盈余管理在我国较为常见,此种方法大致是把旗下价值较低或资不抵债的子公司高价出售给相关控股股东。以此来转移公司的不良资产或负债。

S公司为了在2017年最后一个季度获取盈利,将带有大量负债的子公司A公司通过“1元交易”卖给其控股股东。经专业机构估值,A公司的总资产评价值为700000万元、总负债价值710000万元。S公司把这家净资产为-1亿元的子公司以1元钱的价格出售给其关联方。在2017年的年度财务报告报中,S公司的投资收益因此次交易增加了1亿元。

2.债务重组。债务重组指的是在不改变债务人、债权人的前提下,经双方协商,修订债务合同中的还款时间、金额、利息等内容。债权人为了尽快获得欠款一般会给与债权人一定的优惠。

考虑到S公司在2015、2016年处于严重亏损状态且其资产负债率高达85%,其供应商(主要债权人)为了尽快收回货款、降低坏账风险,与S公司商定债务重组事宜。S公司与2017年12月与供应商签订床与供应商签署的《债权债务豁免协议》,该协议涉及的金额5.3亿元,S公司预计可从债务重组中获利1.34亿元。

从S公司2014-2017年债务重组合净利润折线图中我们可以发现,S公司在2015、2016年获取的债务重组损益远低于2017年。S公司在这项债务重组协定中获取了很大的利益。

S公司2014-2017年债务重组合净利润折线图

3.政府补助。政府补助通常有税收返还和财政补贴两种方式。S公司是大型国企,又是当地的纳税大户,所以当S公司面临退市危机时,当地政府马上给与援手。S公司获取政府补助的方式主要为财政补贴。

S公司盈利及政府补助情况

如上表所示,S公司自2012年起每年都接受了政府补助,而且除2012年以外政府补助的金额都大于S公司的净利润。S公司在2015年出现了大额亏损的同时,当地政府给予的补助也大幅上升,达到了5000多万,比2014年增长了46%。S公司的净利润在2017年转负为正,而当年的政府补助是4232.5万元。

(三)盈余管理结果及启示

1.盈余管理结果。公司上市需要花费巨大的金钱和精力,上市之后带来的社会声誉和融资能力也是很可观。故许多ST公司进行盈余管理的目的是“保壳”。结合上文我们可知S公司在2017年第四季度利用关联方交易、债务重组、政府补助等盈余管理手段创造了大量利润,使其暂时避免了连续亏损的状态。事后来看,S公司的这次盈余管理较为成功,公司2017年的净利润有1.14亿元,其非经常性交易带来的利润高达2.82亿元。由此可见S公司正常经营活动依然存在严重亏损。

S公司在此次盈余管理前后的股价变动也很微妙。2015年以来公司亏损严重,股价一直处于下跌趋势并于2017年3月最低跌至7.5元/股。2017年10-12月,公司采取一系列盈余管理措施并将其公告,在此期间公司的股价有一定回升,最高涨至11元/股并保持稳定。但2018年3月,公司摘掉ST标识之后股票价格持续下跌至6.5元/股并没有回升的迹象。所以说公司的盈余管理行为虽然避免的退市危机,但对股价照成了一定的冲击。

2.启示。首先,ST公司利用非经常性损益来操纵利润反映了相关法律法规的局限性。相关部门应健全市场监督机制,规定上市公司加大对非经常性损益在财务报表上的披露,让报表使用者获取更多重大的信息以做出正确的判断与决策。其次,S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暂时保住了上市公司这个壳,但对公司实际经营能力没有任何提升,从长远来看,企业需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的治理能力、提高盈利能力才能立足于资本市场。

猜你喜欢

经常性损益盈余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非经常性损益对沪市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
关于经常项目盈余的思考
向广大党员拓展 向经常性教育延伸 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关于扎实做好经常性思想工作的思考与建议
如何用经常性思想工作解决新问题
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处理的一致性研究
浅议未实现损益对每股收益计算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