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中蜂群势产子育虫数量调查及运用

2020-10-15徐祖荫张学文段彦民周春涛罗卫庭杨应权

中国蜂业 2020年9期
关键词:分蜂产子群势

徐祖荫 张学文 段彦民 周春涛 罗卫庭 杨应权 │文

1 贵州省养蜂学会;2.云南省农业科学院蚕桑蜂研究所;3.云南武定县动物疫病防控中心;4.云南武定县猫街镇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 前言

不同群势蜂群产子育虫数量是蜂群生物学中的一项重要研究内容,根据不同群势蜂群的繁殖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和生产策略,对蜂群增殖,夺取蜂蜜高产,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于不同群势蜂群的产子育虫数量,前苏联学者在西方蜜蜂上做了一系列研究,指出:“虽然蜂群内育虫数量随蜂群群势的增长,其总量是增加的,但其生长速度却逐渐放缓”“按蜜蜂单位计算,较小的蜂群比较大的蜂群培育蜂子数量较多,生长得较快。”“弱群的生长率较高,弱群的紧张生长是弱群的生物学特性,它使这种蜂群能够在最短时间内变强”(塔兰诺夫《蜂群生物学》)。

关于不同群势中蜂群产子育虫数量的调查,以前所做的工作主要采取的是纵向观察的方法,即对同一蜂群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群势)产育力进行连续观察,但从横向调查方面看,即在同一环境条件下,对同一时期不同群势蜂群的产育情况调查,这方面的工作还不多见。因此,2020年春、夏季,我们组织多家单位,在贵州、云南两省6县(市)9个蜂场进行了相关调查。

2 调查方法

调查前,参与此项工作的各单位事先统一调查方案、方法,分头实施,然后统一汇总资料。

表1 2020年中蜂不同群势蜂群产子育虫数量调查

图1 中蜂不同群势蜂群群均封盖子数量比较

调查时,在同一蜂场,对同一箱型(郎式箱)2、3、4、5、6、7框蜂量的蜂群,随机各抽查3群,测定其蜂群内的封盖子数量。

测量时,用钢卷尺逐脾量取有子巢脾上子圈的长度和宽度,由于子圈的形状不太规则,量度时要进行适当取舍,“割补”成长方形量取数据,同时目测封盖子占子圈面积的百分比,即封盖子的密实度。

通过公式:封盖子(个)=长×宽(cm2)×计算脾上的封盖子数。如同一巢脾两面子圈面积和封盖子密实度相近,则只量一面,将计算结果乘以2,即为该脾上的封盖子数。如两面不规则,则分别测量后将计算结果相加。最后将蜂群内各脾封盖子相加,即为该群封盖子的数量。调查统计结果见表1。

3 结果与讨论

(1)从表中各点不同群势蜂群中封盖子的平均数据来看,以群为单位计算,随着蜂群群势(框数)的增加,从2框到6框,其群内封盖子数的总量是逐渐增加的,但蜂群发展到7框群势后,封盖子较6框群势有所下降。但若按蜂群的脾数平均结果看,则正好相反(见表1及图1、图2),群势越弱的蜂群,其脾均封盖子越多。说明群势较小的蜂群,其育虫的强度优于群势较大的蜂群,弱群的生长速度较快。这与前苏联学者在西蜂上的研究结论趋势是一致的。

(2)根据“蜂群具有紧张生长的生物学特性”,前苏联学者塔兰诺夫提出可利用蜂群的这一特性,在大流蜜期到来之前,利用早期蜜源分蜂、繁殖,以增加蜂群数的方式,提高全场的产蜜量。这种在大流蜜之前分蜂扩场、增群增产的办法,同样也适用于中蜂。

图2 中蜂不同群势蜂群脾均封盖子数量比较

例如,通过此次调研结果看(见表1),一个6框蜂(7框后封盖子下降,6框时为拐点),蜂群每11天(中蜂工蜂封盖期为11天)平均可培育9620个蜂子,但将其拆分为两个3框群后,其培育的蜂子数为6543个×2=13086个蜂子,可比一个6框群多培育3466个蜂子,能提高36%的育虫数。因此,在养蜂生产上,可利用蜂群生长的这个特点,在蜂群的休闲期(即两个大流蜜期之间的间隙期),将群势较强、生长趋缓的蜂群,拆分为较小的蜂群来繁殖。当然,这种增群增产的措施,必须保证蜂群在分蜂、换王后有足够长的时间(如贵州省贵阳市,从洋槐结束到盐肤木开始大流蜜,约有65~70天的繁殖期),让分出群和原群在下一个大流蜜开始时都能繁殖到标准的采蜜群群势(南方沿海地区为4~5框,其他地区为6~7框),这样才能达到增群增产的目的。即使没有太长的时间来繁殖,也可在分蜂时,通过联合分蜂的方式组成较大、群势恢复较快的分出群,或在大流蜜期到来前,采取主、副群搭配的方式,甚至合群等方式组织采蜜群,提高蜂场的生产能力。

(3)中蜂与西蜂的群势和蜂王产卵量不同,西蜂最佳繁殖群势为8~10框蜂(杨多福《数控养蜂法》),从以脾和以群为单位两方面综合产子情况看,我们认为,中蜂的最佳繁殖群势应为3~5框,热区蜂种为2~3框。

(4)从此次调查结果看,不同蜂种间,产子育虫情况有所差异。贵州中蜂(属华中型中蜂)、云南武定中蜂(属云贵高原中蜂)群内子脾最多时可达6张,而云南蒙自、普洱的蜂种属于滇南型中蜂,其群内子脾数最多为4~5张,蜂群的产育力低于前两个蜂种。

参加此次调查工作的还有林琴文、杨志银、李立刚、李毅、郑国权、缪思位等,特此致谢!

猜你喜欢

分蜂产子群势
如何原地分蜂
分蜂后应重视原群的管理
弱群自然合并的启发
控制“分蜂热”的措施与意义
如何处理好分蜂与产蜜的关系
中蜂新分群的饲养管理
小麦胚芽作为意大利蜜蜂春繁期饲料蛋白源的研究
信托公司掀起“产子”热潮
蜂群出现分蜂前后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