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建筑美学的中西方粗野主义风格研究
2020-10-15金日学李厚璞
金日学,李厚璞
(吉林建筑大学,吉林 长春 130118)
0 前 言
英国的粗野主义先驱史密斯夫妇认为,“建筑的美应以结构与材料的真实表现作为准则,不仅要诚实地表现结构与材料,还要暴露它的服务性的设施”。这体现了对事物本质的追求,是西方美学的基础之一,即在千差万别的事物后面都有一个本质,把握住了这个本质就能说明一切具体的东西。最初的粗野主义设计思想,便体现了对原材料不加修饰的展示原则。同时,粗野主义建筑多包含几何形状体块的堆砌、外部大体量与内部小尺度空间的对比等形式美法则。而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采用混凝土表达的建筑,但在我国审美指导下的粗野主义倾向,更多根植于自然主义美学观念。本文将以耶鲁大学艺术与建筑馆、伦敦巴比肯建筑群以及成都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为例,从建筑美学的形式美法则、中西方审美方法论的差异两方面对中西方粗野主义风格进行探讨,重新审视当下我国的建筑行业,归纳出对于建筑设计的启示。
1 粗野主义的内涵
“粗野主义”(Brutalism)是兴起于20世纪中叶的一种建筑风格,流行于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英国历史评论家雷纳·班纳姆 (Reyner Banham)将粗野主义风格定义为:作为具有显著特点图像的可记忆性;结构的清晰展示;材料尽可能作为不过多修饰的原材料出现的价值。其特点是使用巨大的、块状的整体结构,材料上多直接选用混凝土、砖、钢结构等原材料,不加修饰,直接展示出材料、结构和纹理的原始风格。
粗野主义浪潮在欧洲首发,随后传播至世界各地,史密斯夫妇、法国现代主义巨匠柯布西耶等都是这场运动的领军人物。二战后,经济低迷,粗野主义建筑因为其造价低廉、建造耗时短等优点,备受多国政府青睐,大量的居住用房、中小学校以及其配套的基础设施以粗野主义的形态拔地而起。在20世纪70年代后,这些建筑环境逐渐恶化,许多住宅区变得脏乱不堪、治安混乱,粗野主义建筑成为社会衰落的象征,走向消亡。从备受追捧到被票选为“丑陋建筑”,粗野主义风格表现出人们对建筑审美风格丑与美的时空转化。
反观当今我国的设计体系,在高速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中,我国建筑师正面临着快速建造大量房屋的需求,粗放型的建造过程与战后欧美国家的粗野主义浪潮颇为相似。刘家琨、王澍等一批本土建筑师也在自己的设计实践中创新性地使用混凝土等原材料。然而不同于西方,我国的建筑审美源于特有的哲学体系,我国建筑师运用砖、石、混凝土等,多为了诠释天人合一、心物一体的意境之美。尽管在外形上,或有粗野主义的倾向,但本质依旧是为了体现直觉体悟、有机统一的整体和谐。
2 基于追求本质的西方粗野主义风格
粗野主义的逻辑是充分显示出来的,颇有“所见即所得”之意。在粗野主义中,形式与其功能之间的概念“距离”是尽可能小的。例如,混凝土墙比用瓷砖或墙纸覆盖的墙更容易理解为墙,或者从一层到另一层的移动通常是通过线性楼梯而不是华丽的螺旋楼梯。此外,所用材料的“原始程度”与建筑物的生产进一步相关。在许多粗野主义建筑上,建筑用的胶合板外壳印记可在混凝土上看到,所用的砖块或者木质构件常常不进行抛光。
2.1 耶鲁艺术与建筑馆
耶鲁艺术与建筑馆(Yale Art and Architecture Building,“A & A Building”)由美国粗野主义泰斗保罗·鲁道夫(Paul Rudolph)设计,建成于1963年。他在形体组合、体量空间上作了大胆的尝试,打破了现代主义多使用玻璃盒子的桎梏。
建筑内外墙均是现浇清水混凝土板(见图1),这些板块由木质波浪形模具铸造而成,并经过锤子打磨以露出其内的骨料,以此显示最原始的材质。竖向线条清晰而突出,这种粗糙线条贯穿内外,成为统一的元素,营造出厚重的秩序感。内部空间以层高不同的平台为元素,跨越七个主要楼层和两个地下层。每个平台都有一个中央中庭,错层布置,俯视会将下面楼层忙碌的人流和活动尽收眼底。二层的展厅和四层的中心评图区是两个高空间,由巨大的天窗遮蔽,通透明亮。剖面图(见图2)中楼层错落排布、高低有致,给人一种强烈的节奏感。
图1 建筑内墙
图2 剖面简图
2.2 巴比肯建筑群
巴比肯建筑群(the Barbican Estate,见图3)从1950年开始设计,直到20世纪70年代才建成。这是全世界规模最大的粗野主义建筑群之一,代表城市生活的乌托邦理想。
图3 巴比肯建筑群
二战后,这片区域几乎被完全炸毁,因此,建筑师需要从零开始开发整个地块。他们试图创建一个复杂的建筑群,在私人,社区和公共领域之间进行明显的区分,但同时也使行人享有与汽车一样的优先权。“裙楼”的概念被引入,即在繁忙的城市街道上空抬起一片无车通行区域,以使游客和居民可步行探索该场所。以此裙楼为基础生长出来的,是高架的花园,三座高耸的塔楼,高密度住宅区、学校、商店、饭店以及世界一流的文化目的地。
粗糙而厚重的混凝土是主要材料,其外表面被打磨成灌木状,以显示原材料的粗糙纹理。玻璃盒子、红砖作为点缀出现,在色彩与质感上提供了建筑要素上的差异。三角形的塔楼平面,方形的基础设施,弧形的高密度住宅,几何形体堆砌成的巴比肯艺术中心,在尺度上形成对比,又完整而统一,各种建筑物间形成了一致性的几何关系(见图4)。
图4 建筑外观
建筑师巴里斯·高夫(Barriers)评价巴比肯综合体,“从一个似乎没有话说的文明中,诞生了一个完全完整的,石块般强大的三维城市,周围环绕着一片绿色的广场和湖泊。”除了建筑的巨大体量外,巴比肯还打造了许多细节,高架花园内的砖砌小径表明了不同的路线,而园景花园和湖泊则为居民带来宜人的景象(见图5)。
图5 园景花园
3 基于“天人合一”的我国粗野主义倾向
在面临高速运转的房地产业时,一部分我国建筑师选择避免攀附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而是用自然主义美学的方法打造诗意。
刘家琨的鹿野苑石刻博物馆于2000年建于四川省成都市。针对当地实际情况,这一建筑采用“框架结构、清水混凝土与页岩砖组合墙”这一特殊工艺制作外墙,并用模板刻画出明确的肌理,粗犷的外形暗合“石刻”主题,也体现出沧桑感。卵石、青石小路,延伸至周边竹林,使得建筑与环境内外交融。
建筑入口是一座从室外竹林升起的坡道(见图6),直通内部二楼。游客可从二楼下至一楼参观。所有展厅皆围绕中庭布置,且有大量结合展品所设的玻璃盒子作为采光。空间序列完整而连续。其过渡空间起到收束作用,加强了序列的节奏感。
图6 建筑入口
采光是另一个营造氛围的因素。类似安藤忠雄的光之教堂,博物馆也采用混凝土的缝隙、天光等进行采光。佛像在光影的衬托下,自然流露出禅意(见图7)。
图7 建筑采光
4 对当下我国建筑行业的启示
粗野主义倾向进入我国后,更多地体现为对混凝土等原材料的运用,在美学上的形式以及一种真诚态度的表达。当下我国建筑业面临着设计工作量大、设计施工周期短、受资本与甲方影响大等问题,建筑师面对此应因地制宜、抓住机遇、努力对不利条件进行创造性运用,创造出“诗意”来。受粗野主义启发,混凝土等原材料可被作为装饰性表皮,也可完全裸露作为结构直接展示,但环境与人的考量应是一切设计的前提。
5 结 语
西方的粗野主义源于战后对房屋的需求,其审美基于对显示真实材质的材料和结构、简单原始的体块等最本质的追求。近年来粗野主义风格传入我国后,显示出与我国传统审美相结合的特征。我国部分建筑师也将原材料的体现视为文化和伦理表达,将毛糙的混凝土、沉重的砖石等与周边环境相结合,创造出“天人合一”的意境。中西方粗野主义的美学基础不同,然而在二者影响下落成的建筑,其采用的形式美学法则却是共同的,诸如几何形体的运用、空间尺度的对比、空间序列的营造等。在当今我国粗放型的城市高速发展中,我国建筑师应创造性地解决城市化问题,不忘初心,合理采用适合当下情况的材料和技艺,正如战后欧美国家粗野主义建筑营造出的诗意。
[ID:010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