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几点体会

2020-10-15陈孝平

腹部外科 2020年5期
关键词:肺炎病人防控

陈孝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外科学系,湖北 武汉 430030)

去冬今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武汉,面对汹涌扑来并迅速蔓延的疫情态势,党和政府临危不惧、果断决策,全国人民迅速驰援武汉,各种应对之策全面启动,多项应对之举紧急落实,全面打响了疫情防控阻击战。既往很少有一种传染病像这次新冠肺炎一样,肆无忌惮地危害这么多人的生命安全,并演变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这次疫情既是一次危机,也是一次大考,带给我们如下几点深刻体会。

一、建立长效机制,警钟长鸣

2019年12月下旬至2020年1月初,一种来源不明的病毒正悄然袭来,病因不明,如何救治未知。1月下旬,武汉各大医院门诊陆续出现大量的发热病人,远超各大医院门诊负荷量,这些发热病人中其实有些是新冠肺炎病人,出现这种情况,各大医院压力很大且非常被动。党中央在第一时间就开始集中领导对这一严重疫情的防控工作,并派专家组前来武汉进行调研和指导。1月24日,疫情严重蔓延的初期,我向相关部门提出建议:排查疫情,不能都集中到大医院去,要发挥社区医疗作用,从社区抓起,一个一个地排查,这样能更好地管控新冠肺炎病人。1月27日晚,武汉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召开视频调度会议,对疫情防控工作进行再部署。会议指出,党中央、国务院对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高度重视。当前,疫情防控进入关键阶段,各区要以社区、村湾为单位,实施全面排查、管控,扎紧笼子、堵住漏洞,对发热病人进行分类、筛查。1月28日,长江日报-长江网就以“武汉开始要求以社区为单位全面排查管控,打响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进行了报道。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援汉医疗队领队刘新民院长后来在接受采访时也认为,“无论是非典,还是新冠肺炎,都在提示‘强基层’的重要性,基层应当成为防疫的第一道防线”。由此可见,建立防控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发展的长效机制很重要,如果从2003年的非典型性肺炎(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SARS)开始,就建立一个长期应对机制,这次疫情就不会出现刚开始那种混乱现象。

从2003年SARS到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转眼间16年过去,当年非典型性肺炎疫情暴发时,大家都非常重视,之后就淡忘了,个人防疫防护意识逐渐淡薄,其实这期间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PHEIC)在不断发生,如:2009年甲型H1N1流感、2014年和2018年非洲埃博拉病毒、2012年和2015年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等。这些传染疾病虽然发生在国外,但实际离我们并不远,因此增强群众防护意识,显得尤为重要。这次疫情的暴发,警示了我们应完善疫情防控相关立法,加强配套制度建设,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疫情防控法律体系。值得庆幸的是,目前,这项工作已开始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予以构建完善。

全社会要重视医学科普教育。“戴口罩、勤洗手、少聚会、管住嘴”。预防新冠肺炎,应做好一般防护,保持居室清洁,勤开窗,常通风;随时保持手卫生,勤洗手;不参与聚餐聚会,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出行一定要戴口罩。传染病、流行病往往有明显的季节性,如流感、SARS,一般秋冬季节发病;麻疹,在春季发病率明显升高;细菌性痢疾,6、7月份是高发病季节。SARS、新冠肺炎是由呼吸道传播;霍乱、细菌性痢疾经水、食物等从消化道传播。了解这些疾病的特性有助于提前预防。我们应利用各种线上线下资源进行科普教育,帮助群众了解和掌握防治这些疾病的知识,努力做到防病在前,阻断疾病大规模流行的通路。

二、疫情防控布局常态化,加强医生、护士、病人及其家属的培训

留观病区防控与病房医护人员通道布局应按照“三区两通道”原则,设立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医务人员通道、病人通道。“三区”标识明显(图1)。设置单独留观病区,用以收治经过排查的需住院治疗的观察病人。单病区科室,则于病人通道入口处按条件集中设立若干留观病房。

这些标识设置,以前我们不够重视,均未规范到位,这次抗疫实际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今后,病区应常态化构建“三区两通道”,头脑里时时绷紧感染防控这根弦,不能像本次疫情暴发后,临时简陋地用木板或屏风隔离、用纸张贴标识。

很多医生,特别是年轻医生不知道如何防护和隔离,日常工作中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重大传染疾病防治相关知识培训,提升防控能力。在日常工作中并不是所有科室都有这样的防护意识和装备,接诊时没有做相应防护,病人来的时候没有发热症状,就大意了。有的医生可能认为这就是普通感冒,对于很多不接触呼吸道传染病的科室来说,平时看病可能连口罩都不戴。

从本次疫情医务人员感染情况分析,口腔科医护人员几乎没有感染病例,这是因为口腔科医生平时养成了很好的职业习惯,戴医用外科口罩,每看完一个病人后都会洗手。4.2万余名驰援武汉的医务人员也无一例感染,这是因为大家都知道自己救治的是新冠肺炎病人,必须要戴口罩,勤洗手,才能既避免医患、病患之间的交叉感染,又保护自己的健康,完成救治任务。

我们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结合医院临床感染防控实践制定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级别,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WS/T 311-2009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 511-2016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等,规定了医院隔离的管理要求、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医务人员防护用品的使用和不同传播途径疾病的隔离与预防。根据不同的暴露风险级别,分别采取不同的个人防护措施(表1)。

表1 医务人员个人防护级别

三、医学教育急需改革,特别是加强“三基”训练

我建议医学教育一定要改进。现有教育体系中,专科化人才教育占据主导地位,不利于人才的全面发展。本次抗疫一线人员系从临床各专科紧急抽调培训,缺乏能够充分掌握并熟练运用重大流行病应急救治技术的人才;缺乏病理、中医药、感染性疾病、呼吸、危重症医学、急诊医学、全科医学等专业人才。因此,我们需要多培养复合型高层次人才,即具备多学科知识基础、丰富的实践经验、开阔的国际视野和领导决断力的中青年领军专家。

重要方面或其相关的估值取决于定性和定量两个因素。从定性角度,某个参数由于自身的性质,可能是重要的,譬如国家风险。在矿产资源资产评估时,确定信息是否是重要的一般规则是分析其遗漏或错误陈述对评价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所产生的影响,信息的重要性要求经过专业判断。在矿产资源资产评估时,如果评估师认为获得的数据不是十分精确或可靠(如某矿床矿物通过类比获得的选矿回收率),则必须在评估报告中予以说明。

“三基”,就是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国家卫健委要求“三基”培训为全员培训,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均应参加,“三基”考核必须人人达标。但是过去有一段时间,大家过分强调专科化,很多医学生毕业以后进入专科,没有经历真正的全科轮转,所以导致了他们“三基”不牢。此次疫情中,有的医生不会实施吸痰、上氧、伤口换药等基本操作,抗炎治疗与抗感染治疗概念和措施混淆不清等等,这都是“三基”不牢导致的。基础理论就是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比如,用药要知道为什么要用这个药,做手术要知道为什么要做这个手术,并且要对这项技术的历史发展和变更有所了解。以新冠肺炎为例,对应的“三基”应为:

基础理论新冠病毒突破机体的免疫防线,导致肺部感染,造成炎性渗出,影响肺部气体交换,造成全身缺氧;炎性介质引起全身各器官的反应;病毒也会直接攻击体内心、肝、肾等重要器官。

基本知识病原:新冠病毒;感染器官:主要是肺。

基本技能阅读X线片、人工呼吸、心脏按摩、呼吸道通畅维护、吸痰、静脉穿刺,等。

疫情暴发后,35支省外援助医疗队千里驰援武汉,与同济医院并肩抗疫。全国各地来的医生经验不一,专业不一,对于一些病例治疗争论很激烈,如何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是各医疗队讨论的重点。我于2020年2月、3月期间多次参加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中法新城院区及光谷院区疑难危重病例讨论、会诊,发现了一些问题。我谈了对该病的认识:①本病是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以肺部感染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不单单是肺部受损,有的病人心、肝、肾等器官都有损害;②如何改善病人的缺氧状况?气道是否通畅,肺血液循环好不好,气体交换的呼吸膜厚不厚,氧气能不能通过去,这三方面的问题弄清楚了,就能明确病人缺氧的原因,采取有效的治疗手段;③对于新冠肺炎治疗,在当前没有特效药的情况下,所有的治疗都是对症处理,关键是要维护好“四个平衡”,即免疫平衡、营养平衡、内分泌平衡和水电解质平衡。我们通过一系列的治疗把病人的平衡找回来,在保证“四个平衡”的前提下,注意维护心、肺、肝、肾重要器官功能;需要时,及时给予气管插管、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心肺功能支持治疗。每个重要器官的功能维持下来了,病人的生命体征也就稳定了,病人活下来,就可以创造战胜疾病的机会。大家基本接受我的看法,围绕以上治疗原则,不再争论。有人说机体抵抗力低下的人容易感染发病,这种说法不完全正确,因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也会感染发病;而且医院里也有一些年老体弱的病人未见感染,且也有感染后治愈的,湖北省成功治愈3 000余位80岁以上、7位百岁以上新冠肺炎病人。

关于肺纤维化病例分析:病人,男性,56岁;因“发热20 d,胸闷、间断呼吸困难14 d”于2020年2月10日入院。20 d前发热38~39 ℃,14 d前呼吸困难,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抗感染治疗(奥司他韦、莫西沙星、头孢哌酮舒巴坦等),激素,丙种球蛋白等,症状无好转。治疗组有专家说此病人肺纤维化,三次要给此病人做肺移植,被我否定了。因为急性炎症期还没过,不会有严重纤维化。急性炎症期肺部主要表现是炎性渗出,不是纤维化;纤维化是慢性过程中的表现,肺纤维化与肺炎性渗出是完全不同的概念,肺纤维化是不可逆的。专家治疗组接受了我的意见,经过积极治疗,3个月后病人慢慢康复(图2)。

四、敢于担当的年轻医务工作者

在这次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很多都是80、90后的年轻医务工作者,他们主动请缨,不叫苦不叫累,挑起重任,成为主力军。过去我认为他们是“小皇帝”“小公主”,是娇滴滴的一代,但是这次疫情刷新了我的看法,他们真正做到了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个人担当。很多医护人员为了工作方便,降低感染风险,提早剪了短发甚至剃了光头。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张张“逆风前行”的请战书,一枚枚“勇往直前”的红手印,展现了广大援汉医务工作者的高尚情怀和舍我其谁的勇气。2020年1月21日,同济医院一位医生在申请书上写到:我自愿加入治疗团队,不计报酬,无论生死!医务工作者们克服重重困难,义无反顾地奔赴抗疫一线,诠释了护佑生命、甘于奉献的崇高精神。他们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越是艰险越向前,竭尽全力地守护病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彰显了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医者仁心。

五、国家领导人和社会各界对医护人员的关爱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习近平总书记高度关注,第一时间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2020年1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时对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提出要求。回望这场惊心动魄的战“疫”历程,关闭离汉通道无疑是危急关头最重要的决策。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亲自部署,统揽全局、果断决策,全国上下同心、众志成城,历经76天,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果,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

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出席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关心关爱一线医务人员,落实防护物资、生活物资保障和防护措施,切实加强防止医院感染工作,做好医务人员科学防护和培训。

海南援助湖北医疗队在海口美兰机场集结,飞赴湖北驰援时,海南省省长、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总指挥沈晓明到机场为大家送行,他嘱托大家:“我们面对的是传染病。医生不能生病,医生生病,比一个普通病人生病带来的危害要大得多。累了不要扛,累了就要说。你们如果感染了,可能会感染到更多的人,为了更多的人,你们不能感染。”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院长刘新民在2月10日曾给我发过一条信息:“陈老师,非常时期,不容易。我带了134名医护来到武汉,他们都十分善良、年轻、厚道。他们都是自愿报名来的。对我而言,有两个重要的任务:一是降低重症病人的死亡率,不负国人之托;二是我要把我的团队,完完整整地带回去,他们的家人在等待他们”。3月25日,刘新民院长带领的134名援汉医护人员即将完成任务返回北京,他说:国家队尽锐出战、大家齐心协力战疫情,全国人民正一同战“疫”、共克时艰,一定能打赢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我于2月11日代表武汉医学会发表了《致奋战在抗疫一线的广大援汉医务人员工作者的慰问信》,以表达对援汉医护人员的敬意和感激。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曾向我发来一封感谢信,感谢我和我的团队在他们援汉医疗队员患病期间,第一时间给予有效救治和温馨专业的照顾,使其能够迅速康复并重返抗疫工作岗位。同时对援鄂抗疫期间同济医院给予的大力支持和鼎力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

六、军民融合、军民团结

疫情发生后,从党中央到各级地方政府,全国军民齐心协力,共同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中。场面之感人令全国人民难以忘怀。大年三十,解放军医疗队最先抵汉驰援。看到画面,我感慨万分,人民军队在危急时刻冲锋在前,迎难而上的大无畏气概,使我们增强了底气,树立了必胜的信心。我引用了毛主席的一句诗词“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并通过网络发给武汉人民,以鼓舞士气(图3)。

3月2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国防部新闻局局长、新闻发言人吴谦也引用了毛主席的这句诗:“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这是我们全国人民的共同心声!

猜你喜欢

肺炎病人防控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谁是病人
猪常见腹泻病症状及防控
来势汹汹的肺炎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守牢防控一线 静待春暖花开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病人膏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