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

2020-10-15

科学中国人 2020年18期
关键词:盐度水循环科考

我国新研制商业中型液体运载火箭首次亮相

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的商业中型液体运载火箭,在第22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首次亮相,引起广泛关注。

据介绍,新研制的商业中型液体运载火箭全长约59米,起飞推力约500吨,起飞重量约430吨。一二级均采用无毒无污染液氧煤油推进剂,整流罩可适应3.35米至5米的不同直径范围。

该运载火箭是在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成功研制的基础上,充分继承成熟技术,采用模块化、组合化、系列化设计,通过不同数量的通用助推器捆绑组合,形成适应商业发射不同细分市场的火箭系列,可实现低、中、高不同轨道,不同载荷需求的任务覆盖,适应我国内陆和沿海各大发射场。

通过采用十多项国内首次应用的先进技术,该运载火箭实现了结构减重、效能提升及设计优化,具有“运载效率高、经济性好、自主智能、测发简捷”等特点。同时,通过采用牵制释放、“智能”健康诊断系统及在线轨迹规划等新技术,可保障发射任务更加安全可靠。

据悉,新研制的商业中型液体火箭计划在“十四五”期间择机首飞。火箭主要面向国内外商业卫星和有效载荷发射市场,提供更加经济、高效、方便快捷的发射服务支持,形成产业带动效益。

“人造太阳”重力支撑设备正式启运

可控核聚变装置俗称“人造太阳”,是照亮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梦想。中核集团9月12日披露,由中国完全自主研制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重力支撑批量产品于11日在贵州遵义正式启运。

该设备是ITER重要的结构安全部件之一,由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和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将安装在杜瓦底座环上,不仅承载上万吨磁体系统重量,还要承受强热应力、强电磁力、瞬时载荷等复杂工况。

2006年中国正式签约加入ITER计划

“人造太阳”是可控核聚变装置的俗称,开发聚变能源是全球核聚变人一代代接力奔跑、致力于照亮人类未来的终极能源梦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中国于2006年正式签约加入该计划。

ITER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聚变反应堆实验工程,其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都超过了已经大量建造运行的裂变反应堆。ITER磁体支撑是中国承担的几个大型采购包之一,由中国承担100%制造任务。重力支撑产品是磁体支撑采购包中结构最复杂、制造难度最高的部件。其零部件众多、装配工艺复杂、尺寸精度要求高,能否按时交付关系到整个ITER装置的装配进度和后期实验装置的稳定性。

中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样车即将下线

9月11日从“2020高速磁浮交通论坛”上获悉,中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工程样车2020年年底即将下线,我国常导高速磁浮已基本具备工程化试验示范条件。

本次论坛由中国工程院和中国中车主办,中国工程院院士孙永福等17名院士以及200余位来自中国国内高铁、磁浮领域知名专家与会,围绕高速磁浮交通技术进行深入研讨,就中国高速磁浮发展路径和方向进行了战略研究,为我国高速磁浮可持续发展提供战略指导。

与会专家表示,作为国际尖端技术,高速磁浮是引领轨道交通未来发展的方向之一,是助力中国交通强国战略的重要支撑,中国应加快推进时速600公里常导高速磁浮试验线建设,早日实现工程化落地,抢占国际轨道交通技术“制高点”。

据悉,2002年,中国采用常导技术在上海建成了世界首条高速磁浮商业运营线,实现了时速430公里的运营速度。基于上海示范线,自“十五”以来中国连续四个五年期间持续投入,开展常导技术自主化和创新研究,前三个五年期间基本解决了系统技术理论问题。

在继承前期成果和经验基础上,2016年我国瞄准工程化产业化目标,启动了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交通系统的研制,重点解决工程应用技术难题。目前已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取得重大突破,2020年6月试验样车完成了低速状态下的功能调试,状态良好,达到设计预期。

与会专家认为,常导技术经过长期运用考核,技术成熟可靠,我国已形成成套自主化工程解决方案,具备了进一步工程化的条件。当务之急是加快建设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线和示范工程,开展全速度级试验验证和系统优化,加速工程化产业化进程,争取早日实现商业运用,实现我国轨道交通技术持续领跑,占据未来竞争战略制高点。

“云雀”机器人实现首次高海拔环境科考

近日,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发布消息,由该所自主研制的“云雀”自主飞行机器人在青藏高原开展高海拔冰川与湖泊智能化科考工作,实现了中国首次机器人化高海拔环境科考。

一直以来,青藏高原海拔高、氧气稀薄、气候恶劣多变,尤其是极高海拔区科考活动难度大、危险系数高,人类难以开展工作甚至无法到达,严重制约了青藏科考全面深入持续开展。为此,科研人员围绕高海拔极端环境下的机器人移动与作业技术开展了攻关。

据悉,“云雀”飞行机器人突破了“稀薄大气中的高效升力系统设计”“高原强风干扰下的自主控制”等技术瓶颈,实现了空气稀薄、强风扰等极端环境下的自主起降、定点/航迹飞行、仿地飞行、动静态障碍物避碰等自主功能。

“云雀”飞行机器人具备“携带5公斤科考载荷、抵御7级大风,在海拔6000米的高度飞行近30分钟”的综合能力,是中国首款适应极高海拔环境的科考飞行机器人。

在海拔6000米的廓琼岗日冰川区,“云雀”完成了冰面温度热红外影像监测、冰川三维地形勘测与建模、高空大气温湿压与黑碳通量垂直廓线监测工作;在海拔4730米的纳木错湖,完成了深部水体样品自动化采集和湖水温度垂直剖面实时监测工作。

本次应用充分验证了“云雀”的自主作业能力可覆盖青藏高原所有野外科考站和绝大部分冰川区,其兼具垂直起降、定点悬停、精准作业等特点,有望形成全新的精细化、智能化科考作业力量。

全球海洋咸淡差异加剧

由中国科学家联合瑞士、美国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海洋盐度数据结果显示,海洋咸、淡差异加剧,全球水循环加速。

这一气候变化和海洋生态领域重要科研进展的研究论文,近日已在国际专业学术期刊《气候杂志》发表。该研究构建出一套更为准确的、大于60年的长时间序列全球海洋盐度格点数据,进一步证实海洋“咸变咸、淡变淡”的盐度长期空间变化格局,并首次给出海洋0-2000米深度的平均盐度变化趋势,提出一个新的过去半世纪全球水循环变化估计。

水循环是联系地球各圈层和各种水体的“纽带”,是地球各圈层之间能量转移的重要通道和气候系统的核心过程之一,水循环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经济生活有关键影响。

过去60年,盐度相对较低的太平洋在进一步变淡。

海洋盐度是水循环的一个指针,可用来估算水循环的变化。新数据表明,过去60年,盐度相对较低的太平洋在进一步变淡,淡化最明显的海域为中国临近的西北太平洋以及澳大利亚以东海域;相反,盐度相对较高的大西洋中低纬度区域显著变咸,而大西洋极地区域显著变淡,主要由于冰盖和海冰融化引起的淡水注入海洋导致;在印度洋,盐度表现出南北相反的变化。总体而言,自1960年以来,全球海洋上层2000米“高-低”盐度差异已增大1.6%,而海表盐度差异已增加7.5%。

科学家认为,海洋“咸变咸、淡变淡”的盐度变化主要由全球水循环“干变干、湿变湿”的变化驱动,根据最新研究利用新的盐度格点数据推算,自1960年以来的全球水循环变化——全球“干变干,湿变湿”水循环格局已经加剧(即全球平均气温每上升1摄氏度,水循环加剧2%~4%)。而通过与气候模式模拟结果结合发现,人类活动是造成海洋盐度格局变化加速的主要原因,这反映了人类活动对海洋环境的另一项“改造”。

猜你喜欢

盐度水循环科考
盐度对吉富罗非鱼受精卵孵化及稚鱼生存的影响
影响海水盐度的三个因素
信息技术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恐龙跑得快吗
翠鸟博士的科学指南:水循环
银化期间盐度刺激对太平洋银鲑鱼苗 致死率及生长速度的影响
青铜峡灌区水循环主要因子及演变规律研究
水循环冷热凳
中国南极科考30年历程
盐度调节的简易计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