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承辑录《宋西事案》新考
2020-10-15林光钊
林光钊
(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宁夏 银川 750021)
《宋西事案》成书于明末,全书分为两卷,第一卷为西夏元昊一代与当时北宋王朝之间的史事,共45篇,第二卷为北宋名臣所撰的有关宋夏关系的奏议,共21篇。当代对《宋西事案》的研究最早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末的台湾地区,其后大陆地区于80年代初也展开对《宋西事案》的研究。经过多年的研究与整理,《宋西事案》的辑者、成书目的、禁毁原因等一系列问题有了学界较为认可的结论,但前人对于《宋西事案》的研究成果仍有些许地方值得完善与补充。本文拟对《宋西事案》的辑者进行补充考证,不揣简陋,略陈愚见,请教于有关专家。
1 《宋西事案》文献著录情况
《宋西事案》目前共有三个版本传世,分别为藏于南京图书馆之明刻本,藏于台湾“中央图书馆”之清抄本及藏于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之清抄本,这三个版本均未确切署辑者姓名。其中,南京图书馆之明刻本及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之清抄本,卷前有序《辑〈宋西事案〉引》,台湾“中央图书馆”之清抄本缺之,此序载“天子龙飞辛酉之春,海滨询士漫识”[1],正文卷一、卷二首页下方均载“海滨询士漫辑”,据此可知,《宋西事案》辑者为“海滨询士”。但“海滨询士”之确切身份书中未提,关于《宋西事案》之辑录者,相关典籍著录为:
(1)“不著撰述姓名”。如阮元《文选楼藏书记》:“《宋西事案》二卷,不著撰述姓名,刊本。是书载宋御元昊事,文首页遗失。”[2]
(2)“海滨询士”。祁理孙《奕庆藏书楼书目》:“《宋西事案》二卷,海滨询士漫辑。”[3]
(3)“张鼐”。如黄虞稷《千顷堂书目》:“张鼐,《宋西事案》一卷。”[4]台湾“中央图书馆”将之辑者视为“张鼐”。后经学者考证,“张鼐”应为误录,张鼐可能为《宋西事案》作序,以致后人误之为《宋西事案》辑者[5]。
(4)“祁尔光”。如徐乾学《传是楼书目》:“《宋西事案》二卷,明祁尔光,二本。”[6]姚觐元《清代禁毁书目(补遗)》、吴慰祖《四库采进书目》亦著录《宋西事案》为祁尔光所辑。
2 《宋西事案》辑者考
(1)《庚申整书小记》:“僻居海滨,不获时从长者游,闻见寡渺,月益之约,虽食言自肥乎。”[8]40
(2)《与徐季鹰》:“然苦于僻居海滨,闻见有限。”[8]98
另两处则谦称自己为“海滨某”:
(1)《上李嵩毓》:“某海滨竖儒,闻见寡渺,井蛙夏虫,未足云比。”[8]99
(1)“而狡焉狂童,封豕长蛇,荐食上国。”“封豕长蛇”,语出《左传·定公·定公四年》:“吴为封豕、长蛇,以荐食上国,虐始于楚。”意为大猪和大蛇,喻贪暴者,又作“封豨修蛇”。《辑〈宋西事案〉引》用此典故喻西夏屡侵北宋。《辽警》第十九首云:“封豕长蛇日衅边,金城处处起狼烟。”[9]456此诗用“封豕长蛇”喻当时的女真政权侵辽一事。
3.1 《宋西事案》辑录动机考
自奴酋之难发也,无人不言辽,无日不事辽,然□之奴急与急,奴缓与缓者,辽之事毕矣。奕之胜着,岂尽国手哉?使两劣奕未尝不一胜也,然而其胜可夺也。观奕者固欲言,持奕者固恨其言,则言之无益干辽也。审矣,于其言也,宁默乎,默于言焚于衷矣。漫咏《辽警》以附杞忧之意,感曰诗史言乎哉?[9]448
3.2 《宋西事案》未署真名考
3.3 《宋西事案》史料来源考
表1 《澹生堂藏书目》部分著录书籍
4 结 语
《宋西事案》作为一部成书于明朝,辑录西夏与北宋王朝史料的典籍,有着独特的史料价值。乔衍琯评价此书道:“汇集宋人与西夏事于一帙,足供治史者之参考。”[5]此书为目前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成书于明朝的汉文西夏专书,既充实了明朝汉文西夏文献,也有助于研究明朝士大夫以西夏史为朝政服务的经世致用功能。考清其辑者,站在辑者所处的时代背景来研究《宋西事案》,更有益于发挥其价值。限于笔者水平,文中所引材料及观点难免挂一漏万,敬请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