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2020-10-14杨正敏
杨正敏
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在当前的经济发展中对水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因素,必须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安全性,才能保证我国经济发展中对水资源的需求。因此,需要对地下水污染现状进行研究,探讨引起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并提出地下水污染治理技术,提高地下水资源污染治理效果。
关键词:地下水污染;先抓鬼分析:控制技术
一、地下水污染现状
地下水资源本身是水资源的重要内容,同时是构成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地下水资源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地下水是我国主要的饮用水来源,我国水资源总量的1/3以及全国供总供水量的近20%都来自地下水。但是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加,社会经济水平不断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近些年来,我国地下水的开采量越来越大。在开采地下水的过程中会造成地下水出现严重的污染情况,我国的地下水污染的主要特点是由点到面、由浅到深、由城市到农村进行扩展的。地下水污染程度在不断加重,根据我国195个城市的监测结果发现有97%以上的城市地下水已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有40%的城市地下水污染趋势在不断加重。而在北方有17个省会城市中16个省会城市的污染趋势比较严重,南方14个省会城市中3个省会城市的地下水污染趋势比较严重。因此,必须重视对地下水污染的现状进行分析和探讨,同时要了解地下水污染的原因,开展有效的地下水污染治理工作,才能够保证地下水资源的安全性。
二、地下水污染原因
目前,引起地下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包括以下方面:第一,工业生产导致的地下水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气、废水、废渣污染地下水。在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包括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等,会随着降雨落到地面,然后随地表径流下渗到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污染。废水主要指的是工业酸洗污水、冶炼工业废水等直接排放会导致地下水污染。廢渣包括粉煤灰、钢渣、硅铁渣等。这些工业废渣露天堆放或者采用地下填埋的方式进行处理时,所采取的隔水处理措施不合格,经过长时间的风吹雨淋后,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会随着降水渗入到地下水或者会随着地表径流下渗到地下水导致地下水污染。第二,农业活动产生的污染。在农业生产过程中会使用一些农药化肥或者污水灌溉,就会对地下水产生影响。在农作物生种植过程中,为了对一些病虫害进行防治,会使用农药,而一些农药在自然界比较稳定,会残留在土壤、水域以及生物体内,然后会引发一些不良后果。此外,常用的一些氮肥、磷肥以及钾肥等会残留在土壤中下渗到地下水,从而引起地下水污染。污水灌溉在一定程度上会使土壤含氮量增加,增加土壤的肥力,但是污水本身含有各种有毒有害物质,如果长期使用污水灌溉,会对农作物土壤以及地下水产生污染,并且会导致农作物的产量降低。第三,生活活动导致的地下水污染。在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中,生活垃圾以及生活污水量在不断增加,并且在对生活垃圾以及生活污水进行处理时,其无害化处理的效率比较低。这会对陆地生态环境以及水体生态环境产生严重污染。特别是一些垃圾会采用填埋技术进行处理,在生物降解以及雨水的作用下渗入到地下水系统中污染地下水。第四,自然原因导致的污染。在一些地区可能会因为特殊的自然环境以及地质环境使地下水天然背景不良,有毒有害成分超标。例如我国一些地区分布低碘水、高富水等,这些都属于自然因素导致的地下水污染情况。
三、地下水污染治理
在对地下水污染治理的过程中,可以采取以下措施:第一,采取抽出处理方法。这是一种应用比较广泛的经典方法,在应用过程中可以根据污染物类型以及处理费用分为物理法、化学法以及生物法三类。在受污染的地下水处理过程中,需要建立井群系统,并且要对整个受污染的水体流动进行控制。抽取的地下水可以经过处理后直接使用或者用于回灌。并且利用特殊处理方法可以加速地下水的流动速度,缩短地下水自身的修复时间。第二,水动力控制法。水动力控制法主要是利用井群系统向含水层注水,利用人为方式区别地下水的水力梯度。这样能够将受污染的水体以及清洁的水体进行有效区分,根据井群系统布置方式的差异,可以将水动力控制法分为上游分水岭法以及下游分水岭法。需要注意的是在对水动力控制法进行应用时,这种方法并不能永久的去除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只是作为一种临时性的地下水处理技术进行应用。一般是在地下水污染治理的初期阶段进行应用,其主要目的是防止污染物继续蔓延。
四、物理修复技术
在对地下水进行物理修复的过程中,主要包括屏蔽法以及被动收集法两种。其中屏蔽法指的是在地下建立物理屏障圈起受污染的水体,防止污染物进一步蔓延。一般会用灰浆帷幕的方法,利用压力向地下灌注灰浆,在受污染的水体周围形成帷幕。这样能够圈起受污染水体。而被动收集法是在地下水的下游挖出凹渠,然后在凹渠内布置收集系统,收集在水面上漂浮的污染物质。被动收集法一般是对轻质污染物进行处理,例如水面上漂浮的油类污染物。
五、结论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地下水污染现状分析以及控制技术研究过程中,必须了解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同时要掌握导致地下水污染的各种原因,才能够采取有效的地下水污染治理措施对地下水污染情况进行治理。与此同时,还要利用有效的物理修复技术提高地下水治理效果和水平,这样才能够保证我国地下水资源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马建锋,颜久印,探讨地下水污染现状及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与发展,2019 (5):77-78.
[2]白大勇,范金霞,鲍万民.受污染地下水的处理技术发展与探讨[J].齐鲁石油化工,2004 (03):4346+56.
[3]丁轶睿,张毅敏,汪龙眠,etal.我国地下水的污染现状及防治措施[C]//全国流域生态保护与水污染控制研讨会.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