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产业结构优化建议
2020-10-14李洁茹
李洁茹
摘要:尽管青岛市的GDP逐年增长,但增速却不断放缓,本文以青岛市的经济现状为出发点,探讨了青岛市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青岛;产业机构;经济发展
一、青岛市简介
青岛,别称岛城、琴岛、胶澳,是山东省副省级市、计划单列市。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7个区、代管3个县级市,总面积11293平方千米,2019年全市常住总人口949.98万人。同时青岛也是是山东省经济中心、国家重要的现代海洋产业发展先行区、东北亚国际航运枢纽、海上体育运动基地,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和海上合作战略支点。
二、青岛市产业结构及其特点
(一)青岛市产业结构现状
从2019年的第一、二、三产业的总产值及增速可以看出,青岛市目前的产业结构是“三、二、一”结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第三产业在青岛市已占据主导地位,城市资本已大部分中在第三产业,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也是最快的。
(二)青岛市产业结构特点
1. 三个层次的产业结构特点。
山东是农业大省,尽管青岛市的第一产业结构比较完整,但竞争力较弱。虽然第二、第三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结构水平落后于上海、深圳等经济发展较早的城市,但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也远高于第一、第二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2. 青岛市的经济主要由大型企业支撑。国企和外企占很大的比例。
国家控股集团主要包括海尔、海信、六和、中石化、双星和青岛啤酒等十大集团。近年来,松下、惠普、三菱等大型外企已经落户青岛,其产值占青岛工业经济的 50% 之上,极大地提高了青岛工业的竞争力,但同时,这也导致了民营企业的衰落,市场壁垒过多以及市场经济活力不足。能源消费结构中的矛盾仍然突出。
3. 在青岛能源产品的消费结构中,煤炭仍然是能源消费的主要部分,结构污染问题仍然突出。
受资源的限制,青岛市的煤炭能源消费格局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使青岛市生态环境保护面临持续压力。
4. 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面临新产品品种单一、发展潜力不足等问题。
从产品角度看,青岛市只有动车组、新能源汽车、智能手机等6种新工业产品,仅占三成左右,主要分布在中车、海信、海尔、比亚迪、等少数几个龙头企业中。稀土磁性材料、3D打印设备等新工业产品仍然空白。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不足,项目规模小、数量少,不利于青岛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后续发展。
三、青岛市结构优化建议
(一)对高耗能产业进行调整
建议继续加大钢铁、轮胎、化肥、氯堿等高耗能产业的调整布局,促进工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实现创新、集约、绿色和高效发展。加快企业绿色动能转化,消除能源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企业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推动高耗能行业转型升级,坚决淘汰技术装备落后,能耗高的企业。通过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节能管理,促进高耗能产业的绿色发展。
(二)发展“四新”经济
以“双招双引”为出发点,以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协调发展为途径,发展“四新”经济,打造新旧动能转换产业新体系,实现工业投资的增加、存量资本质量与增值能力提升的双赢,将青岛工业推向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三)进一步优化三大产业结构
目前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近70%,即使与国内其他沿海城市相比,青岛市的第三产业比重依然偏低,因此三大产业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金融、信息等服务产业需要进一步改善。
(四)凝聚更多优秀人才创业创新
聚集更多优秀人才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人才是优化产业结构的必要条件。有必要创造有利条件,促进大学生创业,也要加强技术人才的培养。在大力培养生产线上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工人的基础上,必须加大对优秀技术人才的支持。此外,要制定高端管理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计划,积极引进各种管理人才,并把高级管理人员纳入人才引进专项。重点是为中小企业的管理人才提供补贴。增强公司的资源分配能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出台实施意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和机制改革,加大人才向世界的引进力度,促进人才结构的战略调整。根据中央提出的“三多”人才政策指导,充分发挥政府投入的指导作用,创新人力资源开发和人才引进方式,加大引进急需人才的力度。
参考文献:
[1]王丰,朱文俊.青岛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分析[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8(11):44-45.
[2]黄昶生,姜顺腾,郭同珍.青岛市海洋产业结构优化及对策研究[J].甘肃科学学报,2019,31(01):146-152.
[3]戴雪妍.产业结构调整与主导产业选择——以山东省青岛市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5(05):473.
[4]李光全.青岛高质量发展隐忧与突破[J].商周刊.2019,(C1):18-19.
[5]刘丽,张明光.青岛市产业结构的演化规律研究[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7(12):38-41.